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入人群中 照護拔苦復說法

$
0
0
「透由訪視關懷這些弱勢族群後,可以看到真實的人生百態;見苦知福,更能啟發慈悲心、增長智慧。但願持續不斷注入眾人的大愛,能讓他們的心境開闊,而不執著於病苦。」慈濟志工林世昌說。

3月14日是過完農曆年的第一次訪視日,一掃連日來的陰雨天氣,一早太陽高照,和風徐徐,彰化市慈濟志工約有七十人聚集於彰化市向陽社區活動中心,深入社區走訪案家。

真實人生 見苦知福啟悲心

王先生原是一位高所得、高成就的技術師,曾經結交過所謂上流階層、富裕人士。無奈因為中風,導致他從人生的高峰跌落谷底。失志放棄自我的他,由朋友提報至彰化慈濟分會,至今已達六、七年了。

慈濟志工從早先關懷時,王先生僅僅一句:「不知道。」就閉口不語;到現在,不但帶著他一起到分會圍爐,甚至還可以和他喝咖啡、話家常,細數日常種種。從自身談到過往、或是對孩子的管教、或對母親的態度等等,這是在不斷地耐心陪伴下,誠與情、愛與關懷的付出,所得到的回饋。

了解王先生習性的志工謝淑琴,貼心地準備了熱咖啡,還叮嚀著:「同車的人等一下要幫忙記住,要買一份早點帶過去喔!」

分配在同一組關懷王先生的志工林世昌,以本身心臟有顆二十多年血管瘤,與王先生分享如何保健身體,和自身的病痛和平共處。他輕拉著王先生中風的手,用大拇指輕輕地推著,並且委婉地說:「平時要多推一推手掌筋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

「來!來!來伸展一下雙手!動一動!」在大家的鼓勵下,王先生第一次靦腆地舉高中風的手,跟著一高一低的擺動。屋子裡充滿快樂活躍的分子。

林世昌說,「他本來是位實業家,自從中風後就萎靡不振,封閉了他的心門,不喜歡跟人交談。藉由幫他按摩的互動中,突破了他的心防,他開始吐露心聲,娓娓道出他的人生高潮、起落的過程。」

藉由訪視關懷弱勢族群後,林世昌看到真實的人生百態,從見苦知福中,更能啟發慈悲心、增長智慧。「但願持續不斷注入眾人的大愛,能讓他們的心境開闊,而不執著於病苦。這樣的關懷訪視從過去到現在,從來沒有間斷過,未來也不會停止。期待他們能走出來,一同行善幫助別人。」

深入人群  體會堅毅刻苦

另一位慈濟志工甘仲文接觸到的案家是一對夫妻,兩人都罹患癌症,卻能自立自強,勇敢面對病魔的人。兩夫妻年約三十五、六歲,育有三個女兒,最大的才就讀國小三年級。對一般正常家庭來說,處於現在的社會環境已經不容易,更別談是如此艱苦的遭遇。

十年前,鍾先生發現患有大腸癌,經過治療現已控制,當一個送貨員,薪資勉強維持家計。鍾太太也在去年發現罹患乳癌二期,生活和心理又再度遭受考驗。

去年(2014年)7月,慈濟人得知後,立刻伸出援手補助家計也膚慰心靈,關懷陪伴家中這一對飽受折磨的夫妻,和家裡的孩子。然而堅強刻苦的生活,培養出正向、陽光、體貼的好孩子。才國小三年級的鍾妹妹,平常在家會幫媽媽洗碗、掃地等家事,也會照顧較小的妹妹們,讓來訪的慈濟人,無不翹起大拇指讚歎!

「今天的訪視我覺得很震撼,這跟我平常在銀行上班時所接觸到的人群都不同,原來有這麼弱勢的人,需要我們伸出援手,去幫助他們。」在銀行上班的甘仲文說出了他的心聲。

跟著慈濟的志工們走入人群深入關懷戶,甘仲文看到了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及身受病痛所苦的情境,覺得很不捨。

今年參與慈誠培訓的甘仲文說:「這些關懷戶就在我們的社區之中,離我們如此的近,以前自己不曾關心過他們,現在親眼所見,我一定要付出生命的良能,多多關懷他們。」

翻轉手心 悲智雙運

「進來慈濟之後,我變得有勇氣了!以前在路上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我都不敢幫伸出援手。現在只要想到『對的事,做就對了!』我就會提起正念,用智慧來幫忙做事。」以前常喝酒麻痺自己,不問人間疾苦的慈濟志工盧麗貞,說出了她的感受。

看到一位關懷戶雖然有位罹唐氏症的女兒,生活又困頓。但是透過志工們不斷的關懷,將收到的祝福紅包捐出來植福田,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從「手心向上」的對象轉換為「手心向下」的人!

經過一個上午的深入關懷,讓彰市慈濟志工進一步深入人群、見苦知福,也從中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如何關懷,盧麗貞說:「志工們不僅僅是給予有形的物資,也啟發無形的心靈財富!」【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麗美、謝玉珠 彰化報導 2015/03/1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