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與善解 實踐醫療人文
「難道,我錯了嗎?每天為醫療事業忙忙碌碌,得到的卻是妻子與家人的冷落與嘲笑……」新加坡人醫會成員透過短劇,重現一幕幕現實的醫療生活。快速完成門診以應付排長隊的病患,奔波於各種會議,處理大小醫療事務之際,劇中醫師換來的是忙與茫,失去了行醫的熱忱。...
View Article感念311 日銀髮族訪慈濟
日本銀髮族來臺旅遊一個月,特地安排行程到高雄靜思堂參訪。團員中,有人是第二次到高雄靜思堂,他們說是為了多了解及學習慈濟助人付出無所求的精神。而在屆滿四週年的前夕,慈濟日本分會於春節期間邀約當年東北受災鄉親,參加年節聚會,有人放下傷痛,鼓勵居民加入志工行列。 銀髮族揪團參觀...
View Article克己為人 愛為後盾
【證嚴上人3月11日志工早會開示】「時間,這樣無聲息地過,過得也真快,時常都在說『來不及』,的確是來不及了。」證嚴上人於今日(3/11)志工早會中感慨時光如此飛逝,應心懷戒慎,莫將難得的人身與光陰,消費在奢華的享樂之中。 資源缺乏現危機...
View Article說寫「靜思語」 淨化己心
「主要為分享靜思語的時代意義與語意,同時鼓勵學生多接觸靜思語,了解其含義,多與他人分享,並將靜思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正向思考能量;藉以充實生活內涵,期許正信正知見為待人處事的準則。」慈濟臺中分會在3月7日舉辦「2015年靜思語書法繪畫說故事三項聯合比賽」,慈濟志工張珮鳳在活動開場時說明活動的目標與意義。 高手雲集...
View Article【慈濟「莫拉克風災」專案專款專用說明】
慈濟基金會(以下稱本會)針對莫拉克風災,辦理「八八惡水毀大地;秉慈運悲聚福緣」慈善專案,專款運用說明如下: 一、本會莫拉克風災專案,自2009年8月8日至2010年12月3日,在「緊急濟助關懷」階段,共計支出2億4284萬608元。 自2009年8月8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復健重建安頓」階段,共計支出26億6615萬1898元。相關成果說明如下: (1)永久住宅興建基地...
View Article幸福迴盪山城 為健康把關
「山區的老人年紀都很大,普遍存在三高及糖尿病的問題,這顯示出衛教的重要性……」現年高齡八十二歲的邱振煥醫師,雖年歲大了,仍關心著山城裡弱勢與長者們的健康,也從今日的義診行見證著施比受更有福,他說:「走得出來才是享福啊!」...
View Article訪水庫見旱象 珍惜水資源
全臺水情吃緊,面臨缺水危機,全民當省思,在日常生活落實珍惜水資源。正當南臺灣缺水嚴重之際,臺南慈濟志工帶著社區親子成長班的學員,造訪曾文水庫,並設計課程讓學員對大自然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愛護水資源。多年來,慈濟人疼惜大地與地球共生息,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也把綠色思維融合到慈濟四大志業個個建築物當中,並以綠色環保為概念,疼惜愛護環境的心為出發點。 參訪水庫...
View Article上人送紅包 祝連體嬰平安
來自菲律賓的連體嬰珍妮與潔妮,經過花蓮慈濟醫院兩個多月的照顧,在今日(3/13)進行分割手術,這已經是花蓮慈院治療的第三例連體嬰。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術前特別模擬手術,做好萬全準備。醫療團隊與慈濟志工也陪著小姊妹與媽媽,到靜思精舍參訪,證嚴上人給予小姊妹深深祝福。 證嚴上人誠祝福...
View Article見苦造福 隨喜讚歎
【證嚴上人3月12日志工早會開示】「四大調和就帶給人類平安,假如四大不調,帶給人類的災禍真是苦不堪,不管是發生在哪個地方,同樣是人類,都需要有同理心,在天地人間不都是同一片天、同一片地嗎?」...
View Article【慈濟基金會設立電話專線 誠心接受各方意見】
感恩社會各界賢達提出批評與指教,慈濟不僅聆聽,更在審思中,誠心接受各方意見。即日起提供0800-506-600電話專線服務,敬請各界賢達建議與指教(服務時間為 每天08:00至18:00)。 捐款徵信公告,除原有的公開徵信外,自三月二十日起,所有捐款會員(有提供身分證號者),在符合個資法的條件下,不拘捐款金額大小,均可以會員編號在網路上查詢個人捐款。...
View Article惜源慎用 共創美善
【證嚴上人3月13日志工早會開示】「時間過得真快,日日在生活中無聲無息就這樣地過去啊!這才過了農曆年的第二週,已經看到巴威颱風在海面上形成,雖然離臺灣還很遙遠,可是我們更應該密切注意,也許跟臺灣無關,但方向移動若差毫釐,可能對臺灣也會有影響。」 證嚴上人在今天(3/13 )的志工早會上,一如往常對時間飛逝發出慨嘆之餘,也提醒氣候可能瞬息萬變,人人應戒慎虔誠。有水當思無水苦...
View Article人生雖充滿困難 微笑承擔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要前往一個共同的方向……」不懂五線譜的林達宏,卻自行填詞譜曲,創作了超過五十首的歌曲,就在這首〈慈濟路上〉的歌曲中,揭開心靈講座的序幕。 「縱然路上充滿困難,我們也是微笑承擔……」歌詞的意境同樣也適用於人生路上,林達宏說,只要清楚自己的使命,人人皆有無限的可能。家貧不失志...
View Article成功分割 迎向獨立人生
一對腹部相連的小姊妹,在3月13日十二點十七分分割成為兩個獨立個體。這是花蓮慈濟醫院為第三對連體嬰進行分割手術,自上午八點四十七分劃下第一刀,歷經五個多小時,順利在下午二點完成手術,這對姊妹終於可以展開獨立的新人生。 連體嬰腹部相連...
View Article各盡本分 合和無缺
【證嚴上人3月14日志工早會開示】「早上晨語的時刻,好像是五點三十分左右,突然間,大家有什麼感覺?(眾人答:地震。)是地震啊!震央是在(花蓮縣)新城鄉,就是我們這一區,它是很淺層的,深度才九公里,(芮氏)規模3.7,感覺真的是有一點嚇到,轟隆的聲音先起,緊接著搖動……這瞬間過後,緊接著一念心,那就是感恩啊!才幾秒鐘而已,過了就是安然無恙,遇到了這種事,我們應該要感恩!」...
View Article彼時抗煞 誠心守愛不退卻
那一段日子,人人都帶著疑懼的心情生活著,一聲咳嗽會引起十方注目,口罩與酒精成了搶手商品,全因「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防疫後盾...
View Article視病如親 "魷魚絲"樂義診
游冬齡醫師拿著聽診器逗老太太說︰「我來聽看看你心裡有沒有我?」老太太很開心地回答︰「我心裡有魷魚絲(游醫師)。」當下,游醫師感動之情溢於言表。 在新北市三芝鄉山區裡這位長者口中的魷魚絲(游醫師諧音),是投入人醫會多年的游冬齡醫師。在長期定期往診的關懷互動中,游醫師與住在山區的長者們建立非常深厚的情誼,不僅對每個個案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了解,甚至對他們的家庭背景也相當熟悉。游醫師魷魚絲...
View Article走過15載 關山慈院護健康
關山慈濟醫院啟業迄今已有十五年,2001年,也就是啟業隔年,開始承接當時健保局「海端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簡稱IDS計畫,醫護人員前往海拔近一千公尺的南橫山區,每周兩次,為下馬、霧鹿、利稻村的居民,提供巡迴醫療、往診服務,解決無醫村就醫不便的困境,控制慢性疾病,衛教宣導,改善鄉親健康。十四年來,持續的關懷,也讓醫病之間建立起如親人般的感情。 關山慈院十五年...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