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軒小志工7月31日進行經藏演繹總彩排,需經過一百零八天齋戒茹素,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命,也影響小志工及其周遭家人或友伴,進而產生正面的轉變,帶動善的循環。
姊妹入經藏 互相砥礪
小志工學手語入經藏,需茹素,程美玲問女兒李潔:「可是媽媽每天要上班,暑假期間你也要在安親班上課,吃素怎麼辦?」李潔回答:「沒關係啊!我可以去跟安親班老師說。」
姊姊李晴八歲將要升三年級,剛開始並不願意參加,她說:「我怕上臺比錯了。」程美玲鼓勵孩子:「不要怕失敗,上臺錯了,就錯了,沒關係的,要勇敢去面對我們的失敗。」程美玲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從挫敗磨練中挺過來,避免成長過程中因禁不起挫折、失敗而走極端。
從唱誦經文中,孩子受到潛移默化,於是李晴也跟著報名,姊妹倆在家利用手機看教學影片,一起練習,彼此學習和鼓勵。第一首〈讓愛傳出去〉手語歌,姊妹倆很快就學會,因此有了信心和成就感。
李晴說:「無論坐車或走路,我會偷偷地練習手語。不用唱出聲來,歌詞在我心中。」
七月的兩次小志工集訓都是非假日,指導老師和書軒的工作同仁陪伴孩子一整天,程美玲說:「我知道,帶這一大群小小孩,並不容易,讓我們可以安心上班,真是非常感恩!」

女兒入經藏 父母欣慰
今年(2016年)八歲的何采璇已是第三次入經藏,被選為承擔種子小志工,除了持齋一百零八天,還要寫三十篇的薰法香筆記。上臺演繹情境〈出泥蓮花〉、〈藥師經序曲〉和手語〈十功德品〉,要練習的功課可不少,但卻難不倒她。
自5月起,何采璇開始茹素,爸爸何適宏總是陪伴她練習手語、上人文課。何適宏也會找些有關殺生、護生的影片或卡通片給孩子看,希望從小能教育孩子懂得尊重生命、愛護動物。
以前,在海鮮店看見老闆撈起魚缸裡活跳跳的魚,何采璇總是不忍心看到魚兒被殺,會催促父母快離開;從小不愛肉食,所以吃素對她並不困難。
何采璇五歲時,何適宏幫女兒報名小志工入經藏演繹。也是慈濟志工的爸爸希望女兒能早一點接觸慈濟團體。參加小志工入經藏,三年來,何采璇由害羞內向到有自信,讓爸爸感到很感欣慰。
「以前采璇不容易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已經能夠靜、定下來;自己看手語圖學習入經藏的手語,不再需要我的陪伴。」何適宏看到女兒很快將經文背下來,並能夠抓住時間練習,是因為專注力的提升。
何采璇會跟著爸爸和慈濟志工去訪視獨居長者,她會變魔術,也會比手語,逗得老人家樂開懷,自己也很開心!慈濟對孩子的影響,媽媽感受到孩子的轉變,因而默默地支持著孩子。何適宏表示,希望善的能量能一直陪伴女兒長大,指引她正確的人生方向,是他對女兒最大的期望。
無論是齋戒茹素,環保愛地球,行善行孝,入經藏小志工一點一滴的付出行動,將入經藏期間所見聞之佛法,用心地落實在生活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鄧瑞燕 臺北市報導 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