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人生雖充滿困難 微笑承擔

$
0
0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要前往一個共同的方向……」不懂五線譜的林達宏,卻自行填詞譜曲,創作了超過五十首的歌曲,就在這首〈慈濟路上〉的歌曲中,揭開心靈講座的序幕。

「縱然路上充滿困難,我們也是微笑承擔……」歌詞的意境同樣也適用於人生路上,林達宏說,只要清楚自己的使命,人人皆有無限的可能。

家貧不失志 學習不間斷

林達宏從小生長在貧窮的家境中,母親曾為了三餐,向鄰居連續借錢三次卻屢遭拒絕,不得已只好到菜市場撿拾攤商丟棄的菜葉回家料理。

國中三年皆在放牛班度過的林達宏,聯考失利後,不氣餒地用功重考,考上屏東科技大學。退伍後,林達宏花了三個月都找不到任何工作,轉而從基層業務員做起,經過四年的努力,轉身成為百萬年薪的超級業務員。後來白手起家自行創業,成為公司的執行長,更是暢銷書的作者。

「貧窮是老天爺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老天爺關了你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林達宏分享著過去的人生:「低頭的時候,你只能看見陰影,抬頭卻能仰望無垠的天空。」讓自己時時充滿向上的動力,人生將會增添無限的希望,成功也終將屬於你。

「人只要打開學習之門,成功就在不遠處迎接你。」林達宏提醒大家,思考成功者有何不同?人出生時像是一個全空的容器,如果只是接收被告知的資訊,將會制約整個觀念,按照既有的習慣而生活,於是將自己侷限在固定的框架中。成功者應該主動學習,並用不同的觀念去思考,才能有效利用成功的資訊,展現出行動力。

人生五遺撼 把握不留愁

「成功的祕密是做別人不願意、最困難的事。放棄只要一秒鐘,堅持卻要一輩子。」透過不斷的學習,林達宏進一步思索人生的使命,並為自己訂下「透過教育訓練讓更多人向上、向善」的目標,希望能基於服務他人、奉獻給世界,達到真正的成功。「您們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您的人生使命又是什麼呢?」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在聽眾之間開始熱烈的討論著。

人們總覺得生命尚有很長的時間,卻不知無常隨時可能到來,當面臨即將失去時才懂得珍惜,而徒留無限的後悔。根據針對安寧病房病患的調查,林達宏分享人往生前最感到後悔的五件事:希望我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希望我不要這麼努力工作;希望我更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感受;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聯絡;希望我能讓自己更開心。

「對五件最後悔的事,我每件都感到後悔。」聽眾張愛玲小姐回想以前的生活,每天緊張地只擔心著母親,母親往生後,雖然現在仍不清楚自己的人生使命,但先回歸平凡的生活,再認真思考未來的方向。張愛玲也表示,目前正在接觸與瞭解慈濟,希望未來自己能夠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另一位聽眾曾富源目前從事壽險業,對於人生的規畫,他表示,現實生活中的工作很忙碌,會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的努力,但是希望工作量不要那麼多,可以多點時間陪伴他的母親,希望能再見到媽媽臉上恢復以前的笑容。

布施最有福 行善才快樂


「你活著嗎?」藉由一段肉品加工廠生產線的影片,林達宏問了一個震撼性的問題。影片中,作業員眼神呆滯的宛如機器人一般,毫無感情的重複著屠宰、切割豬隻的動作。

林達宏以他父親遭遇醫生拿錯病歷誤診,和在加護病房內聽到護士對父親無情的咆哮為例,要大家深思:有呼吸不代表活著,而是要體認用心的重要,瞭解布施的人才是有福,行善的人才會快樂,每個人要用向上的生命去影響生命,帶動善的循環,形成向善的力量。

這場探究人生使命的心靈交流,帶給聽眾重新思索,如何把握自己生命的長度,發揮良善的本性與生命的良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棋堡 桃園報導2015/03/0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