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入寶山 空杯子才能裝更多

$
0
0
「活絡社會經濟,是實業家發揮本業的功能;行有餘力,再多回饋社會,就是發揮生命的良能。」領隊紀邦杰醫師一一到每個列車廂歡迎臺灣的實業家學員,紀醫師用他一貫溫潤的語氣,叮嚀並勉勵學員們:「把握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因緣,希望大家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六十七期慈濟「全球靜思生活營」,預計有十二個國家地區學員六百四十四人,自8月26日至28日將在花蓮展開為期三天的活動,其中臺灣學員共一百四十二人,分別自臺中、臺北火車站啟程前往花蓮。

「期待十幾年了,終於可以來花蓮了!」來自臺中的江稚盈滿懷雀躍的心情踏上這趟心靈之旅。她加入慈濟會員十多年,偶爾也會參與社區的活動,但因工作忙碌一直未能到花蓮,這次感恩先生的成全,親見證嚴上人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

倒空杯子學習 找回單純心

「倒空杯子回來學習!」長得清秀可掬的姊妹花顏身安、顏秀如很開心能參加這一趟花蓮行。妹妹顏秀如在大學時期曾參加過慈青社,四年的慈青生活,讓她覺得生活充滿正能量。畢業後到美國進修、工作,六年後返臺,投入混雜的社會大職場,讓秀如感覺沒有踏實感,這趟靜思營,是她脫離慈青後第一次返回慈濟的營隊,她期待找回慈青時期「單純的初發心」。

張惠婷是1999年九二一的受災戶,因為當時慈濟人的關懷與熱騰騰的餐點,讓當年才十八歲的她記憶深刻,全家也因此成了慈濟會員,每月繳交善款至今。惠婷參加今年(2016年)「慈濟五十入經藏」活動,體認到上人的智慧,讓她行入經藏在舞臺上演繹。目前從事服飾業的她,抱著滿滿的期待,把心情歸零,期待好好充實,將感動帶回去與親朋分享。

隊伍中有一位年輕的臉孔,目前十七歲的吳佳玫,小學六年級時隨著家人到加拿大求學。兩年前,佳玫在加拿大參加多倫多慈青三天兩夜的生活營,營隊中,讓她有機會讀到媽媽的來信,瞭解媽媽感謝她在家幫忙照顧弟弟及協助家務,使她與媽媽的心更加緊密。佳玫很期待能到花蓮靜思精舍見到上人,也期待能與來自各國的實業家共聚一堂。

四物正能量 誠情是妙方

「這好比心靈旅遊,能夠三天都充滿正能量。」老闆特地放三天假,就好像是員工旅遊,在昌鈺興業有限公司任職的周莉,滿心期待這趟旅行。平日忙於建築精算,因為老闆楊志文的護持,希望員工也一起成長,所以連同老闆的朋友,這次公司有七人參與。

去年也參加靜思生活營的周莉,充實的課程讓自己收穫滿滿,隨時提升正念。最大的轉變是覺得一樣繁忙的工作,可能不開心、不順,慈濟的四物湯非常好用,「就知足、善解、包容、感恩,用出來,就能慢慢做調整,好像就不那麼煩心了!」她鼓勵同事一起來參加,在活動中感受定心的力量。

學員陳明源目前自己經營營造公司,承接高鐵、北捷、高捷等工程。年輕時期就在榮工處承擔過很多國家重要工程,也曾代表臺灣到海外從事相關工程,立下許多汗馬功勞。雖然二位小姨子也是慈濟委員,以前因個人習氣重,有抽煙的習慣,遲遲不敢參與慈濟活動,這次因為紀邦杰醫師熱情邀約而參加。今年六十歲的陳明源為了這個活動,在一週前就想辦法戒掉抽煙的口欲,「以前曾多次戒煙都功敗垂成,希望這次能一舉成功。」他期待能來學習,並好好規畫未來退休生活。

學員還有來自南投移民署收容所的所長林建宏和隊長黃昱仁。黃隊長說,移民署長期以來受到慈濟人的照顧與幫助,平日與慈濟互動很頻繁,想來參加更深入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想學習把心放得更開闊,畢竟在公部門上班,繁瑣事多,煩惱也不少!」

林建宏所長今年甫上任,2月曾經參加慈濟志工為收容所內異鄉人舉辦的新春愛灑活動,深受感動,這次受慈濟人醫會洪啟芬醫師邀請來參加營隊。林所長精神奕奕帶著期待的心情,希望趁機到花蓮學習慈濟人的誠與善,「學習如何將善意的行為讓人接受,學習用真心的行為讓人更有感受,讓收容所管理人間的關係能更和諧,心情更安定。」

把握一期一會 植美善基因

「我以前都沒坐過呢!今天就特別期待要坐慈濟列車,很想來跟大家一起學習。」郭惠真是花蓮瑞穗國小退休老師,家族三代都是基督徒。早期在花蓮教書時,聽說慈濟一個月捐一百元可以幫助窮人家,她聽了就很高興,因為也不知道窮人在哪裡,既然有那麼好的組織,可以把善款捐出去助人,就很高興。

當時上人在籌建醫院,郭惠真也不認識上人,只知道慈濟蓋醫院。「我就讓學生存一些小撲滿,帶來慈濟醫院,把撲滿捐給上人,上人來跟孩子摸摸頭,就是這個因緣我就進來學佛了。」多年前,因為孩子在臺中就讀大學,就常到臺中住,這次因為中區榮董團隊邀約,郭惠真希望不只投入慈濟的慈善,也希望深入了解慈濟人文,讓自己在學佛這方面可以解行並進。

「百千萬劫難遇的一期一會。」擔任此次營隊學員長的謝輝龍醫師,以DNA基因遺傳原理,說明佛教的因緣觀,說明大家共聚一堂的難得機會。他期勉學員三天兩夜的靜思生活營體驗,將勝於過去二十年所享的福,並期待大家帶著這分美善的基因,迎向未來的生活和事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鳳寶、劉秀雅、張麗雲、洪素養、沈杏宜、張美齡 花蓮報導2016/08/2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