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周末食堂】蘆筍白靈菇

$
0
0
清甜爽口的綠蘆筍,在熱水的汆燙下,更顯得清翠鮮甜,綿密鬆軟的金瓜,再搭配嫩薑的清香,在熱水的拌炒下,是一味令人垂涎欲滴的金黃醬料。口感細嫩的白靈茹,包裹住清翠爽口的蘆筍,是唇齒間最難忘的迷人滋味。

材料:
蘆筍、白靈菇、小番茄、南瓜、薑、毛豆仁。

調味料:
太白粉、香菇粉、鹽。

作法:
1、小番茄汆燙後冰鎮去皮;白靈菇切半汆燙後切小段;蘆筍削去尾部外皮,切段入鍋汆燙後冰鎮,穿入白靈菇內;薑切末;南瓜切細丁備用。
2、起油鍋爆香薑末,再放入南瓜丁拌炒,加水蓋過南瓜、並放入小番茄續煮,以少許鹽、香菇粉調味,最後以太白粉水勾芡即成南瓜醬汁。
3、穿過白靈菇的蘆筍再汆燙一次,撈出後擺盤,淋上南瓜醬汁、撒上毛豆仁即可。

(食譜提供:林冬忠 摘自:大愛電視《現代心素派》)

甘願歡喜 老得自由自在

$
0
0
李碧如笑得瞇成弦月般的眼睛,透露出真誠愉悅;禁不住好奇地問她,為何做志工能這麼高興?「我在家時,與鄰居相互照顧;出來做志工,和師兄姊親切互動就像家人,雖然獨居,但我一點都不孤單。」

轉念不生怨恨 延續前世修行

在新北市板橋後埔的慈濟忠孝環保站一隅,聽她說故事,驚訝她的過往並不似她笑容般輕鬆。她1944年出生,宜蘭羅東人,母親在她五歲多離世,父親以手拉車為人搬運貨物,賺取微薄工資養育五個孩子。每天看著父親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家,排行最小的她自動承擔起烹煮三餐的工作。

碧如二十歲結婚後,育有兩女,先生是軍人,對家庭非常負責任,從一針一線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全由他張羅。帶兵的先生心地善良,但脾氣、嗓門特大。不識字的碧如,面對長她十幾歲的先生,動輒得咎,常被大聲斥責,甚至驚動鄰居。

「被責罵的當下,如何轉念而不生怨恨?」碧如回答:「以前去廟裏拜拜,曾有師父說我前世有修,這世如果沒繼續修很可惜。」長年被先生打雷似的嗓音責罵,讓她在鄰里間沒面子,但她並未感到委屈也不積怨。「我沒回應他,有時候他在客廳罵,我在廚房唱歌。」她笑著說,自己認命服從,只對先生回答「謝謝」。

先生晚年身體退化,配戴尿袋,常汙染家中地板;碧如毫無怨言,盡心服侍。先生往生後,碧如想去當義工,大女兒是慈濟會員,建議媽媽去慈濟;於是碧如經由慈濟志工陳梅蘭陪伴,開始做起環保志工。

識字班學認字 不會給錯收據

後來大女兒遠嫁英國,邀媽媽來訪:「趁孩子還沒獨立時候,來跟他們互動;他們一年年長大,你如果不來,他們以後會認不出奶奶的。」碧如雖然只識得自己的名字,但愛孫心切的她,在五十歲開始展開倫敦探親之行。「我自己去旅行社訂機票,請開計程車的鄰居載我去機場,然後問人家去英國在哪邊辦手續?」

登機、轉機,她也不怕,「真奇怪,登機門每年都不一樣,去倫敦要到C還是B、D,我就自己去找,剛好我就認識這幾個字。」幾年下來,她和女兒一家人也旅遊了十幾個國家。

碧如做環保,也陸續參與各種志工活動,後來培訓受證為慈濟委員;因為要把善款收據送給會員,啟發她識字的念頭,「咱把別人的錢收來,收據如果給錯人,會很不好意思。」她報名後埔國小識字班,識字後有感而發快樂地說:「去讀書真好。出門坐公車,不管往板橋園區或是往臺北慈院,自己都有辦法看車牌路線搭車。」

留財不如留德 甘願做不退休

上課將近十年,讓她看懂電視字幕,「上人的開示,我是沒辦法都記起來,不過一天如果記個兩句就受用不盡。我最會的就是咱付出無所求,甘願做,咱擱歡喜受。」

只要時間許可,組內有任何勤務,七十二歲的碧如無不配合;「如果沒任務,我就去做環保。人不放著讓他閒就是了。」如果有民眾拿著回收物來,她會向對方感恩,給志工機會做資源回收。

「上人的法,教我們去人群中付出,自然就會產生智慧。」她深記在心中;也深切體會,留財不如留德,她勤做環保,留給子孫一片好山好水,她認為這才是真正愛子孫。她發願:「讓我手腳勇健頭腦清楚,我甘願慈濟做到永不退。」

(文:鄭英珍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99期)

緬懷大師 三千小調入心坎

$
0
0
「莊奴老師的文學之素養,的確是(了不起),真正學文學的人也不見得做得到。」〈小城故事〉紅遍華人界街頭巷尾,八十六歲知名導演李行,臺上忍不住唱了起來,臺下跟著拍手哼唱,共同緬懷歌壇大師──莊奴老師。

華語流行樂壇中,劃時代、跨世紀的國寶詞作家莊奴,九十五歲的生命在10月11日畫下休止符。10月29日下午,「又見想師.再見莊奴」追思音樂會在新北市雙和慈濟靜思堂舉行,政商藝文界不少人都出席這場追思音樂會,遠在重慶的學生們也沒缺席,帶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懷念這位永遠的老師。

大師胸懷 眾人緬懷

麥克風接唱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甜蜜蜜〉,重慶來的姑娘邱琳,帶動全場,陶醉高歌。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說:「在三千多首的曲子當中,其中有五十首是為慈濟而寫,而且這五十首當中,還包括了我們(慈濟)的兩首校歌。」

莊奴老師的好,資深藝人張琪更是如數家珍。身旁的高原,十九歲時參加歌唱比賽,意外成了莊老師首位愛徒,情同父子。莊奴的學生高原說:「我想在這裡,我想老師應該在陪著我們,一起欣賞這個節目。(有,他一定在看著。)」

「任何一個歌手,任何一個歌星,不管你有沒有名,你紅不紅,他永遠都是笑臉迎人,好好的唱,一定是有未來。」談起莊奴老師,資深藝人張琪說: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在他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10月11日,華語詞壇泰斗莊奴老師在重慶永遠離開了大家,10月15日舉行人生告別式。九十五歲高齡,作詞三千多首,追思音樂會中滿滿溫情,獨子黃浩然回唱父親來不及聽的一首歌,獻給大家,遙祭在天之靈。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蕭志傑、李明華 臺北報導2016/10/29)

不畏病苦路遙 作紅包結緣

$
0
0
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橫斷性脊椎炎和腦神經脊椎炎,集三種罕見疾病於一身的志工陳碧慧,為了參與福慧紅包製作,坐著輪椅,不惜辛苦地換了兩趟公車來到慈濟臺中分會

10月24日早上,在臺中分會進行第一階段歲末福慧紅包製作,中區五百多位志工匯聚一堂;有人慧心巧手,有人慢工細活,用最虔誠恭敬的心,預計製作一萬五千多份的福慧紅包,期待讓會眾們感受到歡喜的祝福,結最大的善緣。

動作有法 用心則不亂

「黏貼上慈濟標誌紀念幣,重點是要貼正,自然體會『戒定慧』、『聞思修』和『佛法僧』的三個含意。」志工徐慧芳承擔福慧紅包製作的種子,提醒大家製作時該注意的重點。

志工們用恭敬、專注的態度投入製作,氛圍莊嚴有道氣。志工林英瑟感覺到,看似簡單的動作,每一個折線處都要非常用心,只要一條直線歪了,後面就跟著亂了。「每個動作隱含著法,用心就能練就出不亂的心,若能體會其中道理,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會場中現年七十四歲的林炳煌拿起一張小長條紙,教導身旁的志工們:「比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先往內摺再往外摺,摺出兩個等角的直線,就能摺出正M型。」他強調,巧法無他,就是要細心和用心,要讓會眾拿到福慧紅包都是零瑕疵;把證嚴上人對每一位會眾的祝福,完完整整的傳遞出去,讓人心生歡喜。

罕病纏身 付出解心結

坐在輪椅上的陳碧慧,亦發心一起來製作福慧紅包。她受病魔纏身已近四個年頭,過去每一年中有半年全癱在病床上,當時她很想死,「我自認是個積極行善、行孝的人,老天為何要跟我開這種玩笑?」

直到兩年前,因病發作再度住進臺中慈濟醫院,剛好遇到上人行腳。她跟上人傾訴,「得了三種罕見疾病,太苦了!」當下聽到上人的一句話,「三世因果一世了結!」她頓時心開意解。「原來十四年前,上人賜給我的法號〈明岸〉,已經指點了我要明心見性,回頭是岸!我必須要長智慧,至少把心照顧好,不能任其陷入痛苦的深淵!」

2016年初,陳碧慧發好願,「即使需要靠輪椅行進,也要出來做慈濟,發揮生命的最大良能。」她開始加入「脊椎損傷協會」分享她坎坷的命運,也到環保站去付出。

在環保站裡,陳碧慧用原本不太有知覺的腳去踩寶特瓶;現在,她的腳比以前稍微有力氣了。「一年快過去了,我還能動;只要能動,我就要把握分秒投入志工的行列,為別人服務,並分享我的故事,鼓勵別人。」

現在的陳碧慧無怨無求,只有知足和感恩。她樂觀地說:「我很愛護我的身體,因為有三種罕見疾病住在我的體內,有一天時候到了,我的大體還可以供醫學研究,也算是很有價值。」

八十高齡 不願再錯過

會場的一隅,現年已八十高齡的詹林淑媛和女兒詹雯婷一同前來。雖然奶奶滿頭白髮但耳聰目明,做起福慧紅包的動作熟巧。詹林淑媛高興地說:「從上人開始蓋醫院,我就捐病床護持到現在,年年都參加歲末祝福,接受上人福慧紅包的祝福。」

「當女兒退休了,我鼓勵她培訓,目前已受證慈濟委員,去年(2015年)我們知道臺中分會在做福慧紅包,想說自己拿了上人這麼多年的福慧紅包,也應該來幫忙。」本來,詹林淑娥去年就要參與歲末祝福紅包的製作,「可是當我們來的時候,工作都完成了,沒有參與到,所以今年就懂得趁早來參加,總算趕上了,很歡喜!」

一萬五千多個福慧紅包製作的第一階段工作,原本規劃要到下午四點半才能完成,但在大家分工合作之下,整個製作過程提前在中午全部圓滿,志工們滿載法喜賦歸。【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淑鐘 臺中報導2016/10/24)

召集分身佛 開啟靈山塔

$
0
0
《法華經‧見寶塔品》經文描述一座高廣佛塔現前,塔中有多寶佛的全身;大樂說菩薩代眾請願,希望開啟寶塔、得見佛身。佛陀對眾說明,多寶佛有深重願,要將佛於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集中而來,才能開啟寶塔見其身。

證嚴上人指出,這段經文意謂人人了解道理後,不須到遠方找佛塔,只要向內觀照,聞法入心,即能開啟心門、得見真如自性。「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只是被層層無明煩惱覆蓋;若能反觀自性,其實寶塔日夜相隨。」

佛心師志 六度萬行

多寶佛是過去古佛,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古佛來見證現在佛所說的法,而現在佛召集分身,傳達對未來佛的期待,指出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佛佛道同、法體一同。上人表示,《法華經》是諸佛所覺悟的真理,也是人間不可缺少的治世良方。

「與佛有共同的精神理念,隨處弘揚佛法、度化眾生,就是佛的分身。」上人說,慈濟人平日分散各地依教奉行;共修時則回歸法源,透過科技在虛空中同時聞法,如同印證佛典中形容的「分身集會」。

「全球慈濟人就地力行菩薩道即是在發揮『用』;因應眾生所需而用種種方法付出,表現出不同的『相』;但精神理念同歸於一『體』──人人甘願付出的一念心,就是佛心。」崇高佛德是從六度萬行而來,上人勉眾把握聞法修行的因緣,堅定信心,用心勤修。

善惡拔河 人多力大


佛陀指出,大地眾生皆有與佛同等的智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上人表示,眾生之妄想執著起於一念無明,受欲念驅使而造作業力,破壞了山河大地,汙染了虛空。

一念無明,力量有多大?上人指出:「善惡拔河,人多的一方力量大。」

環保志工曾志龍是一位更生人,過去二十年間進出監獄,每在服刑時決心改過,出獄後卻又受惡力量拉扯而犯錯。堂哥曾清泉師兄耐心接引,慈濟人也定期到監獄關懷互動,借力使力之下,終於讓他脫離心靈牢獄,投入環保,並時常至學校、監獄分享人生經歷。

上人表示,人人都有潛能,只要有心、有願,人助、自助,剛強眾生也有機會改變。「要積極拉拔眾生的愛心、引導人人行善,善力無量增加。」

林勝勝、魏杏娟等慈濟人前來,談及幾位資深慈濟人老邁凋零,上人教眾莫停滯做慈濟的腳步,身心不斷在善法中活動,才能維持健康。

「大的煩惱無明去除了,微細的塵沙惑也要常常清乾淨,否則善根、福報雖在,境界一來,還是會糊里糊塗隨業而去。諸佛菩薩自發心以來就不斷力行菩薩道,要在人群中鍛鍊到不受外境影響心境,不再起煩惱。」

臺灣土地面積不大,面對四大不調、人心不調,稍有動盪就可能釀災。上人叮嚀大家找回流失的會員,把「慈濟魂」招回來。「有些人認為『慈濟很有錢』,其實慈濟有能力救助海內外災難,是來自人人每個月的小額捐款所成就。能救人者是有福之人,大家要有信心、很歡喜,更要用愛與善守護臺灣。」

報真導正 守真善美

眾生煩惱如恆河沙無量無數,生生世世不斷延續,懂得運用佛法轉煩惱、現覺性,就能中止無明業力。「心中有法,隨處得見佛身。人人本具覺性,只要用心體會,則佛法無處不在。」

人文志策會中,上人勉眾,報真導正是必須長久守持的原則與使命,切莫為了迎合收視率而隨波逐流;「不論社會風氣如何變化,都要守真、守善、守美。」

上人感嘆年輕世代迷失於科技產品建構的虛幻境界,如夢遊般茫然不清楚方向;除了從學校教育加強傳道功能,也要靠媒體傳播來教育大眾。勉勵同仁把握當下記錄寶貴的人間實事,將真實的道理傳入人心。

慈濟美國媒體製作中心同仁製作《厄瓜多‧重生》紀錄片,影片歷歷呈現地震前的繁榮街景,災後成為一片廢墟,到現在廢墟已被清除。上人指出,「佛陀說萬法皆空、世間無常,教眾生無須執著;但是空中妙有,人有無限的潛能,人人合和互協,能讓廢墟重建,讓希望重生。」

上人表示,為人群付出、為人間做事,只要出於甘願的心,愈付出就會愈歡喜。「藉外在境界見苦知福、警惕無常,也藉人間互愛互助的感人實事,將善法傳萬里、教育更多人。把握當下,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間寫歷史,這才是人文志業的真價值。」

【靜思小語】甘願付出的一念心,即是佛心。


上人開示於9月6-8日《農八月‧初六至初八》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99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莫讓一雙鞋 左右我們的心

$
0
0
進佛堂前,我還特別記住放鞋的位置;出來時卻不翼而飛,我食不知味、往復找尋。一雙鞋只是身外物,卻左右了我的心。

鞋子不見 心神不寧

8月中旬,回到花蓮靜思精舍醫護站值班三天;第二天,早課與晨語結束,打板聲響起,所有志工快速朝齋堂走去,準備用早齋,然後開始一天的活動。

走到鞋櫃,想趕快穿了鞋跟上眾人腳步,但就是找不到鞋,心裏好急呀!我明明放在鞋袋裏的鞋子,除了貼上名字,鞋袋外面還繫上名牌,怎麼可能會不見呢?進佛堂前,我還特別記住擺放的位置,就放在第二根柱子旁,卻不翼而飛。

我在那裏來回走動尋找,就是不見鞋子芳蹤,只好暫時套上一雙拖鞋,快速走進齋堂。這個早餐實在是食不知味,只想趕快回去找鞋;狼吞虎嚥地隨便吃了個饅頭,就起身離開餐桌。

走回醫護站,志工早會已開始,牆上的擴音器傳來上人開示的聲音。一顆不安的心,讓我走回鞋櫃,希望有善心人士發現自己拿錯了鞋而歸還原位,但是結果卻令人失望,就這樣我來來回回走了好多趟。

心想,再找不到就去請購一雙吧,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雖然這樣安慰自己,只是依然覺得苦惱,是誰看上了我這大腳娘子的鞋呢?

法性空寂 丟開我執

這時已經上午十點了,就算是拿錯的人,也早該送回來了吧!再次走到丟鞋處附近,翻看鞋袋櫃,只是仍然沒著落;靈機一動,我想那要不要走到大殿前去看看呢。

走到知客室轉角邊,快要到大殿的迴廊上,看到地上斜躺著一個鞋袋,孤零零地,名牌朝下;蹲下來把名牌翻了過來,哇!好開心!正是我的鞋袋耶!

拎著鞋袋,慢慢地走回醫護站,一顆不安的心此刻終於安定下來。

「這就是凡夫吧!」我跟自己說,也不過就是丟了一雙鞋,怎會如此不安呢?

想起靜思晨語時,證嚴上人才剛說過的法,「法空寂一切相」,就是要空掉一切,空掉一切才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如果不能明心見性,我們的心就是不斷讓外界的煩惱拘束住,讓我們沒辦法很自在輕安應法度眾甚或自度,這就是所謂的煩惱。

這一刻,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一雙鞋只是身外物,可是它卻左右了我的心。我想如果有一天當我雙腳空空的時候,依然能夠自在談笑,那正是我丟開所有「我執」的時刻。但願那一天離得並不遠,且就在每一個當下!

註:2016年8月中旬,上人於靜思晨語講述《法華經.法師品第十》經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並以偈語「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法空寂一切相」勉勵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慈悲、忍辱、法空」這三法,自利利他。

無論遭遇什麼事,心都要懷抱「大慈悲」;無論處在何種逆境,「柔和忍辱」不離身;付出無所求,心清淨,無罣礙,擺脫執著,不再造作無明,回歸「靜寂清澄」最單純的真理。

(文:李淑慧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99期)

陷苦境 仍看見他人的需要

$
0
0
儘管因助人而造成自己受難,獲頒「慈濟新芽特殊表現獎」的詹同學,也沒有任何怨言。如今因八里塵暴燒傷的傷口還在慢慢復健中,仍經常接受志工邀約,去服務別人。他說:「助人,讓人心情愉悅。」

慈濟基金會為扶助弱勢家庭,每學期除了提供「助學金」外,每年也特地頒發「新芽獎學金」,藉此來鼓勵逆境中的學子們,能夠安心向學、提升自信。

獲獎表揚 祝福聲中充滿能量

慈濟桃園分會自2011年開始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至今已邁入第六年。10月29日於桃園靜思堂共有一百五十九位學子上臺接受表揚,特別邀請桃園市政府民政局局長湯蕙禎、社會局局長古梓龍,以及區長張世威三位市府官員蒞臨盛會,為學子們頒獎勉勵。

社會局長古梓龍致詞表示:「感恩慈濟多年來在社會上,幫助貧苦及給予急難的救助,且都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今日看到新芽獎學金的學子,從國小一直到大專,經由慈濟獎學金來協助他們發揮潛力,將來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樑。」

「看見社區的需要,看見年輕人的需要,用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來支持這樣一個慈善志業。」古梓龍局長代表社會局及市政府對慈濟基金會的付出,表達最崇高的致意及謝意。

翻轉人生 肯定自我創造藍圖

桃園第一屆新芽獎學金學子邱同學,受邀分享她「翻轉人生」的故事。她從家庭困頓中努力求學,考上師範學院,如今已畢業即將成為一名教師。她感恩慈濟的資助及志工的陪伴,從手心向上到有能力付出,輔導與她處境相同的孩童課業,並鼓勵學弟妹們,「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機會,創造自己不同的未來。」

邱同學國三時,因為單親且母親因病無法工作,經由提報由慈濟關懷。志工除輔助她就學外,也協助她的母親就診。懂事乖巧的邱同學,除了讀書外還要負擔家務,並照顧母親。邱同學高中時即以優異的成績表現,領取獎學金幫忙負擔家用,現今更以自身見證來鼓勵學子,建構自己未來的藍圖。

「創造未來,會有很大的不同。」邱同學知道唯有努力讀書,才能改變未來。她勉勵在場的學弟妹們,「絕對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或許每個人求學的情形、家庭的背景,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但每個人手上都握有選擇權,每天撥出一點時間,慢慢朝向目標前進。」

家庭驟變 逆風飛翔改變未來

就讀臺北科技大學一年級的黃同學,及考上慈濟科技大學公費生的姊姊,姊弟倆共同獲頒「學習領域獎」。五、六年前,父親發生車禍失去工作能力,家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母親身兼二職,一肩挑起養育四個孩子的經濟重擔。當年國中時期的他,下課後不僅要承擔家事,也要照顧就讀國小的弟弟。

黃同學為了體諒母親的辛勞,國中畢業後選擇就讀職校,希望能早點就業,協助改善家裡經濟。因遇上慈濟志工給予經濟及精神上的幫助,他希望藉由讀書來改變自己的未來,想考上國立大學減輕媽媽的經濟負擔。經過努力讀書,他終於如願考上臺北科技大學。

一路走來,黃同學回想自己經常受到很多人的關懷及鼓勵,得到許多成長,也感到知足與幸福。他勉勵大家:「相信自己,可以看見改變後的自己。」

姊姊感恩志工楊桂蘭的協助,以及學校老師的陪伴。表現優異的她,多次領取新芽獎學金,更於五專畢業後考取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姊弟倆經常相互勉勵,不受命運挫折影響,努力進取改變未來。

堅持善行 做志工助人更快樂

就讀中原大學三年級的詹同學,獲頒「特殊表現獎」。詹同學是去年(2015年)八里塵暴受傷患者,當時身上超過百分之三十的燒傷面積,造成四肢手腳仍須時時穿著壓力衣來復健。出院後,受到志工的關懷已一年多,他特別的感恩。

詹同學從小父母離異,練就他獨立的個性;儘管已歷經七、八次的手術,未來還需有八、九次的手術治療,他仍然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以毅力與耐力自我承受。

雖然自陷苦境,但詹同學仍「堅持善行」。志工林世英回想塵暴剛發生時,他住在加護病房,但因同理比他更嚴重的病患而自願讓出床位,轉到一般病房醫療。後因不慎引起傷口感染,病情加重造成昏迷,再次開刀送進加護病房治療。如今傷口已慢慢復健中,經常接受志工的邀約去服務別人。

喜好跆拳道的詹同學,在運動領域上一直頗有成就感,但因為受傷而不得不暫停。雖然一度沉寂,但他學會改變心念去接受它,省思到自己身體各項功能仍正常,應該朝自己的專長繼續努力。於是他重新站起來,忍耐傷痛,重新再回到跆拳道練習。果然不負眾望,於今年獲得「弘光盃大專青年跆拳道」獎項。

因為塵暴事件,讓詹同學感受到慈濟志工與家人的關懷,體會人生無常的他,開始重拾書本想要好好讀書,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新芽獎學金』給予學子在精神上的鼓勵,更大於實質上的效益;藉此表揚在不同領域表現突出的學子,能得到正向的鼓勵。」負責籌辦頒獎典禮的志工陳玉美新芽獎學金的意涵。【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秀觀 桃園報導2016/10/29)

重建不孤單 代賑金造希望

$
0
0
微笑、掌聲,海地傑洛米市六十位以工代賑居民,感謝慈濟四天來所提供的援助。一個月前,海地傑洛米市受到馬修颶風重創,慈濟在當地從10月26日至29日進行以工代賑,陪伴居民們在重建的道路上,並不孤單;而四天的以工代賑,也暫時告一段時刻。

災民自己復市容 露笑容  

以工代賑居民展露笑容說:「因為你們的以工代賑,讓我們的街道變乾淨了!」當地NGO團體負責人蓋博(Gabriel)特地向慈濟說感恩,也和當地居民介紹,慈濟是大家真誠的朋友。

穿著黃色衣服的蓋博女士,因為身體不適,身上還吊著點滴,她是當地一個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賑災時,蓋博擔任慈濟和傑洛米市政府之間的橋梁。

雖吊著點滴,卻心繫著賑災之事的蓋博女士,向大家簡單介紹慈濟是來自臺灣的慈善團體,並說:「這裡每一個居民,都有責任讓社區有更多快樂和愛,我知道這是很艱難的挑戰,不管今天或者是明天都很難做到,但是跟慈濟這樣誠摯的朋友一起同心協力,相信目標就不遠。」

慈濟志工也向居民承諾,以工代賑只是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慈濟的愛不會離開,會再想出更貼切的作法,陪伴居民一起走出困境。

日領以工代賑金 便運用

慈濟在傑洛米市以工代賑,讓參加的災民每天可以領到代賑現金,每天領現金對當地人來說是一件新鮮事;因為過去都領週薪或是月薪。有民眾說,這種模式很好,希望慈濟可以擴大這項計畫。

也有民眾說出心聲,以工代賑居民寶傑拉說:「以前都沒有這樣每天領現金,好怕被我花光光,因為我們這裡的薪水,都是以領週薪為主。」

當地居民領日薪還是第一次,但為了發給現金,慈濟志工卻得小心翼翼進行,因為海地治安一向亮紅燈,所以每天到銀行提領現金,都有警察陪同。為求發放周全,到了發放現場,再經由海地本土志工核對身分,便可以讓以工代賑民眾領到代賑金五百元古德(約新台幣二百五十元)的現金。

美國慈濟志工楊曜彰說:「它(海地)的治安並不是太好,我們不希望眾生的錢帶到這裡,發生任何的危險,所以我們就請求市府,提供警力的維安。」

學校成安置中心 難復課

四天以來,慈濟帶動災民以工代賑,已有越來越多災民認識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也有災民趁著慈濟志工到學校發放熱食時,特地向志工訴苦,希望把「以工代賑」延伸到學校。

災後學校成了安置中心,學校的走廊成為晒衣場,操場堆放著生活物資;風災已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災民仍在此生活、無家可歸,也導致學校還遲遲無法復課。

一位安置中心的災民無奈說:「都住了三十天了,要不是我兒子在外地賺五千古德(約新台幣二千五百元),他自己只留五百古德(約新台幣二百五十元),其他的都給了我,不然要怎麼生活,連補助一點點物資都沒有。」

美國慈濟志工邢敏認為:「慈濟或者別的組織,能不能夠幫忙這些安置在學校裡面的災民,先讓他們安心回家去修理房子,這樣子他們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裡面,他們(學生)就可以回來開學。」

聽到災民的心聲,志工來到市府教育局和局長商談,根據統計,目前有七百七十二戶家庭、超過數千人分別被安置在七所各級學校;因此,慈濟志工仍仔細評估,想辦法透過以工代賑,期盼解決棘手難題。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林國新、吳帛勳 海地綜合報導2016.10.30)

用巧意做餐點 營隊零廚餘

$
0
0
走進炊煙嬝嬝,香氣噗鼻的香積房,「涮涮」的洗菜聲、「喙喙」的切菜聲、主廚的煎煮炒炸畫面,像極了香積主責蔡金菊說的「香積國」畫面。蔡金菊說:「我告訴大家,在佛法裡面有一個『香積國』,香積菩薩要以清淨無染的心來供養大眾,所以大家都用歡喜心來和大眾結緣。」

為了迎接馬來西亞四百多人來臺參加「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新店靜思堂於10月30日開始進行隊輔集訓及各功能組工作人員的進駐,負責清潔、衛生、點心的生活組,及負責餐食的香積組志工,各動員百人以上,準備為從10月31日至11月5日的活動提供服務。

香積廚餘成佳餚

負責30日提供工作人員用餐的香積窗口王密,最善長的是手工菜,為因應高漲的菜價,前幾天就先買好材料,做好素魚和蒟蒻。香積主責蔡金菊說:「為提供四菜一湯,準備了苦瓜鹵福菜和蒟蒻炒西芹,苦瓜的瓜籽囊和西芹葉子撿起來,加一點紅蘿蔔就多一道菜,盡量做到零廚餘。」

「苦瓜仔的囊切一切和芹菜葉用脆蘇粉、糖、鹽拌一拌做成丸子,今天二箱苦瓜,囊比較多,可以吃就要惜福。」家裡做素食的香積志工林春美因為熟悉每項食材,對於一般去除掉的苦瓜囊籽仍是珍惜,加入其他食材,搖身一變又成了一道菜餚。

除了苦瓜囊可以再利用,就連苦瓜籽兒也不浪費,香積志工們將剝下來的籽兒收集起來,準備拿回家晒乾磨成粉,做成香料,下次料理時加在食物中更具風味。大家對於食材的惜福,讓香積房在備餐中落實的做到「零廚餘」理念。

海外營香積總窗口鄭環鳳也提到,現在菜價貴,營隊前置的四天,每天都有四百多位工作人員用餐,等到海外授證學員進來之後,用餐人數每天更增加到九百人左右。為了能讓大家吃得可口、衛生、安全,香積志工以豐富的備餐經驗,精算食材的拿捏,盡量以當季蔬菜為主,期盼在花費最少經費中,一樣為大家準備美味可口的餐點。

生活點滴細思量

除了香積志工的餐點準備,營隊開始的數天前每天都發動數十位志工,將竂房、靜思堂裡外打掃得乾乾淨淨。29日,開始已有百位生活組志工進駐新竂房,開始要為海外營隊學員負起一切生活的維護與服務,期望讓這一批海外歸來的志工能有回家的感覺。

生活組窗口張碧珍說:「目前志工來了一百一十人,前置作業先清洗環境清潔,以及棉被、盥洗設備先定位。」除此之外,生活組也將負責營隊提供茶水點心,三餐用餐打菜、擺餐、洗餐盤等等。

問到負責茶水、點心、水果採買準備的負責窗口林宜靜,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規劃?林宜靜說:「是經驗的累積,用歡喜心去做。」對於目前水果和蔬菜一樣價位都不低,林宜靜的對應方式為到大賣場購買批發價的當季水果。

例如此次營隊用的水果,有芭樂、香蕉、木瓜、橘子、鳳梨、葡萄、香蕉、蘋果,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時令水果。但林宜靜也說,目前蕃茄太貴不敢買,不過生活組志工仍會在這些現有的水果中,做好切盤及配色,讓海外來的學員們能品嚐到臺灣水果的美與甜。

林宜靜也提到點心方面的準備,一開始大家先列出淨斯資糧所製成的點心菜單,二籌時再以菜單上點心做出實品來討論。林宜靜表示,每個點心的成品都很漂亮、很營養、很好吃。

為了讓海外學員更認識淨斯資糧的多樣性,成品仍需要再做乾濕度、軟硬度、顏色的搭配。譬如,林宜靜提到用淨斯資糧所做的燕麥糕,再加上淨斯的綠豆糕,兩種搭在一起不只顏色上有搭配,就連口感也軟硬兼顧。

別人能的我也能

隨著各功能組緊鑼密鼓的準備前置作業,當生活組志工擺放餐桌時,在隊伍浩蕩長的隊伍裡,忽見一位空蕩著左手,但右手仍穩當的擺放餐食的志工,她是蔡春蘭,戴著口罩露出堅定的眼神告訴著大家,她是多麼的勇敢與願意承擔。

十幾年前因工作意外,在鬼門關走一回的蔡春蘭失去了左手,當時的她萬念俱灰,對生命失去了方向,曾經憂鬱走不出來。後來因為收看大愛電視臺,看到環保菩薩們克服困難什麼都可以做,她在心底呐喊:「她們能,我也可以。」

隨後又聽到證嚴上人說:「不知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蔡春蘭收起自暴自棄的心情,振作自己走入環保站;進入慈濟後,只要人家不嫌棄她,蔡春蘭只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活種中,她都願意承擔。蔡春蘭說:「只是失去一隻手而己,另一隻手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怎麼可以浪費自己好不容易又得到的生命呢!」

在海外營隊期間,香積組與生活組志工不居擡面,又非場面主軸,只是一群默默、專注、歡喜付出的幕後英雄,但是他們秉持「時時服務、處處服務」的精神,適時提供餐點、茶水及環境維護,大家以恭敬待客之心,共同以最具質量的服務來圓滿此一任務。【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玉蓮 新北市報導2016/10/30)

勤行無休 屢步解苦

$
0
0
【證嚴上人10月31日志工早會開示】
「看到新聞,現在臺灣人的生活,悠哉悠哉,他們提早退休,我們現在的政府重視,給予這樣的時間提早退休,年紀太年輕了,這麼早就退休,難怪老人問題那麼多,因為退休就表示老了,沒事做了,很快就感覺到我是退休的人,感覺自己無所用處,那就會快速功能衰退掉,我們應該退而不休。」

媒體報導,臺灣人普遍提早退休,男女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分別為六十二點八歲、六十點七歲,比起韓國男女性七十二點九歲、七十點六歲退休,整整提早了十年。

退而不休勤行動 生命活力有光彩

證嚴上人在今日(10/31)的志工早會上提及,人人應珍惜時間,為自己慧命的成長而努力;就如剛下檔的大愛劇場《阿寬》真實人物、彰化慈濟委員蔡寬,七十多歲才認識慈濟,年老時生活更加精彩。

「她年紀大了,孩子成家立業,自己為自己的快樂,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活在對人類有利益的世界裡,做得很快樂。現在已經九十八歲了,她還是那麼挺,最近頻頻現身說法,她在臺上還會帶動大家彎腰,這我沒辦法啦!」

九十八歲的蔡寬不只可以彎腰,還可以吊單槓,比一般人還要健康有活力,又積極投入志工活動,讓人無比驚歎,過得一點都不像是一般的老年生活。

「他是九十八歲,不是八十九歲,這就是老在外形的生命老,但是她的身體,心腦身體都是亮麗良能,實在是不簡單,這都要『動』。」

時光匆匆,然而慈濟也代代相承,老葉新枝不斷地成長。在分秒時間的流逝中,慈濟志工也一梯梯地培訓、傳承下去。10月30日是中彰投桃竹宜花東「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討會圓緣典禮」,五百四十六位學員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尋根,並在靜思堂舉辦圓緣活動。看到人人精神飽滿,積極付出,讓上人感到十分欣慰。

「他們要把他們的生命投入在社會中,利益眾生,有的都是忙碌中,同樣也要抽出他們的時間投入,年紀愈來愈年輕,看來都很有生命力,而且多數都是在薰法香。」

老年提升生命力 慈濟一家情誼真

上人欣慰愛的能量在凝聚中,不只在培訓圓緣中,也同時在10月29日、於慈濟雙和靜思堂舉行的「莊奴老師感恩追思音樂會」中。莊奴老師為華語流行音樂歌曲知名作詞人,晚年更為慈濟創作不少動人樂曲的歌詞。30日下午,莊奴老師的家屬、學生一起前來花蓮靜思精舍拜會上人,也談起莊奴老師和慈濟這段真摯可貴的情誼。

「提起莊奴居士,腦海中莊老居士的聲音很明朗浮現在腦海中,前天大家在中和為莊老居士舉行追思會,辦得像一場喜事一樣,因為他是在重慶往生,重慶在大陸,大陸很重視這一位老菩薩,因為他也算是文化國寶,他的歌走紅遍大陸,很多地方都愛唱他的歌。」

莊奴老師的夫人、兒子還有學生們,與上人一起緬懷莊奴老師的過去,也向上人提及莊老師在臺灣的時候,與慈濟結的這一段緣,讓莊老師提升了他生命的光采。

「從他好像七十幾歲吧!好像是慈濟三十周年,我們有一首歌(〈擁抱蒼生〉):『走路要輕,怕地會痛。』那一段時間我常常提醒大家,我們走路的威儀,我們感恩大地要疼惜,所以我們『走路要輕,怕地會痛』。」

上人追憶那一段時間,精舍志工早會的場地很小,都是在大殿後方搭鐵皮屋頂的中庭裡,每逢醫療志工早上要到醫院之前,都在那裡集會,與大家叮嚀談話,莊奴老師也會在一邊旁聽,且認真記錄。

「就這樣記錄下來,三十周年慶的時候,他就寫出這首悠悠三十年,歲月的過去已經三十年,『走路要輕,怕地會痛』、『用愛舖路走過來』等等,那一年他寫出來了。想到慈濟的三十年,(現在五十周年)不就是他進來二十年了嗎?這二十年他也認為他是慈濟人,慈濟是一個大家庭,慈濟就是他的家,那麼多年以來,他年年都回來,去年(2015年)還回來圍爐,今年年初還在精舍裡。」

發心立願做慈濟 結集愛能淨人心

因為認同慈濟,莊奴老師七十多歲開始參與慈濟,到了2009年,人生八十八歲時,他更下定決心參與慈濟的培訓。

「他用心培訓,九十歲這一年就是受證了,也皈依了。昨天聽到學生們尊重老師,也因為老師大陸、臺灣兩邊來來去去,大陸的學生也被老師感動,(老師)回去都是在宣導慈濟、介紹慈濟,跟著來的大陸學生昨天都說,他們都已經發心立願,要跟師母一起做慈濟,很感動!」

而在臺灣的慈濟志工,也因為與莊老師如一家人的情誼,每次莊老師回到臺灣都與他親切互動。因此這次藉著莊老師家屬回臺灣的時間,也舉辦了這場追思音樂會來緬懷莊奴老師。

「一千五百多人在雙和,可見莊奴居士真正跟人結了很多好緣,大家自動自發,這麼多人來,還有文化界不少人也來參加,這一場真的很溫馨,就如辦喜事一樣,因為他已經九十六歲了,影響人心,而且也淨化人心,這種愛的能量也是可以結集很多愛的種子。」

為善不分長與幼 無私奉獻展良能

愛心沒有年齡上的區別,除了老年人之外,小小孩童的愛心一樣不落人後。中區一百三十四位靜思書軒小志工10月30日下午在臺中靜思堂,透過經藏演繹呈現《無量義經》的精神。

「行善沒有年齡的分別,看到了臺中的小菩薩,這麼小還不到四歲,講話還不清楚,可以背誦《無量義經》,而且也可以這樣手語……還有,他們都懂得如何疼惜動物,愛惜動物,懂得孝順、行善等等,行善、行孝不就是這一群幼苗,這樣扎扎實實地把他們善念啟發,教育的方向很清楚,很可愛,這都是為善不分年齡。」

看到愛心付出不分年齡,有小至四、五歲的小朋友,也有如蔡寬、莊奴老師這般,九十多歲仍能持續貢獻所能,為人群付出的老人。上人期許人人不分年紀,皆能把握時間好好為人群付出。

「現在臺灣人假如退休得早,太可惜了,退休太早,他們的能力還是都很成熟,就開始要退休。期待把能力換成良能,無私的大愛奉獻,我們要趕快為淨化人心不空過,才不會感覺到時間無所事事,時間空過;但是,有事忙還是感覺到時間總是不夠用。我們把時間把握好,要不然現在氣候極端,氣候極端,大地蠢蠢而動。」

行入苦難發揮愛 即知勤行解眾苦

昨天(10/30)義大利中部又發生地震,這是從今年第三度發生強烈地震,先前的災況未復原,新的地震又發生,令人十分憂心;海地遭逢馬修颶風嚴重破壞,慈濟已提供部份收容中心香積熱食;菲律賓遭到強颱海馬重創,等待災區道路得以通行時,慈濟志工即刻前往災區勘災、發放……

看到國外發生災難,志工們即時發揮良能救災、發放物資;也看到臺灣各地頒發新芽獎學金,幫助鼓勵家境清寒的學子受教育。這些愛的能量的發揮,讓上人看了十分感恩與感動。

「真的看到慈濟人走過的地方,苦難人得救了,這也都是看了很感恩,感恩事真多。在臺灣,我們可以發現年輕人新的新芽,可以讓年輕人也能行善行孝,都願意為家裡這樣付出,我們看到新芽的成就都很感動。感動的事真多,只是時間都是來不及,我們還是來把握時間!」

從縛得脫 浪子回頭入經藏

$
0
0
「演譯《藥師佛十二大願.序曲》後,讓我深深悔悟,懺悔過去對父母的不孝!我曾經讓毒品深深毒害父母賜與我的身軀……」更生人曾換珊懺悔訴說。

藥師佛誕日 同演繹經藏

秋意漸涼,傳統閩南建築的彰化靜思堂,10月30日舉辦環保志工領證典禮暨精進研習課程參,其中有十四名環保志工領證。

當天適逢「東方藥師如來」佛誕,講經堂裡一早就香煙裊裊,肅穆莊嚴,花蓮靜思精舍德江師父、德禕師父帶領大眾虔誠禮佛。

用生命守護大地的環保志工近五百人雲來集,不退道心精進不懈,或銀絲白髮,或年幼稚嫩孩童,更有由迷轉悟的更生志工參與其中,大家同入經藏演繹《藥師佛十二大願.序曲》,人人把握因緣,為今年首場、11月16日於彰化靜思堂舉辦的「慈誠委員授證暨歲末祝福」做準備。

負債二千萬 吸毒陷牢獄

家住伸港鄉、今年(2016年)已四十四歲的慈濟志工曾煥珊,從少年時期就叛逆,家人難以管教,總是將父母親的關愛拒於千里之外。曾煥珊從少年時期就加入幫派,械鬥、吸毒……樣樣都來。

家裏從事知名絲襪工廠,原本家境很好,曾煥珊二十歲退伍時,父母苦心勸導返家接管家庭事業,但他卻向父母親說,立志二年內要做「兄弟」,如果真的沒有混到「大尾」時再回家,就此離開家人去。

結果不到二年的時間,曾煥珊就因賭博積欠近二千萬元的債務,無力償還卻簽下母親的銀行本票。家人知情後,母親傷心無奈之餘,要求曾煥珊回家並處理這一筆龐大的債務。

此後,曾煥珊更沉迷於毒海之中,前後進出牢獄、受縛枷鎖數十年。使用毒品嚴重傷害自已的身體,包含心臟,肝臟與脊椎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幾乎多次要了曾煥珊的命,但總在生命危急的關頭,父母親緊急將他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浴火更生 法親呵護關懷

今日,曾煥珊帶著懺悔的心參與演繹,心情久久無法自拔。曾煥珊特別被安排於全臺首場慈誠委員授證暨歲末祝福,參與《藥師佛十二大願.序曲》演譯,同時與資深環保志工上臺分享。

「我們特別安排曾師兄上臺演繹,因為更生志工有心懺悔向善不易,所以我們要更用心苛護。」資深志工施淑吟平時即常進入監獄關懷宣導環保,更能體會更生人的心情。當她得知曾煥珊的背景後,就請同行演繹的施炎驣等志工協助陪伴,希望曾煥珊能入法而行法,並有所體悟。

施淑吟說:「因為環保志工淨化地球的同時,淨化人心也是非常重要。」

演繹十二願 行善報親恩

意外地被安排上臺演繹,曾煥珊很珍惜、感恩參與入經藏。曾煥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回想過去的我,連孝的基本都做不到,經過這次演繹《藥師佛十二大願.序曲》後,我發願要用父母親賦與我的身軀來發揮良能,給下一代或者吸毒者當作借鏡,以報父母親的恩情。」

曾煥珊希望能用這被毒品傷害殘破不堪的身體,協助陪伴他進入慈濟的志工高肇良,一起接引還沉淪在毒品世界無法自拔的人,期勉自已一定要將這次的演繹努力完成。

手語種子志工胡小惠帶領大家開始演繹,當音樂聲響起:「宇宙洪荒,大地蒼茫,生老病死,幻化無常,百事由來成羈絆……」字字句句直指所有參與演繹的環保志工內心,彷彿也帶著曾煥珊進入時空的長河,讓他悔不當初的心油然而生,發願行善的心也隨之而起。

精思精舍德江師父開示:「上人為何要先以講解《藥師經》來開路?因為希望眾生能了解生老病死都不由得自主,富貴榮華如夢一般轉眼成空,希望眾生不要讓貪瞋癡來糾纏自己一生。」

彰化環保志工領證典禮暨精進研習課程適逢藥師佛誕,靜思精舍師父開示,五百人同沾法喜,環保志工精進聞法,法親關懷互為更生志工生命中的貴人,更是淨化人心的好幫手,見證人間處處有溫情,慈濟大愛永流傳。【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高肇良 彰化報導2016/10/30)

海地紅豆香積飯 溫飽災民

$
0
0
【新聞稿】為解決海地災民糧食短缺問題,由慈濟基金會花蓮本會急送往海地的紅豆香積飯,經過愛的接力轉運,已正式抵達海地受災較嚴重的災區,立即進行熱食發放,許多災民連基本的碗盤都缺少,慈濟美國總會急調三千多份環保碗及湯匙送往災區因應。

慈濟基金會指出,急難初期,由臺灣花蓮慈濟基金會援助送往海地的熱食供應站,共計有七個供應點,每天可解決上千位災民用餐問題。而海地災區尚有因交通與通訊問題無法確認的受災民眾,因此當慈濟志工賑災團每經過一個區域,均留意是否有災民迫切需要物資的需求。

一組志工前往較偏遠地區進行熱食發放後,在回程路上,志工發現當地有一處天主教老人安養中心,在風災中毀損,數十位老人目前住在鄰近學校,生活環境克難,修女正在對外求援之際,剛好來自臺灣的香積飯送達,住在安養中心裡的長者說,吃到紅豆飯,簡直像吃到維他命一樣。

由於海地人對於米飯的烹煮方式不熟悉,慈濟志工為考量海地人平常習慣的口味,除教導當地人如何烹煮紅豆香積飯外,為符合當地人口味,特別在海地當地採購屬於海地人喜愛的調味食材搭配臺灣紅豆香積飯,經過多次試吃與調理調味料配置數量與種類後,調理出「臺灣紅豆香積飯、海地調味料」專屬海地民眾食用的口味,許多災民手捧著熟悉口味的臺灣香積飯,不由自主柱流露出感動的表情。

另外,海地房屋不管木頭或空心磚搭建,多由鋅板作為屋頂。但因許多災民房屋的屋頂,在此次颶風過後,原有的鋅板都早已被吹落且無法使用,為讓災民住家可以遮風避雨,慈濟美國總會等在海地的賑災志工已就近在海地購集鋅板,提供災民搭建使用。

一念專注 做紅包也是修行

$
0
0
視聽室的一角,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菩薩張葉素份,一雙眼睛兩個月前才動完白內障手術,每年她都會把握因緣,做紅包不缺席,今年(2016年)也不例外。張葉素份開心地說:「做紅包有機會跟大家結好緣,實在是很有福氣、很歡喜。」

秋高氣爽的十月天,時序接近慈濟人期待的歲末祝福,10月17日起至26日,慈濟臺北松山聯絡處的視聽室每天都擠滿社區志工,大家抱持著歡喜結緣的心參與福慧紅包製作,十天的時間要完成四萬一千個紅包,希望將滿滿的祝福,送給全球慈濟人及會眾。

齊心仔細製作 接力完成紅包

承擔松山區福慧紅包製作協調窗口已經五年、有著豐富製作福慧紅包經驗的林莉蓁表示,種子團隊多年的摩合,大家形成一個默契,先了解志工對工作熟悉的程度,給予適當的工作,大家像一家人分工,各司其職,合作得很愉快。

志工戴勝麗與紐西蘭回來的同學錢鈴相約來做福慧紅包,「紅包是與眾人結善緣,製作材料經費,來自上人著作書籍的版稅收入,必須珍惜師父的版稅,要小心翼翼,做錯了就浪費材料。」戴勝麗仔細地向第一次參加福慧紅包製作的錢鈴說明福慧紅包的理念。

雖然是簡單的動作,但是如果不小心,還是會將紅包做壞,戴勝麗看著前面幾個因為沒有用心而失敗的作品,只能讓種子團隊的志工再去修改。錢鈴看著這一切,感恩地說:「細心黏白膠,不要太多,用心製作,也是一種修行,心情很平靜,原本是和老同學相約聚會,能來參加做紅包,點點滴滴都是生活禪,明白一個福慧紅包必須經過很多人的心血投注,合和互協才能完成,而且都有滿滿的愛與祝福。」

學習謙卑柔和 歡喜廣結善緣

每年的紅包製作,種子團隊都會先進行前置作業,把瑕疵的挑出來,再請摺紙區的菩薩再一次查看有沒有掉漆、瑕疵?打洞是否有精準?再來從摺紙、黏紙、到稻穗、紀念幣等黏貼也都是非常細緻的工作。

林莉蓁說:「對於瑕疵我會很心疼,我希望志工們慢慢的、用心的一個一個做,品管好了再給下一個步驟的人,就能將不良品降到最低,用簡單的心黏貼,就能安心完成。」

「以前我很直,我會說你做錯了,你怎麼這樣做,應該要……得罪了人還不知道,有些人看到我聲色不佳就走了。」林莉蓁懺悔地說著過往。但是這幾年擔任製作福慧紅包的種子窗口,讓她收穫滿滿,改變了聲色,更了解如何與人溝通,學習到了謙卑、柔和,也結了很多的好緣,還有許多年長的老菩薩,像是阿姑、阿嬸、媽媽等的疼愛。

就像已經八十四歲的張葉素份,年輕時是一位裁縫師,有著一雙的巧手,每年都把握因緣,不缺席一年一次製作福慧紅包與人結緣的機會。雖然兩個月前,她的兩隻眼睛才動完白內障手術,但張葉素份仍小心翼翼,專注在紅包上點白膠,深怕一個閃神,太多、太少的白膠都不宜貼黏紅包。張葉素份開心地說:「做紅包有機會跟大家結好緣,實在是很有福氣、很歡喜。」

每年製作福慧紅包是一種社區的凝聚力,也藉著製作紅包的因緣,廣招人間菩薩,一張小小的卡片,滿戴著證嚴上人與全球慈濟人發自內心最虔誠的祝福,眾人齊心接力完成福慧紅包,將於歲末祝福時與全球志工結緣,祈求每一位拿到紅包的會眾與慈濟人心生歡喜,有一個平安、歡喜的一年。【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麗雲 臺北報導 2016/10/26)

作典範 隊輔從心學習禮儀

$
0
0
隊輔的一言一行,都是學員學習的標竿,經過靜思精舍師父親臨指導的隊輔集訓,就是要讓每一位隊輔深具慈濟人文,成為每位學員的人品典範。

「2016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會」即將於11月1日至5日在慈濟新店靜思堂展開。10月31日這一天,前置作業已準備就緒,志工將抱以熱誠迎接來自馬來西亞分會、檳城、霹靂支會、雪蘭莪靜思書軒、登嘉樓聯絡處及吉蘭丹支會所的全體學員。

隊輔集訓 複習學佛行儀


「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配合」,在等待學員到來的空檔,由志工呂慈讓帶領的培訓團隊分秒不空過,參與隊輔集訓,跟著靜思精舍師父重新學習「四威儀」,從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行為示範開始,以及學佛行儀的教導。

「雙手合十要使一點力,肩膀放鬆……」德(耒曼)師父教導大家合掌。「做人行中道,雜念歸一心,額頭頂地,雙手翻掌,觀想如面臨佛前,禮拜佛足的身行供養佛陀,表示內心的尊敬與虔誠;頂禮是佛門最敬禮。」德(耒曼)師父一一解釋佛門禮儀及其內涵。

簡單的合掌動作,平日的禮佛三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練習,還有精舍師父的親自示範教導,讓在場隊輔學習如規如儀的學佛行儀。

來自檳城的志工周桂蓉,特地向公司請假二十三天,除了參與新店靜思堂五天的課程外,還陪伴學員到臺中學習茶道,前往大林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

經過兩堂隊輔集訓課程的從「心」學習,周桂蓉說:「在馬來西亞,我們是依照PPT的圖示跟著學,教我們合掌就合掌,翻掌就翻掌……經過師父特別教導,手掌放得自然,收得自然不要握太緊;自然地收、自然地放,以前我們都硬梆梆的。」她感恩這次的學習,將帶回去跟大家分享。

充電學習 調己心踏實走

近中午時分,抵達靜思堂報到的學員李亦雯,在知名電腦公司擔任工程師,到美國出差十四天後,接到飛往香港轉機,然後就到新店靜思堂報到。李亦雯在大學三年級時參加馬來西亞檳城的慈濟青年體驗營,開始慈濟的學習旅程。

「在慈青裡面,學到最多的是時間管理。」李亦雯在大學時候,一方面要注重學業,一方面又要注重慈青的活動策畫,在時間管理上要做得很均衡,才不會荒廢學業讓父母擔心。對時間管理也運用在工作上,上班專心工作,休假時間參加慈青活動,配合大小活動又兼顧家業,時間管理對她幫助很大。

第一次回到臺灣的李亦雯說:「這次回來就是要充電。」從慈青加入慈濟大家庭已經十多年,有時候感覺到累,可是一想到證嚴上人,自己的累跟上人怎能相比較?「這次回來就是要學習,如何調息自己的心,更踏實地走下去。」

「還有想看更多,學習更多,可以去跟慈青們分享。」身為慈青學長的李亦雯,期許自己要將在臺灣所學所看到的慈濟美好事物,帶回去與他們分享,讓馬來西亞的菩薩道走得更堅定。

下午兩點開始,第一批學員抵達新店靜思堂,精舍師父帶領工作團隊迎接學員。機動組志工貼心地將行囊從遊覽車搬下,靜思堂的法親家人整齊排列,用熱情的歌聲與拍手聲,歡迎這群帶著歸鄉尋根之心及期待見師一面的學員。

報到後,學員與隊輔相見歡,準備展開五天的研習課程,滿滿的歸鄉喜悅以及激動心情,全寫在臉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春燕 新北市新店報導2016/10/31)

持經援法 難行不怠

$
0
0
【證嚴上人11月1日志工早會開示】
「看到有的國度因為大自然的不調和,哪怕最聞名,百年前文明古老的歷史性建築,也會受到天然災難所毀損掉。的確,大自然威力真強!」

義大利中部山區諾西亞(Norcia)附近,當地時間10月30日發生芮氏規模6.6強震,據媒體報導,這個地震的威力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和三百公里外的威尼斯都能感受到,是近三十六年來威力最強的地震;而當地知名,具有六百年歷史的聖本篤大教堂(Basilica of Saint Benedict),三個月來歷經兩次強震之後已經搖搖欲墜,也在這一次地震中倒塌,令上人感到惋惜,於11月1日志工早會中感嘆著。

「看到了(地震新聞)畫面,實在是感覺人世間要計較什麼呢?我們最好把握當下,短暫的呼吸,也都要快速地接受真理。」

佛陀宣說無常觀 難行能行證真理


時近歲末,上人即將於明日(11/2)展開行腳,鑑於一段時間不能與大家在空中相會,共修聞法,不免殷殷叮嚀,期待人人用心感受佛陀帶給世間的珍貴法寶。

「佛陀年紀已大了,他一生中所說法,說盡了人間的無常觀,也說盡了我們的生命價值觀,也說盡了天地成住壞空的真理出來,也講到了我們人間生老病死,在生活中,無不都是製造煩惱無明,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長年的惡業,因緣果報。」

釋迦牟尼佛住世為眾生說法,所宣說的道理被佛弟子結集,其中的《法華經》有著無數無量的根本道理。

「很多很多的道理,他(佛陀)四十九年間,把精髓都凝聚起來,就是在這一部經的裡面,佛陀不斷地跟眾生——就是當時的弟子們,一直說,要持這一部經,一再地叮嚀,也不斷地警惕,持經的困難度很高,要聽,要很耐心地聽。」

上人續道:「這一部經的確很不簡單,困難,但是難行能行。因為這一部經是真理,是人世間過去、現在、未來事的救世良方。這是佛陀一直在警惕我們,因為他知道未來眾生累積著心靈的無明,愛恨情仇,人與人之間的欲念無窮,會造成因緣果報的循環,越滾越大,如滾雪球一樣的,成為惡世,這種很濁氣很重。」

法水洗滌心染汙 對治煩惱去無明

有形的物體髒了,可以用水擦拭洗淨,而無形的心靈受到染著,則需要法水潤漬,無明的揚塵才不會擴散。

「現在常常都說,地球受汙染,溫度升高,也看到了海的溫度一直升高。所以我們要趕快(在)人與人之間,要把心靈的滾滾濁氣、煩惱無明,如何用法水把它這樣濕(潤),讓它這種的塵埃,不要再微微一陣風,就吹得濛煙散氣。」

上人直言:「就是期待人人『微渧先墮,以淹欲塵』。在《無量義經》裡不也這麼說:煩惱發生之前,我們就要有法去對治;煩惱一生,就要有法來印證,要用法來控制無明煩惱。」

妙法在人間,人們又該如何吸收理解、進而應用以來增長慧命?

「妙法飛在人世間,人人要發心立願。早上(靜思晨語)也說,誰能發願來持經,要在佛前發誓願。我們真正要好好反省自己,真正的要好好發心立願,要不然的話,看到天地之間不調,那就是一直整個地球就會(受破壞)變形,會慢慢地進入壞劫,真的是很令人擔心。」

不捨古城成廢墟 千里馳援築希望

看見義大利兩個月來三起地震,上人為災民感到憂心與不捨,期待愛的能量能即時帶來膚慰。尤其本次地震所毀壞的悠久歷史教堂,是人類的文化遺產,如同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千年古城頓時土崩瓦解之際,慈濟志工的愛心也千里馳援。

「就如巴姆城,多少年前慈濟人投入去幫助他們,那一波我們在那裡也有幾個月,後來我們還是為他建設起了四個學校。現在在巴姆城,我們為他建設的中小學,現在他們都叫做地標,還有觀光遊覽的去到那裡都會說:『這是臺灣,當初大地震的時候,是臺灣慈濟來建設的。』」

時間成就一切,累積成人類文明與文化,愛心也能成為地標。而原本歐洲慈濟志工已經跨國集結,要為8月24日的義大利地震災情進行發放,卻也遇上地震,所幸人員平安。

「30日那一天,本來是歐洲的慈濟人,幾個國家會合要去做大型發放,就是在那個時刻地震,天搖地動,我們(慈濟志工)都還在外面(室外),好在人還沒有進去,要是人進去了,那就會很擔心;不過,這麼古老的建築物(聖本篤大教堂),教堂是大家所依靠的,這樣毀於一旦,實在是很可惜,看得都很不捨。將來,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一些什麼?真是總是很不忍心。」

不忍之念啟悲心 行動實踐平等愛

一念不忍,驅動了慈濟志工在全球各地力所能及之處,發揮智慧與力量為災民付出,此刻在海地啟動以工代賑,帶動災民清掃環境,卻也碰上清運卡車不足的難題。

「要救災也不簡單,要發揮高度的智慧。現在我們就開始(啟動以工代賑清掃),有來做,他們可以賺到的工資,也可以買一些鋅片來搭建,這多少幫助(有幫助);可是很無奈,總是垃圾車不能出去。我們現在也是很快,就是這幾天都在發放熱食,這都是在進行中的。」

普天之下災難偏多,上人細數菲律賓海馬颱風後慈濟志工已經展開發放,又欣慰加拿大人醫會前往原住民保護區舉辦義診,不以表象的貧富為準則,真正做到平等愛,為實際有需要的人而付出。

「這都是愛的能量。(能)有這樣的能量付出,是因為人多,要用心,這愛的點滴累積,讓他們可以(在)需要去幫助的時候,就有可以去做幫助——這不只是臺灣,慈濟的發祥地,其實任何一個國家,都在推動、提倡,要天下平安,唯有就是要提倡人人的愛心,為自己祈福。你要祈福不是空口,要求,一定要實例的付出去造福。」

供養真義在付出 募人募心福天下

福氣並非命中注定,善緣也可由自己創造,慈濟五十年來,一直相信人人皆有佛性,只要啟發出來,去實踐、去付出,就能有愛的能量。

「慈濟五十年來呼籲著募心、募人、募款,這不是現在才開始。晨語我們也看到了釋迦牟尼佛,佛陀也是要勸募人人來發心立願,勸募人願意來接受這部經典(《法華經》)去付出。」

上人提到「供養」的意義,其實在於付出。

「凡是佛法在說供養,供養兩個字叫做付出,就是鼓勵人人能供養。我們現在看到的苦難人,都需要我們供養,需要我們付出,這叫做造福;造福,你要求福,遠災難,唯有你要去造福,你要付出,點滴的力量匯聚起來,就可以造福天下。」

付出並非求自身福慧,而是一個人自然而然地吧內心的愛散發出來,所以慈濟五十年來能跨越國界、種族與宗教,就是佛法真實的實踐。

「今年(2016年)有二十九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來臺受證),他們都是落實在當地,取在當地,用在當地,那用心在展開了募心募款。期待人人能教富濟貧,能教貧為富,這都是窮困的人也需要來造福,哪怕是一毛錢。」

虔誠信仰正知見 勤做慈濟不改教


一粒米中藏日月,再微小的毫芒之中,也能有無量無邊無所求的愛心。上人提及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潘桂英,善待自己女兒的同學、印度裔少女拉潔絲,把她也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用品、零食都準備了兩份,一路陪伴她成長。

「從她(拉潔絲)讀大學開始,老菩薩(潘桂英)在慈濟已經很資深,常常要去訪視,就會招呼她去,因為這語言不通,需要她來幫助翻譯,因為印度裔的大部分都是窮,所以她的語言可以通。因為她不斷地翻譯,她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可是她接受到了老菩薩這樣的愛,她很感動。」

拉潔絲畢業後進入大企業工作,自力更生之餘仍與潘桂英保持互動。潘桂英趁著這種機會帶動拉潔絲,從訪貧、讀書會翻譯的過程中,讓她了解慈濟,化解了心中疑慮,也有十足的信心,已經成了受證委員。她如同許多慈濟人一樣,開口就說慈濟,也發心立願要影響她的族裔。

「(拉潔絲)回歸到她的族人、宗教裡去,也跟大家說宗教、說慈濟,而且見人就要勸募,她的發心立願,希望把印度裔的,不影響宗教的精神,要希望引導人人都來做好事,她見人就說,人家拒絕她,她也說不要緊。她的會員好幾百人,每個月都去勸募,都是愛的能量,她希望她的族人,人人都懂得如何這行善行孝,而且點滴付出,這都是造福的。」

即將展開歲末祝福行腳,上人殷殷叮嚀,期待大家珍惜因緣,把握時間持續造福修慧。

小錢助翻身 兩百元的幸福

$
0
0
敘利亞陷入內戰已逾五年,人民被迫遠離家園,逃到臨近國家成為難民。在土耳其,因難民童工手腳俐落、工資便宜且容易管理,商人大量雇用童工下,成人反而找不到工作機會……

現實與未來拉距 用二百元買幸福

10月29日午後,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與周如意伉儷,來到臺中市清水靜思堂與一百四十多位志工與民眾分享,在土耳其幫助敘利亞難民的現況。

胡光中記得,當時他把這個情況跟證嚴上人分享時,上人慈悲的說:「把孩子找回來吧!孩子現在沒接受教育,幾年後會變成怎樣,因戰亂生活顛沛流離,孩子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後果是無法想像的。」

在志工努力奔走,土耳其政府大力協助,「滿納海」第一中小學順利開學,這所學校不是援建新校,而是原本的土耳其學校下午不上課時,讓敘利亞難民兒童能夠來讀書。然而,童工成為難民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志工決議提供補貼,讓孩子能離開工廠,重返學校。

胡光中說:「有一位六歲的孩子叫阿里,他每天工作十三小時,老板規定一整天工作只能用十三分鐘上廁所,賺取土幣七百元養活全家。當我們找到他,希望阿里能回學校上學,每個月我們會給他家庭生活津貼七百元土幣。但當地老闆為了要留下阿里繼續工作,願意將薪資調升二百元,每個月發給他九百元土幣。」

面對工廠業主「加薪」誘惑,胡光中坦言心裡很擔心孩子會屈就於現實生活的壓力,但阿里卻選擇了讀書。他記得阿里當時說:「我寧願過七百元土幣的生活,用二百元來買未來的幸福。」這句話,讓胡光中感動不已,也帶來無比信心。

胡光中說,從小讓他們感受到愛,孩子以後就不會有仇恨,像今年(2016年)臺南地震、臺東風災,土耳其的孩子就已懂得回饋了、募款把愛送回臺灣了。

平安人捐出有餘 祝福遠方孩子脫苦

這一場講座,臺下許多人因感動而流淚,也紛紛付出行動,在竹筒中投入祝福。

志工林秀女說,自己的媽媽沒法來聽講,但聽過土耳其慈濟人幫助難民的故事,特地要她把捐款帶來。林秀女轉述媽媽的話:「我們能平安,就是有福的人。想想在1999年時,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那時候也是有很多外國人拿錢回來幫助我們;現在他們有困難,我們當然也要付出一點力量,你就幫媽媽把錢送過去吧!」

看著媽媽把錢包裡的錢都拿出來了,林秀女一邊數一邊問媽媽:「銅幣也拿去嗎?」媽媽回答說:「不用算了,全部都投到愛心箱就好了!」

林秀女想老人家平時省吃儉用,有零錢就投入竹筒就是想幫助人家,她能帶著媽媽託付的愛心,結合自己的一份心意,心無比富足。「投完愛心箱回座位時,我的心還在沸騰,拿起包包想要再找找看是否還有錢?手中抓起幾個銅板,一看十三元,再次將小錢投入愛心箱裡,我對胡光中說:『十三元,代表著一善遠離災難。』」

生在沒有戰火的臺灣,不需要用二百元來買未來的幸福,因為「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文:林秀女、蔡水美、許惠萍 臺中市清水靜思堂報導 2016/10/29)

分會生日 禮拜靜思堂得樂

$
0
0
午後的高雄靜思堂傳來虔誠的佛號唱誦,參與朝山的慈濟志工與會眾整齊的隊伍,參與的人數約六百位,朝山隊伍中有老有少、有年輕力壯、有小菩薩,也有束著腰帶與行動不方便的,虔誠的信念讓他們隨佛號聲,身心柔軟,步伐整齊;藉由朝山彎腰下跪頂禮,禮敬諸佛,拜下來翻掌懺悔自省、清淨身心。

虔誠禮拜 清淨身心


10月31日(2016年)是高雄分會成立二十二周年,適逢慈濟五十周年慶,高雄靜思堂藉著周年慶也舉辦系列活動,朝山「禮拜靜思堂」是系列活動之一。希望透過朝山三步一跪拜,虔誠整齊的步伐朝向靜思堂前進,找回慈濟一步一腳印的精神,也找回慈濟齊心齊力的感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爐香讚」和「讚佛偈」高聲唱誦後,高雄靜思堂的朝山隊伍,分成十六條動線,由三樓兩側東西迴廊,隨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聲彎腰、下跪、頂禮,三步一跪拜,虔誠禮敬朝三樓講經堂禮拜前進。

這次參與朝山的慈濟志工與會眾約六百位,朝山隊伍中有老有少、有年輕力壯、有小菩薩,也有束著腰帶與行動不方便的,虔誠的信念讓他們隨佛號聲,身心柔軟,步伐整齊;藉由朝山彎腰下跪頂禮,禮敬諸佛,拜下來翻掌懺悔自省、清淨身心。

負責這次朝山活動總場控的志工鄭憲存分享,近來高雄分會每年都有辦二次朝山,希望藉由不同方式帶動高雄區的朝山人數能越來越多,也藉由不同時段讓更多菩薩能雲來集,多多參與慈濟活動。

超越自我 法喜充滿

家住三民區的陳罔犇第一次參與朝山,她表示自己不會跪拜,只是跟個前面的人,隨著佛號聲三步一跪拜,而朝山禮拜的當下心中只覺得很歡喜,也並不覺得天氣熱,直到禮拜完成在休息時,才發現其實下午的天氣好熱。

原本陳罔犇下午在家頭很痛,想睡又睡不著,剛好志工李麗華邀約她參加朝山,就答應著來參與,還好一到高雄靜思堂頭腦開始不痛,逐漸清爽的感覺讓心也跟著歡喜起來,陳罔犇表示:「就是覺得心很輕鬆,很高興。」

慈濟志工李麗華看到好友陳罔犇參加朝山竟然得到那麼多法喜,也感到滿心歡喜,李麗華表示與陳罔犇已認識多年,平常也會邀請陳罔犇參加香積製作或是慈濟舉辦的一些活動,而這次邀約陳罔犇參加朝山,是希望能讓陳罔犇更了解慈濟朝山的意義,看到她在朝山中的法喜,李麗華自己也感到很高興。

來自左營區的會眾李秀雲也是第一次參加朝山,參與的感動讓她忍不住見到慈濟志工就主動分享朝山的感動。

原來李秀雲最近剛好從職場退休,而在慈濟志工的邀約下,朝山的前一天29日下午先到高雄靜思堂,觀賞「慈濟50傳唱大愛」音樂會,在會中得知有朝山的訊息,因此特別趕過來參與朝山活動,也藉此考驗一下自己的體能和耐力。

原本李秀雲還擔心身體是否能承受得住三步一跪拜,但參與的過程中,讓李秀雲訝異自己竟然可以隨佛號聲全程禮拜朝山,從外迴廊禮拜到講經堂內,滿滿的法喜和激動,李秀雲說:「我超越了自己。」

同時隨著高雄靜思堂的道氣和氛圍,讓李秀雲處處充滿感恩,也覺得這就是她想要找的道場。其實李秀雲的父母親都快九十歲了,母親曾捐款當榮董,父親也總是鼓勵她當慈濟志工,透過這次高雄靜思堂二十週年慶的朝山,李秀雲決定要把今天的感動和法喜帶回去分享給兩位老人家。【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素秋 高雄報導2016/10/30)

貼心善孝 阿公的小小幫手

$
0
0
「說起這個孩子怎不教人疼愛,她阿嬤生病入院時,只要是週末放假,她就要求要到醫院陪她阿嬤,晚上就睡在病房外的椅子上……那時候她才小學二年級。」阿公說起小璇(化名),既不捨又是疼愛。

傍晚的巷弄裡,落日的餘暉將行人的影子拉得好長。入秋後天氣不再燠熱,有些人家搬出小椅凳聚在一起納涼閒聊,有些人家已經開始準備晚餐。方家晚餐吃得早,夕陽還沒下山,阿公就已經在廚房張羅晚飯了。

小璇陪著阿嬤在客廳裡看電視,阿嬤自從前年(2014年)「亨丁頓舞蹈症」發病後,就無法料理家務,從此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阿公身上。

貼心懂事 最佳的小幫手

由於父母離異不在身邊,小璇出生後就由阿公阿嬤撫養長大,雖然是隔代教養,阿公一直以樂觀正向的身教教導小璇。「不希望孩子遇到事情只會生悶氣,我希望她能把話講出來,跟我辯論也沒關係,要能溝通嘛。」阿公的期待沒有落空,小璇體諒阿公、阿嬤的辛苦,從小就是個乖巧又貼心的孩子。

「我煮了些水餃是要給她阿嬤吃的,小璇跟我說她要吃米粉;米粉是中午吃剩的,再熱一下就可以吃。」即使只是簡單的晚餐,阿公從廚房出來已是一身汗。「我會幫阿公煮飯,吃完飯也會幫忙洗碗,做得到的範圍我都會去做。」小璇一邊吃一邊表示,她可以當阿公的小幫手。

吃完飯後,小璇立刻收拾好碗筷,拿到廚房的水槽裡,就熟練地洗了起來;不一會洗完,並倒了杯水到客廳讓阿嬤吃藥。阿嬤因罹患「亨丁頓舞蹈症」,手腳會不自主地晃動,她也會幫忙將藥丸放入阿嬤口中,避免藥丸掉落。阿公看到小璇幫忙阿嬤服藥,感到很欣慰地笑了。

緊緊地過 祖孫歡樂相伴

曾經從商的阿公,生意做得不錯,家裡也很過得去,但是後來經商失敗,家境陷入困難;如今祖孫三人只能租老舊的房子居住,家中收入就靠阿公幫人家收成玉米。阿公說,小璇從小由他帶,所以很黏他。曾經,阿公在夜間去玉米田工作,小璇睡醒後沒看到阿公就大哭,「因為捨不得,就帶她一起去上工,有時讓她睡在田埂上……」阿公說得滿是心疼,更多的是心酸。

但後來一場車禍,阿公摔斷了腿,家中經濟從此斷了來源;慈濟接獲通報後,即刻展開關懷,這個家庭從此湧入了許多溫暖與愛。方家小小的客廳,舊有的沙發因為阿公的腳受傷後,長期睡臥在此,顯得破爛不堪。直到志工訪視後,經由善心人士捐贈,才得以換新。即使日子過得再苦,他們也緊緊地過,只要彼此相守。

「這個孩子實在很懂事,我回診時她就跟著我,到了醫院會幫我去跑每一道關卡,不知道的就主動去問人。她知道我腳痛,就拿她存的零錢,跑去藥局買貼布;後來老闆知道她的孝心,竟然也沒跟她拿錢。」阿公娓娓道出小璇的種種貼心行為,還是很心疼。

對於小璇來說,她的世界就只有阿公及阿嬤,也深深懂得他們對她的疼愛,所以阿公、阿嬤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學會吹笛子的她,總會在阿公心情不好時,拿出笛子,一首又一首的吹奏給阿公聽,還撒嬌地問好不好聽?被逗樂的阿公就會故意唱反調或講錯曲目,祖孫倆常笑成一團;在一旁的阿嬤雖然無法言語,也總是笑瞇了眼。

「她更小的時候,看到我生氣,就會故意噘起屁股在我眼前晃呀晃的!還說:『阿公,來打我呀!』看了就好笑,哪打得下去!」阿公笑得咧開嘴。一會,卻又隨即淡下笑容,「有時想想,這孩子是支撐我們的力量,如果沒有她不知道會怎樣?」言語中,阿公吐露出祖孫倆深情的依賴與牽絆。

打工分勞 投竹筒幫助人

客廳的小茶几也是方家吃飯的餐桌,底下放著一支竹筒,是小璇與志工吳麗姮去臺南安平區,參加祈福會拿回來的。當時吳麗姮問她,知不知道竹筒要做什麼用的?「這是要投錢用的,去幫助比我們更苦的人。」小璇很清楚地回答。「那阿公沒什麼錢,妳不能一直跟他要錢去投喔!」吳麗姮當下有些擔心地提醒著。

「一個月有兩百元,一百元投竹筒,一百元給阿公。」過後不久,小璇就到學校福利社打工,並將工讀費作好安排,除了分攤阿公的辛勞,也可以助人。她很認真地說:「因為我們都受到大家幫助,如果可以,我們也應該要幫助比我們更困苦的人。」

「阿公、阿嬤很辛苦,我要孝順他們,也希望他們都能長命百歲。」現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小璇,既純真又貼心地表達她最大的心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雅慧 臺南報導 2016/10/30)

五機勇將 十八武藝護營隊

$
0
0
「機動師兄,制服請購區有點暗,麻煩想辦法解決?」、「師姊的識別牌套子斷了,有備用的嗎?」、「三樓要搬七張長桌、十張仿古桌。」有問題,找機動志工就對了。

迎接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回臺受證及精進研習,北部地區三個主要的場地板橋靜思堂、三重靜思堂和新店靜思堂,志工齊心動員,以熱誠迎接家人的到來。新店靜思堂因為甫啟用,物資仍有不足,當區志工從28、29日開始到內湖、萬華、雙和、板橋和三重等園區把不足的桌子、棉被、卡式爐、腳墊、蓋布等物品載回來。

有求必應 喜迎家人

要載送這些東西並做場地布置,非得機動交通組的男眾志工,每一天都有至少三十位志工待命,他們是慈濟的「護法金剛」。30日隊輔進駐集訓,志工林整謙凌晨四點就來到臨時辦公室,樓上樓下看頭看尾,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

為因應課務、生活、寮房、香積、靜思人文、大愛感恩科技……各功能組的臨時需求:買水管、接電源、送棉被,對講機或手機不停傳來「前線需要」、「馬上辦而且辦到好」,全賴這群十八般武藝在身的機動志工。

隨著對講機中傳來「二樓感恩廳要擺蒲團。」吳克敦呼喚邱有賢,帶著近二十位志工浩浩蕩蕩上樓,從儲藏櫃取出蒲團,一一擺放。慈濟的美,美在有紀律的整齊之美,在一定的空間內要供四百多位學員共修起落、繞佛繞法,看似簡單,卻沒有想像容易;最後精舍師父來關懷,幫助志工們前後調整了幾次才大功告成。

因應活動進行中,隨時可能需要擺放甜甜椅和小圓桌,「做在前面,收在後面,待命在中間」是機動不變的原則。

熱心付出 隨處暖心


總是「看到就做」的邱有賢,一直到昨天都還在為靜思堂布展忙著。「師姊,你來貼我幫你割。」看到志工笨拙的使用美工刀,惟恐她割傷手,邱有賢出手相助,多虧了他,社區志工館十八個小格的翻翻版海報才得以及時貼好;爬上木梯,邱有賢依舊默默地獨自用釘槍將大海報釘牢。

本著「我是好人,不做壞事」的心念,二十多年前,邱有賢和同修只是捐款行善的會員。但也在志工施素英邀約下,他搭上慈濟列車回到精舍,看到當時興建中的花蓮慈濟醫院,還有上人身旁莊嚴的慈誠護法金剛,又想到施素英跟他提過的慈濟很缺慈誠護法,於是他下定決心加入慈誠,三年後受證為委員。一路走來,他體悟做事不要起煩惱心,就會很法喜。看到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而且前腳走,後腳放,做完後不再牽掛,忘記自己曾對別人伸出援手。

邱有賢說:「不做慈濟我會很難過。」未入慈濟前,工作之餘他只有釣魚的樂趣,但是慈濟戒律第一條不殺生,讓他堅守戒律,一想到魚兒上鉤的掙扎是何等殘忍,他毫不猶豫地把魚竿都回收掉。雖然平時仍要上班,下了班、放假日,不過邱有賢表示:「與其在家看電視,給電視看,還不如來做慈濟,歡喜沒得比。」因此假日總是往慈濟跑,幫忙做志工。

對於這次新店靜思堂啟用後的第一次的大型海外營隊,邱有賢一刻不得閒地忙進忙出,準備要和機動師兄一起做好準備,讓海外學員們有回家的溫暖感覺。

啟動五機 隨時待命

由於新店靜思堂是以國際級的規格規劃設計,因此,新店區的社區志工們心裡早有準備,調整心態接應啟用後應接不暇的活動。除了平日在社區累積的功力,去年(2015年)更是遠赴花蓮取經,學習辦理大型營隊時機動交通的運作模式。

10月初的慈濟論壇也在新店靜思堂圓滿落幕,結束後新店區的機動志工依舊積極準備,打掃靜思堂內外、園藝花草修整,以及向其他各區調用物資,多虧有機動志工隨時待命出任務。

空軍中校退役的林龍光,三十多歲就與慈濟結緣,同時也擔任機動勤務多年,是什麼力量讓他不畏地付出?林龍光回憶第一次到靜思精舍,食量大的他吃了二個便當,像過往陪著母親到廟裡參拜的習慣,他自然地要隨喜「添油香」,卻遍尋不著。證嚴上人出來見到,彷彿知道他的心裡在想什麼,告訴他:「兒子、女婿回來,吃飯哪要錢?」因為這一個不同過往的經驗,讓他發心和太太一起訪貧做慈濟,跑遍大北區去關懷個案。

林龍光笑繼續說:「師兄如果來做慈濟,師姊會非常幸福。」因為慈濟男眾志工有「五機」的功能,一是出門訪視幫忙開車的「司機」,二是幫忙代接電話當「電話機」,再來是料理家務幫忙做「香積」,如果家中有人累了還能當「按摩機」,最後要付家用及布施則是最佳「提款機」。

歡喜相會 喜迎家人

也因為自己做慈濟,遵戒律,得以保有健康的身體。林龍光始終相信「自造福田,自得福緣」,在承擔志工幹部六年多,總是以身作則,不管是在組隊還是跟機動志工都有深厚的「慈濟情感」。

和林龍光同樣因為同修而進來慈濟,也是由「司機」做起的吳坤池,笑說他和林龍光、林整謙的「麻吉情」比兄弟還親。由於寮房還未就緒,攤開福慧床,晚上三個人就在臨時辦公室安單,打呼聲此起彼落,吳坤池說:「自己的兄弟都未必能天天見面,在慈濟,可以跟這些家人天天在一起,比親兄弟還親,出勤務晚上還睡在一起。」

原本這些機動志工進入慈濟,都是跟在同修後面做,但是勤務多的機動工作,讓他們「有什麼做什麼,什麼都可以做」,現在簡直比同修還忙碌。不過相較於海外志工一年才能回來一次,林龍光表示對於馬來西亞志工精進薰法香的精神,以及宣揚慈濟好話一條街和上人理念實在令人讚嘆,接下來的正式開營,新店區的機動志工已經準備好熱誠歡喜相會,期待陪伴這群海外志工共同成就營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朱秀蓮 新北市新店報導2016/10/30)

法身匯聚 寶塔莊嚴

$
0
0
【證嚴上人11月2日志工早會開示】
「今天我又要開始行腳,這一次是我們每一年國外歸來的菩薩受證的歡喜時刻,可能這一連串出門,差不多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冗長的時間!可是,時間也是不夠用,因為這一回有二十九個國家地區歸來受證。」

「2016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第一梯次於臺北新店、三重、板橋三個地方同步展開,為了迎接來自全球各地的慈濟志工,臺灣地主志工莫不傾盡心力,清理空間環境、調配豐富菜色等,要讓海外志工有「回家」的感覺。

證嚴上人於11月2日的志工早會上,讚歎臺灣志工們不分老少,用心且細膩地付出,「他們不分年齡,老菩薩也不少,這樣的彎腰、蹲下,而且趴在地上,不管是擦地板,或者是天花板,還有牆壁、玻璃等等,真的是那樣用心……真的是好細膩,很乾淨,很感恩!這都是大家庭四大合一,人人都盡這一分心力。」

供佛蓮花顯潔淨 佛心師志表至誠

每一位準備接受上人授證祝福的準委員、慈誠,胸前都會別著「佛心師志」,佛心師志上方掛著一朵蓮花,今年(2016年)這朵蓮花是泰國慈濟志工依照當地的「供佛蓮花」,模造而成。

「泰國的蓮花,盛開起來像牡丹一樣很漂亮,他們(泰國志工)跟我說,在泰國的名稱叫做『供佛蓮花』,他們天天都要供佛,都用這樣的蓮花。每一年授證的時候,他把這樣的蓮花,請當地人用做的,人工造成跟真實蓮花一模一樣,他拿著真實蓮花,跟人造出來的蓮花,回來讓我比一比,果然可以想像,他們的真誠。」

人造花可以保存留念,提醒自己永遠記得初發心。這一朵蓮花從泰國送到臺灣,臺灣志工還要把葉子與花朵組合,讓蓮花看起來更為立體,也含藏著志工們的虔誠祝福。

「這就叫做虔誠,為了遠方回來要受證,他們都願意很辛苦、也很願意盡這一分誠懇的心意,造成這麼美的一朵蓮花,這個真、善的信念,造成了這樣的美,臺灣慈濟人是這麼的用心,也期待我們遠地歸來的菩薩,要真誠的接受,這都是一分心。」

歲末紅包智慧財 用心細製眾成就


一年一度的授證典禮,同時也是歲末祝福感恩會。於歲末年初舉辦的歲末祝福感恩會中,大家最期待的就是領受蘊含上人祝福的福慧紅包,上人會將他著作出版的版稅,結合福慧紅包,與全球慈濟人及會眾結緣。

「每一年的紅包都是智慧財產,年年都在這個時候與天下慈濟人共享。但是這個紅包要經過智慧設計,完成了,還需要耐心誠意地去把這個紅包紙袋(摺好),分毫釐都不能偏差,讓它很完美的,很精準的,把線壓得很精、很準。還有宇宙大覺者,也讓他開了可以立體起來。」

福慧紅包的製程,除了一元硬幣、紀念幣、宇宙大者覺與稻穗等品項之外,還包括線繞紙板、裁剪、打結等細節,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細膩的手工,點滴都不能馬虎。

「這麼細工、細膩,這就是表達出了虔誠,一粒粒的種子,都是出自於大醫王的愛心,這種的種子粒粒,我們每一年都是在歲末祝福,跟大家結緣。可能大家都不很清楚,以為(製作)紅包是很簡單,其實是要幾個月的時間來做這一些事,看得我也都很感動,無非就是期待人人共同一心,合和互協,天下一家親。」

開講法華見寶塔 真如法聚佛身現

趕在行腳之前,上人在今日(11/2)的晨語中,講畢《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見寶塔品〉就表示我們過去很重要的法,啟發我們大乘的心,而且啟發人人發大心。」

上人開示:「每一品連連接接說出了,要如何來面對人世間,啟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們了解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讓人人建立信心,人人都可成佛,佛陀不斷用種種的方法,讓我們自己堅定信心,還要讓我們發大願,投入人群,還要警惕我們在人群中不要受汙染。」

早課後的晨語時間,上人講述《法華經》,從第一品〈序品〉接續講述到第十一品〈見寶塔品〉,讓人人了解有《法華經》的地方就可見寶塔浮現,隨著寶塔的出現,多寶佛也已經逐漸湧現。

「只要有《法華經》在的地方,就是諸佛的專心處,就會有寶塔。那是在描述著我們眾生,人人有個靈山塔,我們人人在塔中都有我們的真如本性,多寶佛的全身還在寶塔裡面,就是表示無始以來,只要這個法已經很完整,在這一塊土地上結構完成,寶塔就可以浮現。」

寶塔浮現,多寶佛在塔裡發出聲音,引發眾人好奇,紛紛詢問佛陀,要如何才能見到多寶佛?佛陀回答:「要集十方的分身共聚於此。」

「我們的因緣不是很剛好嗎?今天的〈見寶塔品〉已經告一段落,這是《法華經》中的〈見寶塔品〉已經結束,剛好他方國度的菩薩雲集,人人都回來了,這表示我們心中那一分信心,共同為法而來,我們心地的寶塔也浮現上來,我們的多寶佛全身在塔中,來作見證,我們的真如本性應該也是呈現出來。」

持經甚難菩薩行 六度因行勇精進

佛陀心心念念期待他的弟子能接受《法華經》,慈悲地不斷提醒眾人要有心裡準備,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時代,行善、行菩薩道會很艱鉅困難,但一定要守持這樣的信念與精神。

「讓我們知道,(持經)這麼困難,你還願意發心堅持,在人群中不受人群影響,可以保持這一分清淨的心,這都是佛陀一直期待我們,了解這個時代真的是五濁惡世,倫理道德已經都是很淡薄,我們要扭種這種危機變成一種生機,轉汙濁為清淨,轉凡夫到聖諦。我們一定要發心立願,六度菩薩因行,我們要精進,面向著滿是佛國的地方去,這都是我們要堅持。」

全球二十九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雲來集到北區新店、板橋、三重靜思堂,準備接受上人授證祝福,在等待上人授證的時刻,大家靜心參與精進研習課程。

「授證才是菩薩行的開頭,總是很期待大家有這樣的心靈準備,走入人群去拔除眾生苦難,而且要把法帶進了眾生的生命中去,所以叫做『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不是救一次,是長期。總而言之,這種人間法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要身體力行。」

救災續深防造作 行所當為兼天下


遭受馬修颶風重創的海地,受災鄉親至今仍處在斷垣殘壁中,生活難以為繼。美國慈濟志工日前動員前往海地,展開勘災與熱食、毛毯等物資發放,暫時提供他們溫飽。

「昨天接到了緊急的訊息,因為紅豆香積飯在當地發揮很大的功能,我們要救濟的物資還沒有辦法接上,總是這個紅豆飯用空運的比較快速,差不多他們的東西(物資),上一梯次接到的,可能到7日就已經用完了,這個空窗期希望我們趕快能接得上,所以緊急又要準備。早上看到(士盟航空)黃(永存)居士,我就跟他說,你要趕快準備空運,趕快去打點。」

救災工作需要很快速地隨著當下的需要而應變,且隨時都有變化球,本來以為一個梯次的熱食供應,等待援助物資送抵災區後,即可展開大規模的發放行動;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在等待物資到齊期間,慈濟趕緊加送香積飯,提供受災鄉親的需要。

「不只是提供(香積)飯,我們還要給餐具,我們假如環保餐具沒有去,他們用的都是保利龍,很不環保。所以現在愈救愈深,需要環保餐具運過去,如果我們沒有趕快去採購,他們都用保利龍。總而言之,我們又要顧到大地的環保,又要引導他們環保的觀念,又要救他們的緊急,這實在是很吃重。不過,菩薩不怕麻煩、不怕辛苦、不怕承擔。」

志工早會結束後,上人即展開行腳,「期待菩薩們,我在不在(精舍)都是一樣的,不管是醫療志工,也要同樣的精進,尤其是我們常住的出家菩薩們,大家也都發大心,不只是獨善其身,也要好好的顧天下之,要疼惜天下的親人,我們的法親,期待我們為天下而做後盾的這個家也要守好。」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