
8月14日的志工動員除了清掃的一千三百五十人,還有提供熱食、訪視受災鄉親的一百零四名志工,人醫會也有三名醫護人員隨藍色隊伍進入烏來,提供及時的醫療協助。
調度志工 團隊分工齊清掃
透過無線電的訊息回報沒有停過,慈濟志工黃舉書來回烏來老街的服務中心,以及溫泉街再三巡視無線電的狀況,他說:「救災的過程中,通常手機的基地臺是很容易被破壞的,無線電的通訊能補不足,且一呼百諾,只要一隻無線電叫,所有的人都能收到。」
忙著聯絡溫泉街上的志工以及跟店家商討清掃範圍,慈濟志工曹聰賢負責分配志工到溫泉街的工作,街上的二十間住宅,一間平均分配三十名志工做徹底的清掃,曹聰賢說:「溫泉街動用了五百零二位師兄師姊,用接力的方式把整個淤泥清出來。」
而災情較為嚴重的烏來老街則由慈濟志工詹龍禎承擔工作指揮,首先將志工人力分成六大隊,一隊一百人共同清理一間老街溫泉飯店,不僅協助清掃堆積在地下室的淤泥以及漂流木,同時還不忘要做垃圾分類。
負責烏來老街人力調度與協調的詹龍禎說:「可以回收的東西我們都拿到一樓,環保車會來把它載走;如果今天還沒清掃好,明天就繼續清理。」整天的清掃逐漸有了效果,溫泉街已經有三間住宅的淤泥全都被清除乾淨,烏來老街上的店家、飯店也逐漸恢復樣貌,志工們再接再勵,盡快讓居民再次擁有乾淨的家。
不僅在清掃部分的詳細分工,慈濟在烏來也設有簡易醫療站,就連飲水、麵包都有補給站,要讓前線志工放心的清掃。慈濟人醫會戴素蘭說著清掃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泥巴下面有什麼東西我們不知道,有時候不小心踩到鐵釘,如果踩到的話,我們要趕快處理。」

暖心暖胃 愛心滿滿的餐盒
慈濟志工除了協助清掃家園,從8月14日起擴大提供熱食,希望讓協助清掃的志工、民眾可以暖胃也暖心。負責煮餐的都是頭髮花白的阿嬤級志工,不僅只是協助下廚料理,甚至還要協助送餐。
近日因為臺灣附近水氣偏多,尤其在山區會有明顯的午後雷陣雨發生,中午時分的烏來就有大雨攪局,但送到清掃志工及居民手中的餐盒,依舊是熱的,充滿志工們愛心的溫度。
冒著大雨送餐雖然辛苦,但是這份暖暖的午餐是要送給清掃志工和民眾的,已經頭髮花白的志工們一刻也不願耽誤,慈濟志工林砡年感恩地說:「感恩我們的香積菩薩,在這麼困難的時間還是要先填滿大家的胃!」而居住在烏來的陳先生更說:「師兄、師姑剛剛給我們兩個,這時候能有這樣的便當,真的非常好!」
午後的一場大雨,雖然很多志工全身都濕透了,但是用完午餐之後稍作休息,馬上又要協助民眾清理家園,飲水問題讓人憂心,不過除了慈濟送來飲用水之外,外界的愛心也逐漸湧入烏來。
隨著道路搶通,烏來區公所便開始著手進行物資的發放,有包含清洗的洗衣粉、漂白水,還有民生用品牙膏、牙刷、食用油等。烏來區公所組長楊玥驪表示:「今天物資比較充足,所以是依照家中人數作為發放依據。」
緊急號召 將承擔當作使命
目前動員的志工還是以大臺北地區為主,還有來自桃園區一百多位志工的支援,另外,志工們也自發性的在網路上號召有心之士,一同前進烏來協助清掃,慈濟志工羅美珠敘述著大家自動自發的號召力,令人十分動容:「看到電視新聞不斷發送的畫面,得知災情很慘,所以已經在烏來協助清掃的志工就主動鼓勵社區的年輕人,也有在FB(臉書)號召大家。」
還沒想到漂流木有多重,只是急著快點往身上扛,希望可以減少受災鄉親的負擔,五十二歲的劉國機就是看到志工的網路訊息才跟著來協助的,他是一名退休的外商公司工程顧問,看到志工的網路訊息後便立刻前來協助。
「取之於社會,回報社會這是一定的,汗流得非常值得,也有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不怕辛苦和粗重,能做多少就盡量貢獻。」不辭辛勞前來協助清掃的劉國機,將這次汗流浹背的清理任務當成是使命來承擔。
短短的一天之內,慈濟志工已經將許多需要協助的民眾家園清理完畢,預計8月16日之前會將所有的清理任務圓滿完成,莊嚴的隊伍挺進烏來老街和溫泉路的大小巷弄,因為蘇迪勒颱風受災的烏來,在藍天白雲的志工身影襯托下,顯得活力十足。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李志華、邱品豪、邱品豪、萬真彣、鄧應忠 新北烏來報導 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