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燈會宣導環保 護市容美麗

$
0
0
在燈會現場,會看到一群特別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他們高舉閃爍LED燈的牌子,穿著淺藍上衣白褲,面帶笑容,齊聲喊口號:「看燈會同時也要做環保喔!別忘了愛護我們的環境喔!」這群年輕人是由桃園、新竹地區大專院校的慈青社(慈濟青年志工社團)同學所組成的志工。

元宵節是華人重要的民俗節日,農曆元月十五日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為了慶祝元宵,各地依據不同風俗特色舉辦慶典活動,其中最具規模與代表性就屬「臺灣燈會」。

今年的臺灣燈會由桃園市舉辦,會場面積達三十二公頃,共有一千多組花燈展設,創下歷年之最的紀錄。適逢連假,更是吸引百萬人潮前往參觀,色彩奪目的花燈,將夜晚點綴著閃耀多彩,宛如一場盛大的嘉年華會。

秉持著守護環境的信念,慈青們利用課餘假期來到燈會現場宣導環保,目的就是邀約大家一起維護環境的整潔,讓市容乾淨美麗。

慈青的創意宣導

為了吸引大眾的目光,又不影響遊客的興致,這群慈青同學可是想方設法,設計出寓教於樂的宣導活動。有同學扮起海鷗,演繹被人類丟棄的塑膠袋套到頭上而痛苦不堪的神情,發出求救訊息:「小朋友,我是小海鷗,我被塑膠袋困住了,你能幫我解開嗎?」小朋友都很善良,二話不說想幫忙解開,此時一旁的慈青大哥哥、大姊姊引導提問:「那要請你通過三個闖關遊戲喔!第一題,當全家出去吃飯時,要用免洗竹筷子還是自備環保餐具?」

還有同學把自己裝扮成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大愛狗」與「感恩貓」,在現場更是引起眾人的喜愛,不管是大人小孩都紛紛搶著合照,只要把合照上傳「臉書」打卡後,並打上一段環保標語,就可以得到由慈青同學用回收紙張手工製作的環保袋。不僅透過科技傳播環保概念,也學到回收再利用的巧思。

脫下吉祥物厚重服裝的是萬能科大的周碩佑及開南大學的周佳妮,兩人早已滿臉通紅,汗流浹背,卻歡喜於宣導活動的回饋。兩人表示應現場天氣、人潮、場地等因素,要隨時調整環保宣導的形式,很感恩慈青夥伴們集思廣益,團結又有默契地完成一次次宣導任務。

年輕世代的使命

以往大批的人潮總是會帶來大量的垃圾,然而走進會場時,卻發現沒有垃圾遺留在地,這可比看花燈還令人驚豔。據了解,桃園市府重視環境的整潔,在現場密集地設置各類回收桶,還出動大批清潔人員不斷巡視環境,也邀請慈濟志工進行環保宣導。在各方的努力下,終於達到「垃圾不落地」的成效,我們肯定政府單位的用心,也欣喜見到民眾環保意識的抬頭及人文素養的提升。

擔任此次活動總召的楊佩錡是中原大學的學生,在宣導時表現得落落大方,口條清晰。她分享自己曾到內湖環保站做環保,很能體會環保站志工的辛苦,想要減輕志工們的負擔,因此「清淨在源頭」更顯得重要。她又提到,即使是一個分類小動作都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更期盼人人從生活做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造型精巧的花燈是多麼令人流連忘返,然而這群平均不過二十歲的大孩子,放棄玩樂遊賞的機會,選擇走在熙來攘往的人群裏,進行環保宣導,對比之下猶如滄海一粟,相當渺小。

雖然有時會遭到拒絕或冷漠的眼神,慈青仍微笑面對,不抱怨不退縮,盡心盡力地宣導,這股勇氣與毅力,值得大家稱許!在這群慈青同學身上,我們看到年輕世代的創意與發想,充滿正向能量與活力,也看到年輕一代有為環境付出的心,肩負承擔的使命。此時青春生命的躍動與璀璨燈火相互輝映,散發熠熠光芒與希望!

(文:黃筱哲、蔡瑜璇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92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