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鏡圓剎那 命不留白

$
0
0
【證嚴上人11月28日臺中溫馨座談開示】
證嚴上人行腳11月28日來到位於民權路上的臺中分會舊會所,中區慈誠委員向上人請示臺中分會已遷移到文心南路的新會所,舊會所應如何稱呼?上人回應對外以「民權靜思堂」,對內稱呼為「舊會所」,這樣親切且可以讓人人知道中區慈濟會所起源於此。

「如果要回顧臺中的過去,應該是要回顧到三十幾年前那個時代。我們的家(會所),開始是沒有的。感恩達宏師父一個小小的公寓提供給我們,讓師父來有地方可住,而且宏師父那個小小的公寓,就如師父的家一樣,真的是非常感恩;之後來到民權路,那間是日式建築,已經是快要廢棄的建築物,不知好幾十年都沒人住,當時就有這個因緣,就是我們開頭的家。」

臺中會所回顧史 用愛鋪路草根情

1970年1月,達宏法師與中區慈濟委員到靜思精舍參與冬令發放,了解慈濟濟貧的理念精神。回去之後,達宏法師開始帶領中區慈濟委員勸募、訪貧等工作,發放場地曾經在佛教會館、達宏法師水湳路租賃公寓進行。

1980年底,達宏法師在臺中北屯區設立的「香雲精舍」正式啟用,中區慈濟會務也正式移入,上人行腳臺中亦安單於此。然而,隨著慈濟會眾倍增,「香雲精舍」空間也逐漸不敷使用,於是開始尋覓適合地點。1986年3月10日,慈濟臺中分會終於正式設立在民權路三一四巷二號的舊日式房子裡。

「這種很親近的情,愈來是愈開闊,就是要有人,才有辦法有地點,沒人就沒有地點,地點是一間(日式)宿舍,看起來像廢墟,覺得說這可以用嗎?但只要進去整理雜草,破爛的地方修整打掃,我們就開始啟用了。開始啟用說什麼要看日子,要做什麼……我說不用!師父什麼時候要到了,整理好、布置好,當天大家來,人多氣就旺,那個地方就是我們開始運用的。」

民權路會所啟用,是為當時的慈濟臺中分會,上人連續駐錫四天,以「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勉勵大眾。並且開始每月行腳來臺中,大眾集會聽上人開示《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等,人多空間有限但很溫馨,日式地板裡許多人席地而坐,每個角落都擠滿了人,甚至擠不進來的,也待在窗外聽講。

「這個家,小小的空間,覺得沒有椅子坐了,不夠用,才又搬到民權路舊會所的對面(民權寶座大廈一、二樓及地下室),空間較大一點,可是還是覺得又不夠用了。」

隨著志工與會員人數增多,臺中分會擴建為靜思堂,也就是現今的「民權靜思堂」,臺中分會舊會所;而又在2013年,臺中分會再遷往文心南路臺中靜思堂新會所。

「歷史真的是時時、寸寸光陰,寸寸的歷史見證,我們好好思考過去的這段時間都是很寶貴,所以日子匆匆,不斷流逝過了。」

善因福緣自耕造 意不顛倒臨命終

回顧臺中分會緣起,慈濟人以長情大愛,寸步鋪路走過來,點滴都是寶貴的歷史見證。

「師父常和大家說,要把握當下,轉識成智,現在還知道說慧命要如何成長起來,否則慧命沒成長,日子就是在分秒中流逝,生命還是一樣在懵懂中,留著今生此世在懵懂中的識,帶著一輩子又過一輩子,不斷、不斷地累積的第八識——第五識來緣人間的境界,第六識去分別造作,第七識去使喚指揮,這種做作之後的業力,就都回歸在第八識裡。第八識就像一面鏡子,過去做過什麼,分分歷歷都累積在這面鏡子裡面,鏡中的第八識到最後就是現形,由不得自己,一幕幕的境界就一直出來。」

因此,若能種善因、善緣,累積福德因緣,在往生的那一刻也能輕安自在,了無遺憾。就如臺中南屯區的柯瑞安居士,10月24日突然倒下送醫,靜思精舍師父及法親皆前往關懷,在住院的兩週裡,柯居士意識曾經稍有清醒,勉強用筆寫下一些字,心念還是關注在交代做環保的事情上,但也心境平和,最後安祥往生。

「最後他還是那樣心無貪婪,意無顛倒,寫下了手筆,有好幾句話,真的是覺得生命最後一樣可以很自在。這就是法入心,法入心是很重要,在八識田中是轉識為智,在他最後的人生,他也知道:『我相信慈濟,我可能今晚就要走了。』他這樣寫著,自己已知時至,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很自在!」

上人讚歎柯居士在命危之際,能夠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因為把握人生精進付出。

歷史足跡步步留 紮實傳承各有用

適值與中區慈濟人討論如何將舊會所空間重新運用,規畫成慈濟人文博物館,中區人文真善美志工在報告九二一主題展館規畫方向時,讓上人回顧起九二一地震災後,慈濟人積極付出的那一段歲月,也肯定人文真善美志工適時用心記錄,保留了珍貴的歷史見證。

「人文真善美過去這樣,現在也是這樣,都有傳承,感恩一代、一代都是這樣培養、一直陪伴,老、中、青,年輕的一直傳,現在也是很用心,人文真善美如果沒有做好,影像紀錄也會很容易消失掉。」

上人讚歎中區人文真善美志工蔡(謀誠)居士,本身有歷練,帶領年輕人也照顧得很緊。上人期待大家要常互動起來,永遠沒有老的問題,因為師父還在,大家都要陪伴師父,走就對了!

「年輕人,我們也要培養出來;中年,他的實力還是很好,也要趕快給他發揮生命的價值,趕快去投入;我們年紀比較大,就跟大家分享過去,讓 過去的紀錄好好地留下去。我們人人功能還是很大,不要輕視自己,年紀大才是使命,要有使命感。」

上人續言:「人人秒中都不可停,因為時日匆匆,人間不留白,我們不要脫離人與人之間,若脫離,空白了,要再等人來拉我們也是很辛苦,自己要做不請之師,這是我們的志業,這是我們選擇的生命皈依處;不只是生命的皈依處,也是我們慧命增長的滋潤,這就是我們慧命的道場,是我們終生所依靠。包括師父,也是終生都依靠在這慧命的道場中,所以師父還在,大家還是同樣共同依靠慧命的道場,還是要不斷地成長,這是累生、累劫都不能離開的。」

把握當下道勤行 恆持剎那齊努力

上人懇請大眾要好好把握時日匆匆,在人間不留白;而且要記得「把握當下,恆持剎那」。

「這都是師父多年以來跟大家說的話。假如不是把握當下,哪有辦法把十八年前那樣的剎那的景象,現在還是明明歷歷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所以『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這一句話,應該就是在十八年前師父的感觸,不斷鼓勵大家,才會有這一句話,請大家要常常記住。」

因此,上人以孔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來勉勵大眾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一輩子如果可以見到真理,讓真正的真理進入到生命中,成長慧命,這樣就不用煩惱,真正是「轉識為智」。

「我們要把這個意識變成智慧,慧命要成長,我自己也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和大家分享、對每個人鼓勵──師父是這樣的努力,也希望大家要這樣的努力!」

感恩節歡喜 再行三好發放

$
0
0

「可以去看我的家嗎?」聖馬丁慈濟志工朱慈細帶著幾位本土志工,於11月17日走入位於菲利普斯鎮中心一處叫做「池塘島」貧民區,進行家訪的路上,有位小女孩突然對她說。朱慈細就這樣跟著小女孩,去看她爸爸的家……回程的路上,朱慈細不斷思考,該如何幫助他們?

實質直接幫助 進行三好發放

「我真的看見什麼是貧窮!」朱慈細發現,本來生活就很困頓的居民,在艾瑪颶風後,更失去所有的機會與希望。在「池塘島」的貧民區裡,風災後沒有一間房子倖免,家家都沒水沒電,生活空間狹窄又顯得髒亂,蚊蟲四處飛竄,「真的是很窮困又令人擔心的居住環境。」


因為艾瑪颶風的影響,當地出現通貨膨脹,物資極度短缺,朱慈細考慮要發放的物資,不是太貴就是數量不足,因此想到最實質且最直接的幫助居民,就是再次舉行「三好發放」;又考量受災鄉親,很多衣服、鞋子都已經泡水或不堪穿用,甚至沒有水可以清洗,因此除了發放大米,還包括波羅衫跟拖鞋。

繼11月初志工因應學校需求,舉行第一次的「三好發放」後,11月19日第二次在「池塘島」舉行。當每位鄉親排隊來領取三杯米時,志工會提醒來領米的鄉親要做到「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當天來了很多的鄉親等待發放,也都很有秩序地歡喜領取,人人獲得急需的幫助。

安裝太陽能板 再見明亮的家

「三好發放」結束後,朱慈細每每想到貧民區的災民,在災後仍住在破舊的屋內或貨櫃車內,沒有水沒有電可用;每到夜晚,屋內又悶熱難耐,孩童也沒有燈光可以學習,她的內心,真的感到很不捨,想盡辦法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因緣不可思議!剛好有一位志工奧利維向朱慈細表示,他的職業是安裝太陽能板,「如果有需要的話,我願意幫忙安裝太陽能板供電。」朱慈細一聽,再好不過了,於是她想到就從志工的家開始做起。

於11月21日第一戶安裝太陽能板的屋子,就是志工維多莉亞的家,因為她的因緣,才讓朱慈細發現到這一貧民區受災的鄉親。維多莉亞的家同樣停水停電,屋頂還是破爛不堪的狀態。安裝當天,朱慈細也跟著志工爬上屋頂,勘查安裝作業。

昏暗的室內,頓時明亮了起來。維多莉亞的媽媽非常地開心,因看到了久違明亮的家。朱慈細跟著奧利維,再安裝第二戶人家,雖然天色漸黑了,為了盡快解決鄉親的問題,志工們趕緊趕工完成,估計共有三十戶需要慈濟協助安裝。

朱慈細看到志工和鄉親的家,因為有了電,天黑也能看見清楚看見室內;小孩能繼續讀書做功課;能使用電風扇,不再被蚊蟲叮咬,而露出開心的笑容。


「付出的人最有福!」裝好太陽能板後,遇到11月23日感恩節,本土志工把握造福的機會,帶了一點生活物資及寶特瓶竹筒,再次前往關懷;也把握時間跟鄉親分享慈濟的竹筒歲月,鼓勵鄉親每日投銅板,日日做好事。

(整理自:聖馬丁艾瑪颶風關懷簡報 2017/11/23)

國際身障路跑 前進就對了

$
0
0

「起跑了!」一聲鳴槍,為跑者加油!一場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12/3)公益路跑,鼓勵身障者盡情感受,和所有人一起「前進就對了!」沿路上充滿著熱情的補給。彰化慈濟志工特別為身障朋友及民眾盡一分愛心,提供二千份的餐點與茶水,為他們加油打氣。

設補給站 為愛加油

2017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路跑活動,由彰化縣政府委由社團法人彰化縣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承辦。11月26日當天,除了舉辦「前進!就對了」路跑活動,也在國立二林工商結合舉行「投注夢想,讓愛飛翔」公益彩券形象行銷音樂會,吸引了兩千多人的熱情參與。

讓愛飛翔的日子,慈濟志工不缺席。儘管在冬天的早晨,有灰濛濛的晨寒籠罩,慈濟人早已準備好近二千份的三明治與十一桶三義紅茶和梅子汁,進駐路跑活動路線的各個補給站,為起跑的兩千多位跑者補充能量,給予最窩心的祝福。

起跑了,許多身障者坐在輪椅上,兩手滑著輪子勇往直前,當他們來到補給站前休息片刻時,志工趕緊送上餐點,為他們獻上祝福與加油。愛心傳上心頭,臉上綻放燦爛的笑容,不論老少,這是一個很美好的開始。

創意擺攤 廣結善緣

另一群慈濟環保志工與慈少班成員來到主場地二林工商「投注夢想,讓愛飛翔」的音樂會場上。志工在現場設立兩個攤位,做環保DIY教學,並主力推廣「111世界蔬醒日」的連署。大家神采奕奕,要讓守護地球的大愛和維護社區公益之愛,一起飛翔。

現場上,幾位七十多歲的志工一大早就在攤位上動手擺弄竹筷,又黏貼紙張、打繩結,忙著製做童玩「響鑼」;此外,還有展示「打包帶DIY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現場教大家製作陀螺和年年有餘的吊飾,吸引許多好奇的民眾前來排隊參與。小孩吸引小孩,小孩又拉著大人一起來,熱絡場面旋即展開。

志工把握此時此刻,推廣解說「111世界蔬醒日」的意義與環保回收的理念,鼓勵民眾參加連署活動。果然參與連署的人潮,不斷湧入;同時,可供照相打卡的立牌,吸引好多人合照留影,頓時歡笑聲連連,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行動支持 推廣蔬醒

公益彩券形象行銷音樂會的舞臺上,傳來志工和慈少〈呷菜尚蓋讚〉的帶動唱,熱情邀約大家一起來吃素。慈少每個人的頭上,並戴著色彩鮮麗的蔬菜水果圖卡頭套,表現活力十足的樣子,為音樂會帶來耳目一新的開場。

除了帶動唱,聲調鏗鏘有力的志工吳元,走到臺上向民眾做「慈濟環保回收分類解說」,宣達清淨在源頭的觀念,鼓勵大家出門多帶環保杯,一起為我們的子孫,留下乾淨的居住環境。


慈濟志工以行動支持對身障朋友的重視與關懷,響應路跑補給站;也為環保推廣蔬食,為「111世界蔬醒日」的連署宣導,不遺餘力。當天,志工統計連署名單合計有二千零八十三人,讓在場所有人都好興奮。【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徐銀娘 彰化報導 2017/11/26)

發放前準備 凝聚本土力量

$
0
0

墨西哥強震後,慈濟志工一直都在,陸續於荷呼特拉、德拉奇與特拉瓦克等地勘災,建立災民發放名單,展開最後複查、本土志工培訓作業,預計12月間發放現值卡與環保毛毯等生活物資。發放還沒開始,不少災民已經感受到慈濟志工助人的願力,也願意在災區付出自己的力量,投入服務鄉親。

做最充足準備 勘災期破記錄

2017年9月下旬,墨西哥一陣天搖地動,災區許多人家園全毀。震後來自臺灣、美國等地的慈濟志工於各地穿街走巷,惟願夷為平地後的絕望化為拔地而起的希望。

勘災長達六十多天後,慈濟賑災團隊於11月底偕同十四名荷呼特拉市府人員,進行最後的複查工作,同時拜會荷呼特拉市長,商借發放場地。市府人員奧諾里奧一路陪同慈濟志工複查,他說也學習適度地向居民表達關懷:「今天我們真的做到了,雖然有些居民還是不太相信有人那麼關心他們,但我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慈濟志工複查名單務求確實,也前往拜訪市長阿爾方索,尋求合作。志工請求借用足以容納兩千人的發放場地,阿爾方索市長答應全力協助,讓志工暫時鬆了一口氣。阿爾方索市長說:「市府樂意給予完整的救災資訊,出借體育館協助發放。」

慈濟援助墨西哥地震災民,挨家挨戶複查,進入最後準備階段。除了市政府全力配合,提供適合的場地,還有本土志工利用假期建立名單,持續聯絡沒有通知到的居民。

有人不只從早忙到晚,甚至席地而睡,一大早起來,參加與臺灣慈濟基金會的連線會議,省下交通時間,更快完成名冊建檔。慈濟志工感恩本土志工的無私付出,本土志工也慶幸因此更加熟悉左鄰右舍。

在街上有時會碰到鄰居,但從來沒有時間好好談話,墨西哥志工艾文妮(Ivonne)說:「很感恩能在慈濟好好認識,也能彼此幫助,這樣我們也才能一起向前走。」慈濟志工發放物資,成為一股穩定的力量,德拉奇市長秘書仙蒂雅(Cinthya)說:「有希望重建家園,市民相當感動。」

慈濟發放人文 感恩尊重與愛

經過造冊、複勘與借用場地等前置工作,更重要的是培訓本土志工,合心協力完成大型發放。位於墨西哥東南方的特拉瓦克市,慈濟舉辦志工培訓課程,說明慈濟賑災人文與發放準則,有七十位本土志工主動報名參加。

在地力量逐漸匯流,阿根廷慈濟志工洪良岱高興不已,因為除了社區領袖湯瑪士之外,一個她都不認識。同樣希望災民得到安頓,社區領袖湯瑪士說:「我們的任務是從一家之主了解並取得受災戶的資料,這些家庭都將得到慈濟的經濟援助。」

每一個人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洪良岱說:「我們把本土志工凝聚在一起,當他們知道我們需要幫忙,全部都來了。今天的培訓,主要是說明12月7日的發放細節。」

地震發生至今,很多受災戶沒有得到任何經濟援助。湯瑪士說:「慈濟是第一個向我們伸出援手的朋友,這分愛與團結,將直接影響了受災家庭。」

培訓課程後,居民馬可希米拉諾脫下帽子,誠懇地向志工點了點頭:「我想要給慈濟創辦人和所有慈濟人一個擁抱,因為今天我學到了我們是一家人,身為墨西哥人,我想對慈濟表達心中最大的感謝。」從災民逐漸綻放的笑顏中看見希望,志工洪良岱分享自己的感受:「慈濟人和當地志工共享了這分慈悲與大愛。」

再次確認發放動線,慈濟志工的心變踏實了,更有信心,一定要讓墨西哥鄉親重新找回希望。當夕陽灑下一片餘暉,志工神情也從早上啟程時的一臉嚴肅,變成了露齒的明亮笑容。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大愛新聞 2017/11/29)

偏鄉義診 看病不再是奢侈

$
0
0

面對過去慈濟辦的義診,馬來西亞甘榜狄丁岸村的村民總是抱持懷疑態度,擔心會有戶口調查、是否真的免費等,以致不敢前來參與。為了讓貧窮線下的村民有機會接受醫療照護,斗湖聯絡處於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第四度舉辦義診,並擴大義診科別。

無籍村民看診難 擴大科別完善看診

甘榜狄丁岸是一個非法木屋區,超過三分之二是無國籍人士,如菲律賓蘇祿人、印尼人、巴夭人等。窮困的生活,非法接駁水電的費用並非每一戶都負擔得起,因此在缺乏可負擔的水源之下,加上衛生意識薄弱,滿地垃圾的情況,造就衛生和健康條件大受影響。

透過鄉委會主席和自願警衛隊組長的陪伴下,為村民們做義診活動的宣導。11月16日慈濟志工第九次踏入甘榜狄丁岸,組長拿閏表示,村民沒有證件,生病只能花錢到藥房買藥,慈濟能來義診是件好事,因此他樂意來協助。而鄉委會主席和自願警衛隊組長的出現,無疑為這個活動打了一劑強心針。

17日,六十八位來自雪隆的醫護人員和志工分三趟班机飛往斗湖,隨團攜帶了三十八箱共四百六十六公斤的藥品;而沙巴州各據點的慈濟志工包括山打根、亞庇、拿篤、仙本那等志工也陸續抵達斗湖。接著義診團成員也馬不停蹄地到甘榜狄丁岸國小設置場地,在大家合和互協下,不到四個小時便將場地清理得一乾二淨,以利進行義診場地的布置。

根據去年(2016年)的義診經驗,發現村民對於牙科服務的迫切需求,此次義診特地增至九位牙科醫師,提供牙科服務。同時為了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也增設了中醫、西醫(含婦產科、兒科和耳鼻喉科)、蛔蟲藥提供與理髮與頭蝨檢查。

人醫善診無分別 居民受益安心就診

連續兩年借出學校場地的甘榜狄丁岸國小哈山校長,他說:「慈濟所做的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很多人因為這個義診活動受惠,我們也很感激慈濟。」同時哈山校長更主動邀請慈濟明年繼續來到該校辦義診,他們也將給予鼎力的支持與配合,讓社會上較為弱勢的一群,能得到真正的援助。

甘榜狄丁岸鄉村發展暨治安委員會主席阿布巴卡也讚歎慈濟,因為人醫會是第一個為甘榜狄丁岸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的團體。阿布巴卡主席言滿地垃圾導致衛生問題和疾病散播,村民健康受影響,因此他希望慈濟可以每四個月為村民舉辦義診,幫助貧苦村民,阿布巴卡主席說:「慈濟是全世界最好的(團體),助人不分種族、宗教!」

早晨七點半左右,義診現場便迎來許多需要醫療幫助的村民,狄丁岸村民為了求診,一早便從村莊步行到義診現場。義診活動由唱國歌、沙巴州歌及英文版的〈愛與關懷〉開啟,並由人醫會扎查理醫師帶領在場伊斯蘭信徒祈禱,「祈求慈濟為人類付出的任務順利完成。」

村民一般多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是沒有身分及金錢的他們,上醫院看醫師及拿藥吃,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奢侈,只有慈濟的義診讓他們真正受益良多。

尤其無國籍小孩多半只能在家裡出世,一出生便從沒打過預防針,生病起來病況總會比較嚴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尤其村莊的婦女多屬文盲、早婚、孩子多,因此容易忽略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而這次義診中的婦科與兒科確實為村裡婦幼提供了最大的服務。

婦幼看診自費貴 族群寫照令人難過

村民媂達和丈夫猶貫帶著剛出生五個月的女兒來看診,寶寶除了咳嗽和溼疹,甚至從出生到現在也沒打預防針。夫妻倆因為沒公民身份,媂達表示:「到私人診所打針,必須繳費一百三十令吉(約新臺幣九百五十四元),我們根本付不起。」

人醫會醫師瞭解她們的情況後,便寫了一封推薦信轉介媂達到政府診所施打預防針,這項政府鎮所的服務只需繳付四十令吉(約新臺幣二百九十三元)的登記費,讓媂達開心地說:「謝謝醫師和慈濟,我們會盡力帶孩子去打預防針。」

同樣的狄丁岸的孕婦不僅沒錢做產檢,更沒能力到醫院生產。有鑑於此,這次義診特設的婦產科服務,不僅為婦女們提供超音波掃描,同時也分發維他命C,希望能為婦女的健康把關。

潔娜琳抱著在家出生才九天的男嬰前來看診。她無奈表示,先生是漁夫,負擔不起醫院兩千令吉(約新臺幣一萬四千六百九十一元)的生產費。她說:「在家裡生產會害怕,因為家裡的醫療配備不完整,但是我們還能做什麼?」

另一位二十五歲的荷麗娜則牽著兩個幼兒來看婦科,荷麗娜告訴醫生月事過了一個月還沒有動靜,她想來證實是否有孕,同時也表示「如果有了,就讓他生,上天給我多少就多少。」年紀輕輕就兒女成群,讓原本拮据的生活,苦上加苦,荷麗娜是甘榜狄丁岸村這族群的真實寫照。

第二次參與慈濟義診的婦產科醫師諾優茲麗安娜,一天下來的看診,讓她為村民無法得到醫療照顧感到難過。諾優茲麗安娜表示:「我感覺很痛心,他們多數沒受到妥當照顧,很多小孩子都營養不良,來婦科部檢查的三位孕婦已經快要生產了,卻沒接受過產檢。」

她坦言,雖然政府醫院無法把義診辦到像慈濟般完善,但諾優茲麗安娜醫師非常感恩人醫會提供平臺,讓她有機會參與,能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這些村民。她表示,只要慈濟有需要她的地方,她都非常樂意配合。

生平第一次看牙 治療受益不感奢侈

另外,許多村民因長期過度勞動、營養失衡的後天失調,造成腰酸背痛、膝蓋疼痛等問題,義診裡的中醫針灸讓他們得以暫時緩解疼痛。同時,醫師也用心宣導適當的飲食習慣,希望能改善村民們超重、貧血、血壓失調等生理問題。

四十四歲的萊奴因為有心臟病,只能在家做小本生意,過去他的媽媽中風時曾靠針灸而痊癒,因此讓他對這項傳統治療深具信心。原本感覺左半身刺痛的他,第一天來看中醫時,卻因血壓過高,不宜進行針灸治療,只能失望的離去。

第二天一早萊奴依舊抵達中醫現場,並如願做了針灸和薰艾草,萊奴神情輕鬆的表示:「也許針灸讓血液循環舒暢,原本很累,現在精神好多了!」

雖然牙醫室內的器材一切從簡,但是用心的牙醫師們卻讓它發揮最大的良能,因為蛀牙和牙痛是村民生活上的困擾,拔牙補牙的人數也一年比一年增加。

單親媽媽帕斯達和四個孩子住在一起,家境貧寒的一家人不曾看過醫師,長期的牙痛總得到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會到藥房買止痛藥服用。拔牙後的帕斯達喜悅的分享,「今天很慶幸能拔牙,不用再痛,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醫師。」

而來自菲律賓的拉著瑪和兩名女兒同樣接受免費的拔牙,以往她們母女每天得忍受牙疼,徹夜難眠。拉著瑪表示:「我們若有蛀牙,唯一的辦法就是忍耐,無法再忍的時候還是得忍,因為拔一顆牙的費用約九十令吉(非公民收費)。我們收入不多,對我來說,看醫師根本就是奢侈的。」

孩童衛教獻心力 義診帶動增添力量

除了看診,現場亦提供衛教,因為這裡居住環境的髒亂,孩子們平時愛玩泥沙、不愛洗手,許多孩子們都有蛔蟲及頭蝨的問題。耐心的哄著孩子乖乖服下蛔蟲藥,目前任職於雪隆雙威醫院的護士洪秋賢,告訴村民與孩子們,「預防勝於治療,要注意個人衛生,飲用煮沸的水,不要到處大小解。」


而另一邊的護理師,也透過圖片向孩子們解說頭蝨對人體的害處,以及該如何避免它們的滋長。面對纏結的長髮,裡頭頭蝨滿頭竄,志工們不只細心為每個前來的孩童滴下除蝨藥,雙手更是不停地搓洗著髮絲,儘管一天下來,志工累得腳酸手抖,第二天提起精神仍再度現身,無怨無悔地繼續爲這群弱勢族群獻一分心力。

十一歲的茜菈是甘榜狄丁岸國小的學生,她留了一頭長髮,飽受頭蝨問題困擾。經志工用藥物把頭蝨處理後,她也從中學習到一些日常用品如梳子、枕頭等不能與他人共用,還得每一天都清洗頭髮,即能遠離頭蝨問題。

而曾是慈濟照顧戶的,這兩天放下自己理髮院的生意前來幫忙理髮,只見菈蒂法一直低著頭,專注地替村民們理髮,雙手未曾停過。她表示2014年她的先生腦中風,是慈濟及時給予她金錢補助,讓她心存感激,因此菈蒂法說:「以後若有需要,我都會參與義診的活動。」

來自檳城的林志斌醫師,雖然平常的義診經驗非常豐富,但這是他首次參與慈濟人醫會舉辦的義診。林醫師非常讚歎慈濟辦的義診很有系統,分科系看診讓流程更順暢,尤其分發藥單讓醫師容易配藥;藥劑部還有特快通道,讓村民節省等候時間。

為此林志斌醫師也表示,願意加入人醫會的行列,共同守護弱勢族群的健康,讓更多這貧窮線下的居民有機會接受醫療照護,讓更多人受惠。

(整理自:馬來西亞沙巴義診簡報 馬來西亞報導 2017/11/19)

三力一心 協度眾生

$
0
0
【證嚴上人11月29日臺中溫馨座談開示】
「慈濟事,一個人做不起,少數人沒辦法能夠做得很好,一定要是多數的人,人人合心、協力,如此共同會合付出,才有辦法發揮那樣大力量。」

證嚴上人行腳至臺中,11月29日下午與中區慈濟人進行溫馨座談,聆聽志工們分享近期承擔營隊活動的心得;聽到大家合和互協,共同成就、圓滿每一個營隊活動,上人既是感動,也感到安心。

「精進也好,生活營也好,或者是國外歸來的(精進研習營隊)……我們已經帶動了很精實,很真、很實,在慈濟如何耕地、如何布種、如何施肥、如何澆水,我相信我們的方法都已經傳達,已經讓他們來到臺灣看見菩薩如何耕耘心地、如何布善種子,從這樣的愛傳回他們的僑居地,傳到他們的國度裡去,這就是我們要如何把愛撒向天下,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自耘其善擴大愛 連結眾力說感恩

佛陀的教法,無不都是引導大家走上菩薩道、行菩薩法;而菩薩在人間,就是為了拔苦予樂、度化眾生。

「大家已經菩薩法入心,而且身體力行,不只是在自耕地;我們的這一塊土地,大家共同來耕耘。在臺灣,我們已經很盡心力,五十二年我們都是很盡心力,所以,真的很感恩,不只是在我們的土地,很用心在耕耘,布善種子,我們都是以誠正信實落實,同樣將這樣的精神理念,也是讓他們帶回去,這是很重要的。」

上人期許慈濟人要恆持「誠正信實」,力行「四弘誓願」,行入真實的菩薩大道,用心接引、增長慧命。

「師父一直說要增長慧命,而慧命的資糧就是來自於遠方的菩薩,他們發心來這裡,學習我們付出的經驗。剛剛每一隊組分享,下來的時候,我就說『這樣地辛苦,而且很付出,又要接下來,你們敢嗎?』大家都說:『敢!』對,大家都說敢,而且每一個人都說歡喜呀!是的,做得很歡喜,其實是叫做法喜,打從內心的歡喜、法喜,因為我們把我們的法撒播出去,他們真誠的感受。」

付出,廣結天下眾生緣,不僅自己得歡喜,還要說感恩。中區慈濟人在今年(2017年)接下許多營隊活動,不論是在花蓮或是臺中舉行,都勇於承擔,充分展現各組隊之間合和不分心的團隊精神,令上人甚為讚歎。

「師父一個心願的期待,這個心願只是要求每一位菩薩道心不退,合心就是協力的意思。聽到(慈濟志工)蔡素蓮她也說,她現在做協力,其實不是只有名稱的協力,看起來,我們現在好幾位的合心,也是在協助著協力平行在做事;師父要求的就是這樣,我希望我們身心永遠保持健康。」

老驥伏櫪志千里 承擔責任領協力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上人時常感嘆時間的易逝難留,尤其看著許多老菩薩日漸衰老的身形,更是深切地呼籲所有慈濟人要把握有限的生命,發揮人生最大的功能與良能。

「舉一個例子,我這一回在臺北,有一位八十歲(陳三舟師兄),今年(繼續)接協力隊,他本身要接協力隊很歡喜,他不只是協力隊,他所有組隊都通通要接,不管是醫院幹部、聯絡的窗口,也是他、帶隊也是他,他總是去爭取他要做,他爭取來不是拿給別人做,他樣樣做到,真正很親和感,人人聽到(陳三舟師兄),大家聽到都說沒問題,大家一起做,所以一個人品德樹立起來。」

陳三舟師兄無畏自己年事已長,仍然勇猛向前,從自己開始做起,以身作則承擔各項勤務工作,並帶動身邊的志工一同投入參與。

「因為他是承擔,有負責任,他勇猛向前,自然旁邊大家樂於接受,人人願意幫助,這是力量,這叫做借力使力,他的負責總是與那個『協』字一樣,三個力、一個心,他很盡心力,所以他能夠時時集中人與他互動、協力。」

修持慧命如鋪路 拓道安行菩薩法

俗諺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然而上人卻經常擔心自己的弟子跟不上腳步,或是走差了路,總是不斷耳提面命,期待慈濟人身心都不要懈怠,勤行在菩薩道上。

「我最擔心的是『傳承』理念偏差了。我們的傳承就像師父與弟子一樣,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弟子,師父舉一個方向、開路,自己弟子的路、弟子的道,弟子自己開,看你們要走多久的路,就要開多遠的道,自己要開呀!這不能停下來,別人向前在開,我們停在哪裡,我們的道路就不通,開到哪裡就停到哪裡,就是止到哪裡,就在那個地方停止了。」

上人掛念著弟子們的慧命,「難得我們的生命的活力,身體的力量,平常就要這樣活動,多數人大家一起來,正確的方向,共同為人間開出條條道路,向著菩薩、佛陀的方向,我們大家可以這樣互相帶動。」

「大愛共伴有情天,步步鋪路護大地。」上人期許同處在天蓋之下、地載之上的每一個人都能齊心協力,鋪平人世間的菩薩道路。

「希望社會、人間,人人有機會,一塊連鎖磚,人人的連鎖磚大家會合起來,這樣一塊一塊平齊鋪平,讓我們的世間能夠更平坦,讓後人更好走路,這是我們現在可以努力的地方。我們身體的力量不要荒廢、不要停歇,但是我們的心,就是慧命一定要增加,身體的力道不要讓它減弱掉,慧命要不斷增長起來。」

反覆說法為弟子 不負吾師應力行

上人行腳期間,來自東歐國家的烏克蘭科學院(UAS)院長歐尼普科(Oleksii Onipko)一行人,特地於11月27日來到臺灣拜會上人,其間從科學談及佛法與環保。

「我一直問他(烏克蘭太空英雄,卡德尼克.里歐尼,Leonid Kadeniuk),『太空人到太空走路感覺如何?』他就分享在太空漫步是虛無飄渺的,那種的感覺……其實『轉識成智』,我們平時的意識緣外面的境界,這緣了之後,到底我們要做什麼?所以後面的『妙觀察智』,除了『成所作智』,在那個地方,我們的意識緣著境,這個境到底要用什麼?我們若是有佛法在,會很清楚,這外面的境界,我們要如何用在利益人生的作用,這叫做『成所作智』。」

八識中的第五識相緣於外面的境界,我們要能去分析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境界,如何能充分轉化成利益人群的助力,或將被丟棄的東西,如何轉廢為寶,成為可以再次使用的物品;轉五識為「成所作智」。

「要這樣轉,要經過『妙觀察智』,妙觀看看這個境界,看看這樣的東西要如何去應用?經過腦力思考,這我們就要很用心。總而言之,我們能夠轉識成智,將佛法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要如何人與人之間『平等性智』,讓人人能夠活出生命是開闊的。師父常說,(生命)長短自己不可知,別人也不知我們生命的長短,我們自己也無法了解,何時會如何都不知道。」

生命的長短雖然無法掌握,但上人提醒每一個人,要能懂得把握當下,做所當做,讓生命發揮大意義。

「師父反覆一直說,反覆說的意思,就是不了解的人,你們要再聽,說到你們都了解;還沒聽到的人,我反覆講,沒聽到的人又可以聽得到,讓沒聽到的人可以啟發他一念心;有聽到的人,熟了,就跟他互動。這種環環相扣,把我們真正的智慧一直傳下去,轉識成智在我們的生活與佛法,讓人人體會了解,這叫做『廣度眾生』。」

不落人後 獨魯萬設環保點

$
0
0
「在獨魯萬,慈濟已經是眾所周知了,因為我們從海燕之後,就一直接受基金會的幫助;所以只要是慈濟想做的,其實我們都不用多做解釋,就會有很多人參與。」菲律賓獨魯萬本土志工茱蒂絲說明,慈濟在此地逐步推動環保的成功關鍵。


落實本土 開花結果

提起菲律賓本土志工,第一個想到慈濟首次以工代賑所帶動出來的馬利僅那;提起菲律賓環保,首都馬尼拉可是開路先鋒,而2013年海燕風災後,慈濟基金會在菲律賓中部萊特省的奧莫克、帕洛興建大愛村,以大愛村村民為基礎,帶動的環保成果也很令人激賞,不僅自編環保歌曲傳唱,還與奧莫克市政府簽約,成為環保理念推動志願者。

然而,慈濟在海燕風災急難援助階段,透過大量以工代賑模式所幫助的危城獨魯萬,這一份未曾間斷的長情終於開花結果。

獨魯萬本土志工持續在當地推動環保,除了提升了民眾的環保意識,也有地主願意提供土地,讓志工有固定回收的地方。當地一位民眾撥出一個久未承租出去的店面,讓民眾放置回收物;另一位實業家提供一處空地,讓志工能做分類。

勤走頻勸 帶動觀念

位處熱帶的菲律賓獨魯萬,儘管時已深秋仍是烈日當頭,獨魯萬本土志工不辭辛苦,穿街走巷、挨家挨戶地宣導如何做資源回收。

民眾克里珊西亞說:「聽過志工的介紹後,我決定要從今天開始做回收,把原本當成垃圾的瓶罐收集起來,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再捐給慈濟。」

知道了所回收的寶特瓶不只不會變成難以分解的垃圾,還可以變成曾經幫助過鄉親的毛毯,部分獨魯萬市民慢慢建立起資源分類的習慣。市民莉柏菈沓說:「我知道慈濟把寶特瓶拿來做什麼,可以做成毛毯,然後拿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地主 成就定點

慈濟志工在海燕風災後,積極在獨魯萬推動環保,響應的民眾雖不少,但缺乏可放置回收物的場所,直到最近終於有民眾願意無償提供場地。

回收物放置點提供者辛普莉西亞表示:「海燕風災時,慈濟幫助我們很多,現在我們應該要回饋,慈濟要在這裡推動環保,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當然要支持。」

有了民眾的支持,志工做起環保來就事半功倍,當地一位實業家更騰出一處空間,讓志工能無後顧之憂做分類。

看見志工在搭起的帳棚下忙進忙出做回收,馬尼拉慈濟志工蔡昇航欣慰地表示:「一開始,(回收點)是雜草叢生,我們這邊(獨魯萬)的本土志工用心來清掃;結果一兩個月之後我回來,真的被他們感動,那現在也漸漸看出一個曙光,那我們社區的一個點,能夠一點一點這樣設立起來。」

對地球有益的事,志工邀約市民一起來做,獨魯萬的未來也看到更多綠色希望。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 柯羅怡、蔣莉亞 菲律賓報導 2017/11/30)

盼天天星期三 找昔日笑容

$
0
0

「爸!您在哪?」彰化和美鎮庚新診所林榮威醫師曾多次慌張地尋找記憶退化的父親。他的記憶中,一次林爸爸要到診間來找他,家裡與診間的距離只有兩百公尺,卻一下就走丟了。當時林榮威心慌的不知如何是好,也透過多人的協尋,終於花了三小時,才好不容易找回走失的爸爸。經過一次次的震撼教育,讓他興起與慈濟成立「記憶保養班」的想法。

提供自家場地 關心失智長者

「有失智老人的家庭非常辛苦,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體會不到那種苦,讓人心驚膽跳、身心俱疲。」林榮威醫師自覺,那種無力感不是外人能了解,即使身為一位醫師都如此感慨,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面對當今社會型態,老人失智已普遍受到重視了。2016年林榮威醫師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時,聽到證嚴上人希望慈濟志工能幫老年人做點事。這正好契合林榮威想做的日間老人臨托,他又聽到上人提起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也已開始在各地推廣「記憶保養班」。

於是林醫師提供自家和美鎮庚新診所為使用場地,並邀約志工一起來做,於2017年2月15日開始成立「記憶保養班」,包含學員、志工及醫療團隊合計約有一百人踴躍參與。其中,志工安排的課程,包含剪紙、老歌教唱、懷舊捏麵人、樸實藝術、園藝治療、童玩製作、編織等豐富課程,長者們玩得不亦樂乎!

期待上課日子 臉上笑容增加

張阿嬤的女兒王小姐自「記憶保養班」成立,每次都陪伴媽媽前來。她憶起這一段陪伴的日子,是既甜蜜又驚喜。

2月份的某天下午,王小姐載媽媽來到「記憶保養班」現場,她看到一群志工熱情地招呼,也幫忙量血壓。「當媽媽接受簡單檢查測驗後,接著上課、遊戲、吃點心,然後為長者準備豐盛午餐,我嚇一跳!」王小姐憶起她也沾媽媽的光,享受一頓豐盛美味的素食午餐。

「我發現媽媽會期待上課日子的到來,又發現媽媽臉上笑容增加了,下課後在車上還會跟我分享上課心得。」王小姐感覺到媽媽來到「記憶保養班」後,心情顯得快樂多了。

在第四個星期三早上,王小姐依舊載媽媽準備上課,她發現媽媽的臉上擦了白白的一層粉,還很開心的跟她說:「我等很久哦!」王小姐明顯看到媽媽的進步了。之後,張阿嬤的話題變多了,心情開朗,而且會刻意打扮自己,找漂亮的衣服穿,似乎盼著天天是星期三。

有溫度的團體 家屬得到支持 

「媽媽未來記憶班之前,對任何事總是興趣缺缺。」黃小姐憶起,之前在家裡提供媽媽畫圖、拼圖,鼓勵她做任何事,卻總是遭到拒絕。而剛開始來上課時,也顯得有些拘謹、放不開。

黃小姐感恩志工對媽媽有耐心的引導,讓媽媽越來越融入,且記得星期三都要去上課。「記憶保養班」正是失智老人通往出口的那條道路,黃小姐看到志工用讚美與鼓勵帶領長者,快樂的、無憂的行走,不管他們想法多不合邏輯,記憶停在多久以前,都沒有人會不耐煩地對待,也沒有人會氣急敗壞的糾正他們。


「身為家屬的我,也在這裡得到支持,學習包容與善解,更加有滿滿的正能量,面對回家後的孤軍奮鬥。慈濟和美記憶保養班朝氣蓬勃,是一個有溫度的團體。」黃小姐開心地表示,看見自我關閉兩年的媽媽,會走出去跟鄰居聊天,冷漠的心也慢慢的升溫,重拾她以往的自信笑容。

最甜蜜的時光 陪伴路不孤單
          
孝順的林小姐回憶起媽媽患病時的情景,仍心有餘悸:「以前我最害怕夜晚的來臨,因為失智讓媽媽思覺失調,有很嚴重的幻覺、幻想、幻聽,會讓她情緒突然失控,打人、駡人、嚎啕大哭,甚至出現自殘的現象,總是要經過一番折騰,才能讓她上床睡覺。」

三天兩頭重複的劇碼,讓林小姐身心俱疲、好無力。她也曾經因為情緒失控,對媽媽大聲咆哮,哭訴心裡的委屈及所承受的壓力。但發洩過後,林小姐的心裡卻是超級無敵的後悔,也自責明知媽媽生病了,還對她失去耐性。

為了讓媽媽的失智能緩和些,每星期三林小姐必定請假來陪媽媽上課,這是母女最甜蜜的時光。林小姐說:「初期媽媽還不願意來,得哄她及陪伴在旁上課。但上過一期後,媽媽慢慢地變開朗了,且會與我談心呢!」

林小姐要感恩的人很多,林榮威醫師、曹汶龍主任還有所有的志工,讓她知道家人的陪伴,才是失智長輩最佳的良藥。同時,因為失智長輩家屬之間互相加油打氣,及照顧經驗的交流分享,讓她知道在照顧媽媽的路上,「其實我並不孤單。」

「記憶保養班」裡,有了一群有愛心、有耐心的醫療團隊和志工的溫馨陪伴,很多長者們的情緒日漸穩定,笑容也變多了,家人之間的感情變得更融洽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燕妮、葉秀鳳 彰化報導 2017/11/15)

醫者入鄉 讓窮人安心看病

$
0
0
「看看我們家的情況,還可以如何是好?我要讚美真主,祂讓我們無需到醫院,甚至不必花費買藥錢便可以得到治療,我怎麼可能不開心呢?」這是貧窮線下村民接受人醫會醫療照護後的歡喜,尤其慈濟人醫會貼心的往診醫療,更是直接將愛送進村民的心房裡。

義診醫身也醫心 宣導環保護地球

馬來西亞斗湖聯絡處於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第四度舉辦義診,除了為甘榜狄丁岸村的村民擴大義診科別,同時也深入村莊,為無法外出的病患進行居家往診。因為馬來西亞甘榜狄丁岸是一個非法木屋區,村子裡超過三分之二是無國籍人士,非法接駁水電的費用並非每一戶都負擔得起,因此在缺乏可負擔的水源之下,加上衛生意識薄弱,滿地垃圾的情況,造就衛生和健康條件大受影響。

為了加強村民的環保意識,義診現場甘榜狄丁岸國小裡的一群環保志工,趁著村民列隊等候看診及理髮的同時時,苦口婆心地宣導環保,呼籲人人保護環境,並提醒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天,可以將家中的環保資源送到慈濟開辦的狄丁岸學習中心。

在一場火災發放活動中認識慈濟的露西雅,當時的她還是受惠者之一,但是受助之後的她,自此發心參與慈濟活動,每個月的環保日便歡喜到環保點付出,因為露西雅表示:「感恩慈濟幫助我們,我有能力一定要回饋。」而聽完環保宣導,年輕的烏卡絲表示會把資源送到環保點,一起將垃圾變黃金,讓黃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居家往診第一線 及時予藥做評估

11月18日這天,當甘榜狄丁岸國小裡的義診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慈濟人醫會往診團隊頂著烈日暴晒,步行來到村裡的兩戶個案家中看診。在案主瑪斯達利的兒子艾曼的帶領下,往診團隊進到屋內關懷五十歲的瑪斯達利。

瑪斯達利三年前意外跌倒,這一摔跤造成他的下半身癱瘓。因為家貧瑪斯達利也不曾看醫師,只是去藥房治療中風的藥物來治療。服藥一個月後因為沒有任何進展,因此也就不再繼續想辦法治療,只能長期臥病在床,導致家中失去經濟支柱,只能靠著太太莉娜任職家庭女傭,賺取微薄收入。

然而瑪斯達利和太太卻育有九位兒女,雖然已有三位孩子外出工作,剩下六位小孩和他們同住,但一家 人只能擠在一間不到十六平方尺的小木屋。當往診團隊到訪時,發現瑪斯達利有點發燒,呼吸顯得有些困難,醫生評估懷疑他的肺部受到感染,便先給予瑪斯達利抗生素,並計劃隔日再來跟進情況。
家醫科郭心慧醫師感觸說道:「我們可能是一點點幫助,但對病人來說,可能是很多的。我們來到這個個案的家,病人哭了,三年裡沒有人去看他,他很感動。」

告別瑪斯達利,往診團隊來到七十歲的愛莎阿嬤家中,患有輕微老人癡呆症的愛莎阿嬤,身體右邊曾經中風,因此她的自理能力逐漸減弱,也需要長期穿著尿布。愛莎阿嬤向郭心慧醫師述說,自己右腳的疼痛,郭心慧醫師即為她細心看診,並柔聲安撫她。

同時看著愛莎阿嬤背後的側彎,只能以臀部來移動身軀,愛莎阿嬤表示這樣的情況她也不記得有多少年了。帶著愛莎阿嬤一起做復健運動,物理師潘佳賢希望愛莎阿嬤的自理能力能提升,潘佳賢表示:「我就當她是個小孩子,一起做復健的動作,勸她要多活動,讓血液循環。」以便照顧愛莎阿嬤的妹妹不會太辛苦。

讚滿真主送關懷 人醫菩薩展大愛

隔天19日下午,往診團隊除了準備充足的藥物,再次前往複診瑪斯達利及愛莎阿嬤,同時也關懷在義診活動中發現的新個案。高燒不退的瑪斯達利礙於非公民的身份,因為高昂的費用讓而不願去醫院接受治療,因此,扎查理醫師只能暫時安排添購更強的抗生素送給瑪斯達利。

「快好了!快好了!」膚慰著愛莎阿嬤不安的心,長期穿著尿片的愛莎阿嬤腰部皮膚出現紅疹,當麗娜阿望醫師小心翼翼地在患處塗上藥水時,阿嬤痛得尖叫,自然反應是推開醫師的手,然而麗娜阿望醫師的輕聲細語和愛心拉近與阿嬤的距離,原本怕生的她終於展開笑容,而且還願意合照。麗娜阿望醫師臨走前教導愛莎阿嬤的妹妹如何處理紅疹患處,希望提升阿嬤的生活照護品質。

六十三歲的亞都加巴年輕時不慎從高處摔落,導致脊髓損傷,太太表示先生當時的身體狀況一切安好,直到2015年起開始雙腳無力行走。太太無奈的表示,由於沒能力也沒身分證到醫院治療,丈夫感到疼痛時只好一忍再忍,嚴重時便服用止痛藥來舒緩病苦。

扎查理醫師看著亞都加巴的X光片,仍然建議太太需要戴先生到醫院做完整的檢查,因為不能行走的亞都加巴,目前只能以臀部來移動身軀,導致雙腿肌肉萎縮。幸好物理師潘佳賢在現場馬上為病人進行手腳和頭部等運動,同時也叮嚀亞都加巴每天務必自行在家裡勤做運動。

同時潘佳賢也試著教導亞都加巴如何扶著椅背,推著椅子行走。看到亞都加巴練習站起來走路的那一刻,在場的人無不為他雀躍不已,而亞都加巴本身也笑得合不攏嘴,眉開眼笑的說:「我非常感謝醫師和大家,我會每天做運動。」

太太看到人醫會團隊到來的用心,百感交集的表示:「看看我們家的情況,還可以如何是好?我要讚美真主,祂讓我們無需到醫院,甚至不必花費買藥錢便可以得到治療,我怎麼可能不開心呢?」

同樣患有脊椎骨移位問題的諾麗娜,二十一歲的她是一名裁縫師,諾麗娜告訴大家:「媽媽告訴我,在我一歲半學走路時,爬上椅子上跌下來,那時候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和照顧,就造成現在這樣子了。」

由於沒有錢做手術,移位的脊椎越來越彎曲,導致諾麗娜一跑就會很喘,也比較容易疲倦,但是透過物理治療後,她覺得身體真的比較放鬆。諾麗娜表示:「我坐著也覺得辛苦,背部會酸痛,但我每天必須坐著工作。醫師叫我一定要每天做物理治療,練習深呼吸法,讓筋骨放鬆。我要謝謝這裡的醫師,感謝的話我不會說,只能說萬分感激。」

克難開刀秒康復 接力關懷為生命

回到義診現場,三十五歲的毛利達背部有一顆粉瘤越長越大,觸碰會疼痛,因此只能側睡。但是作為一名散工,沒有固定的收入,又育有四名孩子,家中並沒有多餘的錢能讓他看診,但是在這次義診中,讓他看到一絲希望。


雖然教室裡的光線不足,天氣也炎熱,但外科醫師董仁毅仍成功的為他取出三公分大的粉瘤,董仁毅醫師表示,「這是小手術,沒有什麼風險,不要急、小心做就會成功。我和我的助手都很滿意這次的手術。」

手術後的毛利達看起來很精神,他說:「我現在很輕鬆、很高興,手術中我沒有覺得痛!醫師很細心,很照顧我,謝謝慈濟和醫師,讓我這樣的窮人也可以來看病。」

咳嗽一星期沒好轉的蘭卡阿嬤,在媳婦莎迺的陪同下來看診,蘭卡阿嬤的臉色蒼白,夜間也會發燒、冒冷汗,而且體重只有三十二公斤,偶而也會咳血,看診的林志斌醫師懷疑她染上肺癆,而且是屬於重症者,為了證實蘭卡阿嬤的病情,便隨即安排到附近私人診療所做X光片檢驗。

看著X光片的報告,林志斌醫師證實蘭卡阿嬤是嚴重的肺癆患者,必須謹慎地做「隔離」措施。醫療團隊也徵詢任職斗湖中央醫院董仁毅醫師的意見,董仁毅醫師告訴大家:「一般上中央醫院不會拒絕任何緊急的案例,包括傳染病;病患還是需送院做徹底的治療和隔離,以策安全。」

鑒於蘭卡阿嬤沒有完整的住家地址,也說不出住在哪裡,當地志工當機立斷,與她約好來臨的星期三(11月22日)在甘榜狄丁岸學習中心相見,區時再由志工們陪伴蘭卡阿媽到醫院做治療。

族群寫照現百態 施藥予愛離苦難

十七歲的孕婦羅碧雅娜首次接受懷胎九個月以來的產檢,她的丈夫因非法移民身份而被執法人員逮捕入獄。然而經過超音波掃描,羅碧雅娜驗出一些狀況,但已近分娩期,為顧及產婦與胎兒的安危,婦科醫師歐陽康玫建議羅碧雅娜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一聽說要送院檢查,羅碧雅娜一臉茫然,似乎做不了主,而陪同女兒前來看診的的媽媽則深感擔憂,淚水不停地直流,志工在旁安撫著媽媽,請她安心。而任職斗湖專科醫院護士的林秀芳和幾位志工更是當下主動陪同羅碧雅娜到醫院。

經過詳細檢查後,幸好沒有大事,但醫院裡的醫師仍提醒羅碧雅娜如果發現胎兒減少蠕動,就須馬上到醫院進行催生。此時羅碧雅娜則面帶無奈地說:「醫院分娩需要很多錢,我們負擔不起,接生婦會在家幫我接生。」

這一番話,讓陪同的林秀芳護理師語帶不捨地說:「其實他們知道拖得越久,風險就越高;但因為沒錢,也只好接受這樣的人生。」

慈濟人醫會因各族群民情的不同,提供不同的看診服務,但是最初的一念心,仍是不忍患者為貧病受苦的悲心,希望綿密編織的大愛防護網,能夠護衛人人離苦得樂,合心協力為搶救生命而努力。

(整理自:馬來西亞沙巴義診簡報 馬來西亞報導 2017/11/19)

體愛成美 造善為恆

$
0
0
【證嚴上人11月30日臺中慈濟醫院行腳開示】
證嚴上人11月30日行腳至臺中慈濟醫院,聆聽各科醫護人員的醫療報告後,對眾開示,生命的豐富在於付出,時間會過,生命會老,可是精神慧命是永恆;並期勉人人用心用愛投入,體會三輪體空、心靈平靜之美。

首先,上人提及此次行腳為二十八個國家的新發意菩薩授證,感觸良深:「他們的歸來,也都是帶來了,讓我們慈濟在全球撒播愛的種子,更廣更擴,很多人都很用心、很重視現代的人間,而且很細心,也發大心。聽聽他們的分享,不管是什麼膚色,多種國家,多種語言,不過,都是共同的一念心,那就是愛,而且都是大愛。」

人間溫情映真締 人文紀錄現永恆

聽聞各國新受證慈誠委員的分享,上人甚表歡喜。「很多很多的分享,真的這都在今年的歲末祝福,從海外開始第一梯次的極貧和極富(指新受證慈誠委員)的兩相比,共同一個愛心的付出,這很令人感動,也很感恩,見到的是生命的真諦。」

尤其物質條件非常落後的國度,當地志工付出的愛與富裕國度的志工並無等差;當美國德州休士頓遭受哈維風災肆虐之際,上人呼籲全球慈濟人都要動起來,希望人人上街頭去勸募,遠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率先響應,接著是非洲,如莫三比克等國,他們深得法益,以法包容大愛,雖然生活在艱苦不堪的環境中,但為了要救拔天下苦難,卻能及時投入付出。

「最貧困的人要去救濟德州很富有的地方,這也都很感人啊!」上人強調,勸募不是為了募錢,最重要的是要讓全球人類,不論貧富,得知天下災情,人人都能提高警覺、戒慎虔誠。

儘管天下災難偏多,人間仍處處流溢溫情。每當上人行腳各地,總是欣喜能見到長年追隨的弟子前來相見。此次來到臺中,上人特別有感而發,「現在較少出門,半年出來一回,或者是其中一次沒有見到,那就是一年才能見到一次面。這一年中沒有看到的,前天在分會裡大家排排站,讓我突然間感覺到這一群老人家,怎麼我都不認識呢?都認不出來任何一個人,原來老得那麼快啊!」

上人語帶哽咽,「完全都蒼老掉了,病的病啊!老的老啊……人生的轉變,生命真的像溜滑梯一樣,就是這樣地一直滑下去,突然間讓我陌生了。因為這一群人是九二一的幕後英雄,他們飛天走壁,九二一所有的『秒』,一秒鐘幫我留下了永恆的歷史,都是人文真善美,他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

分秒見證為援助 時光荏苒希望在

九二一地震距今已經十八年餘,日前透過真善美志工的分享,上人從簡報上的照片回首當年……

「我完全好像突然間陌生掉,可是悲從中來,他們老,我也老啊!這種曾經有付出,在他們的生命中很輝煌的,真正的人生在秒中,每一秒鐘都是我們生命的唯一,每一個人的一秒鐘過去,它永遠都不會再重複回來,這都是因為秒秒地過去。所以我們的生命跟著時光的流逝,老相在無形中一直在浮現,身體等等的變相、變化真的是很多。」

一秒鐘一輩子,一秒鐘締寫歷史,當初九二一地震發生後,上人從花蓮趕到臺中坐鎮,慈濟志工在震災中提供了最大的人力物力援助,災區處處可見藍天白雲的身影。志工除了義診、發放應急金與物資、全天候供應飲食,還為受災鄉親蓋了兩千戶大愛屋,並援建臺中縣、南投縣等五十所「希望工程」學校,許多感人的事蹟已成為人們共同的記憶。

當初就在臺中舊會所(今民權靜思堂)裡,上人決定援建希望工程學校,認為這是千秋百世的工程,要蓋的是名副其實千年不倒的建築物,「所以,我們蓋的學校,外面在地震,應該要(提供鄉親)跑到裡面來避難,而不是跑到外面,這就是期待要有這樣的鞏固的學校。」與此同時,慈濟並為受災鄉親興建大愛屋,讓他們可以安住身與心。

「我們助人是不居功,可是大家生命中還要有記憶,要記住,回顧在那個時候付出是很辛苦。可是現在回顧起來,那個時候中部的大地震,假如不是全臺的慈濟人大動員,地震之後到底是什麼生態啊!可是有了大家動員,那一分愛心來膚慰著,人與人之間用心地膚慰,真正的身體力行給他們有安身處。」

醫者付出潤生命 看診無礙膚長情

上人回顧起過往,深有所悟:「真的很豐富,生命的豐富是因為你的付出,你有付出才會在回憶時,感覺到我們的生命很豐富。」

生命的豐富處,在於用心看待與投入。上人的話鋒一轉,讚歎臺中慈院醫師的付出;「最近一直在說『轉識為智』,我們的大醫王(神經內科張滋圃醫師)都做到了,真正地很細膩,從耳朵的皮蛇(耳帶狀皰疹),以為是皮蛇,一直到用心看(病患)眼神,從眼神認定是多發性的,真的是不可思議,從這樣可以看出了真正地很細膩。」

慈濟的醫療人文是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我們的居家關懷很感動,現在生病的,醫療科技很發達,有錢人不擔心生病,就是沒有錢或者是老病殘,這在家裡該怎麼辦呢?看到了傅醫師(神經內科傅進華醫師)他也願意,還有我們的大醫王,真的是發揮真誠的大愛。不管是去山上,那麼不好走的路,還有在偏僻的地方、鄉下的地方,大家都不辭勞苦。他們都願意去,不只是去看病人而已,還要去了解他的環境,還要幫他整修,還要幫他整理,這不是一般人,連他自己的親人要這樣付出都困難。」

醫者佛心,如菩薩般無私付出。「大醫王對病人那樣地細心,依依不捨病人,這真的就是我們慈濟醫療人文的真情。很真誠的情感的付出,不管是在醫院搶救,在院外的家庭裡,我們到那裡去照顧他們,這全都是很不簡單,真的很不簡單,我們都做到了。」

長者照護天倫樂 命亦永恆心歡喜

慈濟醫療人文的體現,最值得一提的是護理之家為病患提供的照護。上人期待的護理之家不是老人的收養院;「我期待真正的老人養身之處,應該在家庭,這應該是要去教育子孫要照顧。不過,白天照顧困難,我們倒是白天照顧他,但是最後讓他在家裡,可以安享天年,這才是老人最快樂的,最想要接受,想要擁有的。他的一輩子的付出,到底為什麼?都是為家來打拚,都是希望在他的子孫。但是人一老了,就要送到老人院去,這個人生是很悲哀的。」

聽到護理部報告護理之家收治長者療治的過程中,以輔導他們重新回到家庭生活為目標;臺中慈院醫護一心,用愛在付出,將慈濟人文落實在醫病之間,令上人感到十分欣慰。

「我也很感恩,我們的護理之家是一種護理健康,身體的健康,要輔導給老人有一個回家的希望,還要教育他家庭的子孫孝順之道,歡喜盡心把父母老人接回家裡。這種的天倫之樂,老人可以接受到,子女可以說以身作則。他也有下一代啊!讓下一代來看看爸爸在孝養。人家說那種的身教,來教育他的兒女,這就是家庭倫理的教育。」

上人開示,「最重要的是給他們的『感受』,真的老人得到那分很歡喜的心,回到他們的家,他還是會想回家,回來心靈的家,那就是護理之家。這就是他們心裡、心靈歸向的大家庭;回他們的家是小家,他們回去了,但還是很想回到心靈的家,可見這是很成功的經營。」

欣見臺中慈院醫護同仁之間用心用愛付出,上人欣言,每一次來到臺中慈院,內心總是有很感人的震撼。「總而言之,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時間會過,生命會老。可是我們的精神慧命是永恆的。我們做了,那就是我們心靈的分享,真的是很美、很美,三輪體空,平靜,三輪體空的世界,真的是很美。」

衣食無愁 在慈濟找到幸福

$
0
0
其實人生轉個彎,就遇見了幸福。曾峰、吳廣超夫妻什麼都不缺,凡事都有傭人代勞,過的是人人稱羨的幸福生活,但心裡卻覺得少了什麼。直到接觸慈濟,投入環保志業,每天做資源回收,兩個人才感受到連錢都買不到的喜悅,這種幸福感過去從來沒有過,也是站在門外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入慈善門 喜學付出

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一梯次11月18日於慈濟三重志業園區開營,包括佛教儀軌、法脈宗門探源、慈濟志業現況與花蓮靜思精舍尋根等課程,來自福建、廣東、廣西、湖南等地的學員共三百五十九人參加。

廣東學員吳廣超個性活潑直爽,先生曾峰卻是內斂穩健,兩人個性迥異互補,生活安逸幸福。吳廣超特別喜歡美食與旅遊,從未想過慈善是怎麼一回事。2013年9月間,碰巧遇到一位慈濟志工邀約,她抱著捧場的心理參加幾次活動後,聽著聽著還真聽出了感動。

那位志工說起慈濟志工行善的理念:「一滴水滴到大海裡才不會乾涸,如同善心善行一樣。」吳廣超的心似乎被觸動了,決定參加慈濟,踏入慈濟的大門後又聽說,做善事必須做到「福慧雙修」,懂得道理,還要行動。

其實吳廣超事事都有家中的傭人在服務,從不做家事的她,一聽之下,心裡打著如意算盤:「我參加讀書會、上志工見習課,聽講經說理的課,『修慧』就好了;讓曾峰做環保『修福』,這樣豈不兩全其美!」

半年後,吳廣超發現曾峰也開始上志工課了,一股氣不服輸,她挽起袖子也跟著志工做回收。第一次是在四個里大的社區做環保,吳廣超看到志工來回搬運回收物很辛苦,做事講求效率的她,立即買了一部電動的環保三輪車,命名為「環保一號」。當時,她還很得意,覺得自己很聰明,後來才知道其實參與慈濟事,過程中歡喜付出最重要。

放下身段 深入環保

一頭栽入慈濟志業的善門,吳廣超對慈濟還是了解不多。2014年,吳廣超受邀來臺參加「實業家生活營」,她當作是一次旅行答應志工,萬萬沒想到五天的營隊竟改變了她的人生。「上人為了社會如此無私地付出,我很感動,慈濟事我是做定了。」

從那時起,吳廣超的生活不一樣了,連帶地也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向短髮的吳廣超不再剪髮,梳起了慈濟頭;她也在家中安裝大愛臺,開始去薰法香。以前睡到自然醒,吳廣超為了早起薰法,邀約志工每天到她家看大愛臺,得以堅持至今。她和先生發願茹素,為媽媽祝壽時以素食宴客,老人家很歡喜,當場送給親朋好友每人一本《靜思語》,鼓勵大家茹素護生、多做好事。

而投入環保,吳廣超更是常常做到汗水淋漓,朋友見狀,關心著:「在家當少奶奶就好了,何必做得這麼辛苦呢?」滿心感到溫暖,吳廣超不假思索地回答:「雖然做慈濟早出晚歸,但再怎麼辛苦,都很開心。你沒有親自做,是無法體會的。」

2011年起,吳廣超住的社區開始有慈濟志工推動環保志業,今年(2017年)又邁向另一個里程碑。社區物業公司看到志工天天做環保,全年只有春節休息,主動提供一個做回收的空間。為了向下扎根,志工在社區舉辦「環保小小兵」活動,每週六到各家幼兒園宣導,讓孩子們從小認識環保。

因為熱愛環保志業,吳廣超未來最希望與志工帶動社區內十二棟大樓的住戶,影響人人一起來愛護地球,做好事就從維護生活整潔做起吧!【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瑞清、李德美 新北市報導 2017/11/20)

寸步護地 歲末匯聚愛能量

$
0
0

【基金會新聞稿】2017年國內志工首場受證及歲末祝福於12月1日、2日接連兩天,正式在彰化靜思堂展開。三個場次四千位志工及會眾,年齡從最小的一歲到最年長的百歲人瑞蔡寬,接受證嚴上人祝福下展開。

入經藏演繹 虔誠祈福

慈濟2017年歲末祝福主題為「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大愛共伴有情天」,匯聚人人愛的能量,就能化解人世間種種的不調和;「寸步鋪路護大地」,放眼天下環境汙染、四大不調,人人責無旁貸,必須共同付出一分虔誠的愛,寸寸步步把愛鋪向每一個鄰里,聚集善的心念,讓大地平安、人間就平安。

在彰化地區舉行的2017年國內志工首場受證及歲末祝福, 12月1日含早上場及下午場,12月2日的場次則有來自環保、福田、教聯會、大愛媽媽、慈青、慈警、骨髓捐贈等,投入各類志工功能的會眾及志工與會,接受證嚴上人祝福。

三個場次除接受證嚴上人祝福外,與會會眾及志工並以演繹〈勤行頌〉、〈無量義經.德行品〉、〈無量義經.說法品〉的入經藏演繹,為眾生虔誠祈福。

記憶保養班 關心長者

此外,面對當今社會型態,老人失智已普遍受到重視了,證嚴上人關心各地區慈濟志工如何投入社區關懷老人問題。去年(2016年)歲末祝福時,彰化和美地區醫師林榮威,聽證嚴上人提起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已開始在各地推廣「記憶保養班」,即於2017年2月開始與慈濟合作開辦。


此次證嚴上人再度到彰化主持歲末祝福,來自和美「記憶保養班」的「五月花千歲樂團」長者們,在志工的陪伴下,特別到歲末祝福現場表演,獲得全場的掌聲;同時也讓會眾們感受到,透過志工社區關懷的投入,也能讓老人問題獲得有效的改善並給予貼心的照顧。

慈濟基金會表示,臺灣以愛、以善為寶,最美的是人間溫暖。2017年慈濟歲末祝福主題「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期待好事人人做,一起發揮愛的能量,廣結善緣,讓世界更美好。

(新聞稿:鄒忠宏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12/01)

小小兵學分類 環保護地球

$
0
0
長長的隊伍,小小的步伐,臺南市威爾森德高幼兒園的學生們背著小水壺,好奇的東張西望。為了配合11月的課程環保教學主題,全校一百四十五位師生分成兩梯次,來到慈濟臺南東區人和環保教育站做參訪,並學習回收分類。

魚肚反白,天色稍稍露出了曙光,臺南東區人和環保教育站的志工不停歇地將環保車載回來的塑膠袋,一包一包地打開,動作迅速地將回收物分類……因為隨著和煦的陽光溫和地探出臉來,威爾森德高幼兒園的六位老師也帶著九十位的中班幼童來到了人和環保教育站,準備參訪。

大愛媽媽 講解環保十指口訣

孩子們好奇可愛的模樣,讓列隊歡迎的志工們情不自禁地擁抱著這群可愛的小天使,並協助將孩子們分成「蘋果」、「鳳梨」、「百香果」三種水果班,在環保志工的帶領下,開始在環保站裡探險,一起認識可回收的資源。

「來,小朋友,把我們的雙手舉高高,像我一樣喔!數著手指頭,瓶瓶罐罐紙電1357。」大愛媽媽賴瑞珍舉起雙手,教孩子們環保十指口訣。賴瑞珍以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詞解說,讓孩子了解資源回收的分類有哪些。

「告訴我,瓶子用完為什麼要清洗乾淨呢?」賴瑞珍問著孩子們,只見孩子們大聲的回答「會生螞蟻,會臭臭。」賴瑞珍續問「你們知道甚麼東西可以回收嗎?」此時的孩子們開始思索,此起彼落回答著「瓶子、罐子、還有紙……」

為了幼兒園的參訪,志工們將環保站的回收區分成四個小站,第一站為小型件拆解區,第二站則是寶特瓶整理區,第三站是資源分類區,最後的第四站是塑膠袋分類區。

回收分類的站長邱惠玲,從回收回來的垃圾袋中,拿出髒兮兮的塑膠蛋糕盒,以驚呼的口吻大叫,「好髒喔!這個蛋糕盒怎麼辦?」。蘋果班的孩子們也掩起鼻子直搖頭的表示「好臭哦,好難聞!」

邱惠玲告訴孩子們,這些可回收的物品,一定得洗乾淨後再回收,才不會造成惡臭,但是如果寶特瓶裡還有水,可以直接丟嗎?只見小朋友爭先地搶著回答,「不可以,要先倒掉洗乾淨再回收。」

鳳梨班的孩子張小弟更進一步補充的說:「寶特瓶和垃圾放在一起就變成垃圾了,所以要做回收分類。」同時擁有環保觀念的他,也繼續提到除了寶特瓶,還有塑膠袋,瓶子,玩具都是可以回收的物品,為了愛護地球,不只自己做,回去還要告訴家人,親戚,朋友,大家一起做。

分站學習 分類回收從小紮根

看著地上擺了好幾個黑色大膠籃,邱惠玲繼續在問答的互動中,詢問孩子們鋁箔、塑膠瓶、紙張等的分類位子,不僅讓小朋友認識回收的物品有哪些,如何分類,也讓他們知道一些環保小常識。

來到了神奇的拆解站,站長許秀鈴以變魔術的方式,跟著環保志工一搭一唱地解說著,此時孩子群中,突然有人發聲,「妳要小心喔!會不會被電到啊……」小朋友童言童語地提醒正在拆解電器用品的志工,引來了大家一陣笑聲。但是透過志工們的解說,孩子們終於明白這只是一項小型廢棄物的拆解動作,並不是大型機械的分解。

而且在志工熟練的動作下,不一會兒廢棄電話裡的IC版、塑膠、小螺絲釘便逐一拆解並分類出來。蘋果班的蔡小妹認真地說,「師姑好厲害喔,我爸爸也很厲害,他也會把壞掉的東西修理好,回去我要告訴爸爸,修理不好的東西也可以回收。」

「這裡好擠哦,都快沒路走了呀!」來到了塑膠袋分類區,孩子們除了驚訝於眼前成堆的塑膠袋山,也紛紛嘟著嘴巴直嚷著「無路可走」。吳育沂趕緊接話:「對啊!你們看,這麼多的塑膠袋,是誰製造的啊!是我們自己呀!對不對?塑膠袋埋在土裡永遠不會爛掉,大水一來又會堵住排水孔,造成淹水,所以我們應該少用塑膠袋,甚至不要用喔!」

趁著孩子們在思考的過程,吳育沂接著問:「你們跟爸爸媽媽出去買東西,有沒有自己準備購物袋啊?」「有啊!我跟媽媽出門買東西都會自己帶袋子裝東西」、「我也有」、「我家也是」,小朋友此起彼落地回應著。吳育沂更是握當下再次提醒,「你們真是乖寶寶,記得塑膠袋也可以回收,但最好是不用喔!」

志工用心 企盼小小種子萌芽

告別了塑膠袋分類區,孩子們也進入實作的寶特瓶分類,只見一簍簍洗乾淨的寶特瓶,環保志工將寶特瓶放在地上,示範如何踩扁寶特瓶。而孩子們也開心地踩著寶特瓶,壓扁的聲音此起彼落,寓教於樂,踩得不亦樂乎,直嚷著「我還要」、「我還要再踩一次!」

小心翼翼地撿起來踩扁的寶特瓶放進回收膠籃裡,百香果班的張小妹開心地說:「我要保護地球,寶特瓶回收要自己做,也要告訴爸媽一起做。」

看著孩子們在環保教育站裡的學習,蘋果班的蔡宜真老師說起在參訪過程中,心裡最深刻的感受,表示「慈濟的環保站整理得很乾淨,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一點都不髒亂,回收種類分得很仔細,讓小朋友一眼就能認出這一區是回收紙箱,那一區是回收塑膠袋,一目了然,真的很棒。」

而幼稚園的行政老師薛美娟表示,幼兒園非常重視小朋友的品德教育,平常在學校就會教孩子們做回收分類。這次是因應學校「瓶罐」的環保課程,所以安排孩子們來環保教育站了解並實作,希望孩子「知福惜福再造福」。

環保志工蔡月絹也很開心能透過環保實作的體驗,讓孩子們知道做環保也可以很快樂,並且可以帶動全家一起做。同時也感恩大愛媽媽為孩子們安排的環保課程,加深小朋友的環保觀念,讓小小兵也能做環保,進而影響周遭的人。

一場回收分類的參訪,在幼兒園老師與志工們期盼下,透過親臨現場的感受,讓孩子們明瞭環保其實就在隨手之間,愛物惜福每個人都做得到。小小兵也能做環保,影響更多人來疼惜地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秀玲、胡玉蘭 臺南報導2017/11/29)

不輕行道 寸愛灑鋪

$
0
0
【證嚴上人12月1日彰化歲末祝福上午場開示】
「現在已經手裡拿到紅包,這就是叫什麼啊?對,歲末祝福,表示年快要到了,一年快要過了。師父已經開始出門,彰化是第一場的歲末祝福,在臺灣。」

每年的歲末祝福,是慈濟大家庭「添丁」的時刻,證嚴上人會親自為完成培訓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員,以及榮譽董事授證,並頒發福慧紅包,祝福每一位慈濟人與會眾,以感恩心送走過去,用歡喜心迎接新的一年。

2017年臺灣第一場歲末祝福,12月1日在彰化靜思堂舉行,近一千四百人前來接受證嚴上人的祝福。上人開示,「慈濟是一個慈善的團隊,要先啟發善心、愛心,不只是要愛人類,還需要愛大地。所以愛人類就是慈善,要去救濟等等都要做,愛大地,環保很重要。」

環保實作啟智慧 呵護疼惜護大地

志工們不分年齡、無關老幼,謹記著上人的教導,在生活中落實環保資源回收工作,用真誠的心來疼惜大地,用溫暖的雙手來呵護受毀傷的地球。

「現在這個大地已經受人類(破壞),實在是,包括我們在內,每個人來到人間,難免都有汙染地球,汙染大地,任何一個人都有,何況我們人生活很隨便,簡單垃圾就丟掉。因為我們的生活很豐富,愈豐富的國家,產生的垃圾愈多。」

全臺各地有許多慈濟環保志工,總想著為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盡一分心力,平時穿梭社區裡、巷弄間,撿拾、載運可回收的資源,送到環保站,再由蹲點在環保站裡的志工,進行資源分類的工作。

「看到竹塘(環保教育站),回收回來除了塑膠類之外,還有保麗龍,很蓬鬆沒有人要收,燒了最汙染,這個東西,政府也不收,一般人更不想收,那誰要來收?慈濟人來收。慈濟人不是人,是什麼啊?菩薩啦!真的是整臺車載著,載著這蓬鬆又沒人要的東西。」

並非所有的回收資源都難以處理,像是寶特瓶,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後,抽絲再製成紡織品,成為一件件透氣且清涼的衣服、褲子等;另外也可以再製成襪子、釦子、皮帶、鞋子等實用的生活物品。

「你們全身(所穿的)都是回收回來,還很用心細細分類,分得很乾淨,那就要分得很乾淨,同樣是乾淨的瓶子經過處理過。但是我右手拿的這支瓶子,左手拿的這支瓶子,到底這兩支瓶子的質(料)有沒有相同?(眾答:不同。)你們都知道不同,師父都不知道!因為我都沒有在做啦,所以說有做有經驗,有經驗有智慧,你們開智慧了,你們智慧是從經驗來,經驗就是你們做來的。」

珍惜點滴惜資源 平等發心拾回收

聽聞佛法不難,難在了解、體驗佛法,將佛陀的教示身體力行在生活中。上人舉例說明,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生病了,但是,為什麼還要繼續傷害它呢?

「二、三十年前,師父知道那個紙,過去傳真,有傳真機正好開始出來時,就很流行,每一個辦公室都有一臺傳真機,傳真過來……開機就一直傳過來,傳一張、二張,第三張剩一行,一大張紙這麼的長,整個都白的,不知道現在環保還有沒有這個,有沒有?沒有了,現在不流行了,一段時間,就是因為這樣很浪費紙張。」

一棵生成二十年以上的大樹,才能製造五十斤的紙漿,製造過程已經耗費很多資源,且可能造成汙染;製成紙張之後,人們在使用上卻又不懂得珍惜,無意之間造成了浪費。這每一點一滴的資源,都讓上人感到心疼。

「當時師父感覺到,紙是如此浪費,我們大地山林的大樹,水土保持已經受到傷害,因為這樣,我就開始來呼籲紙要回收,紙箱要回收。我們最初、最早期就是回收紙類。過沒多久,時代在變,就慢慢變成塑膠類,塑膠類就造成大地的問題大了,要掩埋,將它埋起來不會爛,囤起來成垃圾堆,問題一直產生。當時我們就又開始呼籲,連塑膠類我們也要收。」

上人的聲聲呼籲,志工們全都聽進心裡,無論身分背景、學歷高低,全都一起響應環保資源回收工作,環保志工的身影無處不在。

「回收,說起來也真不簡單,我們的慈誠菩薩,我們的委員,全部要去收,他們每個人這樣收都不惜辛苦。(經過)一段時間,工廠、企業界的人也都很支持,甚至有董事長、老董事長娘用她的賓士車去回收,她的轎車去做環保車,也有這樣過。總是那種發心,人人開始不分階級,每個人都投入。所以一直一直(擴散),菩薩就普遍開始,看到無處不在,環保菩薩愈做愈感動人。」

千手觀音共成就 資源再造成物資

每一位環保志工發心付出,人人伸出兩隻手,放下身段、彎下腰,他們不是為了自己,只為了維護環境清新,讓地球得以永續。上人讚歎彰化環保志工林鴻嘉,即使身患多重癌症,仍堅心投入、堅守環保崗位。

「林鴻嘉居士雖然身體有坎坷,他把他的身體,不顧他的身體(疾病),但是他保持到現在還很健康。雖然他有兩次的癌症,但是你看他的身體精神、力量就是健康的。他是用他的精神、用他的體力,真正這樣做過來,他有他的健康之道。不只是他的健康之道,他吃東西很環保,只是蔬菜、水果、五穀粉、芝麻類,就只是這樣而已。」

一手動時千手動,五百個人各伸出一雙手,就是一尊千手觀音菩薩的化身,為後世後代的子孫,做好環保,守護大地,顧固我們所存生的地球。

「我們將它(資源)回收、分類之後,我們的大愛科技去研究,變成了我們每天可以用,還可以每個國家有災難,毛毯我們很快就送達。宗教處的同仁(王運敬、陳祖淞)來和師父報告,墨西哥我們運出去的毛毯一萬多條,兩個四十呎的貨櫃,12月4日就可以出關,開始可以領出來,就用兩天要運到重災區去。」

循環造善愛鋪灑 不輕眾力啟智慧

慈濟國際賑災所發放的環保毛毯,是將回收的寶特瓶還原成原料,再抽紗、紡織成布,最後裁製成環保毛毯,而這一件件厚實而溫暖的環保毛毯,正是來自每一位環保志工的愛心所匯集而成的。

「我們一直、一直將這些東西作善的循環,所以我們一直在進行。各位,你們的付出,第一,你們的常識,你們的智慧,真正做出現在全球很大文明的國家都在探討的大學問,要怎麼樣將這些東西可以減量,減量之後,我們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再將它增加應用的東西,很精緻,不用再從地底下抽石油,不用在抽,可以讓物資豐富。保麗龍也一樣,大愛現在在研究,回收一樣有用途,不會讓它汙染大地,不會汙染空氣。」

上人感恩每一位環保志工的付出,同時提醒大家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的力量,結合所有人愛的力量來付出,長期投入環保工作,讓這一分護大地、愛地球的心,綿密不可分,普遍地鋪灑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裡。

「各位菩薩,師父感恩每一位菩薩愛的力量的付出,不只是為臺灣,這是為天下整個地球,這是愛的力量。所以說,不是臺灣顧好就好,而是整個地球都要將它顧好,我們才能平安,因為空氣是通透的,地也是同一塊,所以我們顧好這裡,顧好那裡,全球同時來顧。」

福慧粥啟愛 三姊弟成志工

$
0
0
【基金會新聞稿】一碗福慧珍粥,啟發一位小學生的愛心,間接擴散大愛在家裡。從小就投入服務人群志工行列的南投年輕人林漢鍚,原本家人不認同他做慈濟志工,但是什麼因緣讓他的大姊、二姊雙雙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12月1日慈濟舉行2017年首場歲末祝福,在結束後出場時,慈濟志工以福慧珍粥結緣,福慧珍粥即八寶粥,是1992年某個慈濟聯絡處啟用時,證嚴上人希望志工忙於準備之際,不用再花時間搓湯圓、悶煮食材,因此請慈濟志工研發成營養又喜氣的罐頭。基於惜福愛物,在罐子上加上蓋子,空罐變成儲存善念的存錢筒。

幼時行善萌愛心 堅持續緣持造善

慈濟志工林漢鍚談起加入慈濟的因緣,就從這罐福慧珍粥開始。小學六年級時,林漢鍚的導師也是慈濟教聯會老師洪妙禎,在1999年8月土耳其發生強震、亟待各方援助時,發給全班同學一人一罐福慧珍粥當點心,願意的人也能將它變成存錢筒幫助土耳其。

林漢鍚從小就會購買慈善團體的郵票幫助國外需要幫助的人,從沒想過幫助別人要分國內國外,一個月後林漢鍚把投滿一塊錢的福慧珍粥存錢筒呈給洪妙禎老師,之後每個月都省下零用錢一百元當慈濟會員。

林漢鍚把存錢筒送出後沒幾天,臺灣發生921大地震,年幼的他對於災情沒有太大感觸,只知道各界物資發放不均,物資多的地方開始出現資源浪費。當知道慈濟是實際勘災,把物資送到受災者手裡,林漢鍚與父母對慈濟有信心。

國中畢業後林漢鍚找到慈濟,就一直參加慈濟活動,大學也加入慈青,只是當時家人都希望他以課業為主,包含兩位姊姊林麗惠、林麗君。沒想到兩位姊姊一起在2017年12月1日成為慈濟委員。

慈濟品德修習氣 受證發願勤值福

原本大姊林麗惠對慈濟很不認同,剛嫁到夫家不適應時,有一次跟先生吵架,到臺北找林漢鍚,還在讀大學的林漢鍚當然不知如何安慰大姊,便帶著大姊到慈濟志工家,慈濟師姊陪大姊林麗惠聊了一整晚,林麗惠才對慈濟改觀,回到彰化開始成為慈濟會員。

林麗惠帶著小孩參加慈濟親子班,發現慈濟教小孩的生活行禮儀很棒,小孩也把慈濟教的落實在生活上。林麗惠後來成為親子班隊輔,原本急性子的她,脾氣也變好了,在弟弟林漢鍚鼓勵下報名見習培訓。

二姊林麗君則是到逢甲靜思書軒認識慈濟,後來到了紐西蘭參加當地的志工服務,覺得在慈濟一直有家的感覺,志工的愛一直陪伴,原本個性較內向,做慈濟後比較與人互動與分享。

看到證嚴上人為兩位姊姊受證的林漢鍚,內心感動不已,2011年就受證的林漢鍚很開心家裡有共同一起做好事的伴,三姊弟發願用父母給予的身體,做利益人群的事,為父母植福、報答親恩。

(新聞稿:鄒忠宏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12/02)

教育植美善 為難童展希望

$
0
0
孩子要畢業了!家長滿懷期待和喜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靜思堂,兩所難民學校舉辦畢業及頒獎典禮。表現優異的難民學生上臺領獎,過去一年的努力獲得肯定。

慈善聯手 讓馬國難童安心求學

馬來西亞慈濟吉隆坡靜思堂,2017年12月1日舉辦一場特別的畢業典禮,見證二十一位難民兒童,完成小學教育。雖說是小學畢業典禮,但難民孩子求學因素不同,造成畢業生年齡出現差距。

聯合國最高難民署代表美美上臺致詞,表示:「我們非常感恩慈濟基金會作為合作夥伴,協助實現(難民享有)教育機會。」辦學除了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教育,同時也讓過去一年表現優異的難民學生上臺領獎,努力求學的過程獲得肯定,順利獲頒畢業證書。

畢業生諾貝耿說:「感恩聯合國難民署和慈濟幫助緬甸(難民)。如果沒有他們,緬甸(難民孩子)不能接受教育。」雖然這群難民兒童求學因素告有不同,但是把握難得的機會,一樣珍惜這份好因緣。

人文教育 為難童植入美善希望

儘管只是國小的教育,但是學生之間年紀的差距,讓人可以明白他們的求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不過,慈濟教聯會志工林秀勤表示:「他畢業了以後,他沒有辦法上中學也好,至少這短短的五、六年,在慈濟和聯合國難民署照料下,(感受)難得的人間有愛。」

尤其慈濟志工長期在校推動的人文教育,也讓孩子們展現了成果。家長札涅說到,「我們在這裡看到很多創新的作品,全部都是我們的孩子參與製作,他們設計很多東西,他們也了解到世界可以很和平、安全、快樂和乾淨。」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為了難民兒童的受教育權,慈濟志工不只在土耳其、泰北等國家進行援助。現在看到馬來西亞的難民兒童能夠順利畢業,馬來西亞慈濟與聯合國難民署的合力推動,再次讓身在暗角的難民孩子也能看見曙光。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 王楨瑩、黃鉅程、胡永雄 馬來西亞報導 2017/12/01)

依誠行經 得法為智

$
0
0
【證嚴上人12月2日彰化歲末祝福上午場開示】
「菩薩們,真的想師嗎?(大眾回答:有。)好,感恩,這用心用愛,彼此互相關懷,師父很相信,人人都很關心師父;可是,師父更關心所有的弟子啊!弟子們的慧命增長,是師父最期待也是最要努力的方向,期待人人在人間菩薩道,能體解、能接受、能銘刻於心,就能一生無量。因為法入心,才是真正無量的真理,法,可以去廣度眾生。」

佛心師志啟慧命 行道正確方向正

證嚴上人12月2日於彰化分會的第三場次授證歲末祝福中,表達了心心念念都掛記著發心發願追隨自己的弟子們,期待眾人以誠正信實的心念行菩薩道,讓自我的慧命持續增長。〈勤行頌〉四句頌文: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信心誓願學法門,實心誓願成佛道。

「慈濟人,誠正信實,這都是我們共同的一念心志,一定要有佛心師志。今天的受證,佛心在心頭;師志,還要銘刻立志於願力中。相信天下眾生廣無邊,只要我們人人心中是佛心,無所不在、無所不度天下眾生,這就是師父那麼在意弟子的慧命。」

上人明言,慧命就是從佛心師志開始,並樹立起了願力,才有力量;有心而沒有願,就沒有力量。

「這一念心,我們要正,心要正;打從一心,很誠懇的心。你我師徒,師父對弟子別無要求,我最要求我的弟子,人人是菩薩;我的弟子,人人都要成佛。這是非常誠懇的心,對弟子只有這樣的要求: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成佛,這都是師父對弟子的心願。」

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慈誠隊員,即是發心立願秉持佛心師志;師徒之間以誠相待,同行廣度眾生之志。

「弟子要用很正確的心態,好好地接受,所接受的法,要正信、正念、正思惟,還要正心、正語、正業等等,總是凡事要往正的方向,因為我們要學佛道,我的這一條道路,你要怎麼走,正確的方向,步步向前,走得沒有偏。」

以誠而生無量義 四弘誓願度眾生

靜思法脈的方向,就是行菩薩道,誠心誓願廣度無邊眾生。

「師父要給大家一個人生的定點方向,那就是要以最誠的心,彼此互相接觸、互動,離不開一個字,就是『誠』——誠心誠意的互相對待。菩薩,我們要學菩薩,菩薩道叫做覺有情,覺悟的有情人,覺悟就是智慧充分,才能覺悟天地間的真理。所以我們要守好這一個『誠』,心才會專,誠心相對,不要有疑心,也不要耍心機,我們總是一心一志互相對待,這誠字很重要,在慈濟人彼此的相對待,共同勉勵。」

自我開闊心胸,以誠待人,也是自度而度他的過程。

「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很期待『一生無量』在慈濟人的內心裡,要廣度眾生。但是你要廣度眾生,一定要先把自己要度,所以有的人就說:『我先把自己顧好再顧別人。』話不是這麼說,所謂度自己,度己度人平行,把握分秒,把自己的觀念矯正過來,同時也要趕快跟大家分享。自度度人這是很重要,所以我們要有正知、正念。」

有了正確的觀念,自然煩惱來時就能轉化,而不被雜想轉了自己的心志。

「正心誓願斷煩惱,煩惱要斷啊!要不然的話,拖泥帶水,一直說要用方便法度人,但是方便到了無常來時,度不到人,自己也被不明白的方便度過去了,也會很辛苦,到那個時候轉回來真的是很辛苦。」

佛陀住世為說法 次第漸進解因果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二年後,捨方便法而開始講述《法華經》的道理,從〈序品〉終至〈普賢菩薩勸發品〉,次第而說法。

「師父要離開花蓮之前,哪一品說完〈如來壽量品〉?佛壽多長?無量,這種無量,說的是佛陀的法身無量;但是(佛陀)應人間的事緣,也有段段的續緣,因為我們人間的眾生很愚癡,佛陀久了,太近了,可能都不會起了這個珍惜的心,所以佛陀要分段應緣來人間,也要順著世間的生態而在住世人間。」

佛陀住世而說法,也是如世人一樣都歷經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

「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老態出現了,和世間人都一樣,他的身體也有生、老,也現出了有病相、體弱,這都是佛陀來人間曾經有過,也曾經腳踩到樹枝,也是同樣發燒,生命也曾經在危機中。因為佛陀現身人間,就和我們人的生態一模一樣,這就是佛陀的偉大處。」

雖然同樣歷經生命法則,然而佛陀透徹了宇宙真理,住世而說法,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以「四聖諦」說明了人世間苦難偏多。

「第一場的法是什麼法?是苦啊!最苦的,都是在自然法則,苦在成住壞空,苦在生老病死,苦在生住異滅,這都是苦。成住壞空、生老病死,這都是在在身外的,可是我們會面對,剛剛大家看到大藏經(《2017慈濟大藏經》影片),多少大自然的這種不調和,變成了很大的災難,這都是成住壞空,不管是水災、火災、地震、風災,造成了多少災難。」

苦難百態一念成 悲心善念為膚慰

透過慈濟大藏經影片,上人說明苦的型態,有形之苦,來自於人身的生老病死、物質的成住壞空;無形之苦,則是心靈的生住異滅。

「佛陀的時代,向我們預言的五濁惡世,我們現在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種五濁惡世就是心靈的。在心態裡,或者是迷失自己,或者是由不得自己,或者是心念偏差去,所以一念之間,造成了普天之下人禍偏多。」

慈濟目前已經在全球幫助過九十五個國家,除了天災,就是因人禍傾軋而產生的國際難民。在亞洲的約旦、泰國、馬來西亞、歐洲塞爾維亞與土耳其,長期的陪伴流離失所的地球家人。

「泰國,聯合國的難民署也是付託我們(泰國慈濟志工)負起了這個難民的義診,已經兩年多,每一次義診,要用二十七種語言去和他們(國際難民)翻譯。都是在人心,少數人的人心不平衡,就一個念頭一轉,一個命令一下,就轟炸了,砲火下的餘生人,逃難出來,苦啊!很苦。這都是心理的生住異滅——人生起了一念好心,或者是升起一念惡心;好心念,總是在每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好心人在庇護著,一群群分布在不同的國家,都是好心人去照顧。」

大愛無私募眾心 說己所做弘志業

上人以慈濟在世界各地救助國際難民,而臺灣作為慈濟發祥地,也募集「國際心蓮」,給予各地慈濟志工支援。

「這都是願、願力,有願有力;要不然,天下的人人好心,雖然是有心,但是沒有「願」,就不願意付出。要有人集中起來,力量才能夠付出,可以救很多人。我們一定虔誠地發心立願,要願度天下眾生。那就是要先學好道理,要不然,人云亦云,有的人會說:『臺灣不顧,那要顧到哪裡去?』這就是在『顧臺灣』!為臺灣造福,期待臺灣平安無事;一旦有什麼事,不也就是慈濟人都是即刻地、馬上地同樣付出。這都是我們臺灣每一個角落。」

大愛無私,不分地域,透過啟發人們的愛心來付出,同時期盼人們行菩薩道而掃除內心迷茫。

「你付出的同時,就是守護臺灣,這才是真智慧!在不影響人人的生活,還可以顧及天下人。所以請大家,也都要以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多關心,而且都要自己要有自己的信、願、行。」

上人期待眾人,要相信自己,也要時時主動了解慈濟的作為,才能向別人說明慈濟的做法背後的理念。

「信心要十足,不要說自己都不去了解我們的慈濟,人如果說『你們慈濟怎麼樣……』就無言以對。真的,在現在的科技發達,人人都有手機,隨身帶、隨手點,都可以點出了我們慈濟到底為天下做什麼,不管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都是隨時點。不管對方在說什麼,你就可以分析給他聽,絕對不會說:『我沒辦法好回答。』只要有心,要誠心、正心、信心,你一定可以回答。」

步步踏實勤行道 依教奉行六度行

上人提醒,佛法是在人間中、在生活中。因此慈濟宗門依循著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方向,踏踏實實地付出。

「我們的菩薩是真實的菩薩,腳踏實地,人對人的菩薩。我們是真實菩薩,所以要用智慧來面對這個時代、世間的事實。我們要以「實心」誓願成佛道。學佛不就是要成佛嗎?但是,成佛談何容易,但是,你一定要起步走。」

上人殷殷勉勵新受證的委員、慈誠隊員。

「雖然是見習、培訓圓緣,可是真正的行菩薩道,就是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是生生世世長的路喔!所以這生生世世,在今生此世一定『轉識成智』。有智慧,才不會來生迷失。慈濟人的誠正信實,就是成佛的四弘誓願,這要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都是我們的方向啊!」

墨西哥勘災完成 即將發放

$
0
0
【基金會新聞稿】走過一個個遍體麟傷的城鎮,關心一戶戶斷垣殘壁的鄉親,感受每一個受災鄉親之苦,慈濟志工用心細心勘災造冊,難行能行使命必達。

12國志工匯聚 舉辦六場發放

墨西哥9月發生強震後,慈濟志工於9月24日陸續前往勘災,儘管震後的災區面臨許多考驗,各國慈濟志工匯集英、西文系人才,並帶動當地居民投入,親力親為勘災。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含慈濟醫療團於12月3日陸續出團,於12月7日起於墨西哥舉行六場大型發放與義診,預計發放超過一萬戶的物資卡與慈濟毛毯。

墨西哥於當地時間9月19日發生強震,當地慈濟志工立即回報慈濟基金會花蓮本會,慈濟基金會於9月24日派員勘災,震後的災區面臨許多考驗,來自臺灣、美國、阿根廷、厄瓜多等鄰近精通英文、西班牙文的慈濟志工,陸續前往災區勘災。

災後治安的不穩定與百廢待舉,讓對墨西哥原本就陌生的慈濟志工,增加了許多的困難。然而,慈濟志工不忍受災居民的苦,秉持克服困難的理念,儘管難行,也要以愛接力,用智慧、耐心為災民鋪路。

帶動本土自助 做到務實關懷

墨西哥當地許多有心投入復原家園的居民,得知來自臺灣的慈濟基金會來援助受災鄉親,一個拉一個來了解,當他們看到證嚴上人呼籲全球慈濟志工為墨西哥祝福的影片,不禁感動落淚,口耳相傳帶動更多當地居民加入勘災團行列。

慈濟在墨西哥帶出許多有心投入的居民協助翻譯、帶路、複查、造冊等勘災工作,並在當地舉辦志工培訓,提醒發放原則,以及感恩、尊重、愛的慈濟人文。

在當地志工與政府首長的帶路下,慈濟志工走過一個個城鎮,在重災區挨家挨戶了解需求,撫平受災鄉親徬徨的心,膚慰驚慌害怕的人民,親力親為造冊複查。

慈濟預計於12月7日到14日,在五個城市舉辦六場大型發放,在重點災區申請義診服務,慈濟墨西哥發放團將有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與醫師陸續前往,第一梯次於12月3日從臺灣出發,預計超過一萬戶受災戶,獲得最實質的物資卡與慈濟毛毯。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賑災原則為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並以感恩、尊重、愛帶動當地居民,用愛撫平受災的心,為當地帶來希望,也帶動有心投入的人民成為布善的種子,把愛延續下去。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2/03)

多愛一點點 智利貧生淨山

$
0
0
響應國家環保日,智利慈濟志工與佩尼亞洛倫市環保局、聖地牙哥登山社合作,共同為基利庫拉市瑪麗亞路易莎學校的師生舉辦淨山健行活動。入山前,大家圍成一圈,虔誠地向山神祈禱此行平安「我們誠心祈求大地之母保護我們,並且讓愛的能量散播到世界各地。」智利慈濟志工與基利庫拉市(Comuna Quilicura)瑪麗亞路易莎學校(Escuela María Luisa)的師生各自隨手拿起一顆小石子,圍成一圈,在登山社志工胡安(Juan)先生的帶領下,虔誠地向山神祈禱。

響應環保日 愛地球多一點

10月7日是智利的國家環保日,為了鼓勵貧窮的優秀學生經由接觸大自然、認識大自然,進而愛護地球,智利慈濟志工配合政府「讓小孩每天愛地球一點點」的推廣活動,共同與佩尼亞洛倫市環保局(Peñalolén Ministerio del Medio Ambiente)、基利庫拉市瑪麗亞路易莎學校、聖地牙哥登山社於佩尼亞洛倫巿瑪估峽谷公園(Parque de Quebrada Macul Peñalolén)舉辦淨山活動。

瑪估峽谷公園是佩尼亞洛倫巿的綠肺,也是市民假日時吸收芬多精的好地方。自然公園涵蓋二千四百六十五公頃,其特徵在於山徑沿途分布著溪流、瀑布與森林,適合徒步健行或騎自行車等戶外運動。山谷尤其是多種多樣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有硬葉林或地中海灌木叢等林相。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志工透過宣導資源回收、自然資源運用、山區方向引導與自然生態保護等課程,培養孩子一種正向的宏觀視野:「地球是屬於天地萬物的!」

因此,在這一天,大家走入大山了解自然與人文環境,希望為生態環境中的生命帶來更多歡笑與改變。

走入大自然 保護生態之美

瑪麗亞路易莎學校的孩子們依序向慈濟志工領取環保背包、餐點、水與遮陽帽等登山必需品,另外也拿了一個小塑膠袋裝垃圾、淨山。出發前,志工胡安先生叮嚀大家:「今天的活動是希望大家學習愛惜、了解大自然,我們要珍惜每一分資源,像在家裡必須關好水龍頭,不要浪費任何一滴水。健行途中,要小心注意安全,不折損山裡的一花一草一木,垃圾不落地,一起分享天地之恩。」

走入山區,隨著山勢高度上升,山徑兩旁的樹木也漸漸轉綠,自然公園的導覽人員一會兒走一會兒停,介紹著山裡的各種花草植物。從未如此近距離地觀察花草樹木,對於自然之美與奧妙,孩子們一個個發出了一陣陣驚呼。

胡安先生停下腳步,引導孩子:「因為萬物都有生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尊敬天地、感恩山神。」聽完胡安先生的說明,每一個人各取一個石子,再圍成一個小圈圈。胡安先生繼續說:「這石頭代表我們的愛,想著家人、朋友或生病的人,祝福他們一切平安順利。」

大小朋友互相扶持,一路翻山越嶺,越過小溪、岩石,克服重重阻礙,終於來到預定的尤加利樹休息點,隨即找到一處空地,準備休息用餐。餐後大家垃圾不落地,離開前由大人陪著孩子巡視周遭環境,帶走不屬於山裡的東西。

山區天氣變化無窮,沒多久,突然一下子霧氣很重,放眼望去一片灰濛蒙,氣溫似乎略有下降。經討論後,志工與師生決定下山,趁著還沒下雨,大家很快收拾好所有餐具,不留下任何一點痕跡,還大地一片清淨,手拉著手,一步一步地邁向山的另一邊。

回程中,志工克勞迪婭(Claudia)女士看到一個小男孩腳步慢了下來,原來是鞋帶掉了,她馬上回頭蹲下身子,細心地為他綁好鞋帶。下山時感染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克勞迪婭女士說:「今天用雙手把快樂送給孩子,我覺得我很幸福。」順利回到登山口,大家再次祈禱,祈求天下無災無難,並感恩大地之母庇佑孩子完成此次健行。

(整理自智利慈濟志工簡報 2017/10/07)

用森巴熱情推素 祈求和平

$
0
0

「111世界蔬醒日」勸素活動,匯聚眾人的力量,邀約大家於1月11日起,「每1人、每1天、每1餐」都能一起蔬食減碳。目前已有全球五大洲,不分國家地區、宗教與人種,共同發起這個推廣運動,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九十萬人共同參與連署。位屬南美洲的巴西慈濟志工也不遺餘力,抓住義診及社區等活動,時時推素,祈求和平。

每週六辦義診 推素 


巴西聖保羅聯絡處義診由來已久,自1996年開始平均每月舉辦一次,主要以聖保羅貧民區為主。如今,已增加為每星期六一次。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義診當天,巴西的負責人林合省連同香積志工團隊,一大早就忙著準備豐富的素食午齋;志工在義診之餘也努力推動素食減碳活動,為病患健康及愛護地球,創造雙贏。


義診活動尚未開始,人潮已漸漸滙集。病患Antonio和他的妻子因住處離得較遠,早早就來到,等待看中醫針灸;林合省把握因緣,向來看診的患者介紹慈濟、說慈濟。此次義診科目包含泌尿科、牙科和中醫科。顏士桓中醫師等人細心地為病患把脈、紮針調理。義診當天,醫師們盡力服務病患,共有三十五人次受惠。

每增加一餐素食,就減少一餐葷食,少肉食就少暖化。義診結束,大家品嘗了一頓美味的蔬食,除了大飽口福之外,也以實際行動力行減碳活動,只為愛護這一顆美麗的地球。

111世界蔬醒日 連署

同樣為了把握推素的行動,9月23日巴西慈濟志工受邀參加中觀寺舉辦祈禱世界和平法會,並同時大力推動「111世界蔬醒日」連署活動。

中觀寺智翰法師為巴西人在聖保羅市中心自由區臺灣文化中心,舉辦世界和平祈福法會,竭誠邀請慈濟參與。祈福會於下午開始,志工將會場佈置得相當莊嚴,並且將推動「111世界蔬醒日」和環保的看板擺放在會場入口處,特別吸引大家注意。

會眾陸續進場,志工陳素珍在入口處積極地邀約大家一起來蔬食減碳,並鍥而不捨地請大家參與「111世界蔬醒日」的連署,同時也與中觀寺印慈法師分享世界蔬醒日。


祈求世界和平的法會中,志工楊秀蓮在臺上向會眾介紹巴西慈濟的緣起、慈善與義診活動,並說明近年世界天災頻繁,地球日漸暖化,呼籲大家茹素救地球。會後,許多會眾歡喜地與推動「111世界蔬醒日」看板合照,並簽名連署。

在志工的合力邀請下,參與法會的八十五位會眾中,就有五十位成功連署「111世界蔬醒日」,共同為減緩地球暖化而努力,也為唯一的地球盡一分力量。

(整理自:巴西聖保羅聯絡處簡報 2017/09/23)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