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 穿越3C愛上你
「你有多久沒有跟孩子說聲我愛你?」當孩子哭鬧不休的時候,許多家長就拿出萬用法寶吸引孩子注意,暫時安撫孩子的情緒。手機、平板儼然化身電子保母,卻也造成了一種危機——親子關係空窗期。善用媒體...
View Article舊法莫忘 安樂增慧
【證嚴上人7月10日臺南溫馨座談開示】「生命,說它長,其實才幾十年。想一想,從出生、少年,都是依賴著父母和家庭,現在的人好命;過去的人總是生活(中磨練),人生比較扎實感,以前的人雖然教育不是很高,但是人生的經歷,所受到的真實生命的教育比較扎實。」證嚴上人行腳,在7月10日即將告別臺南前往高雄之際,於臺南靜思堂與慈濟志工們提起人生的價值,鼓勵人人不要畏懼磨練,透過舊法新知,了解慈濟過去的作為,去對應現...
View Article如妙手觀世音 看病來就有
北海岸沿線風光明媚,一側海面波光粼粼,一側山徑綿延蜿蜒,山光水色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然而,畫裡的偏鄉卻有許多年長的鄉親走不出來,長期身受病苦。北區慈濟人醫會一百四十位的醫護人員和志工, 7月9日再度走入三芝、石門地區,舉辦中西醫定期義診、往診,共為一百三十七位鄉親送上關懷。 中西醫義診...
View Article瓜國學童家訪 增溫為助學
小心走過損壞的木板橋,橋下是被垃圾污染的河流。前往聖塔蘇菲亞社區(Santa Sofía)家訪的路上,出現眼前的這一幕,讓瓜地馬拉的慈濟志工不禁都捏了一把冷汗。...
View Article國際龍舟賽事 行動愛鄉土
午後三點火傘高張,福鹿溪中大大小小的水花高高濺起,一艘艘龍舟破水前衝;隨著賽況愈趨緊張,兩岸遊客加油聲此起彼落,帶來的可再利用資源、垃圾也愈來愈多。離人群不遠處,年逾六七十歲的慈濟志工李琴美、陳文德彎身默默地做著資源回收,一起身忽然一陣天旋地轉,差一點站不穩。同行志工看到,趕緊搬來椅子。「看到這麼多回收物還沒分類,怎麼能休息呢!」兩位志工仍然繼續做回收,堅持著為地球媽媽敷傷。用愛付出...
View Article難民教會我 互助才有未來
我問過阿斯佛(Asif),如果你們「FBIT」三兄弟都移民去紐西蘭了,那「FBIT」怎麼辦呢?年紀輕輕才二十四歲的阿斯佛回答我:「就算我移民了,我的學生會繼續教下去!」是的,2017年7月8日第三期難民電腦繪圖課,我看到好多那晚領結業證書的學員們果然都來當老師了,這樣的精神讓我感動,因為這正是無私分享的精神。這份愛的學習將繼續以接力和傳承的方式一直進行,未來每一期的學員們也終將學成當團隊裡的老師,繼...
View Article單純環保路 一路推著走著
不會騎車的環保志工陳美智,開始做環保時用行李箱塞滿了回收的報紙和紙箱,她一手拖著行李箱,另一手還抱著滿滿的紙箱,一步步地拖回家。後來,她買了部手推車,可以置放更多的紙類。就這樣,美智阿嬤的環保路,推著走著,走著推著,一直到現在……二十多年環保路...
View Article忘苦記勤 慈心抱世
【證嚴上人7月9日下午臺南行腳開示】「我看到萬歲合唱團,這麼多人的合唱團經過胡(朝棟)老師,他很虔誠,那一份的用心陪伴老人家,而且很耐心指導他們。看看這一大群的老人家,竟然合唱起來是那樣地端正,〈一念心〉唱得這麼整齊,很有道氣喔!」7月9日下午證嚴上人在臺南靜思堂向環保志工菩薩及會眾開示,並由仁德環保站環保志工所組成的「萬歲合唱團」,帶來了〈一念心〉、〈擁抱蒼生〉兩首慈濟歌曲,以柔美的歌聲為活動揭開...
View Article為澳洲92歲愛臺修女慶生
【基金會新聞稿】一群用心的高雄慈濟志工、一批熱情的高雄慈濟兒童合唱團,為來臺的澳洲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 Doyle)獻上在臺歡度九十二歲生日的溫馨關懷,這個熱情、溫馨且不一樣生日歡迎儀式的背後,是慈濟人感恩安琪拉修女對慈濟的支持與對臺灣之愛的回饋!大愛信任與尊重 修女與慈濟同道與慈濟證嚴上人認識二十多年的澳洲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
View Article想救人有勇氣 街頭找菩薩
午後,三十幾度高溫,街道上路人稀稀落落,似乎都去避暑了,只剩臺中市北屯區兒童公園的草地上仍有不少孩子快樂奔馳著。6月25日下午二點半的時間,三十五位慈濟志工會合在兒童公園,主動分成三條動線,希望能宣導骨捐驗血的正確觀念給社區居民們,啟發大家的善心,一起加入參與搶救生命的機會。穿梭大街小巷為宣導...
View Article餘震加災 臺志工抵菲發放
菲律賓中部發生強震,馬尼拉與臺灣慈濟志工震後持續勘災發放,帶來全球慈濟志工的虔誠祝福,7月12日於米拉格羅里發放大米等物資,災民整齊列隊,雙手接受物資,感恩點滴在心。 即刻馳援...
View Article以慈濟名 為眾生行
【證嚴上人7月12日高雄委員慈誠聯誼座談開示】「當初你們是怎麼來跟師父?難道三言兩語你們就願意進來嗎?應該是有體會到,多數都是先從會員,然後慈濟人鼓勵、信任、了解,見習再培訓。這個路最少要走二年,要從會員轉進來做委員,最少還要再兩年,一年要見習,一年要培訓。」證嚴上人7月12日行腳至高雄,與委員慈誠進行聯誼座談時,引導大家回顧加入慈濟的初心。每個人都是因為親自參與慈濟各項活動,進一步了解慈濟的精神理...
View Article多元人力 長期照護生力軍
【醫療志業新聞稿】「為了上課,我每天凌晨六點就要出門。」來自越南的阮氏萩,為了參加花蓮慈濟醫院「照顧服務員訓練班」,每天騎機車,花一個半小時從豐濱鄉來到花蓮市,學習長期居家照護的專業技能。7月13日下午,穿著傳統服飾的阮氏荻和其他人共三十四位學員成為合格的照護服務員,於花蓮慈院參加結訓典禮。 因應東部特性...
View Article印尼警:慈濟義診貢獻多
「建設這個國家,需要所有印尼人民共同的努力。像佛教慈濟基金會這樣的慈善機構,其貢獻非常多。」2017年7月7日,慶賀印尼警察部隊成立第七十一周年纪念日(Bhayangkara),慈濟印尼分會與警方合辦義診活動,嘉惠了三千七百名病患。印尼慈濟長久以來在印尼各地的無私付出,讓警方代表德威(Dwi Priyatno)相當讚歎。照顧邊界居民健康...
View Article誰丟垃圾 讓山海沒了景色
放下手機,青少年們走入翠綠的山林和碧藍的海邊撿垃圾。看似乾淨的山林和潔白的沙灘隱藏著丟棄已久的垃圾,馬來西亞青少年成長班學員(簡稱:慈少),一邊撿垃圾,一邊不捨環境受污染,他們不禁想問:「是誰會做這種事情呢?」 淨山淨灘 護大自然 2017年7月2日,慈濟志工安排芙蓉聯絡處慈少班的學員到波德申丹絨端休閒森林(Hutan Rekreasi Tanjung Tuan, Port...
View Article仁者不孤 以願共行
【證嚴上人7月13日下午屏東慈濟人聯誼開示】「現在師父要出門的時間,實在是很不夠,無奈時間總是過那麼快,慈濟事,做不完;慈濟話,說不完。尤其是佛法,過去師父是為眾生,可以每個月出來與大家見面說話,每一個地方都能夠走透透,現在沒有辦法……」為了佛教,為了弟子的慧命,證嚴上人近年來投注較多心力於講經說法,行腳的次數明顯比往昔減少。7月13日行腳到屏東,下午與當地慈濟人聯誼時,看到現場許多上了年紀的慈濟人...
View Article杉林國中技藝教學樓 啟用
【基金會新聞稿】由佛教慈濟基金會認養,斥資二千四百萬興建的高雄市杉林國中技藝教學大樓,經過八個月時間規劃施工,7月14日上午舉行校舍捐贈暨落成啟用典禮。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英斌、教育局長范巽綠、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慈善志業執行長顏博文等人共同剪綵,來自杉林區月美、上平、杉林、新庄、集來等地鄉親一同見證「減災希望工程」,兩層樓校舍正式揭牌啟用,建設永續校園的里程碑。莫拉克風災拉起緣分...
View Article長照2.0 老有所用需民力
「就像在慈濟環保站裡許多老人家,在這裡重新體認到自我價值,發覺自己不只是走出家門參加活動而已,還可在環保站帶動、教導社區民眾如何做好資源分類及回收,並以身行示範『清淨在源頭』的節能減碳生活實踐。」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謝穎慧,參與花蓮縣政府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鑑的業務,從中學習到社會參與的具體形式和做法,會因時、因地、因人不同而有所差異,也見識到許多社區所展現的生命力與創意。預防性健康促進...
View Article響應淨山 讓觀音再度微笑
新北市觀音山頂峰硬漢嶺附近一帶的山坡上,有著大片污染土地長達約二十年之久的垃圾堆,始終未能妥善處理。北區慈濟志工響應世界地球日, 4月23日與各方慈善團體首度合作發起觀音山淨山活動,由於垃圾量過多,5月21日再度動員兩百五十多人上山,就像一群聞聲救苦的菩薩,聽到觀音山有淨山活動,就主動前來幫忙,不僅改善環境問題,也解決了觀音山多年之苦。親近觀音...
View Article轉不捨念 起真實行
【證嚴上人7月8日雲嘉環保志工暨慈濟人聯誼開示】「那一大堆的垃圾山,都是有價值,但是用舊了就丟掉,當垃圾來堆積。這堆積不爛,沒辦法當肥料,卻是在土地上千年也不爛掉,百年也是一樣,千年也不爛。」雲林縣內七成的垃圾需要外送到其他縣市處理,但自今年(2017年)3月起,因外縣市焚化廠歲修等因素,雲林縣面臨垃圾無法處理的窘境;斗六市虎溪里的垃圾轉運站已累積八千多公噸、堆積四層樓高的垃圾,飄散出來的惡臭已讓市...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