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安撫老人家不安的心,黃淑珍跟公公婆婆說,不然跟土地公和祖先「擲茭」,若是「聖筊」,以後就不要燒了?黃淑珍帶著公公婆婆分別跟土地公、祖先擲茭,結果都是聖筊,公婆就此安心,黃淑珍一家也不再燒紙錢了。
巧婦巧思巧計 燒紙錢的由來
宣導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桃園龍安慈濟志工在赤日炎炎的8月22日午後,走入「幸福社區」,來到社區志工劉阿麵阿嬤家,舉辦一場小型聯誼愛灑茶會,有七位會員及四位慈濟志工參與。為了拉近距離,愛灑茶會從話家常開始,接著透過影片分享慈濟人去烏來打掃,以及證嚴上人說故事講述「燒紙錢的由來」,最後還教大家製做「燕麥糕」。
燒紙錢的由來,是相傳有一位巧婦要幫助先生的事業,就跟先生說,甚麼是大家普遍用得到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賺錢機會。要做什麼呢?巧婦就叫先生裝死,並跟先生說,她會愈哭愈大聲,並說燒很多紙錢給他當買路財,那個時候先生就要開始動,巧婦就會趕快掀開蓋在先生身上的白布,問他是不是回來了?
當先生聽到巧婦這麼問,先生就要趕快爬起來跟大家說:「是啊!我渺渺茫茫一直去,不知道要去哪裡,去到很遠的時候,突然間聽到叫他的聲音,有一盞燈就帶他一直走……」
巧婦說那叫「腳尾火」,並且跟大家說,人死了就要燒腳尾錢,也許就能讓往生者再回來。就這樣,巧婦的巧思巧計,就變成了民間的傳說。

擲杯不燒紙錢 老人家很安心
「燒紙錢的由來原來是這樣啊!」大家看完影片恍然大悟。黃淑珍藉著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多年前,以擲茭方式勸導公婆不要燒紙錢,果真得到土地公與祖先的認可,給了他們聖茭,從此家裡就不再繞紙錢了。
燒紙錢造成空氣汙染,黃淑珍接著分享多年前在公司擔任總務工作時,每遇初一、十五、七月半……就要買一大堆紙錢來燒,老闆還特地去訂製一個鐵桶專門來燒紙錢。老闆後來接受環保知識,有了相關的概念,就告訴黃淑珍說不要再燒紙錢了,結果生意也沒有比較差,反而還更好。
現場大家都很認同,紛紛表示以後要盡量不燒或少燒紙錢。決定以後要盡量不燒紙錢的豆漿店老闆李碩彬,早上兩點多就起床忙到中午,下午又趕來參加聯誼愛灑茶會,且堅持到最後與大家一起學習製作燕麥糕。他說:「今天聚會真的很不錯,希望下次還可以再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美儒 桃園報導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