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親人還親 安身又安其心
許久以前,小草媽媽因為不能忍受家暴,憤而離家出走,留下了他與二個弟弟、一個妹妹。及至成年,孩子們仍不能諒解當年媽媽的決定,看見老媽媽瘸了腿、體弱多病想來投靠,他們心中恨意未消,硬是不肯接納;唯有打零工的長子小草與她有互動。
爸爸過世時,留給小草一筆榮民退役金三十萬,但小草拿去找外籍新娘卻人財兩失,讓原已是菸酒不離手的他,更常找朋友藉酒澆愁;當身無分文時,小草就會拿媽媽的老年津貼去買醉。老媽媽無奈之餘,不是求助自己的妹妹,不然就是向鄰居借錢或討些東西來止飢,但要來的食物又有老鼠與之爭食,老媽媽就常因為食物衛生問題而拉肚子。

逐步改變環境 當下轉貧為富
當慈濟接獲提報,訪視志工鍾汶璉對於母子倆在社會夾縫中的處境相當不捨,「看到小草沉淪在菸酒,老媽媽又沒有謀生能力,一個禮拜要進出醫院一趟,簡直就是在夾縫中生存。」
鍾汶璉與訪視團隊每每去探望母子倆時總會帶著米,有時也會準備營養品或水果,把他們當成家人照顧。初期,顧念小草對於金錢的使用方式,為了避免租屋補助金被拿去買酒,志工們直接付給房東或者寄放在小草阿姨,請阿姨也幫忙照顧他們的生活所需。

在志工貼心愛與關懷,與慈濟社工確實有步驟的幫助下,小草身上的重擔一個個卸下了,也打動了原本一顆忿慲不平的心。建立穩固的關係後,鍾汶璉開始勸小草戒菸戒酒,讓拙於言詞的小草也不禁地說:「伊對阮有夠好,我都乖乖乎伊唸。(閩南語)」小草認真地戒菸戒酒,為了拒絕與酒友聯絡,甚至把手機電池拿掉,以示決心。
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母子倆也極力省吃儉用,不只募來的新電風扇捨不得吹,也捨不得點燈,小草把省下的錢拿來投竹筒,用行動回饋領受的感動。今天(8/3)來到臺中分會,小草親手把存錢筒,走向台前交給司儀謝素珠,也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謝素珠感恩這份善念,邀請大家翻轉手心,不管一元、二元,祝福大家善念時時生,當下成為貧中之富。【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羅碧淵 臺中市報導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