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笑容,比任何東西都要珍貴!」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看到札塔里難民營裡,幾位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的孩童,早已忘記當時的病苦,又看到父母們露出久違的笑容,欣喜地說。
難民營內 貧瘠的醫療環境
敘利亞內戰已經進行五年多了,數百萬人逃離家園,2012年7月設置的札塔里難民營現今仍收容了八萬多位難民,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難民營。它已自成一個特殊的社區,社區裡有著小小的商店街,水泥圍牆雖然畫有彩繪,卻也高高地環繞著帶刺的鐵網。
12月26日,在臺灣駐約旦代表楊心怡的陪同下,由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帶隊,慈濟志工關懷團隊拜訪了位於難民營內的「札塔里健康中心(Jordan Health Aid Society)」,希望能實地瞭解自聯合國難民署於2014年11月撤離醫療援助之後,難民營裡的醫療情況。
這所健康中心是難民營中頗具規模的小型醫院,每天約有五百人就醫,但由於缺乏醫療資源及醫生,健康中心只能提供簡單的身體檢查及藥品;每遇到比較嚴重的病情或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就必須送往約旦北部的大城市伊爾比或安曼省等地的醫院治療,難民的醫療處境十分匱乏。
掛號櫃臺前以鐵欄杆分隔病人與醫護人員,鐵欄杆外是一雙雙求助的眼神,醫護人員就在一個個狹窄的鐵皮貨櫃屋,進行各科日常的醫療工作,環境擁擠而封閉;冬日裡診間開著暖氣,更造成空氣不流通,對醫師和病人都形成一股莫名的壓力。
和其他單調的診間不同,營養科的門上貼上了許多卡通的圖案,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小兒科,營養科的醫生告訴林俊龍:「營養科裡總是治療小孩子,因為難民營裡的孩子普遍營養不良。」另一個貨櫃屋裡放著十張簡易的狹窄病床,病床上卻空無一人,因為這裡的醫護人員已無法負荷住院病人。
而收容八萬多人的難民營卻只有一部X光機,且早已故障無法使用;雖然難民的醫療全部免費,但這樣差的醫療品質卻無法真正幫助他們。就在慈濟團隊參訪之際,救護車送來一位已無氣息的人,醫生默默地關上救護車的車門,家人驚惶無助地哭泣,一家人好不容易逃離了戰火,卻在異鄉天人永隔。
謝謝慈濟 開啟重生的契機
離開了札塔里健康中心,志工踩著下過雨後泥濘的泥土地,穿過狹小的巷弄,兩旁是敘利亞難民開設的小商店,低矮的鐵皮屋淩亂地掛著各式商品,商人或站或蹲,好奇地看著這一群身穿藍衣白褲的外國團體。
AMR(ARABIAN MEDICAL RELIEF)醫院的負責人Eid Alemoush看到志工陳秋華,馬上上前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之前慈濟約旦分會就是透過AMR醫院的轉介,為札塔里難民營裡一百多位孩童進行手術治療。為此,AMR醫院還特地致贈了慈濟一塊感謝牌。
大家擠在小小的鐵皮辦公室裡,互相詢問著彼此的近況,當陳秋華介紹慈濟團隊的成員有心臟科的醫師林俊龍執行長、臺中慈濟醫院院長,負責人Eid Alemoush感到訝異而驚喜。
此時鐵皮屋外隱約聽到一陣陣騷動,一個害羞的小男孩被大人帶進來,小男孩手上拿著大人寫的一張謝卡,上面用英文寫著「謝謝慈濟」,門外還湧進了更多的小孩和大人,他們手上也都拿著一張謝卡,原來他們都是曾經接受慈濟援助,手術治療成功的孩子,一起被家長們帶來了。
陳秋華看到幾個月前罹患「無肛症」的四個幼小孩子都來了,每一個都活蹦亂跳的,他激動地紅了眼眶。當初這些孩子無法排便,肚子全都脹得圓鼓鼓的;孩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父母親四處奔走求醫,但得到的往往是被醫院拒絕,或是付不出醫藥費,父母愁容滿面等著孩子的生命一點一滴的消失。因緣際會下,陳秋華前來關懷難民營,而認識了敘利亞醫師莫罕那,也才開啟了送這些孩童至大醫院開刀治療的契機。
家長抱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有的是無肛症,有的是罹患嚴重足以致命的疝氣,或是會造成日後癌症的隱睪症,都因為慈濟的援助手術而及時挽回一命。林俊龍執行長看到幾位罹患無肛症的孩童,手術復原情況良好,感到很安慰;一位單親媽媽抱著曾經罹患無肛症的女兒,以開朗快樂的語調感謝慈濟對她一家人的幫忙,現在的她,雖然身在難民營,卻覺得很幸福。
孩子何辜 緊急做手術治療
聽聞消息的其他家長也帶著自己患病的孩子前來,憂心忡忡地希望獲得醫治,莫罕那醫師彷彿看到之前那一群父母同樣的愁容;他蹲跪在辦公室小小的沙發前,替孩童一個個做檢查,孩子害怕的哭泣聲讓人聽得揪心,有的罹患嚴重病情的孩童,卻不知自己命在旦夕,仍是害羞地笑著,林俊龍執行長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孩子何辜?」
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一臉嚴肅,他和莫罕那醫師一同為孩子做檢查,看到因為腎臟病而肚子水腫的孩子、罹患血管瘤痛苦的沉默男孩、剛出生沒幾天卻有嚴重疝氣的男嬰。簡院長的眉頭鎖得更緊,一直站起身告訴陳秋華和林執行長說:「這一定要盡快送醫。」
短短的一、兩鐘頭,莫罕那和簡守信就檢查了約五十位病童,其中有二十多人都需要做手術治療。特別有嚴重腎臟疾病、血管瘤、疝氣的孩童更是需要緊急開刀;即刻安排七位孩童在12月29日,一所安曼的醫院裡進行開刀手術。
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的莫罕那是一位內科醫師,他因經常幫助受到戰亂而受傷的民眾,被敘利亞政府軍追殺。四年前他帶著家人逃難到約旦,在札塔里難民營裡看到許多貧窮的婦女和孩童生病了卻無法獲得救治,他陷入茫然無措。直到認識了陳秋華,開始和慈濟約旦分會展開救治難民營孩童的行動,他很感激慈濟義診發放團的志工們,願意在這麼冷的時節,來到遙遠的約旦幫助素昧平生的敘利亞難民。
難民學校 進行第二天義診
就在林俊龍執行長一行人至札塔里難民營參訪時,慈濟義診發放團也在馬夫拉克省的難民學校進行第二天的義診。其中伊拉克籍的小兒科醫師哈菈已經兩天忍著牙痛看診,後來被志工們強制要求到牙科進行治療,才知道她得了急性牙髓炎,還好來自美國的廖進興醫師是牙髓炎專科,馬上為哈菈進行根管治療,立即減緩她的劇痛。
哈菈醫師一看完牙齒,就又馬上投入小兒科的義診工作。信奉基督教的她個子嬌小,講話十分輕柔,很難相信她在二十四歲時就因為ISIS攻打她居住的城市摩蘇爾(MOSUL),被迫逃離家鄉。2013年哈菈輾轉來到約旦邊境的一所教堂,遇到了正在教堂發放食物的陳秋華,也改變了她的命運。
哈菈醫師跟著約旦分會的慈濟志工,為顛沛流離的難民義診,也為貧窮困苦的貝都因人發放物資,她很感激慈濟給了她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並從關懷他人中,重新找回溫柔的力量。「陳秋華先生言出必行,讓我十分敬佩;慈濟從不歧視我的難民身分,讓我十分感動!」哈菈醫師有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臺灣見到證嚴上人,她要親口說一聲感恩。
結束了難民學校兩天的義診,慈濟為難民學校四百五十位學生及兩百位家長,舉辦了一場歲末祝福活動,由林俊龍執行長親手送上紅包、文具及掛有平安吊飾的蛋糕,希望能為在動亂中的孩子們帶來希望和快樂。
(文:張晶玫 約旦報導 2016/12/26)
難民營內 貧瘠的醫療環境
敘利亞內戰已經進行五年多了,數百萬人逃離家園,2012年7月設置的札塔里難民營現今仍收容了八萬多位難民,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難民營。它已自成一個特殊的社區,社區裡有著小小的商店街,水泥圍牆雖然畫有彩繪,卻也高高地環繞著帶刺的鐵網。
12月26日,在臺灣駐約旦代表楊心怡的陪同下,由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帶隊,慈濟志工關懷團隊拜訪了位於難民營內的「札塔里健康中心(Jordan Health Aid Society)」,希望能實地瞭解自聯合國難民署於2014年11月撤離醫療援助之後,難民營裡的醫療情況。
這所健康中心是難民營中頗具規模的小型醫院,每天約有五百人就醫,但由於缺乏醫療資源及醫生,健康中心只能提供簡單的身體檢查及藥品;每遇到比較嚴重的病情或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就必須送往約旦北部的大城市伊爾比或安曼省等地的醫院治療,難民的醫療處境十分匱乏。
掛號櫃臺前以鐵欄杆分隔病人與醫護人員,鐵欄杆外是一雙雙求助的眼神,醫護人員就在一個個狹窄的鐵皮貨櫃屋,進行各科日常的醫療工作,環境擁擠而封閉;冬日裡診間開著暖氣,更造成空氣不流通,對醫師和病人都形成一股莫名的壓力。
和其他單調的診間不同,營養科的門上貼上了許多卡通的圖案,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小兒科,營養科的醫生告訴林俊龍:「營養科裡總是治療小孩子,因為難民營裡的孩子普遍營養不良。」另一個貨櫃屋裡放著十張簡易的狹窄病床,病床上卻空無一人,因為這裡的醫護人員已無法負荷住院病人。
而收容八萬多人的難民營卻只有一部X光機,且早已故障無法使用;雖然難民的醫療全部免費,但這樣差的醫療品質卻無法真正幫助他們。就在慈濟團隊參訪之際,救護車送來一位已無氣息的人,醫生默默地關上救護車的車門,家人驚惶無助地哭泣,一家人好不容易逃離了戰火,卻在異鄉天人永隔。
謝謝慈濟 開啟重生的契機
離開了札塔里健康中心,志工踩著下過雨後泥濘的泥土地,穿過狹小的巷弄,兩旁是敘利亞難民開設的小商店,低矮的鐵皮屋淩亂地掛著各式商品,商人或站或蹲,好奇地看著這一群身穿藍衣白褲的外國團體。
AMR(ARABIAN MEDICAL RELIEF)醫院的負責人Eid Alemoush看到志工陳秋華,馬上上前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之前慈濟約旦分會就是透過AMR醫院的轉介,為札塔里難民營裡一百多位孩童進行手術治療。為此,AMR醫院還特地致贈了慈濟一塊感謝牌。
大家擠在小小的鐵皮辦公室裡,互相詢問著彼此的近況,當陳秋華介紹慈濟團隊的成員有心臟科的醫師林俊龍執行長、臺中慈濟醫院院長,負責人Eid Alemoush感到訝異而驚喜。
此時鐵皮屋外隱約聽到一陣陣騷動,一個害羞的小男孩被大人帶進來,小男孩手上拿著大人寫的一張謝卡,上面用英文寫著「謝謝慈濟」,門外還湧進了更多的小孩和大人,他們手上也都拿著一張謝卡,原來他們都是曾經接受慈濟援助,手術治療成功的孩子,一起被家長們帶來了。
陳秋華看到幾個月前罹患「無肛症」的四個幼小孩子都來了,每一個都活蹦亂跳的,他激動地紅了眼眶。當初這些孩子無法排便,肚子全都脹得圓鼓鼓的;孩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父母親四處奔走求醫,但得到的往往是被醫院拒絕,或是付不出醫藥費,父母愁容滿面等著孩子的生命一點一滴的消失。因緣際會下,陳秋華前來關懷難民營,而認識了敘利亞醫師莫罕那,也才開啟了送這些孩童至大醫院開刀治療的契機。
家長抱著自己的孩子,他們有的是無肛症,有的是罹患嚴重足以致命的疝氣,或是會造成日後癌症的隱睪症,都因為慈濟的援助手術而及時挽回一命。林俊龍執行長看到幾位罹患無肛症的孩童,手術復原情況良好,感到很安慰;一位單親媽媽抱著曾經罹患無肛症的女兒,以開朗快樂的語調感謝慈濟對她一家人的幫忙,現在的她,雖然身在難民營,卻覺得很幸福。
孩子何辜 緊急做手術治療
聽聞消息的其他家長也帶著自己患病的孩子前來,憂心忡忡地希望獲得醫治,莫罕那醫師彷彿看到之前那一群父母同樣的愁容;他蹲跪在辦公室小小的沙發前,替孩童一個個做檢查,孩子害怕的哭泣聲讓人聽得揪心,有的罹患嚴重病情的孩童,卻不知自己命在旦夕,仍是害羞地笑著,林俊龍執行長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孩子何辜?」
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一臉嚴肅,他和莫罕那醫師一同為孩子做檢查,看到因為腎臟病而肚子水腫的孩子、罹患血管瘤痛苦的沉默男孩、剛出生沒幾天卻有嚴重疝氣的男嬰。簡院長的眉頭鎖得更緊,一直站起身告訴陳秋華和林執行長說:「這一定要盡快送醫。」
短短的一、兩鐘頭,莫罕那和簡守信就檢查了約五十位病童,其中有二十多人都需要做手術治療。特別有嚴重腎臟疾病、血管瘤、疝氣的孩童更是需要緊急開刀;即刻安排七位孩童在12月29日,一所安曼的醫院裡進行開刀手術。
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的莫罕那是一位內科醫師,他因經常幫助受到戰亂而受傷的民眾,被敘利亞政府軍追殺。四年前他帶著家人逃難到約旦,在札塔里難民營裡看到許多貧窮的婦女和孩童生病了卻無法獲得救治,他陷入茫然無措。直到認識了陳秋華,開始和慈濟約旦分會展開救治難民營孩童的行動,他很感激慈濟義診發放團的志工們,願意在這麼冷的時節,來到遙遠的約旦幫助素昧平生的敘利亞難民。
難民學校 進行第二天義診
就在林俊龍執行長一行人至札塔里難民營參訪時,慈濟義診發放團也在馬夫拉克省的難民學校進行第二天的義診。其中伊拉克籍的小兒科醫師哈菈已經兩天忍著牙痛看診,後來被志工們強制要求到牙科進行治療,才知道她得了急性牙髓炎,還好來自美國的廖進興醫師是牙髓炎專科,馬上為哈菈進行根管治療,立即減緩她的劇痛。
哈菈醫師一看完牙齒,就又馬上投入小兒科的義診工作。信奉基督教的她個子嬌小,講話十分輕柔,很難相信她在二十四歲時就因為ISIS攻打她居住的城市摩蘇爾(MOSUL),被迫逃離家鄉。2013年哈菈輾轉來到約旦邊境的一所教堂,遇到了正在教堂發放食物的陳秋華,也改變了她的命運。
哈菈醫師跟著約旦分會的慈濟志工,為顛沛流離的難民義診,也為貧窮困苦的貝都因人發放物資,她很感激慈濟給了她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並從關懷他人中,重新找回溫柔的力量。「陳秋華先生言出必行,讓我十分敬佩;慈濟從不歧視我的難民身分,讓我十分感動!」哈菈醫師有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臺灣見到證嚴上人,她要親口說一聲感恩。
結束了難民學校兩天的義診,慈濟為難民學校四百五十位學生及兩百位家長,舉辦了一場歲末祝福活動,由林俊龍執行長親手送上紅包、文具及掛有平安吊飾的蛋糕,希望能為在動亂中的孩子們帶來希望和快樂。
(文:張晶玫 約旦報導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