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醫學新突破 HK-001獲新創獎

$
0
0
【醫療志業新聞稿】花蓮慈濟醫院新藥開發技術獲國家新創獎肯定!在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與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韓鴻志副研發長、東華大學邱紫文教授、薛國偉博士後研究等研究團隊,以「小分子藥物HK-001用於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的新藥研究,以及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蘇鴻麟教授與林欣榮院長領導的研究團隊,包含技術發明人陳聖美博士、以及慈濟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張嘉佑技術長等,以「萬能幹細胞之神經分化關鍵技術」研究成果,雙雙榮獲第十四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肯定花蓮慈院對臨床醫學及研究的努力。

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 專研HK-001開發計畫

HK-001用於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之開發計畫,「The development of HK-001 for the treatment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如何利用再生醫學,為神經損傷疾病患者尋找創新療法,一直是林欣榮院長與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團隊努力的方向。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是一種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臨床上主要症狀為肌肉萎縮與無力,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患者病症進展快速,約一半的病人在發病三至四年內死亡。ALS的平均發病年齡為五十五歲;流行率為十萬分之六;新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二。然而現今FDA核可的治療ALS藥物僅有一種(Riluzole),其副作用多且效果有限,急需新一代具有低副作用與高療效之藥物的投入。

今年新創獎申請的小分子藥物 HK-001主要針對ALS進行治療,在有效性試驗中已證實 HK-001對於ALS疾病模式小鼠之療效遠超過 Riluzole (延長十四天 vs. 延長九十一天),顯示 HK-001在ALS治療藥物開發上極具潛力。目前本技術已完成了生技公司專屬授權,在生技公司接續開發下,產品已完成了原料藥生產、製劑生產與檢驗分析、GLP毒理試驗、安全性藥理試驗、PK試驗等項目,近期即將申請美國 FDA與臺灣 TFDA進行試驗性新藥(IND)登記。

這項藥物對於ALS疾病的應用,主要由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完成開發,其中主要參與者有慈濟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韓鴻志副研發長、國立東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邱紫文教授,以及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創新研發中心薛國偉博士後研究員等人。研究團隊耗時約五年,完成藥物在動物及細胞的有效試驗,將研究成果申請臺灣、美國、日本、歐盟……等多國專利,並且完成技轉朝人體臨床試驗邁進。

五年前,林欣榮院長的門診患者中有許多是ALS病人,他們在每一次的回診中,都表示希望院長能針對該疾病進行研究,給他們一點希望,就算他們等不到研究成果,起碼總有一天有人可以等到。病人的心聲,讓林欣榮院長決心投入ALS疾病研究。而後,漸凍博士陳銀雪女士更是積極成立基金會,贊助林欣榮院長實驗室,期盼開啟臺灣對漸凍人的研究。

初始,試驗了許多不同的方式,在動物模型中只有些微改善;在與研究團隊不斷的開會,進行一次次腦力激盪,找到一種中草藥成份的小分子藥物,該藥物在動物模式的試驗下,顯著性改善其行為能力並延長小鼠壽命。在不斷的開發試驗與失敗的循環中,研究團隊歷經五年多的時間,總算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林欣榮院長更表示,醫學研究的終極目標就是解決病人的問題,讓病人重新綻放笑容。目前研究團隊在林欣榮院長的帶領下,正朝人體臨床試驗邁進。

萬能幹細胞之神經分化技術 能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

萬能幹細胞之神經分化關鍵技術,「A critical method for inducing differenti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to neuroepithelial cells」除了有新藥開發外,花蓮慈院在再生醫學研究上也是積極投入。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蘇鴻麟教授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領導的研究團隊,包含技術發明人陳聖美博士、以及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張嘉佑技術長等發現,一種特殊的小分子化合物組合,可以將超過95%的萬能幹細胞(包含人類胚胎幹細胞與誘導萬能幹細胞)分化為神經幹細胞。

研究團隊也以利用萬能幹細胞進行細胞移植治療及疾病體外模型為主軸,積極布局於相關技術。目前對於萬能幹細胞的培養、神經分化以及阿茲海默症體外模型等,皆有論文及專利等產出。這項神經分化關鍵技術已經成功取得臺灣、中國大陸與日本的專利,目前也持續積極爭取美國專利。

由於萬能幹細胞具有細胞分裂、再生更新的能力,也可被誘導分化成為特定組織,尤其是2007年第一株由成體細胞再編程而產生的萬能幹細胞被建立之後,突破了萬能幹細胞的來源限制,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在體外分化得到「自己本身的」各種特定組織。

因此,目前許多研究學者致力於萬能幹細胞分化研究,希望萬能幹細胞分化成為特定細胞或是組織器官後,能夠具有用於人類疾病治療或再生醫學等用途。例如:可將分化培養之多巴胺神經元用以治療帕金森氏症、分化後的器官用於器官損傷的病人。

神經元為人體內最難再生的細胞種類,並且許多神經性疾病由於成因複雜,目前對於疾病機制仍了解甚少。因此針對神經發育、神經損傷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或是相關藥物篩檢等生物醫學研究,更是需要藉由萬能幹細胞分化後的神經細胞來進行。然而,成熟的神經細胞均來自於胚胎初期神經管的神經上皮細胞,如何獲得大量且高純度的神經上皮細胞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項分化技術不只可以產生高純度的神經幹細胞,更可以將神經幹細胞高效率轉化為大腦皮層神經元、多巴胺神經元以及運動神經元等特定神經種類,對日後移植治療及疾病體外模式提供莫大的幫助。

蘇鴻麟教授與林院長早在十多年前結緣,研究團隊花費超過十年的時間,歷經了多位研究生奉獻研究生涯進行此技術相關研發。十多年前,誘導萬能幹細胞尚未被發明,唯一的萬能幹細胞來源胚胎幹細胞,因來源限制及道德爭議而較為冷門,在臺灣進行此類研究有如孤船獨自航行。且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技術門檻相當高,相關的研究花費也非常昂貴,研究團隊前五年幾乎屢屢遭遇挫折,也曾失去信心與動搖。在研究熱誠驅使與日後可能可以應用於再生醫療的願景支持下,互相扶持前進,團隊終於成功建立此重要的技術。

現今蘇鴻麟教授與林院長的研究團隊仍密切合作與交流,目前正合作進行阿茲海默症、小腦萎縮症、帕金森氏症及漸凍人症的體外模型,以及將體外分化的多巴胺神經移植於帕金森氏症動物模型中,全力尋求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的治療方法。

(文:彭薇勻 花蓮慈濟醫院公傳室報導 2017/12/14)

維多利亞的微笑 讓愛不斷

$
0
0
一個晨光晴和的日子裡,斯里蘭卡慈濟志工阿羅莎虔敬地為維多利亞之家的特瑞莎奶奶和住民們翻譯證嚴上人開示影片的內容,一起讓這股善與愛的暖流緩緩流入彼此心房中。再一次見到慈濟志工,奶奶們一如以往地笑了。

機構關懷 大家一起來

2017年11月11日,斯里蘭卡慈濟志工前往長期關懷的維多利亞之家,除了幫忙住民整理儀容與生活環境,希望也能透過上人開示,鼓舞住民即便身體不自由,仍有能力行善、掌握自己的人生。

遠遠地一眼看到慈濟志工到來,維多利亞之家的住民非常地開心。有好幾位奶奶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在大門口,招手歡迎志工。志工長期以來的關懷從不間斷,早就在住民的心中播下了善種。

此行還有五位護專學生,上次響應慈濟捐血活動後,這一天也和志工投入維多利亞之家的關懷活動。一進屋裡,志工就熟練地分組關懷,有人忙著整理奶奶們的衣物,有人忙著縫補蚊帳,還有一些人在屋外細心為住民剪髮、刮鬍子。

正是花樣年華的考派妮站在床邊,彎下腰輕聲地和一位奶奶分享自己的居家生活照。考派尼覺得非常幸福,因為她能夠帶給這位奶奶許許多多的愛。另一頭,小志工梅伊莎坐在床沿,那張稚嫩靦腆的臉龐被特瑞莎奶奶的熱情擁抱給融化了,笑得合不攏嘴。梅伊莎從2010年開始當志工,維多利亞之家的奶奶們都很喜歡她。

從關懷維多利亞之家的慈善活動中,每一位志工都有不同的體會。娜瑪莉是慈濟照顧戶,家裡有位十九歲的患有心智障礙的孩子。在維多利亞之家做志工後,娜瑪莉發現自己也很有福,不但身體健康,也能幫助別人。荃妮第一次來到維多利亞之家,她很感恩有這個機會做志工。陳迪馬參與慈濟舉辦的捐血活動已有六年,常常跟著志工來關懷奶奶們,他說:「回到家以後,還要邀請家人一起來做志工!」

一元大愛 行善最快樂

這一次斯里蘭卡慈濟志工還帶來一個新的活動,就是由阿羅莎為大家翻譯證嚴上人的開示。特瑞莎奶奶用自己的枕頭幫忙墊高投影機,她雖然無法說話,仍然很用心地看上人開示,仔細聽著翻譯的內容。南達西里茹素多年,看完影片,她說也要推廣「111蔬醒日」。

阿羅莎接著分享慈濟的源起與竹筒歲月的涵義,如今慈濟成為跨國、跨宗教的慈善機構,原來是從一位出家人與三十位婦女開始。特瑞莎奶奶拿出存了很久的竹筒,阿羅莎恭敬地接受這筆捐款後,奶奶也雙手抱胸,以微笑回禮。

另一位愛羅拉奶奶感動之餘,也拿出自己的撲滿,因為無法說話也無法行走,只好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請志工嬋妮幫忙打開。撲滿終於打開了!框啷一聲,愛羅拉奶奶坐在床上,小心翼翼地投下幾塊零錢,與志工都笑了。

透過行善,斯里蘭卡慈濟志工相信,維多利亞之家的奶奶和住民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更有自信在往後的人生中找到走下去的力量。無論是給予一個笑容或一些零錢,這一天,斯里蘭卡慈濟志工與維多利亞之家的住民都讓善念循環不斷。

(整理自斯里蘭卡慈濟志工簡報 2017/11/11)

跨宗教 伴習經院學子成長

$
0
0

慈濟跨越宗教、種族和國界的差異,讓佛教和伊斯蘭教共譜和諧的愛心篇章。慈濟人自2003年在印尼努魯亞.伊曼習經院(Al Ashriyah, Nurul Iman)從大米發放、義診、援建校舍、開發水源到品德教育交流等,至今(2017年)已鋪出一條愛的道路;居住環境大為改善,也培養出一群向善向上的青年學子。

愛一直都在 象徵愛與和平

位於印尼雅加達郊區巴隆(Parung)伊斯蘭教社區的努魯亞.伊曼習經院,裡頭的孩子多是孤兒或是來自貧困的家庭。2003年8月慈濟首度發放大米,當時共計三千位習經院學生受惠。2004年5月並舉辦首次義診,之後每年定期舉辦兩次義診。

爾後,在發放大米期間,慈濟發現習經院校舍不足,決議援建教室。於2005年7月如期完成援建兩層樓的校舍,含有二十六間教室,為孩子開創一個希望的未來。

雖然對穆斯林而言,他們並沒有膜拜人像或照片的習俗,但是習經院教長哈比啥卡夫(Habib Seggaf)對慈濟不間斷地協助和關懷,備受感動。毅然決然將證嚴上人的法相,懸掛在每一間教室的後方,表示對上人大愛精神的敬佩,也象徵愛與和平可以跨越宗教和種族。

人文的推廣 品德教育交流

自此,慈濟人開始從旁協助院內開源節流,教導學生做資源回收、學習技能,如麵包烘烤等。2008年2月,雅加達志工並偕同印尼慈濟中小學教師,到習經院推動人文教育理念,展開每個月的品德教育交流。

「品德教育交流」包括中文課、靜思語及手語的教學課程,每個月上課兩次。這一天,格朗聯絡處負責人呂蓮珠(慈傑)來到教室教導學生靜思語:「用心看、用心做、用心聼,終身都受用。」

「請你告訴我,你們在家裡或學校裡,做哪些事?」上課中,呂蓮珠問大家。坐在最前排的曉鴻站起來回答:「每天經過清真寺,我會把垃圾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話一出口,獲得了呂蓮珠的讚賞。另一位學生長江則微笑說著:「我會教同學們說中文。」同時亦獲得了肯定。

同學們明白了靜思語的意義,也懂得要應用在生活上;接下來,志工帶動大家學手語。每一位同學認真的表情和合齊的肢體動作,展現出一種和諧的美。慈濟手語讓同學們打開另一扇窗,把心靈那盞燈點亮起來,照向四方。

而在中文的教學方面,多以日常生活用語為主。學生們在戶外分組上課,或一起背誦中文,提升學習效率。經過大家的努力也帶來美好的成果,有三位學生因此贏得了第六屆國民漢語比賽的獎項。

助硬體修繕 教導生活技能

2017年,志工看到習經院廚房已不堪使用,包括廚房屋頂多處破洞,導致下雨時地面常會積水,顯得髒亂、不衛生。志工決定協助其進行全面性的修繕,將屋頂及地板全面換新。之後,廚房裡變得一塵不染,乾淨又衛生,對學生的健康亦有幫助。

除了協助硬體設備的更新,志工又定期教導學生們許多生活上的技能,其中包含製作礦泉水和有機農業的輔導等。課堂上,志工提供各種菜苗,如空心菜、菠菜、茄子等,教導學生如何種菜。10月28日,十位學生跟著志工一起和大地為伍,彎腰動手進行鬆土、拔草和整地等農田工作。

學生伊拉斯基(Iliaksi)是一位負責種菜的組長,他正認真地向志工林建良討教種菜的方法;很多學生也抓住難得下田的機會,親自體驗種菜的樂趣,從中學習到不同的生活技能。

展開新視野 學習自力更生

習經院學生透過志工長期的陪伴與教導,漸漸擁有了一技之長,且自習經院畢業後,也逐漸嶄露頭角。

在習經院皆受良好中文教育的Nikmatullah,在畢業後順利在穆蒂雅拉巴邦沙高職學校任職中文老師。二十四歲的他,將自己的中文名字取名為「爽快」,他認為中文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語言,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教學,打開學生們的視野。
而在教學上,爽快老師除了教導中文,也不忘傳授慈濟的人文精神。他明白表示:「用手語教學,讓大家更熱情地學習,學生也更容易記住單字。」

另一位學生王小龍,從習經院高中部畢業後,順利考上臺南的嘉南藥理大學。在呂蓮珠12月4日回臺時,特地從桃園到臺南去關心他的生活起居。當在異鄉看到收悉的笑臉,且又貼心地帶來印尼的傳統食物來看他,王小龍非常地感動,他說:「真的感受到如家人般的呵護。」

就在呂蓮珠的鼓勵下,王小龍找到臺南靜思堂,想延續慈濟的良緣。剛好在那天遇到慈青舉辦活動,他立即決定報名參加。12月22日,王小龍將與慈青家人回到心靈故鄉參與慈青營,如願體驗精舍的生活。

慈濟自2003年和努魯亞.伊曼習經院結緣以來,這樣一路走來,志工一直陪伴著習經院學生成長。習經院學生人數也從三千人逐年增加,在十四年後的今天,已倍增至一萬五千人。然而,雖然人數增加,但因他們學到許多生活技能,已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整理自:印尼努魯亞.伊曼習經院關懷簡報 2017/12/04)

老而不滯 依道增慧

$
0
0
【證嚴上人12月14日屏東歲末祝福下午場開示】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一年一直過去,舊的一年又要過去了,又要再換一個新的新曆年,今年是2017年,再來就是2018年;我們說到十八,是正青春、正年輕。所以,我們人人都想說我年紀大了,我老了,二十歲之前的我們都拿去寄銀行,不管我們現在是幾歲,若是九十歲,我們要是寄五十歲,現在才四十歲而已;若是八十歲,現在才三十歲而已。如果這樣想,只增加年紀,不會增加老,不要認老。」

「師父常常都說老菩薩,我現在不要說老菩薩,我現在要說環保菩薩,這樣好嗎?(眾答:好)」證嚴上人12月14日行腳至屏東,於下午場歲末祝福感恩會中期勉現場年長的環保志工,不要受到年齡的限制,認為自己已經年老,而要在心態上超越年齡,以實際行動繼續投入環保工作。

國際關注環保行 護地才能保平安

環保已是現今世界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每一個國家的總統、領導者,最重視、最煩惱的就是環保;「環保若做不好,大家會很擔心,因為現在氣候愈來愈極端,應該要說,天氣愈來變遷愈高,我們以前若說下大雨,下一下子就過了,但是現在下大雨,一下就下很大很大,而且會下很久很久。」

上人以今年7月底尼莎及海棠颱風接連襲臺為例,為南部地區帶來很大的雨量,造成林邊、枋寮、楓港、茄冬等地淹水災情。不獨臺灣,國際間災難頻仍,諸如美國德州休士頓,備受哈維颶風侵襲,也釀成巨大水患,災情範圍影響之大,迫使民眾必須撤離至距離五百多公里遠的達拉斯。

「這一回美國的水災,就要去到五百多公里的達拉斯,才算是平安,才能夠安頓,就是收容所在五百多公里遠,這樣大家了解那裡災情有多大嗎?從臺灣頭到尾,高速公路總共才三百多公里而已,光是一個水災這麼大,就知道是多大的災難。」

相較於美國受災面積的嚴重程度,臺灣雖然連續遭到兩個颱風襲擊,但是受災地區很快就獲得復原。

「從花蓮到臺北一路下來,我都一直跟大家說,說我們臺灣很有福,我們就要惜福,因為臺灣小,發心的人多,我們臺灣有很多環保菩薩在守護大地,我們能夠很惜福,把環保做很好,所以我們在臺灣會覺得很平安;所以臺灣是寶島,臺灣讓我們很有福,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

林火頻傳為末劫 四大不調應虔誠

然而,水患總是突然來襲,在頃刻間會讓居民財產付諸流水;林火也可能在一夕之間,使得畢生心血付之一炬。葡萄牙森林大火頻傳,大火延燒數千甲、數十萬甲的土地連日不熄,不僅燒毀山林,房屋及財產等也盡數燒毀,並造成民眾傷亡。

「人也是受傷在逃,跑到跌倒,兩隻手跌進火堆,手也燙傷,很可憐,那都是做農做田的人,現在沒地方住,就是要恢復他們的工具也沒有力量。」值此時刻,慈濟志工前往勘災,膚慰、關懷受災居民,並進一步瞭解災情,評估後續需要提供的援助。

「那片土地,聽說本來是一片沙漠、荒山,幾世的國王命令一定要造林,樹一定要種起來,這樣保護七百年,七百年的大樹林,卻這樣一把火,這樣一燒,七百多年的樹林,燒了百分之八十多。」

上人引佛陀在經典的教示,進一步具體闡釋:「這個劫火在末劫時代,火會一直燒,不只是一個國家,現在好幾個國家都發生這樣的大火,不同的國家一直發生大火災;美國也是火災,已經有幾萬人撒離到安全的地方,一樣是燒了幾百戶。所以說起來,是水火氣候不調和,水,大雨一下,就這樣淹掉這麼大的州,淹一大片;火,燒下去是這樣好幾個村莊,好幾個州就這樣一直燒,這就叫做『劫火』,在這個末劫時,會有水災、風災、火災,還有地震,這叫做『四大不調』。」

「末法時劫,就是末法時代,這個時代,災難會一直拓,一直多,怎麼辦?」上人指出應變之道,「只有一個辦法──虔誠,環保要做好,盡量素食,要愛惜土地就放心保護土地,我們如果有愛心,就不要造殺業,若能這樣虔誠,就能平安。」

上人諄諄慈示,「我們要珍惜物命,大家這麼辛苦地在做,目的是什麼?我們不要地球下面的石油一直抽,抽到乾;如果抽乾了,地球會癟了,就是乾枯掉,它不會再長出來,地底下所藏的就是那些,已經被我們這代人抽很多了,再繼續抽下去,這個地球會乾枯掉。所以,人類在地球上面有生命,是因為有油水,可以讓我們活,若是水也抽乾,油也抽乾,這個地球會跟其他星球一樣,沒有生命;若沒有生命,就在這個地方活不下去,所以我們要保護大地的生命,就要保護這個地球。」

環保志工所做的事,是天下人人最需要做的事,很多人都做不到,但環保志工做到了。上人讚歎之餘,也寄予期待,「我們要守護地球,這個地球是現在、未來生命所要依靠的,我們若是把地球顧得健康,不只是這輩子的子孫,我們下輩子再來,我們的物資還是很豐富,這樣你們有聽懂嗎?(眾答:有)聽懂,是不是真的我們做得很有價值呢?(眾答:對)」

長照妙法防失憶 老而不滯增智慧

此外,上人提及老人「長照」(長期照護)的問題,由於目前社會上很多老人記憶喪失,罹患失憶症,而預防失憶的方法,就是做環保。

行腳至中部期間,上人聽取慈濟人醫會醫師的分享,轉述說:「最好保養頭腦、不要『老番癲』,有一個方法,第一要笑,整天就是要笑;第二就是手與腦要一起一直動。最好的地方就是環保站,因為我們有很多師兄師姊在陪伴我們的環保菩薩,我們是一個道場,大家集合在一起都很快樂,都說好話,都互相互勸,不要煩惱,每個人心要放得開,每天很快樂,因為我們的醫生都有去環保站做健康。」

上人肯定做環保的好處:「因為在環保站都會將老菩薩帶正面的,讓大家沒有煩惱、不會生氣,大家在一起說話都很快樂,看大家都笑咪咪,還有做環保,反應很好,手的動作很快,頭腦跟手是最敏感的神經,頭腦轉一下,手的動作就知道在摸的這個東西,我們知道那燒,會燙到,所以會注意,還沒摸到,頭腦一轉手就知道距離,不要被燙到,跟這樣的意思一樣,手與頭惱要一直訓練,頭腦動就是手在動,很巧。」

在環保站用心投入做環保,可以讓手腦並用;因為手一直在動,不會有煩惱的機會,也不會出現停滯的現象。

「老就不能停滯,你如果停下來就會鈍掉,就像摩托車或者汽車比較舊,我們停下來就要趕快發動,不然,等一下要騎這臺摩托車會很困難。同樣的道理,預防(失憶)最好投入做環保,那裡有一些師兄師姊聽經,我們也可以帶菩薩,邊做邊聽經,師父邊說法,我們就一直一直加智慧,法愈知道愈多。」

語末,上人期許,「人生這個時候要準備一些資糧,就是智慧要準備多一點,我們的心才不會亂掉,這是我們很需要的,請大家做環保;做環保身體好,健康又沒煩惱,又能保護地球,能夠顧子孫,最重要的,我們來世再來,我們的地球很豐富,讓我們用不完,這就是我們們現在要努力的,這樣聽懂嗎?(有)」

行俠夢不碎 身殘克己行善

$
0
0
【基金會新聞稿】「不能像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伸張正義,也能當志工做環保愛護地球。」坐著輪椅的慈濟環保志工楊評貴年輕時,因工作遭重物壓傷,造成半身不遂,行動必須依賴輪椅或拐杖,儘管行俠仗義夢想破滅,他卻樂觀面對人生。兩年前,被慈濟列為個案照顧的他克服身體障礙,投入環保志工行列並報名見習培訓,15日(週五)接受證嚴上人祝福,受證慈濟慈誠隊。

身殘多心欣然 樂做環保來受證

住新園鄉烏龍村的楊評貴自述,父母為了維持生計到外地工作,將年幼的他托給祖父母照顧,幾年後爸媽回家,他多了兩名弟弟。原以為一家人可以快樂同住,但某天睡夢中,老舊房屋倒塌,全家人平安無事,父母再次離家打拼。

不愛念書的楊評貴,國中一學期都沒念完,經人介紹到一家中藥行當三年學徒,整理藥材、認識中藥、做藥丸。第二工作是汽車保養廠車體噴漆學徒,努力培養一技之長直到服兵役。

三年空軍服役,負責送文件,空閒就看金庸與古龍的武俠小說,他幻想能像書裡的俠士扶貧濟弱。1981年退役後,正值壯年的他到鐵箱工廠做工,上工才一個月,就因沉重箱子倒下壓到脊椎,醫療不當造成下半身麻痺,下半人生道路就此靠拐杖跟輪椅走路。

楊評貴不放棄希望跟自己,透過政府媒合幾份工作後,在高雄林園跟朋友合開檳榔攤十年。失去知覺的下半身,因長時間久坐包檳榔顧店,膀胱腎臟功能失調,必須長期洗腎。這時,父親突然中風,龐大醫藥費,經濟壓得他與弟弟喘不過氣,醫院社工通報慈濟基金會,將楊評貴父親列為照顧戶,每月補助五千元,才領四個月,父親就往生。

獨居的楊評貴2015年開始到環保站做回收,負責塑膠袋回收剪裁,去年授證環保志工的他,隨即報名慈誠培訓並參與訪視,從個案接觸發現,弱勢族群除了經濟等外在需要幫忙外,心靈陪伴關懷更重要。陪伴志工張坤衍就讚嘆楊評貴只要能力可以,一定克服萬難,全心全意投入參與大小活動,是一位難行能行的菩薩。

「當年受傷時,我一度喪志,想說人生毀了,但是環境不容許我原地踏步。」五十六歲的楊評貴每個月領政府一萬四千元身障津貼,省吃儉用不忘手心向下捐錢助人,他說,人生過半百因為走進慈濟得以重生,再渺小的螞蟻都有力量付出,為自己點一盞明燈。

(新聞稿:張庭涵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12/14)

眾愛下 連體嬰的成長奇蹟

$
0
0

在印尼雅加達,一位年輕女士強忍眼淚,不停盯著手術室外的電視機;她的丈夫站在離電視不遠的地方,凝視著屏幕,不時低頭禱告,自從得知懷胎的是一對連體嬰後,謝惠花終日沈浸在悲傷中,因為太常流淚而影響視力。雖然
她外表看似平靜,但內心如洶湧澎湃的大海,充滿擔心、焦慮、恐懼的海浪。

許多人一同祈禱 期盼孩子安康

2016年2月20日,是謝惠花和先生紀秦凱的親身骨肉,連體嬰紀銘鋒和紀銘健分割手術的日子,一個攸關他們生死的關鍵時刻。凌晨時,他們前往雅加達「希望兒童及母親醫院」(RSAB Harapan Kita),看到孩子被推進手術室裡,謝惠花不斷地祈禱,低著頭靠在印尼慈濟志工的肩膀上,手緊握著丈夫的手不放。

眼前這臺黑白電視機顯示手術室內的狀況,裡頭有許多專科醫師及資深護士,而他們的孩子就平躺在病床上,鼻子插著管子。看到此畫面,謝惠花開始手掌冰冷、臉色蒼白。自從孩子們必須提早住院,她已經好幾天無法合眼、安心地入眠,擔心當下會發生的事情。

現場除了家屬,還有許多人一同關心著孩子,包括志工、醫護人員和醫院所有工作人員都一起祈禱。此外,有一家電視臺現場直播手術的過程,也迎來巴淡和雅加達等地許多的觀眾,一起為他們祈禱。「我們一路陪伴,給他們心靈上的膚慰,成為他們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從一開始就陪伴家屬的慈濟志工楊偉雄表達心中的祝福。

緊張的手術分割 陪伴膚慰在側

醫療團隊非常地用心,為紀銘鋒、紀銘健兩兄弟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和磁振造影檢查(MRI)。他們也將兩個模型縫製成連體嬰,然後進行數次的切割演練。

手術前一天,三十位來自雅加達及泗水不同醫院的醫生,一起進行手術排練。此醫療團隊成員包括小兒外科醫師、外科醫師、整形外科醫師及麻醉醫師。「其實我們最擔心的,是他們的心臟。如果他們的心臟只有一個,那麼我們不可避免地,只能救活一個孩子。但幸好,他們有兩顆心臟,只是連在一起。」協助連體嬰助產的恩吉醫師(dr. Engkie)說明。   

醫師在手術室裡的冷靜與在外等待的家屬的緊張氣氛,成為強烈的對比。謝惠花在等待中因承受不住擔心與惶恐而數次暈倒了,當她看到醫師給孩子戴上軟管時,首次不支倒地;醒來後,謝惠花噙著淚哽咽地哭喊:「如果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們,我要如何度日呢?」

而當謝惠花看到醫師舉起雙手,誤以為醫師放棄手術了,又再度當場昏倒。「原來是醫師正在準備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準備,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陪伴在側的志工陳慧慧,描述當時緊張的氣氛。

而第三度昏倒,是因謝惠花看到毛毯蓋住孩子們的全身,直喊著:「我的孩子怎麼了?為什麽用布蓋住全身?」當她沙啞地問道,然後就昏倒了。「當時醫師是正在進行心臟手術的階段,我們盡己所能地膚慰家屬,讓他們的心安定下來。」志工楊偉雄感同身受地表示。

手術成功卸重擔 喜上加喜禮物 

下午五點多,醫師從手術室走出來,「恭喜,孩子的切割手術成功了!」這一句話讓一群擔心受怕的家屬和志工都鬆了一口氣,預計將進行十六個小時的手術,只花了十一個小時,比預計中順利許多。

從一開始眼睛就不離電視機的紀秦凱,緊緊擁抱志工,歡喜地久久不放手,志工也為之心情喜悅,跳躍不已;謝惠花更是喜出望外,許久以來的重擔都在這一瞬間卸去,身心放鬆了許多;孩子的外公也無法忍住,流下了幸福的眼淚,說著:「這是上帝賜的禮物,我的孫子已經跟其他嬰兒一樣了。」

而讓一家人喜上加喜的是,「希望兒童及母親醫院」的醫療及護理主任迪迪醫師(dr. Didi Danukusumo)告訴大家一件意外驚喜:「家屬不用擔心費用,慈濟基金會也只需要盡心陪伴家人即可。」他微笑表示醫院及其他贊助者,將承擔所有的醫療費用,讓大家鬆了一口氣,感動不已。

盡心力保護胎兒 堅持生下孩子

謝惠花感恩這一切的結果是那麼地美好,但想當初懷孕過程是那麼地痛苦難耐,仍歷歷在目。

當謝惠花懷孕六周時,醫師已經預測將會有連體嬰的狀況,她只是驚訝:「因為我們完全沒有雙胞胎的遺傳。」懷孕十二周後,她再次進行超音波檢查,結果還是一樣。「孩子們的受精卵分隔不完整,會成為不完整的胎兒!」恩吉醫師說明。
面對這場噩夢,謝惠花無言以對,只是不斷地流下淚水,表露出她內心的憂鬱。

儘管如此,謝惠花始終沒有墮胎的念頭。「堅持生下孩子,很多人都說,『你瘋了!』」她淡淡地回憶往事。家人也感到心情很沉重,無法想像如何養大一對連體嬰,但又能如何?謝惠花與丈夫有共同一個默契,如果孩子擁有完整的四肢,那麼一定要盡力保護胎兒,讓孩子有存活及長大的希望。

懷孕達四個月時,他們得知這對雙胞胎擁有完整的肢體,讓他們鬆了一口氣。但是兩個月後的超音波結果,讓他們又陷入焦慮狀態,謝惠花描述著當下心情:「醫師說他們兩個都罹患兔唇,我忍不住泣下如雨,只能在廁所裡哭了好幾個小時。」但一句鼓勵的話讓她心安了下來,「我的二哥提醒我,『只是嘴唇而已,一定可以開刀,重要的是其他器官都齊全。』」

經過剖腹產,紀銘鋒、紀銘健在2015年4月28日安全出生。但因為他們的體內系統不正常,隨著一路成長,發現兄弟倆顱內硬腦膜下積水,且其中之一罹患高血壓及腎臟問題,謝惠花必須小心地照顧他們,有時候,她常一邊幫他們洗澡,一邊自己莫名地哭著。

愛心匯聚解難題 貼心陪伴走過

在孩子未出生前,謝惠花和先生即決定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將來配合醫院為孩子進行連體嬰分隔手術,但手術費用之龐大,就如泰山壓頂,實在喘不過氣來。他們準備使用政府的社會醫療保險(BPJS)來支付此費用,但是金額實在太高了,健保無法全額支付。

於是,夫妻倆決定向慈濟申請援助,志工楊偉雄等人開始貼心地陪伴他們全家人,並想方設法解決難題,也多次與醫院溝通,希望能夠獲得院方的醫療補助,終於也獲得全額的補助。「當他們痛苦、不知所措,志工可以幫助他們想辦法,找到一條出路。」楊偉雄長期陪伴他們,回憶這一路走來,也已經過了兩年多了。

當時謝惠花面臨極大的心裡壓力,經常以淚洗面,但她很感恩家人及志工的全力支持。如今,謝惠花及紀秦凱被愛包圍著,看到兩歲半的雙胞胎兒子能夠健康地長大,讓他們日子充滿幸福感。分割手術一年後,兄弟倆也在「希望兒童及母親醫院」成功完成兔唇手術,讓全家人的幸福更加美滿。

一種成長的奇蹟 祝福健康敏睿

這兩個可愛的男孩,紀銘健及紀銘鋒現在已經會唱歌及算數了。父母取了「健」及「鋒」的名字,就是祝福孩子能夠成為健康及精神敏睿的人。


紀銘健、紀銘鋒非常活潑,整天跑來跑去想與家人玩耍,當有人逗他們笑時,他們總是哈哈大笑,模樣十分可愛。雖然這兩個同卵雙胞胎兄弟說話咬字不清,但這些笑聲及對話聽來卻是多麼地悅耳動聽。「對我來說,他們的成長是一種奇蹟!」楊偉雄不時地來陪伴孩子成長。

現在謝惠花的心情生活,已從灰色轉變成為五彩繽紛的世界。「我非常感恩,這種心靈的支持,是無法用金錢代替,因為愛超過一切的物質。」謝惠花由衷表達對志工及醫師的感激。

目前謝惠花只有一個願望,即希望孩子快樂成長,並且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因為他們現在如此健康,是許多善心人士的愛心,一起匯聚而成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Metta Wulandari、陳俐媛 印尼雅加達報導 2017/12/14)

互愛不落 造平等慧

$
0
0
【證嚴上人12月15日屏東歲末祝福上午場開示】
「時間分秒過去,到底過去的時日,有沒有給予自己增長智慧?在自己的生命中,有沒有發揮生命的價值?」證嚴上人行腳至屏東分會,滿座的慈濟志工在領到福慧紅包後,專注聆聽上人開示。生命何價?生死何歸?上人期盼人人要把握每個付出的機會,從付出中探尋佛法中的智慧之理。

「有付出,就是我們生命的價值!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我們要回報父母恩,父母生育我們的身體,天地五穀雜糧養活了我們的生命、人身,所以對父母、對天地之間的人與人之間,我們有發揮了生命的良能嗎?有,那就無愧於天地、父母。對生命的時日消逝,自問自己,這一生中慧命有沒有增長?因為我們投入了人群,廣結眾生緣,付出在人間,我們就可以看見人世間的大道理。」

觀功念恩覺有情 天地恆時常共伴

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而在付出中還要增長慧命、體解人生道理。「佛陀說法,大道理的開頭,就是苦啊!要傳達給我們人世間的道理,就是要我們先覺悟人間苦難偏多,要建立了無常觀,要讓我們時常自我警惕。時間過去的,是空過的時間,或者是造業的人間,或者是我們發揮生命良能的智慧,這都是要時常自我自省。反省自己,有做到發揮生命的良能嗎?」

時日已過,命亦隨減,不要讓有限的生命空過,就要把握當下。上人從2017年「慈濟大藏經」中,透過全球慈濟人的菩薩行跡,照見苦難。一月的約旦志工難民關懷,早從敘利亞內戰開始,從無間斷,每年臺灣人醫會前往義診,拔苦予樂,膚慰難民的身心。

「我們也看到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慈濟人一直在國際間,任何一個國家,『取在當地,用在當地』。假如是有大型的災難,這個時候,慈濟從臺灣就會跨出了國界去幫助,(當地志工)平常是就地取材而幫助的,不管是難民或者是天災,這都是慈濟人長年累月在國際間,所以我們應該能體會到『天長,恆時覺有情;地大,藏育無量愛』。」

而今年的歲末祝福主題「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也與此精神相輝映。上人進一步詮釋句中的含義。「『大愛共伴有情天』,那就是天長,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天總是那樣的大,時間分秒分秒都在時空中,『天長恆時』就是長長久久的時間。『覺有情』,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這一分與佛同等的覺悟的本性。所以『天長,恆時覺有情』,不管我們在生生世世,在哪一道,都不失去我們的覺有情,我們的本性與佛同等,我們要自己要尊重自己是與佛同等的有覺有情的本性存在。」

圓而無量誠情愛 聞聲救苦除災情

上人舉例,反思「覺有情」就如敘利亞的內戰人禍,因一時欲望而迷茫的人生,造成思想的偏差,其實若回歸本性,人人本具覺有情,且是恆久遠的,因此「天長,恆時覺有情」。

「『地大,藏育無量愛』,這土地很大,光是地球,圓而無量大,一個地球有一百九十幾個國家……剛剛看到幾年前奧莫克、獨魯萬因為海燕颱風,整個城市等於是棄城,菲律賓的慈濟人通通動員起來,還有十幾個國家的慈濟人也通通投入,搶救了萊特省的獨魯萬、奧莫克、帕洛這三個城市,就這樣的聯繫起來,就地發揮愛的能量,救災、救難都是很快速。只要我們走過的路、踏過的地,總是會引導出無限的有情,『覺有情』,也可以培育出了很多的大愛,這種覺有情與大愛,就這樣的不斷年年地培養出來。」

不只在菲律賓,厄瓜多從2016年的地震、2017年的水患,慈濟人的援助不斷,當地志工也應聲而起,用愛回應大愛。而在臺灣七月大雨造成各縣市水患,特別在基隆、金山,郊區山坡坍塌、市區泥水淹房,志工趕緊動員,不分老少、男女,皆不吝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金山的寺院,要防止泥土一直崩下來,就要從山下揹沙包(而上),總是慈濟菩薩不管男女,慈誠隊、委員,從山下揹上了山上,就是趕快去把它疊起來⋯⋯
來來回回,有人不忍心,她就說『還可以啦!』支撐著他們的愛的力量,覺有情大愛的力量,就是出力,用時間全部投入。臺灣哪裡有災難,哪裡有苦難人,同樣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慈濟人。」

大愛不落拉長情 精進不懈勤行道

愛的能量不分地域、不分種族,即便是在當下此刻,時空有別,大愛無差,慈濟世界日不落,愛的接力恆綿長。「剛剛我坐在這裡,給我一個訊息,我們的(早上)九點是墨西哥當地的傍晚七點,他們在墨西哥的救災,最後一場剛結束,總共六個市,六大場同時(發放)也是在義診。他們在此時是法喜,很歡喜,他們已經歡喜圓緣了。這個時候大家已經上路還要往北,回到首都墨西哥市。明天他們還會跟師父分享,分享他們的明天,我們的半夜,他們又要發放,在第一場發放還沒有來領的五百多戶,還要回到那裡,他們的明天就是最後(補增)一場。」

即便任務已經完成,但眾生有需要,仍不放棄付出的機會,把握時間、空間,接引人與人之間愛的善緣。「所以說來,我們要記得「天長,恆時覺有情;地大,藏育無量愛」。所以我們已經看見了天下的地水風火,早上我也接到美國南加州的大火,當地的慈濟人也是在發放,同這個時候,多少國家,沒有秒差,但是有時差,我們的白天,他們的夜晚;他們的白天,我們的半夜。慈濟人不分晝夜,不分白天晚上,總是全球都有慈濟人在付出,在救災、救苦、救難中,所以我們真正的要用感恩心。」

上人續言:「佛心無晝夜、種族無分別,沒有白天或晚上,沒有黑白色的種族之分,同時菩薩也無國界的差別,不管哪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可以互動互愛,像墨西哥就有十三個國家慈濟人,現在都完成這一波的墨西哥救災的圓緣,這都是十三個國家的慈濟人在那裡,完成一場很圓滿的墨西哥救災,是十三個國家的慈濟人,所以說菩薩不分種族,不分國界在付出。」

點滴大愛拉長情,上人期盼,人人要多知天下事,才能對未知者分享、見證,也要把握自己的生命與時間,如同此場歲末祝福的人品典範屏東志工邱炳輝,退下軍旅生涯後,在慈濟裡,環保、醫療志工、義診關懷、機構關懷……無一不與,即便現在又了疾病,也仍堅持慈濟道路,精進不懈。

「剛剛邱居士(邱炳輝)來現身說法,他身體雖有病,可是他還是沒有間斷他的生命力,他還是增長他的慧命,生命不空過,我們就是要這樣,這叫做『慧命增長』。各位菩薩,愛的能量是自己要來完成自己的慧命,把自己的生命用在真有價值,對天地無愧、對父母無愧,我們要達成自己的慧命要增長,所以把握時間,生生世世在菩提大道上,共行菩薩道,祝福大家!」

不圓滿的人生 回到皈依點

$
0
0

想師的情懷,一絲一縷縈繞在弟子們的心田,一年一度的慈濟歲末祝福感恩會正式展開,12月7日這一天,證嚴上人行腳來到臺南,為弟子授證,開示祝福。新受證委員一排排地坐在最前方,胸前的蓮花悠然盛開,蓮葉間、花瓣上,有著點點露珠,自然而清新。

佛心師志 心蓮綻放

慈濟志工莊春菊凝視著胸前綻放的蓮花,心中有說不出的歡喜,「堅持」二字,讓她擁有了幸福。回想這一路走來,因先生反對,自己偷偷地做慈濟,默默承受先生的冷戰與沉默。

因為在薰法香中體悟到「來不及!」而決定參與委員培訓;方向篤定的她,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壞脾氣,變得柔和善順,終於讓先生的態度軟化。如今,先生不但不再阻饒她,還加入了環保的行列,並一起聽上人開示,讓徘徊在佛門外多年的她,終於如願走進了慈濟家門。

陳蘇銘珠早在1988年就接觸慈濟,一次的因緣於臺中皈依上人,法號:「慮畹」。但在皈依後三年,好景不常,先生卻因病離世,當時孩子年幼,經濟堪虞,陳蘇銘珠一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無法再做慈濟。她從洗碗工、大樓清潔員到居家照護員等,一路坎坷走過了近三十年。

一場無常,讓陳蘇銘珠拖延了將近三十年,此刻,才真正走入慈濟大家庭,但她說:「老天爺的諸多考驗,就是要讓我更堅定自己所選擇的方向。」陳蘇銘珠感恩慈濟道場的圓融,讓她不圓滿的人生,得以繞了一大圈後,最終仍能回到皈依的起點。

凝視著胸前別上的「佛心師志」心蓮,陳蘇銘珠激動地淚流滿面……

慈濟路上 堅定踏實

不一樣的人生劇本,卻有著一樣的福德因緣;能共同走入慈濟大家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分歡喜心與踏實感。歲末祝福人品典範張京財,因著一分使命感與責任心,讓他每天在社區服務,歡喜做志工。

「你現在賺的是財產,還是遺產。」一次機會,張京財參與「靜思生活營」時,聽到這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直到營隊結束後,他決定到臺南佳里園區薰法香。第一次薰法香,就讓張京財感動莫名,兩行淚怎麼也停不住,觸動他積極瞭解慈濟,且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在慈濟助人的路上。

平時,張京財會到社區載長者參加樂齡記憶保養班,配合大林慈院曹汶龍醫師的診療與帶動,陪伴長輩們動動腦、動動手腳,延緩他們退化,把每個長輩都當成自己的親人。當看見長者們開懷的笑容和日復一日的進步,張京財就更有源源不絕的力量助人。

心蓮朵朵 出泥清蓮

除了對老人家呵護備至,張京財經營的公司,也很照顧弱勢族群,並積極鼓勵員工參與慈濟活動。同時,也將慈濟的理念落實在生活上,公司上下除了確實做到省水、省電、回收分類外,中午還為員工提供蔬食午餐,一起愛護地球、疼惜生命。

然而,近來毒品入侵校園事件層出不窮,張京財亦積極走入校園擔任大愛爸爸,大力宣導反毒。讓小朋友意識到毒品對個人和家庭的危害,能機警地拒絕毒品。教室裡,張京財播出一幕幕吸毒之後的淒慘影像,深深烙印在小朋友的腦海中;也突顯戒毒的艱辛過程及毒品的誘惑危機,一遍又一遍地叮嚀,就怕他們會受到傷害。

「做到才是真知道!」慈濟路上,張京財一直不斷自我勉勵,說他所做,做他所說,每一步走來都是最踏實的感受。

「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我的心念上達諸佛廳……」祈禱聲中,上人站在舞臺上為大眾點傳心燈。每一盞盞心燈,照亮每一位新受證委員胸前的朵朵心蓮,花瓣上的露珠有如法水,時刻洗淨染污的心靈,如出泥清蓮,不隨波逐流。【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奕儒、黃惠珠、王亭懿、林雀慧、徐麗華、顏吟修、蕭秀美、林儀茹 臺南市報導 2017/12/07)

鐵窗內推孝道 報答父母恩

$
0
0
趁著收容人對於2016年《水懺》有所感受之際,慈濟志工潘惠珠認為打鐵要趁熱,因此邀來慈濟志工沈思彤進行《父母恩重難報經》課程規劃,推動讀書會以及手語相關課程,希望藉此讓收容人明瞭孝順的重要,同時透過讀書會和手語入經藏,讓每個人能法入心、法入行,以此報答父母的恩典。

自2013年起佛教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監獄交流合作,關懷收容人,並透過多元課程與收容人互動,排解心理障礙並帶動學習跟家庭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而獲得改善。2016年帶領收容人演繹《水懺》,藉由經文讓大家能知因果、明是非,慈濟志工潘惠珠有感於花監收容人對於孝道觀念的薄弱,開始構想在2017年推動《父母恩重難報經》讀書會。

推動孝道 花監讀經又演繹

「藉由《父母恩重難報經》,讓花蓮監獄收容人學會自愛愛人,發揮生命真正的意義。上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透過經文讓獄內收容人藉由佛法薰習,懂得善用生命,行善行孝。」共同參與規劃《父母恩重難報經》課程的慈濟志工沈思彤闡述著。

從4月份開始,花蓮慈濟志工進入監獄帶動讀書會,滋潤心靈;7月份則進行手語教學課程,使其身口意清淨,融法入心。而兩百多位收容人也即將透過經藏演繹,在12月29日透過《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演繹,帶領花蓮監獄全監獄友進入靈山大法會。

《父母恩重難報經》雖是佛教經典,但經文透過白話文字的詮釋,讓人淺顯易懂;實能傳遞「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及深具社會教育的意義。負責規劃課程的沈思彤,希望每個單元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師資,帶出豐富的課程本質,帶著收容人去探索內心裡面真正的答案,看見自己的亮點,重新找到生命的希望。

藉著緊鑼密鼓地排練,慈濟藝聯會志工林乃華以專業的演技,一句一句地指導演繹同學們如何揣摩劇中角色。畢竟母親懷胎十月過程,猶如身處地獄之中,過程相當艱辛,透過讀書會的課程能讓收容人體會為人父母的不易之處,明白父母恩情重如山,身為子女者應當有所回報。

父母恩情 子女應思何回報

曾經為了滿足毒癮,沒錢可買海洛因進而販毒的阿進(化名),從未想過自己造成多少家庭的悲劇,參與這次入經藏,深深慚愧自己所犯的過錯,萬般千語說不盡的懺悔。阿進要對自己曾經販賣毒品的人及其家屬說:「抱歉,對不起!」當時為了自己的所需,並未想過對他們的家庭造成了傷害。

面對二十一年的刑期,阿進不只願意為自己的過錯承擔後果,同時堅定表示,如果再遇到要他吸毒或販毒的損友,他一定會以堅定勇敢的心告訴自己:「不要再浪費二十一年的青春了。」同時阿進也要奉勸販毒的人,少欲知足,平凡的過日子才是最珍貴的人生。

同樣為了自己的貪念,與朋友因為保險金而發生爭執的阿海(化名),一時衝動下將朋友殺害,而自己也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回想起父母雖然都是慈濟志工,平常都會跟他分享慈濟事,但是自己二十歲時卻叛逆的以為人定勝天,因此不將爸媽的話放在心裡。

幸好在監獄中,有慈濟志工進來做關懷,而家人也終不曾放棄他,因此阿海希望藉由加入《父母恩重難報經》的讀書會和手語演繹,還報答父母的恩情。阿海內心發願著,表示「如果將來有機會出獄回歸正常生活,我一定會投入慈濟大家庭。」因此現在的他,用心過好每一天,把握每一個學習精進自己的機會,不再讓父母擔心,這是阿海目前孝順爸媽的方式。

深入經藏 發露懺悔精進心

「每個人都是一部大藏經,每個人跟父母跟子女的因緣都不同,藉由不同的講師能夠豐厚這本經,也可以讓同學見證不同家庭長大的孩子,只要精神對了、心念對了,都可以透過父母給我的身體,透過自愛、報恩,透過付出、感恩,去豐厚我們的生命。」聽著大家將近一年來的心路歷程,沈思彤如此回應。

而花蓮監獄長官們也將參與經藏演繹,跟著一起彩排練習的副典獄長李進國說:「在這個演繹過程當中,讓我們體會到行善及行孝的意義,希望大家不是只有當下的感動,而應該是要能夠持續地去實踐。」

母親辛苦懷胎十月順利生產的孩子,雖然在成長過程裡走錯了路,進到監獄成為收容人,只能處在社會暗角。但家人的不放棄,以及慈濟志工的監獄關懷,無不都是希望透過愛與關懷,陪伴這群迷途羔羊能重新找回自我,並且將孝道精神深植內心,有機會在出獄後,成為社會善的力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素貞、沈淑女、羅枝新 花蓮報導 2017/12/16)

共善共伴 開道勤行

$
0
0
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在10月初舉辦,月中有第一屆慈濟醫學年會、北區培訓慈誠委員尋根暨精神研習,以及美國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前幾天又舉辦了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精進研習。證嚴上人於志工早會細數近期在花蓮舉辦的大型營隊活動,也不捨重複參加活動及承擔工作團隊的慈濟志工與醫療志業主管同仁們,為密集的活動奔波勞累。

最好的援助 除惱清淨造福

在臺灣,大家返回心靈故鄉,深入法脈宗門精神中心,用心精進;在墨西哥地震災區,第二梯次勘災團更是分秒不空過,帶著年輕熱情的居民,持續進行複查作業。

從大愛新聞中看見墨西哥本地志工,人人露出歡喜笑容,與慈濟人真誠互動,認真學習慈濟行儀,上人欣言:「在墨西哥的慈濟人,已經把慈濟的精神理念帶動起來;雖然還未發放物資,居民接受了法,心靈開闊了。生活稍好的人,就可以放得下,不計較災後的損失,共為生活陷入困境的人付出。」

「眾生苦,苦在心不調和;是人心的貪欲使大地被破壞,氣候失調。期待大家在此時此世成為淨化人心、度化眾生的人間菩薩。」上人教導,要求福,須先造福;要求得身心自在,就要用佛法修除煩惱,心靈才能開闊明朗,以清淨心造福人間。

承擔的智慧 邀眾人廣行善

聽取同仁報告加勒比海島國波多黎各、多米尼克因颶風受災,葡萄牙大火災情,墨西哥地震勘災進度,以及越南和平省水災勘災狀況及賑災規畫等,上人言,天下災難愈多,慈濟承擔愈重;僅是美國哈維風災、艾瑪風災,就讓全美志工動員,急難救助至今尚未完全結束。

「若沒有真誠的付出,難以帶動人;美國在國際間舉足輕重,諸事影響廣泛,人們真的要『共善』還要『共伴』── 不只啟發人心善念、願意捐款,還要帶人來相伴做好事。」

上人說,雖然天下災難多,請求慈濟援助的地區不少,當前有人力可以投入援助的地區,就要用心「開道鋪路」,走出踏實的菩薩足跡。還沒有因緣的國度,也要盡心設法聯繫,待因緣具足之時,就可以前去付出。

「這就是考驗大家的悲與智。自己的慈悲、智慧到什麼程度?衡量、評估自己有多少力量,能不能承擔?有時救災是做在最前面,也有在急難時期過後,大部分人道團體退出,人民還很需要扶助,此時可以再安排人力去付出。」

【靜思小語】不只啟發人心善念,還要帶動相伴做好事。

上人開示於10月23日《農九月‧初四》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13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化礙得樂 心存大愛向前行

$
0
0
墨西哥地震賑災第二梯12月15日,在聖哥帝亞區教堂進行第八場的發放、義診,共發放四百八十一戶,中西醫義診共有四百六十八位鄉親受惠。從12月7日至15日,一連八天總共八場發放一萬二百五十四戶、義診受惠約有四千四百多人次。

教堂前廣場的發放場地外,右邊是受災鄉親早已排隊等待;左邊是清晨寧靜的市場小集;教堂前的公園,鴿子漫步其中;神父正在教堂側邊進行平日的彌撒,數位婦女虔誠祈禱,清理地震後殘破建材的大卡車轟隆隆地響起,也是發放準備開始。

回到百年教堂發放 宗教無礙相互感恩

「9月26日,第一天來到聖哥帝亞,就跟教堂結一個很深的緣;我跟證嚴上人說,這教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且神父對慈濟人非常好。從此這教堂就像我們的基地一樣,我們天天在這裡終於我們又回到這個地方。」發放儀式中,慈濟志工黃思賢說明從聖哥帝亞區教堂開始出發,慈濟勘災團的關懷發展到續多社區裡。

黃思賢一直記得上人曾表示,如果能在這教堂發放,將是一個很好的因緣,因為這裡是天主教、佛教各宗教融合的地方,在這裡時間與空間不會阻隔慈濟的大愛。黃思賢師更進一步的說:「慈濟一定會再回來,帶著「愛」、「關懷」,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不是一家人?」鄉親大聲回應:「是!」

自從9月25日,黃思賢與勘災先遣團前往重災區荷呼特拉市,因一切尚在救難中,26日墨西哥本土志工崔妮便帶他先來到聖哥帝亞區教堂;那時的教堂屋頂、牌樓牆面倒塌嚴重,因此慈濟志工在墨西哥市的工作據點,便以此為據點,開始整理登錄受災名單。

此次發放,也由崔妮代表恭讀上人慰問信,同時和鄉親分享自己地震後三個月,自己從天天期待有人幫忙,到自從和慈濟一起,感受到志工的關心,反而讓她願意一起投入做志工。今天能夠回到教堂區幫助更多人的心願終於實現了,除了感謝慈濟把愛帶來,她請野鄉親日後也要把這份愛傳遞出去。

Efran神父當神父二十八年,負責此教堂已經五年,許多慈善團體都來過這座教堂,而神父總是開門歡迎使用這地方,雖然大家宗教不同,但神父表示這只是文化各異;在祝福彌撒中,Efran神父說明地震後,教堂也想幫忙,但能力有限,不過現在有這麼多人來幫助,希望大家要從中學習,讓鄉親更加團結的互助互愛,因為人類是有感情的,在上帝眼中都是一樣的,大家應該互相幫忙。

分享愛的學習對象 深植善種接引帶動

發放中,勘團隊不斷溝通處理物資領出的過程,需要大慈悲的忍辱心。所有計畫都在變化中,志工信受上人教導,盡全力都會去達到目標,藉境來修練自己。兩星期八場發放義診,八個不同場地進行,從布置、收拾、吃住等事宜,要靠團隊一心一志,共同成就。

但是當天涼的時候,將毛毯披在身上,好像點亮一盞光明的燈,看見希望的光亮,因為溫暖不只是毛毯的本身,而是其義涵永遠留在心中。有形的是毛毯,無形的是來自上人和全球的愛;雖然運送毛毯很辛苦,但能夠將心中滿滿的愛,透過溫暖的毛毯傳遞給鄉親,同時期待善的種子深植人心,一一接引、帶動本地志工、受災鄉親。

墨西哥志工Mariana表示:「你們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你們教會我們互助互愛,對每個人都像自己家人一樣,完全沒有宗教種族語言的分別,我不會忘記你們,我也會把你們的愛傳遞下去。」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專員呂宗翰也表示:「那終於能在這裡,完成圓滿最重要的一場,你可以看到這個都是當地人民帶來想要感謝慈濟,然後跟慈濟一起同歡,那也代表他們已經站起來了,重新從那樣一個悲苦,換了一個心情。」

眾緣合和助力圓滿 步步踏實勇往前行

在臺中靜思書軒服務的余國雄,十年前曾在軍中學習一年西班牙文,因受到同仁的鼓勵,當上人行腳至臺中,余國雄便向上人請求加入墨西哥勘災團的行列,當時上人回覆只要簽證通過就可以。

從余國雄請示上人過後,到辦簽證直到搭機的這八天時間,余國雄感恩一路都有貴人成就,幫忙協助辦理簽證等等。尤其當自己來到墨西哥,透過在第一線與鄉親的互動,除了介紹如何物資卡的使用,同時也介紹慈濟及竹筒歲月的精神意義,當他看見鄉親在竹筒中投入愛心,甚至有婦人從從袋子裡拿出點心與他分享,種種的溫馨互動,當讓他難以忘懷,除了祝福這些鄉親,余國雄也希望自己可以再多承擔。

結束了上午的發放,下午的圓緣感恩會,來自臺灣及美國的醫療團與志工,跟著墨西哥市、荷呼特拉市的本地志工齊聚教堂內,觀賞一則則的回顧影片,看見自己與夥伴一路勘災與籌備的過程,這一路遇到的人、走過艱難,慈濟志工步步踏實,用愛的能量突破障礙,努力讓鄉親離苦得樂,繼續勇往直前。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墨西哥地震賑災發放團第二梯簡報、大愛新聞:黃奕傑、李建寬 墨西哥報導 2017/12/16)

愛地球老兵 不止鳳毛麟角

$
0
0
【基金會新聞稿】今年(2017年)八十五歲的榮民唐鳳毛在臺灣無親無故,四年多前接觸慈濟後投入志工行列,他幾乎天天從板橋榮民之家通勤到慈濟中正萬華環保教育站,不老榮民搖身一變化身環保尖兵,更發願自己餘生要恆持投入做環保,只為挽救這顆「發燒、生病的地球!」以慈濟為家、慈濟人為親人,唐鳳毛為自己開闢充實又精彩的長青生活。

隨軍來臺舉目無親

慈濟基金會正在全臺各地陸續舉辦「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被許多慈濟志工稱讚不老榮民的唐鳳毛,在慈濟萬華靜思堂的歲末祝福場次,上臺向大家歡喜分享這幾年來「做環保、救地球」的法喜心情。

唐鳳毛1932年生於大陸湖南省益陽縣,幼小、年少時適逢戰亂,多在逃難中度過,更少有機會受正常的教育。十九歲來臺後,投身軍旅,隨著海軍在軍艦上服役二十三年,直到他四十二歲退役後,因無陸上謀生的技能,其後又在民營商船工作了十五年。

一生幾乎與大海為伴,唐鳳毛也耽誤了自己的終生大事,等退休後返鄉探親回來臺灣,深感自己已是孤家寡人,過適婚年齡,再加上「語言隔閡」缺少勇氣與他人互動,雖然內心響往,但當時與臺灣社會幾乎完全陌生,不但臺語不會講,連聽都聽不懂。

慈濟環保心依止處

2013年慈濟舉辦浴佛大典時,社區一位慈濟志工陳宗銘向唐鳳毛熱情邀約參加,他一腳踏入慈濟這個大家庭,到環保教育站看到一群環保志工,雙手不停的工作,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種充滿歡喜的環境,「就是我想要的呀!」當下就發願,每天到慈濟的環保教育站做志工。

「我幾乎天天來做環保,就像在運動身體,反而越來越健康!」唐鳳毛開心分享,除了從環保獲得身體的益處,他還接觸佛法,每天清晨起床先在板橋榮家的佛堂禮佛後,就出發去臺鐵浮洲站搭區間車到萬華火車站,前往慈濟萬華靜思堂恭敬聆聽證嚴上人開示佛法「薰法香」,在法水薰陶下,沒有私心、沒有太多欲望,懂得布施、能知足感恩,讓他習得歡喜自在的長青人生。

他還強調,上人的靜思語,是改變身心靈的良方,在內心對人事物有迷惑、心情不好時,就閱讀《靜思語》,在書中找到答案,心就平靜了。

唐鳳毛一念單純心,改善不好的習氣,也發願把自己的身心靈歸零,重新成長,並告訴自己要把握當下,雖年逾古稀,但有生之年要在環保志工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的做好環保,讓地球更乾淨。

(新聞稿:顏福江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2/17)

達文西俐落 解除心腹大患

$
0
0
不忍見到動物被宰殺成為食物,宜蘭慈濟志工阿育在國中三年級就自行決定吃素,連自己的婚宴也堅持辦素的,連從小疼愛他的阿嬤反對都動搖不了他的決心。當時,阿育一家人沒有想到,這樣的素食因緣,日後幫助到阿育的媽媽。

至親身上現腫瘤 全家人如臨大敵

阿育的妻子是慈濟大學護理系畢業,兩人同是宜蘭人,因緣一線牽而互結連理。婚後,宜蘭區慈濟志工邀請阿育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也參加志工培訓課程。2004年,阿育正式受證成為慈誠隊員,也更加把勁地鼓勵母親也加入茹素行列;媽媽看阿育在慈濟世界做得歡喜,樂於接受建議,漸漸轉葷為素。

兩年前,阿育媽媽曾檢查出疑似脾臟有腫瘤,又有B型肝炎,於是定期在宜蘭的地區醫院抽血檢驗肝功能及甲型胎兒蛋白,並接受肝臟影像追蹤檢查。

今年(2017年)10月的例行檢查中,醫師發現阿育媽媽的脾臟腫瘤並沒有變大,但肝臟卻長了腫瘤,切片檢查確診是肝癌,醫師建議手術切除。向來怕痛的母親,這下慌了,想到手術的傷口疼痛,母親就坐立難安;孝順的阿育為安住母親的心,決定帶母親到臺北慈濟醫院求診。

困難手術能處理 達文西有助恢復

經臺北慈院一般外科伍超群醫師仔細檢查,發現兩個腫瘤需要進行手術,考量其肝臟腫瘤在中間偏右,脾臟腫瘤則在左上,所以手術範圍較大,若以腹腔鏡手術執行,必定是非常艱鉅的手術。

在陪母親到臺北慈院就診期間,阿育達文西機器手臂的介紹海報,顯示達文西手術的傷口小、出血量少、疼痛指數較低、預後較佳的優點,覺得可以減輕術後的不適,應該適合母親,主動詢問以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的細節;伍醫師進一步說明,並告知醫療費用健保尚不給付後,阿育師兄還是二話不說,立刻同意讓母親以「達文西機器手臂」做手術。

11月8日,阿育和妹妹陪伴母親入院。隔天,伍超群醫師以達文西機器手臂,為患者一併切除肝臟及脾臟腫瘤,很幸運的,腫瘤完整獨立未布及其他位置,所以評估無須再做放療或化療。術後第三天,母親已能下床走動,復原狀況比預期的還好。

伍醫師每天都到病房關心阿育母親復原狀況,他提到,「達文西的止血功能相較一般手術強,且以達文西機器手臂執刀,可同時完成肝臟和脾臟腫瘤的切除;若是用傳統手術,傷口一定比較大,少說也要住院十天。達文西真的可以大大改善病人術後的恢復情形。」

見母親復原良好,阿育和妹妹都很歡喜,母親更是頻頻道感謝,「真的好感謝伍醫師,開刀的技術好,傷口小,也不怎麼痛,術後沒幾天我就可以自己下床,胃口也很好。」

手術後第六天,伍超群醫師檢視各種癒後狀況,評估阿育母親的復原良好,可以出院。醫療團隊特地舉辦慶生會,張耀仁副院長與醫療團隊及志工,一起送上祝福,期盼未來的日子,阿育的母親和家人們都平安健康,快樂做慈濟。

(文:吳燕萍 臺北慈濟醫院日誌 2017/11/27)

瓜國歲末發放 激發生命力

$
0
0
每年歲末,瓜地馬拉慈濟志工與聖荷西比奴拉市、佩勒西亞市政府合作舉辦冬令發放,持續傳遞著一股愛的能量,希望透過發放物資,激發生活貧困的鄉親更強的生存毅力。

人間苦相 為善化解

瓜地馬拉慈濟志工今年(2017年)再與聖荷西比奴拉市政府合作,由市政府協助提供發放名單,11月19日於市政府活動中心為長者、殘障人士及貧病家庭發放生活物資,共幫助三百零四人。

這幾年來,志工在聖荷西比奴拉市貧民區訪視,發現有越來越多孩子出生時因難產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這場發放以瓜地馬拉國歌揭開序幕,會場前排就有不少人罹患腦性麻痺坐在輪椅上,無法依規定起立唱國歌。站在發放動線上,志工也認出很多曾經前往居家關懷的照顧戶。

其中,九歲的米格爾(Miguel)因視神經壓迫而視力模糊,慈濟在2017年7月23日列入關懷對象,並請韓籍醫師為他針炙治療,改善因脊椎側彎不能走路的症狀。爸爸離家出走,在不識字的媽媽伊莎貝爾(Isabel)陪伴下,米格爾熬過一次次痛苦的療程。發放當天,志工迎上前鼓勵米格爾克服心中的恐懼,勇敢接受治療。

六十一歲的弗洛蓮西亞(Florencia)奶奶罹患小頭症,平時難得出門,這一天由長期照顧她的遠親陪著過來領取物資。杜馬莎(Tomasa)奶奶拄著助行器往前走,由志工攙扶著,手腳似乎不再疲軟無力。小兒麻痺患者阿古斯丁先生(Agustin)駕駛自己拼裝的三輪車,活動自如,更是令志工敬佩不已。

一位腦性麻痺女孩雖有媽媽陪同,卻突然吼叫起來。志工彭靜芝見狀,上前彎腰輕拍女孩,慢慢安撫她的情緒。斐蘭達(Fernanda)今年十二歲,也因腦性麻痺癱瘓,安靜地在爸爸的懷抱中,永遠是爸爸心目中的小公主。六十六歲的拉米洛(Ramiro)靠一雙拐杖艱難地邁步過來,原本照顧他的姊姊、姪女現竟也淪落街頭,一樣成為天涯淪落人。種種人間苦相,更讓慈濟志工堅信,社會暗角永遠都有需要援手的人。

本土志工喬旦(Jonathan)神采奕奕,第一次穿上慈濟制服,協助發放每袋二十磅的黑豆,開心地迎接每位鄉親。另一位本土志工索洛佐諾(Solórzano)則負責收取領物單核算人數,一一向每位鄉親道別。

五濁垃圾 行善淨化

另一場發放11月26日於佩勒西亞市政府舉辦。瓜地馬拉慈濟志工於2003年援助中途之家(Ven Conmigo),興建多功能餐廳、晒衣場、水窖及在廣場鋪設連鎖磚,而與佩勒西亞市政府結緣。市長阿爾貝多(Alberto Reyes)在十年任期中,全力支援慈濟志工各項活動,提供人力或借出場地。

佩勒西亞市的一處垃圾場裡,漫天惡臭與飛沙隨風飄散,貧民腳下無一處淨土;成群蒼蠅停留在孩子稚嫩的臉龐上,揮之不去。如果不是生活極度困難,誰又願意帶著孩子來到這濁惡之地?這些貧民隻字不識,靠雙手撿拾可變賣的東西,購買食物謀生。長年在垃圾堆中打滾,皮膚病隨之而來,渾身異味更讓他們自卑而離群索居。

發放開始,志工看他們沉浸在孤獨的心緒當中,想著要如何喚醒他們單純自在的內心。志工邱懿芸分享,唱歌可以增加正向能量,有益身心健康。雖然音抓得不是很準,但是要帶動大家唱歌,自己就要先開口。邱懿芸與志工輔以簡單的手語,表達《愛與關懷》的歌詞意義。

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唱,歌聲飄揚,心念和諧共振。「讓我們以誠摯的心,將愛和關懷散播給全世界的苦難眾生。以溫暖的擁抱,感謝自願上臺互動的鄉親。讓我們以至誠的心念,祈禱天下平安。」在歌聲中,人人以不同方式虔誠祈禱,祈求善念共振,發揮安定的力量。

慈濟志工送上物資後,隨即啟動募心募愛,鼓勵鄉親捐出零錢。因為,一位鄉親、一枚銅板,就是一顆愛心。鄉親隨手把銅板投入竹筒,助人的快樂洋溢臉上。甚至在發放結束後,有些鄉親為了表達內心的感恩,留在現場,等著給志工一個大大的擁抱。對瓜地馬拉慈濟志工而言,用心為每一位鄉親付出,不只是一分外在的物資,更是一泓溫暖彼此心房的涓涓暖流。

(整理自瓜地馬拉慈濟志工簡報 2017/11/26)

痊其病苦 復養倫德

$
0
0
【證嚴上人12月18日志工早會開示】
 「行腳二十九天啊!前天(12/16)歸來,昨天一整天好像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天下事之多啊!不過,這一回出門歸來,感受很多,也感動很多,真正很多的人間事,的確,悲歡交集,好像真的很多,不過,感恩的事也真多!」

天生外在都不同 勤修砥礪共佛心

結束了將近一個月的行腳,證嚴上人於12月18日志工早會中,回顧了這一回所收穫的感動。提及在新北市與臺中市所分別參加三個梯次的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會暨授證典禮,上人忘卻自己身心的勞累,關心著弟子是否精進,苦難眾生是否離苦得樂。

「看到新受證的慈濟人從三十一個國家地區回來,從花蓮起點,一直到臺中,雖然語言不同, 膚色也不一樣,可是聽他們的分享歸納起來,都是一樣的,慈濟精神、理念、身體力行,如何共知、共識、共行,行動是一樣的,方向是一樣的,付出的也都是一樣的。」

全球各地的慈濟志工,語言、膚色都不一樣,但共同的動作都是那樣很溫馨、謙恭有禮地付出。

「這都是看到人性善良,愛的能量是一致的,佛陀說眾生與佛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愛,同等無量的情,擴大愛,拉長情,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

誠之情誼繫醫病 生命奧妙不思議

海外培訓委員慈誠授證典禮結束之後,上人緊接著再南下彰化靜思堂,開始2017年度第一場的歲末祝福,一路往南到屏東,參與各場次的歲末祝福授證典禮,最後繞行臺東後返回花蓮,完成第一階段的歲末祝福行腳。

上人回顧緊湊的行程中,於臺北、臺中、大林等三間慈濟醫院所見、所聞,感受到慈濟醫療守護著生命,守護著健康與愛,令人感到很安慰

「醫療守護生命,那一分的真誠之美。現在到臺北,在新店靜思堂,跟我們的醫院是隔壁,每天一大早就可以看見院長跟大醫王們,那一分合和互協,對於生命的真誠,每一天早晨都可以聽到,看見生命,如何用他的生命,大醫王他發揮生命的良能,如何很用心地投入生命中去。」

11月20日,臺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分享各科應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的現況,上人看見其中精微巧妙之運用,令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用達文西開心,在畫面看到就是這樣開,看到心還在跳動,好細的心臟血管。看到心在跳動在那裡,如何開、如何接,如何……實在是手之巧,看見了生命是那樣地奧妙,這都是可以走入小乾坤裡面,這種的很不可思議的,很微細的世界裡去轉動等等,剖析很多。」

大醫王不只是醫術高超,對於病患也不分對象,平等以待,甚至還進一步關懷到病患的家庭生活是否有困難等等。

「看到病患恢復可以回家,他的身上缺少什麼?他的家庭需要什麼?醫師也把自己的腰帶拿下來(送給病患),裡面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還有麻醉的,還有護理的、還有感染的、還有加護病房,還有很多,醫院裡面每一個科細膩合作、合和互協,每一科都有很感人的故事。」

※延伸閱讀:臺北慈濟醫院達文西手臂技術案例——達文西俐落 解除心腹大患

跨海入田來求診 護送回家善居家


上人感恩醫療志業從三、四十年前在花蓮慈濟醫院開始,接著大林、臺北、臺中慈濟醫院陸續成立,一路走來很辛苦,但看到醫療團隊那一分合和互協,人文、技術、設備合和起來,每一個科系都是最可貴的。

11月23日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暖暖的人情味總是讓上人備感溫馨。

「我行腳停留的地方也是在宿舍裡面,每天一大早雖然(會客)空間很小,但是好像一大群家裡的晚輩們,真的心歡契合,這樣圍繞著好溫馨啊!雖然地方沒有很大,總是感覺到也是很溫馨。」

大林慈濟醫院被譽為「田中央的醫院」,傳統農業社會的人情味,也呈現在醫病關係中。一位澎湖青年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跨海來到大林就醫,不僅身體得到救治,醫療團隊還陪伴他回家,並展開長期追蹤,改善他的居住環境。

「簡(瑞騰)副院長親自送他回澎湖,還要去瞭解他住的環境,還要把樓上的床舖搬下來,還要幫他選擇。我們澎湖的慈濟人也知道現在(復建中)還需要小心,就趕快從環保場回收,八分新的病床,可以調整的,趕快搬來給他,安住好他的生活,才安心回來。」

簡瑞騰副院長於歲末祝福時分享,感恩阿成就是他的老師,這樣的精神讓上人十分讚歎。「這種生命的奧妙,更重要的是情,那一分情粘得很濃、很濃。」

※延伸閱讀:大林慈濟醫院溫馨醫病情案例——歲末發願利社會 報醫療情

誰言久病無孝子 護理之家重人倫

除了臺北與大林慈濟醫院的醫病情,上人也讚歎臺中慈濟醫院的護理之家十分有特色,中西醫合併治療改善護理之家住民的身心狀況,最難能可貴的是臥床的住民,經過護理之家照顧後,有三成以上可以恢復行動力。

「在護理之家這種守護生命與愛,不是老來什麼病也是要長期照顧,不是;我們護理之家等於是一個中繼站,有家還可以回家的家庭,我們會教育他,也可以把人照顧到如他的心願可以回家,家裡孩子們的孝順,可以歡喜接他回家。」

時間有限,感人的事情總是說不完,上人讚歎感恩慈濟醫療體系的人文。

「不只是醫術讓我們安心,我最歡喜的也是在人文,技術好,愛心不夠也不容易,有愛心要團隊全院合和互協,那樣才能發揮到最美好的醫療良能。」

薰法茹素 開臺元老做慈誠

$
0
0
【基金會新聞稿】二十年新聞記者資歷的陳立偉,出生富裕家庭因父親溺愛,求學時期一度逞凶鬥狠遭保護管束,被送到軍校念書。家道中落加上父母離異,陳立偉做過黑手,後來從傳播公司攝影助理,一路努力最後應徵上大愛電視臺攝影記者,因緣際會接觸佛法開始茹素,脾氣與家庭關係逐漸改善,在授證慈濟慈誠的同事鄭瑞萍鼓勵下報名培訓課程,12月18日生日的他排休假做環保,加上日前授證慈誠隊,他說,這是最棒的生日禮物。

家道中落吃苦學習成記者 茹素做環保授證慈誠

陳立偉說自己是含金湯匙出生不為過,父親從事紡織業,事業巔峰時還擁有一間餐廳及一家醫院,身為長子的他備受父母溺愛,卻也造就他的蠻橫霸道。十四歲因為械鬥傷人,被警方逮捕保護管束三年,此時,父親的事業突然走下坡,餐廳及醫院相繼倒閉,父母隨即離異,弟弟跟著母親,跟著父親的陳立偉則在1984年高中畢業時,被父親送去讀憲兵學校士官班,雖然個性不再叛逆,也成熟穩重些,但脾氣依舊很大。

一身結實精壯的陳立偉退伍後,因父親朋友介紹認識擔任護理人員的太太,交往兩年後結婚,育有一子一女。他為了養家,先後做過化工廠技工、銑床黑手、餐廳服務生、堆高機駕駛,後來到傳播公司求職,因為肯吃苦學習,一路從攝影助理、攝影師、導演爬到導播,大愛電視臺成立新聞部,他順利應徵攝影記者,成為開臺元老之一,一路到現在。

「因為兒子被診斷患有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種隱性的過動症,才知道我也是情緒容易失控的患者,兒子靠著治療好了,我則靠佛法信仰的力量克服症狀。」結婚二十三年的夫妻,前十八年吵吵鬧鬧一度離婚,隨著陳立偉進入佛門、皈依、茹素,逐漸恢復幸福和樂的家庭生活。

已經皈依證嚴上人並茹素多年的陳立偉,每天四點多起床禮佛,再從臺南搭火車到高雄跑新聞,去年在鄭瑞萍牽引以及妻子的鼓勵下,報名慈誠培訓課程,利用休假上課跟參與志工活動。歡度五十三歲的他,12月7日授證慈誠隊並接受證嚴上人的祝福,陳立偉期勉職志合一,堅守報真導正的新聞使命,用鏡頭記錄人間真善美。

(新聞稿:張庭涵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12/18)

溫暖難民營 傳祝福送冬衣

$
0
0

「影片裡頭的志工群,都是去年跟我合作過的人,我都認識,把這段影片分享給大家是很棒的!」慈濟在塞爾維亞難民營中首度舉辦歲末祝福,難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米麗凱在《2017年慈濟大藏經》中,看到一群慈濟志工為難民付出的熟悉身影,感動一直迴繞心中。

福慧紅包傳遞祝福 虔誠信念祈求平安

位於歐洲的塞爾維亞難民營,收容了近四千名逃離自敘利亞的難民,他們以塞爾維亞為避難的中繼站。慈濟自2016年元月開始,持續不間斷地關懷與援助,提供衣物和餐食等。這一分真誠的愛,感動許多的難民,也帶動出塞爾維亞的本土志工來。

歲末將至,12月16日來自奧地利、義大利、新加坡、德國及臺灣的慈濟志工,再度踏上塞爾維亞國土,計畫於四天內舉辦五場的歲末祝福感恩會及冬令發放。一大早氣溫攝氏八度,細雨紛飛,志工整齊隊伍走入歐普難民營,與塞爾維亞志工及波士尼亞志工會合,發放的冬衣也同時抵達現場。

「Shu Wei Ma Ma 好!」志工陳樹微向現場八百五十位難民及十三位難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問好,獲得掌聲不斷,也為歲末祝福帶來溫情。當《開經偈》一播放,人人以不同的宗教方式祈禱,相同的虔誠信念,祈求平安吉祥!志工張榮富配合《2017年慈濟大藏經》影片,解說全球慈濟人為國際難民付出的行善足跡,引起一陣的共鳴。

志工張榮富代表贈予難民紀念幣福慧紅包、平安吊飾與巧克力,傳遞證嚴上人的祝福,祈求他們有一個平安喜樂年。「今天這樣子的活動,讓我感到非常快樂。」一位難民接受祝福,表達心中的喜悅。另一位難民也表示:「我很高興參加歲末祝福,我們就像一家人。」

難民委員會委員Milicay欣喜接受志工所帶來的福慧紅包,他誠摯表達:「慈濟了解難民的處境,之前我在另一個難民營服務時,也看見慈濟人來關懷,你們真的很有愛心!」此時此刻,彼此不分宗教、種族與國界,心中只有一分共同的愛。歲末祝福尾聲,志工帶動〈一家人〉的手語,難民朋友與志工無太多語言交流,但彼此眼神交會,傳遞出深層的關懷。

親手縫製禦寒小物 愛的溫暖融化霜雪

一場溫馨的歲末祝福在嚴冬中,為人人注入一股暖流;緊接著,在下午時刻,志工繼續進行一場冬衣發放。許多難民手持發放單,依序排隊等候領取冬衣;長長的隊伍中,不乏看見有幾位難民朋友,在寒冷的天氣中,還穿著志工在夏天時發放給他們的拖鞋,志工不捨之情油然而生。

這次冬衣發放活動,很特別的,是由塞爾維亞志工及波士尼亞志工,一起合力承擔發放的工作。他們秉持慈濟人文,用一顆恭敬的心九十度鞠躬致意,雙手將溫暖的冬衣遞給難民。

難民朋友們有秩序地,一一領取志工為他們用心準備的保暖衣物,共有一千五百套休閒運動服,還有冬帽及圍巾共計五百件。冬衣內層為刷毛材質,禦寒又保暖;毛線帽和圍巾則是來自新加坡志工,親手為難民朋友編織的,裡頭蘊藏一分濃濃的愛。

許多難民領到了冬衣,立即迫不及待地穿戴上,顯露出無比的歡喜,特別是對七彩的毛線帽和圍巾,更是愛不釋手。因為每一個造型、顏色,都是獨一無二的,溫暖了他們的身也溫暖他們的心。

堅定做慈善的信念 引領新血入善行列

「我們所有志工都很感恩,這次能有機會跟著慈濟,一起來為難民發放冬衣。」塞爾維亞本土志工塔瑪拉,把握為難民朋友付出的機會。

實業家塔瑪拉曾在今年(2017年)6月,專程至臺灣參與四合一精進研習課程,堅定了她想做慈善的信念。這次慈濟為難民發放冬衣,她也義不容辭地帶了好多年輕人一起投入。

其中一位塞爾維亞志工尼可拉在付出中感動滿滿,也很能體會難民艱辛的生活,他說:「這些難民逃離家園失去所有,在這麼冷的天裡能拿到冬衣,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希望。」

雖然語言不通,但難民朋友接受到來自歐亞六國慈濟志工的愛心關懷,心情卻是澎湃不已,現場洋溢一片溫馨與歡樂氛圍。而這次冬衣發放活動結合塞爾維亞當地志工的力量,他們更從付出中獲得歡喜,表示願意跟隨慈濟,持續走在助人的路上。愛的能量匯聚,成就塞爾維亞難民營第一場的歲末祝福和冬令發放。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塞爾維亞關懷簡報、大愛新聞 塞爾維亞報導 2017/12/16)

續緣扎善根 首辦歲末祝福

$
0
0
遠方天空灰濛濛,在通往波士尼亞的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車輛一輛接一輛疾駛而過,沒有任何人停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臺灣與新加坡慈濟志工從德國慕尼黑出發,2017年12月15日輾轉自塞爾維亞開車,風塵僕僕抵達波士尼亞沙馬奇鎮,一起與十位本土志工於鎮上的音樂廳舉辦歲末祝福感恩會,邀請民眾扶老攜幼,用感恩心迎接新的一年。


歲末感恩 回首賑災慈濟緣

回顧慈濟志工在波士尼亞推動志業的過程,儘管路途遙遠,每一步走來也都是無比踏實。2014年間,波士尼亞發生嚴重水患,慈濟志工於重災區沙馬奇鎮發放急難救助金,陸陸續續有本土志工加入賑災的行列。2017年,本土志工首次在沙馬奇鎮舉辦歲末祝福感恩會。

開場時,司儀李錫汝介紹慈濟的發源地:「我們是臺灣慈濟基金會,來這裡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吉祥。」由於志工從臺灣請來一尊宇宙大覺者,要與波士尼亞沙馬奇鎮結緣,因此開始前也特别舉行一場簡單隆重的儀式。

志工以最虔誠的恭敬心從兩側進入會場,來到中央走道兩兩一列,隊伍整齊場面莊嚴。志工張榮富捧著宇宙大覺者,交由范德祿代表慈濟親手致贈,而由也是本土志工的前市議長Predrag Marinkovic代表沙馬奇鎮接受。

德國慈濟志工范德祿說:「水災過去這麼多年,很高興見到大家慈濟的愛綿延不斷,在這個地方持續默默支持。」因援助水患而參與慈濟志業多年,Predrag Marinkovic說:「我要持續引領民眾,進一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讓上人的理念精神在這裡生根發芽。」

Predrag Marinkovic表示,宇宙大覺者佛像將放在他家新設的慈濟聯絡點,他要很踏實地引領民眾進一步了解慈濟宗門及慈濟四大志業,這是他心中最大的願望。

二度來臺 勤學行善的方法

Predrag Marinkovic曾經到訪臺灣二次,2015年到花蓮靜思精舍拜訪證嚴上人,2017年參加慈濟海外四合一幹部研習後,親身體會慈濟志工的精神理念,今天也在場向鄉親說慈濟。Predrag Marinkovic以波士尼亞語解釋《2017年慈濟大藏經》的含意,帶著沙馬奇鎮的民眾,彷彿跟隨慈濟志工走遍世界各地行善。

來到波士尼亞沙馬奇鎮,德國志工范德祿說:「親愛的沙馬奇鎮的鄉親,我們又來了。祝福你們新的一年平安快樂、聖誕節快樂,我們都很愛你們,都會在背後支持你們。」德國志工繆連煌代表慈濟獻上感恩與祝福,贈送紀念金幣與福慧紅包給波士尼亞志工。

接著志工帶動〈一家人〉手語,民眾歡喜地跟著打起拍子。志工走到臺下牽起鄉親的手,大家不分你我,氣氛宛如一家人的溫馨,圈上一個圓滿的句點。志工帶領全場相親誠心祈禱後,一一發送福慧紅包、平安吊飾,祈願家家戶戶吉祥如意。

志業扎根 靜思語當座右銘

這場歲末祝福感恩會引發當地媒體的關注,有RTRS BANJALUKA、RTVP HIT PRCKO兩家電視臺前來採訪報導,一起也與本土志工訪問。民眾Mirjana Neoic很感恩慈濟志工多年來前來幫助他們,感動得快流下眼淚,不知用何言語來形容,她也祝福志工:「聖誕快樂!新年快樂!」

波士尼亞本土志工Igor Boroievic笑容燦爛,主動承擔翻譯志工:「感謝慈濟幫助我們,所以我很願意出來當志工,希望臺灣能夠年年平安。」八十三歲的老人家Jovic ivka拄著拐杖,腳步緩慢,領取祝福金後,也高興地與志工合影。

歲末祝福結束後,索馬斯市電信局長Vedran Aurdevic 主動向志工張榮富讚歎慈濟。他說:「現今功利社會,很難得看見這麼好的團體幫助鄉民,千里迢迢來到鄉村,你們的愛心實在很可貴,真的很令我感動。」

在語言不通的國度裡,波士尼亞本土志工協助翻譯,一起與各國慈濟志工齊心協力,完成一場歲末祝福感恩會。其後前市議長Predrag Marinkovic邀請志工到他家,參觀新設的慈濟聯絡點,牆上掛著一幅靜思語毛筆字,底下還有他們一家四口的中譯名。「甘願做,歡喜受。」Predrag Marinkovic悠悠說道,這是他的座右銘。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德國慈濟志工簡報、大愛新聞 2017/12/15)

立愛為典 育善無量

$
0
0
【證嚴上人12月19日志工早會開示】
「很冷,這幾天來,從回到花蓮天天所感覺的都是很冷;但是畫面上,大家所看到的(墨西哥賑災發放),再冷,又有了一分分的暖,溫暖的人間溫暖。」

再一旬就要邁入新年度,證嚴上人於12月19日志工早會上,提起剛剛結束九場大小型發放的墨西哥地震援助行動,仍是滿懷對災民的不捨,以及對慈濟志工的感恩。

三個月的震災痛 志工膚慰愛足跡

墨西哥時間9月19日下午發生規模7.1地震至今,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慈濟志工踏上了這一片受傷的土地,以長情膚慰傷痛。

「9月19日的中午午後,那就是一點十四分,那一刻突然間就是天搖地動,那一剎那間,造成了墨西哥多少人的家破碎掉了,天人永隔,人受傷了,多少人從此開始真正地要再重建家園,步步艱辛,困難重重,那都是發生在瞬間。這已經到今天了,三個月了。」

地震後第二天,墨西哥慈濟志工從另一個城市里昂趕赴首都墨西哥城,那裡有五棟大樓倒塌,也有臺商罹難,慈濟志工趕赴協助;而臺灣、美國的慈濟志工與基金會同仁,也趕辦簽證進入災區。

「從美國(黃)思賢他們開始,9月24日踏上了那一塊土地,連續的就有十三個國家(地區)慈濟人前前後後踏上了;這二個多月來,也已經步步踏實,愛遍墨西哥,整個災區的地方,都可以有慈濟人的身影。」

六城市行九發放 安心安身誠互動

在語言不通、互不相識的災區裡,慈濟志工穩定地、誠懇地展開勘災、拜會,也積極認識當地的社群領袖、公益夥伴,慢慢組建起認同慈濟的本土志工團隊加入勘災行列。

「一切都是因緣,因緣鋪蓋起來,的確是擴大愛、拉長情。我們的誠懇,一向來的愛的能量在付出,總是人會有深度的互相了解;因為我們是很誠懇的,他們也看到了,這都是互相了解,都是很彼此、很了解,那就是那一分的誠意互動起來。二個多月間,這一股情已經完成了美好的善,所以真、善、美很真誠的去付出,無不都是善意的互動,結果他們也是出來協助。」

勘災工作持續進行了兩個多月,終於在當地時間12月7日起展開第一場發放,直至16日,分別在六個城市進行共九場大小型不等的發放工作,給予災民物資卡、環保毛毯,同時還舉辦義診。來自十三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不論本土或來自海外,都共同在這一片受傷土地上撒播種子。

「(在)高雄跟他們(賑災團隊)來做視訊,了解他們要結束了,做一個綜合報告,彼此之間感恩與祝福,場合真的很溫馨。又有一群人(本土志工)又是說(要)『皈依』——雖然遙遠的地方,空間很遙遠,卻是愛的能量,牽得很近,而且貼心。雖然這一場已經真善美畫個句點了,可是種子也已經深深地埋在這一片土地上,將來應該就是萌芽,也是將來成為菩提林。」

慈善關懷拔苦難 義診醫療為生命

看見本土志工發心立願,上人不禁再次讚歎發放團隊的合和互協,且不分慈善或是醫療,都是為民拔苦。

「其實醫療,這種身體痛是很苦,在那裡是四、五千人,已經受到了這身體的感受,他們很痛、很苦,可以即時幫他解決。剛剛看到了那一位剽悍的大男人,他也痛得要哭了,據說,他是地震的時候壓著受傷,醫師說他骨沒有折,可是一直都在痛,痛到幾天前已經腫起來了,是真實痛!也看到趙(有誠)院長還有葉(添浩)醫師當場要處理,用那麼大隻的針,這樣給他抽血水出來,好像他解脫了那樣的痛,他就可以站起來,可以走路,這都是即時幫他解決痛。」

除了看診,醫療團隊也用心觀察、理解災民的需求。大林慈院李宜恭主任第一梯次就抵達,除了親自為醫療團隊整理用藥,也在義診現場協助災民補列入發放名單。

「他(李宜恭主任)在看診的時刻,看到了那一位婦人,好像很苦,才知道她也是災民,她環境很困難,但是沒有拿到可以領物資的單;所以,雖然語言不通,用眼睛就可以理解她有苦,語言雖然不通,還是去翻譯,瞭解原來是這樣,趕快親自帶她去發放登記的地方,再去幫她複勘一下,總是解決了這樣真正的苦難人的(需求),所以這也都是醫療同時也在做慈善,也是很感人的畫面,都可以看得到。」

人間美善故事多 詳實記錄傳歷史

墨西哥賑災發放與義診現場許多溫馨的故事,都是透過大愛電視記者傳送畫面回來。上人讚歎,除了葉樹姍總監人在現場總是盡責報導,同仁們做到場場傳送畫面回大愛臺,讓愛有時差而無秒差。

「感恩我們大愛臺同仁,去了那麼多天,也是天天即時把當地的新聞,很快速,天天的發放,天天的感人事,天天都送回來,大愛臺天天都是即時播放,沒有秒差,只有時差;十多個鐘頭的時差,這剛好(臺灣)太陽起,那一邊(墨西哥)太陽落的時候,這種沒有秒差有時差,這說來就是即時報導。」

工作團隊的緊密結合,慈濟基金會同仁也盡責做好串連工作,除了第一線有宗教處、慈發處與美國總會行政同仁駐點將近三個月,臺灣花蓮的同仁也時時向上人匯報最新進度,連行腳期間也不例外。

「昨天(12/18行政報告),聽(邱)國氣再回溯一下,簡單又明瞭如數家珍,我內心感覺很佩服,好像他天天到墨西哥再回來一樣,當地的人情世事,溫暖的互動,悲戚的苦難,他都很清楚——我們真正的凡事要關心,只要你有關心,就是可觀天下事。這就是從當地的見識成為智慧,納入了智慧藏裡面,這都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種子。現在人間的疾苦,從此開始,我們的大藏經,只要人人,好好地收納好,為人間而做見證,為人間而寫歷史,這都是真實時間歷史。」

生命印記為資糧 布善藏育無量義

親身投入參與膚慰眾生,不僅是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間留歷史,上人也提醒這是每個人的生命印記。

「總而言之,人總是要啟動對的事,做就對了,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價值。因為有一個國家的苦難相,所以,有這麼多的國家菩薩雲集在一起,共同來完成歷史上的見證,也是人間的歷史;所以,我們有做,自己就是歷史人物,有難忘的生命中的印記,這再久也會記得;所以,還是要鼓勵菩薩們,只要是身體是健康的,想做的借力使力,發揮生命的能量,為也是為慈濟、為自己生命也寫上了這一頁的生命的歷史與見證。所以很羨慕他們,可以身體力行去做到。」

親身走到、做到,就能有深刻感受。中國大陸河北省易縣剛剛結束冬令發放,在低溫中,慈濟志工為鄉親準備了冬令物資,也在發放現場奉上熱食,上人讚歎當地志工的用心與細膩。

「其實踏到了當地,那就是當地零下二十度,感受那樣銀色世界的冷,寒冷。看到(當地志工)帶動起來了,雖然冰天雪地,到時人人心中都是暖和的,這都是愛的能量。」

不論是在墨西哥或是中國大陸的發放,在在幫助了苦難人。上人以此說明「天長,恆時覺有情;地大,藏育無量愛」。

「天長,永遠永遠都有覺有情存在;還有地雖然是很大,不管從哪一個國家,把愛都可以集中到(苦難地)那裡去。這種藏育的、孕育的不斷培育的無量的愛,看看在大陸,二十多年前臺灣都是浩浩蕩蕩要去,現在不用了,就地就已經藏育著這樣善的愛的種子,已經一一就看見了。墨西哥,現在我們也布下善種子,將來我們也是去了、陪伴了,他們也是孕育出了那麼多的愛的種子,這就是長情與大愛,『天長,恆時覺有情;地大,藏育無量愛』,期待這都是我們永恆的、互相勉勵的(方向)。」

東京冷街頭 街友捧享熱食

$
0
0
臺灣天氣冷颼颼,日本也是一樣。日本慈濟志工長期關懷街友,除了在東京淺草隅田川的櫻橋下舉辦冬令發放,就連定期前往的代代木公園,也因為多年來的熱食發放默契,讓街友們主動來幫忙,彼此的互動在這寒冷的冬天裡,以愛溫暖了彼此。

多年愛的存款起效應 街友反轉手心來幫忙

一大鍋的咖哩,事先的備料都要在熱食發放的前一晚準備好,等待一大早下鍋烹煮,而負責的主廚官毅在飯店工作多年,他總是趕在上班前及下班後抽空來幫忙。而代代木公園裡大排長龍的隊伍,就是對主廚官毅廚藝的最大肯定。

尤其慈濟志工與街友們多年來的默契,每當志工將食物運到公園來,街友們總是主動來幫忙,不但負責搬運也布置場地。街友增田壽宏表示:「只是免費的吃,覺得過意不去,所以希望能付出一點力量。」

第一次來協助熱食發放的街友小山利弘,雖然只是幫忙消毒,但卻讓自己做得很有成就感。小山利弘說:「當街友時,找食物走了很長距離的肚子餓,和工作後的肚子餓比起來,怎麼說呢,(找食物的餓)特別的清爽舒服。」

除了熱騰騰的食物溫暖了大家的胃,這一次志工,更不忘為街友們準備保暖衣物和毛毯,陪伴他們迎接寒冬的到來。志工們透過事先調查,再依照街友們的需求而準備,雖然有人忘了登記,但志工們仍貼心的多帶來了幾份物資。

街友百成康信表示曾經有人給過自己睡袋,而今年(2017年)目前還沒有拿到睡袋,但現在天氣已經變冷了,因此這件毛毯是自己今年第一次拿到的。雖然氣溫一天比一天冷,但是看著大家溫暖的笑容,這是寒冬裡彼此最熟悉的招呼。

山友志工歡喜來助緣 大愛如冬陽溫暖暗角

同樣在日本淺草隅田公園,染紅的樹葉格外美麗,交到上穿著和服的少女也融入了這片美景。帶著咖哩飯及禦寒衣物和毛毯,慈濟志工來到隅田川櫻橋下,準備為街友們做冬令發放。

儘管發放活動下午才開始,但是一大早就有不少街友以報紙或背包放在地上排隊。 而此次發放特別的是,慈濟志工結合日本慈善團體山友會,不少山友會的志工是第一次來參加,而他們也在發放中負責供飯給街友。

跟著慈濟志工學習如何端飯的山友會志工只乃太郎,開心的表示:「看到每個人都能夠吃到,好吃的咖哩飯,大家都很高興真是太好了。」另一位山友會志工市橋雅太也說:「到現在沒有過這種經驗,真的很高興今天能有這個機會。」

從志工手中接下熱食與物資,街友金井進秀表示:「除了熱騰騰的咖哩飯、還有寶特瓶做的毛毯、盼望寒冬中街友不再瑟縮,「今天真的很高興,真的非常感謝。」 

雖然冬季裡的冷風刺骨,但是慈濟的這份大愛有如冬陽,為社會陰暗角落注入了溫暖的關愛,讓施者與受者相互感恩,同時以微笑等待春季的來臨。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2017/12/17)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