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86

車禍不能阻 癒後忍痛設點做環保

$
0
0
「不做,會很難過;做了之後,足歡喜。」2016年8月一場車禍,讓當時已投入環保十三年的蔡王秋鄉左肩鎖骨裂開、腰部、尾椎受傷。康復後,為了不讓子女擔憂,只好忍痛不再去環保站而留在家中,卻因此開啟蔡王秋鄉定點回收的新生活。
 
遇車禍無常 仍心繫付出
 
家住虎尾鎮惠來里,今年(2019年)七十五歲的環保志工蔡王秋鄉,2003年就接觸慈濟環保,早年環保站位於虎尾鎮興南里,她常風雨無阻騎著機車快樂去做環保。
 
2015年興南里的虎尾環保站功成身退,另設虎尾環保點於斗南環保站旁的空地,蔡王秋鄉不因路途變得遙遠而中斷,仍然持續前往。
 
惠來里到斗南途中常有大型砂石車、大小貨車往來,每次呼嘯而過的車輛,常讓蔡王秋鄉心驚膽跳;雖然她都慢慢地騎,但還是發生兩次車禍,第一次輕微擦傷,但第二次因對方疏忽,倒車撞擊,造成她左邊鎖骨裂開、腰部、尾椎也都受傷。
 
臥病期間,每次睡覺翻身,都疼痛難耐,甚至痛到掉淚。身體雖痛,她常自我勉勵:「聽醫師的話,乖乖吃藥,做復健很快就會好起來。」
 
半年後,身體有好轉,她主動打電話給醫療志工窗口吳玲珍,請求讓她去當醫療志工,「每個月做醫療志工,沒去會很難過,去醫院付出很歡喜。」她告訴窗口,雖然手還無法靈活伸縮,但腳可走路,嘴可說話,還可以和人互動。
 
有時前一天身體不舒服,隔天她仍然前去,總是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去醫院當志工,走入人群,身體自然會好起來,如果身體不好也有大醫王在身邊,因此做得輕安自在。
 

不去環保站 在家做定點回收
 
但是,她最愛的環保卻因為沒有人可以開車共乘,加上兒子的一句話──「媽,您每次出門,我的眼睛,眼睜睜地看著您的背影離開,直到您平安回到家,我才安心。」讓她不捨落淚,只好打消去環保站的念頭。
 
不去環保站,她有空便到鄰里間走動,因此發現路上常有許多瓶瓶罐罐被丟棄,於是便開始沿路撿回收回家。鄰居見了主動請她到住家收回收,時間一久,附近的菜販商、遊覽車公司、葬儀社、店家都成為定點回收的對象,意外為蔡王秋鄉開啟另一條環保路。
 
門前的大樹下,變成她的環保場。每次在鄉里間來來回回,走走停停,花一個上午的時間才收完,回來就一個人靜靜地分類,「做環保,有時眼睛模糊,有時身體有病痛,但還是痛快的做。」有時提太重,肩膀、髖骨、尾椎會隱隱作痛,需要休息,才能恢復體力,但她仍然堅持。
 
「媽媽現在自己在家做,比較放心。做多做少,每天抱歡喜心,時間自己調配。分類時,常常做到忘了時間,已經五、六點還在做。」看媽媽做的是對地球有幫助的事,蔡王秋鄉的大兒子蔡欣榮也希望媽媽持續做下去,身體健康,不要有病痛。
 
而有時回收回來的瓶罐、塑膠,沒有清洗,蔡王秋鄉就善用平時收集的雨水、洗衣服的水來沖洗。甚至還請人在屋簷邊緣製作接雨水的管子,將雨水接收到大型水箱內,「上人很珍惜水資源,我也要善加利用生活中的水,惜水惜福。」
 
一場車禍意外,改變了蔡王秋鄉做環保的方式,也讓她與鄰里間的感情升溫。現在,她不但彎腰做環保,也挺身說環保,盡心宣導惜福愛物、清淨在源頭的觀念,開啟生命中的另一種學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玉如 雲林報導 2019/12/1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8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