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減垃圾 解決觀光後的問題

$
0
0
過去曾被葡萄牙水手稱為「Formosa(美麗之島)」的臺灣旅遊觀光景點眾多,而屬於觀光勝地的南投縣和臺東縣,近年來竟然快要被海量的垃圾給淹沒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垃圾無處去!堆積如山環境髒臭

原來是南投沒有設置焚化廠,所以境內的垃圾都要委託鄰近七縣市焚化處理,但從今年(2015年)初開始,鄰近縣市的部分的焚化廠關閉維修中,而且為了經濟考量,大多的焚化廠都優先處理事業廢棄物,家戶垃圾反而被排擠掉,所以這幾個月來,南投縣已經堆積超過七千噸的垃圾,這問題再不解決,恐怕到五月底堆積的垃圾會破一萬公噸。

南投縣環保局長黃靜如說:「原因是因為一般的家戶垃圾焚化爐超收了事業廢棄物,以至於排擠掉家戶垃圾的處理量。」

目前為止,南投縣境內已經堆積超過七千公噸的垃圾,估計到5月底堆積的垃圾會超過一萬公噸,垃圾堆積也引發災害,南投4月初才因為垃圾的沼氣外洩引發火災。南投市清潔隊長黃政寬說:「把結構開挖,破壞結構,使沼氣釋放出來,如果已經有燃點,我們就持續用水澆灌。」

目前只能在現場二十四小時灑水降溫,而垃圾堆積散發惡臭,山下的居民飽受其害。居民黃小姐說:「就是類似垃圾堆起來,很臭的味道。」

目前南投縣環保局已經請求環保署協調,優先協助處理南投的垃圾,也要提醒民眾回歸源頭,還是要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垃圾量,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廣告取景吸引遊客 衍生垃圾問題


除了南投縣,臺東縣池上鄉是著名觀光景點,為了提升環境整潔,鄉公所邀請慈濟志工為當地居民,舉辦環保與省水宣導,讓正確的觀念落實生活,也希望呼籲遊客一起維護美景,減少垃圾量。

伯朗大道、金城武樹、沒有電線桿的稻田等,均為臺東池上鄉的美景,近幾年來,原本遊客從一年不到一萬人次,2013年開始暴增到三十五萬人次,伴隨而來的垃圾量也從一個月一百二十噸增加到一百五十噸。

為了不讓垃圾量累積成為問題,池上鄉公所邀請慈濟志工舉辦環保講座,讓十個村的村民瞭解資源回收與分類,第一站來到福原村,鄉親踴躍參與。福原村長劉亦松說:「街頭巷尾我都邀請,因為這個環保分類非常的重要,此後你如果沒有好好分類,我們的環境會被破壞,垃圾場已經都滿了。」慈濟志工林素月說:「現在電池鎘汙染很嚴重,對地球會很大傷害,希望能做回收。」

運用簡單口訣,慈濟志工詳細講解,期盼居民從日常生活開始身體力行,帶頭減少垃圾量,也希望能影響觀光客正視環境議題,一起愛護好山好水,留下自然風光,不留垃圾。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江麗君、楊俊亭、邱于庭、劉玫足、林素月 綜合報導 2015/04/1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