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為了一解大家對電子書使用上的疑問,慈濟臺北分會財務組特地在臺北慈濟醫院與慈濟志工進行交流,鼓勵大家,只要熟悉電子勸募本書,會發覺電子書很好用,而且兼具環保與個人資料保密。
使用小撇步 上手變高手
現場播放財務組精心製作的簡報,讓大家手持電子書,跟著步驟進行;承擔電子書種子的慈濟志工賴佩玉也在一旁提醒步驟,「要開啟勸募本時,心中念聲阿彌陀佛,畫面出現『開機中』,啟動連線則會看到畫面上有『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賴佩玉平時就使用電子書,她與大家分享電子勸募的重點;「大家要先至財務組下載資料,等會員資訊登錄上線了才能編輯,操作時需打開網路連線,再打上密碼就可連線……」
每個月繳交功德款,要上傳、下載資料,網路設定確定開啟並連線,步驟到此,現場有志工提出,「何時須用委員證感應?」大家手忙腳亂地找著答案,也有人期待賴佩玉可以提供解答。

「下載會員捐款資料,在網路開啟時,將委員證平放在電子書中,確定位置,等跳出密碼表示感應成功……」賴佩玉的解說,頓時一解大家的疑惑。
由於許多慈濟委員不清楚編輯會員資料前要先下載,也有人是網路未開啟,因而常常徒勞無功,賴佩玉用心提醒,希望能將自己使用電子勸募本的小撇步,讓現場的志工參考。
納千金萬論 電子妙用多
慈濟臺北分會財務組的陳怡萍發現,慈濟委員當中,有許多年長的志工,若是打字會比較吃力,可以使用手寫功能,她建議:「年長者若用注音版打字較吃力,或因發音不準而找不到要使用的字……現在已全面電子化,希望師姑們最好每天操作,若技巧熟悉了,使用起來也會更得心順手。」
「使用電子書的好處是,每個月讀書會都須請購《衲履足跡》,家裡已無處收藏,現在少了這些困擾,而且更經濟實惠,還可容納千經萬論,電子書真的很好用。」慈濟志工陳胡來好使用電子書已經好一段時日了,除了勸募系統之外,她還固定線上閱讀許多書籍。
而另一位慈濟志工鄭明惠仍也讚歎電子書的妙用,「從前用勸募本需一再驗算以免有誤,現在用電子勸募本簡潔又方便!」

來慈濟學習 免費學到會
拿著手機,專注將簡報一頁頁拍下,慈濟志工郭麗玉表示,自己第一代電子書即請購了,她與五位姊妹同是慈濟志工,當姊妹們知道麗玉要來學電子書時,欣喜地說,「妳快去學,學會了來教我們。」
按部就班跟著一步步跟著操作,過去的郭麗玉對3C產品完全陌生,當時只是認為,「上人希望弟子做的,自然有其道理,所以沒有多想就去請購;現在學會電子書與手機如何傳訊,這都是進來慈濟學到了,這是當時沒有想到的」
此次,財務組出動九位同仁,希望能協助志工們使用電子書能更順手,而志工們認真學習,希望從開機、連線、書寫、應用等電子書功能都能一把罩,不僅減碳愛地球,也能將舊法新知存心典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胡淑惠 臺北報導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