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指積善 美國三十音樂饗宴聚善念

$
0
0
慈濟紐約分會2019年11月30日晚上,在皇后學院科登中心 (Queens College Colden Center)舉辦的「感恩、尊重、生命愛」慈濟愛心音樂會,以豐富、感人的內容,向千餘位善心大德誠摯表達感恩的心意。
 
慈濟愛的種子在美國落地三十年了,如今已成長為可為苦難人士遮風避雨的大樹,隨之播出的影片見證了志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足跡。
 
現代舞問輪迴 愛是答案
 
真實的足跡化作現代舞演繹,由張逸軍率領的仁山仁海藝想堂舞者以肢體語言,襯以鼓聲和笛聲,演繹天地間四季輪轉,眾生因一念無明萬惡增,也因一念光明萬物生。演出最後一幕時,特別搭配志工和大醫王的手語表演〈擁抱蒼生〉,向實踐大愛的醫務人員致敬,也正好呼應美國三十年的慈善路,為苦難社會注入光明能量。
 
而這漫長的慈善路也正是十方的善念滙聚。音樂會上,紐約分會執行長蘇濟義表示,選在感恩節周末舉行音樂會,是希望藉以表達全體志工以最虔敬的心,感謝與會大德的陪伴和護持、共同為社區付出。
 
音樂有愛 初心不忘
 
「我們現在都在天堂喲!」音樂會壓軸是歌手齊豫的演出,她的歌聲有如天籟,主持人讚「此曲只應天上有」。她演唱的第一首歌是大愛劇場《牽手天涯》的主題曲〈胭脂蝴蝶〉,描寫的是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醫師的故事。
 
齊豫說,錄製這首主題曲時,曾感動落淚,她覺得:「人生只要做一件有用的事,就會有感動,而慈濟志工就是一直在做有用的事。」
 
第二首歌,她帶來〈觀音菩薩偈〉,她坦言,2003年起接觸了佛樂和佛法後,人生已有不同;而創作這首歌曲的黃韻玲是基督徒,依然寫出這麼觸動人心的佛教歌曲,就像慈濟基金會是佛教組織,但並未以此設限,發揮無宗教、無國界、無任何藩籬的大愛!
 
她提到自己和慈濟的因緣,起於美國九一一事件。那時接下主唱英文版〈愛灑人間〉的任務,種下她懂得珍惜的善果。她說:「唱〈愛灑人間〉的同時,紐約人文學校的愛心爸爸、愛心媽媽和紐約分會志工們,配合手語的表演,傳達人與人之間以愛相繫的重要性。」
 
以〈橄欖樹〉享譽歌壇的齊豫,在大家期盼下,也演唱了她的這首成名曲,大家情不自禁隨著音樂哼唱,沉浸在回味的情緒中。隨後,齊豫有感而發,分享當年唱這首歌時,她負笈海外追尋理想,曾經覺得理想已經達成,但現在再唱,她認為其實仍有不足,應該時時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一指行善 匯聚眾愛
 
勿忘初心,盼善念不斷,這感恩音樂會也搭配「一指積善」的活動,透過手機就可以即時捐款,化心動為行動,積沙成塔。螢幕上也即時以跑馬燈和溫度計顯示愛心匯集現況,短短十分鐘,善款扶搖直上,振撼人心。
 
來自華埠妙覺寺的惟學法師,邀約其他寺廟多位法師共前來共襄盛舉,他分享這場音樂會對佛教很有幫助,「慈濟做了很多利益眾生之事。」他強調,「就只有慈濟才能做得到。」
 
青年佛教通訊中心負責人韋琪老師亦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發放正能量的音樂會!讓觀眾感受到慈濟尊重生命、救護貧弱的大愛精神。」【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周素滿、葉映紅、翁秀春 美國報導 2019/12/13)
 

靜思語30首場茶書會 豐原展書讀

$
0
0
臺中市豐原區慈濟志工第一場閱讀靜思語的茶書會「靜思智慧語 好話30年茶書會」,於12月7日下午舉辦,共有一百餘人參與。活動主旨是以茶水汲取法水,茶會祥和社會,把智慧妙法傳遞在人與人之間。

繁雜中以智慧開道

簡單的布置,搭配莊嚴的氛圍,兩張長桌併在一起成一茶席,毎張茶席坐十位賓客,一共有十個茶席,藉由《靜思語》第五集新書出版,凝聚大家一起來讀靜思語。

在輕柔的音樂中,每桌有茶人泡茶,簡單的靜思茶食與水果,又有清香的茶香,一邊品茶由桌長帶動引導人人發言,說出看到靜思語的感動。

大華國中校長徐秀青分享,因為時代的變遷,現在3C產品的盛行,校園裡面不像以前那麼的單純,有著許多意見的介入。但她始終相信閱讀的力量,「在閱讀的時候,靜下心來跟自己的內心對話;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智慧小語一打開,就好像佛菩薩要告訴我們的話。」

在繁雜的校務中,徐秀青校長常會遇到一些境界,自覺有時在處理的事情,其實是很痛的事情。例如學校舉辦一場運動會,總是會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計較,也會從中發現誰付出很多,哪些人付出的比較少。

徐秀青校長說:「其實在處理的時候很痛苦,當時就沒有那個智慧,還好有來參加這個讀書會。回去就可以跟主任、組長們分享這句話:『開朗的態度勇敢面對痛苦,培養快樂的心態接受現況。』」

眾人展書閱讀,在寧靜中搭配著輕柔的樂聲,靜思書軒的同仁與手語團隊上台演出手語,就如讀靜思語的歌詞:

窗前有一本書
指引一段旅途
天黑時為我點燈
迷霧中為我帶路

書裡每一句話
開出一朵蓮花
困惑時替我解答
執著時教我領悟 

靜靜想一想
好好讀一讀
善解人意信己無私
包容一切珍惜萬物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寶蘭 臺中市慈濟豐原靜思堂報導 2019/12/07)

四點起床送羊奶 換一次道歉的機會

$
0
0
寒流來襲天氣冷颼颼,凌晨四點多天色未亮,家住彰化縣埔心鄉的楊志偉,早早起床恭誦一遍《地藏經》後,匆匆忙忙穿著一件厚厚的外套就趕到畜牧場,只看他小心翼翼的將溫熱的羊奶瓶,放上機車保溫箱中,發動引擎,準備儘速送至客戶家中。

紙醉金迷  鋃鐺入獄

1982年出生的楊志偉,是家中姊妹之外的唯一男孩,原本父母給予優渥的成長環境,卻在國中的叛逆時期誤入歧途,學會抽菸、翹課,高中階段更是吸毒、飆車,而導致無法完成高中學業。

少年時期,因為價值觀偏差,缺錢花用鋌而走險,十六歲就犯下飛車搶劫被警察逮補,因而進了田中少年輔育院,接受少年感化訓練長達三年。離開輔育院後,隨之入伍從軍,因體能優越,而被軍方挑選為兩棲海龍特種部隊,並調派至金門外島服役。

退伍返回臺灣後,很順利找到飯店養護人員工作,薪餉近三萬元,原本以為應該是幸福人生的開始,卻又變成墮落的起點——他變得好逸惡勞又嗜賭如命,還涉足聲色場所而入不敷出,整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賺更多的錢,遂辭飯店工作,轉而從事廢五金回收業。

表面上雖是經營正當的廢五金回收,私下他卻是收購贓物來牟利,「業績」好時,月入數十萬也沒問題。想不到過沒有多久就東窗事發,遭警方循線破獲,再多的錢都被判為贓款收繳國庫;再回到一貧如洗的狀態,他求生存而經常挖東牆補西牆,走到窮途末路而在二十六歲時犯下強盜罪,而被重判十六年徒刑,鋃鐺入獄。

父喪惡耗  萌生改過 

剛入獄服刑不到二年,家中突傳來最疼愛他的父親,因食道癌而往生,撒手人間的惡耗。突然驟變讓他後悔莫及,嚎啕大哭,來不及行孝的喪父之痛,讓他萌生改過向善的心。

服刑期間楊志偉一心想完成高中學歷的願望,以回報父母恩,因而報名到花蓮監獄附設學生隊求學。2014年即將畢業的最後一年,巧遇慈濟志工高惟碤及團隊入監獄關懷愛灑,當場深受感動,希望加入慈濟念頭開始油然而生。

2017年楊志偉假釋,高惟碤陪伴他回彰化埔心故鄉,並帶到在當地輔導更生人的慈濟志工高肇良家中,囑託他多多給予關懷陪伴。

這看似踏上成功的第一步,試煉及考驗也隨之而來。出獄不到一個月,楊志偉在工作時從高處摔下,造成手部骨折……好不容易謀到一份工作又沒了,讓他感到非常沮喪。

同為更生人背景的高肇良得知後,不斷以過來人的同理心安慰他不要放棄,幾乎每日至家中載他去參加防毒宣導活動,休息三個月都不曾間斷,進而鼓勵他報名社區志工見習。

高肇良從旁觀察到,楊志偉每天凌晨四點就去打工送羊奶,上午七點半還要接著去鐵工廠上班。有一日不解的問他:「為什麼要如此拼命?是否經濟有困難需要協助?」

楊志偉表情卻轉為凝重,娓娓道來:「十年前,我曾經搶被害人十萬元,這些年雖然接受法律制裁,在花蓮服刑,但每一天、不時都會想起當時的情形,被害人害怕絕望的表情,永遠都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不能散去。」

他心中充滿愧疚,一心想加倍努力工作,把薪資存起來賠償給被害人。楊志偉很堅定著說:「送羊奶一年,應該可以讓我存到十萬元,我希望可以還給被害人了。」

聽完楊志偉說明原委後,高肇良一時間難以言喻,等他存到了十萬元,高肇良幫忙致電給「彰化地方檢察署觀護人室」幫忙查詢資料檔案,聯繫上了當初的被害人蔡小姐,展開修復式司法的程序。

揮別陰霾 懺悔滌心 

2019年11月28日上午,彰化地方檢察署指派任職「彰化師範大學」李老師擔任第三方中立修復士角色,並邀請被害者與加害者兩造雙方一同前來地檢署會議室見面。這一天,楊志偉期待已久想要當面向被害人懺悔的機會終於到來!

事隔十年再次見面,現場氣氛略微嚴肅,一時間為化解雙方的尷尬,李老師運用專業技巧慢慢引導破冰,很快為楊志偉及蔡小姐搭起和諧互動的橋樑。

楊志偉突然間流下男兒淚,看著蔡小姐說:「傷害您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愧疚!雖然我受到法律制裁而入監服刑。但一直難忘記自己鑄成的大錯,一直想親口向您說聲對不起,卻都沒有機會。服刑十年中,爸爸往生了,我也學習到懺悔及感恩,所以開始改變自己,現在加入慈濟當志工,希望多為社會付出彌補以前過錯,我目前在工廠上班,工作還算穩定,蔡小姐!對不起!請您原諒我好嗎?」

蔡小姐聽楊志偉說完後,突然間也感動的哭了出來。接著說:「看到您有能力還我錢,代表您經濟穩定,已經不在是社會的負擔,我很高興,希望您未來繼續堅持下去,加油!我願意原諒您!」

楊志偉以真誠懺悔心來消彌傷痕,也走出內心陰霾,迎向陽光。他在12月7日永靖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分享經歷,對著現場五百二十位民眾再度發露懺悔。

「過去的我是一個自私自利,從來不懂付出,是個手心向上的人。在今天歲末祝福這樣一個殊勝的感恩會上,我發願,未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感恩、尊重、愛,行善行孝,做一個付出無所求的慈濟人。」

(文:高肇良 臺中市慈濟豐原靜思堂報導 2019/12/07)

帶著兩個女兒捐贈的器官 登台演繹

$
0
0
「我身上有二位女兒的器官,這是他們給我的祝福,我一定會好好守護堅強走下去。」經藏演繹彩排,環保志工蔡瓊緞全程戴著口罩,眼神卻無比堅毅,跟著隊伍快步進出。
 
數月努力 總彩排有默契
 
週末(12/14)早上高雄靜思堂內,環保志工、榮董、鼓兒及大愛幼兒園學員,分別做安坐於國議廳、講經堂及五樓,展開一場一千三百二十八人的「環保榮董場歲末祝福」總彩排。
 
一群穿著灰衣白褲的環保志工之中,身型清瘦的蔡瓊緞,看起來精神奕奕,卻全程戴著口罩,原來她今年(2019年)6月剛換腎,二年前還換過肝。她受贈的器官,是兩個女兒捐給她的,蔡瓊緞當作是對自己生命的守護和祝福,跟自己說,要珍惜這兩次的「重生」活出生命的意義。
 
雖然,經藏演繹練習期間因感染住院二次,她沒有退縮:「上週住院我每天求佛菩薩並與身體對話,終於趕在彩排前出院。我除了句句背誦更去體會經藏的真實意,內心那股來不及的感覺很強烈,一切都靠堅定的心念來克服,也印證了上人說的『有願就有力』。」
 
演繹加鐘鼓 老中青意傳承
 
「佛陀降世寫傳奇,百千億劫難遭遇。」環保志工先出場演繹〈傳奇〉,臺下法海區以法相呼應,認真神情令人感動。緊接著,榮董團隊接力演繹〈悟道〉,來到最後一句「見性成佛演法繹」時,三十位穿著制服的大愛幼兒園學員已到臺前雙手合十舉高加入演繹。
 
有傳承意義的老、中、輕三代演繹〈轉法輪〉登場,鼓兒的勁道加上幼兒園小朋友的純真,讓人心生歡喜,感覺大家臉上的表情更柔和了。壓軸是全體演繹〈行願半世紀〉,「生生世世誓為佛教,心心念念誠為眾生。」莊嚴的唱頌聲中摻著小朋友稚嫩的聲音迴盪在會場……
 
「素食健康身體好,保護大地逗陣來,靜思法脈咱明瞭,慈濟宗們記牢牢。」全體用臺語大聲至誠發願,讓震天響的發願聲在講經堂內迴盪,也縈繞在心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謝華美 高雄報導 2019/12/14)

12月仍有颱風 菲漁村海水倒灌災情重

$
0
0
2019年12月初,北冕颱風侵襲菲律賓呂宋島,在索索貢省的沿海兩個鎮,釀成不小災情,影響所及超過四千個家庭。
 
學校受創重 復學遙無期
 
慈濟勘災團的腳步在索索貢省的布蘭鎮持續進行著,12月11日,走訪沿海地區,經過Calomagon 小學,看見學校工作人員在操場整理滿地的樹枝,一堆堆的焚燒,學校屋頂被吹翻,學生用具都被雨水淋濕, 該校有二百五十名學生, 校長Ronilo Godilo 說:「希望能有心人來幫助提供學生們的用具,像筆,筆記本,書包等。」
 
另一個學校一樣慘不忍睹,J.P.Laurel 中學大門的樑柱傾斜,整排教室的屋頂被強風吹走,颱風導致海水倒灌,學生桌椅散落各地,被海水浸泡過的課本處處可見,眼前場景一片殘破,學校職員正在清除地上的玻璃碎片,慈濟志工看了十分不捨。

學校後方就是一個漁村,七百多個家庭都靠海維生,船支被巨浪嚴重破壞,茫然的漁夫努力修補漁船,但是艙壁損壞,只剩下船的龍骨,再怎樣修復還是無濟於事。
 
村民Marlyn Baloloy 還不到四坪的家住了十個人, 屋頂被風吹毀,三面牆壁都倒塌,孫子都患了感冒咳嗽,「颱風來之前,我們用帆布把家當包裹著,但是沒想到海水沖上岸,重要文件及出生證都被沖走。現在房子毀了,船也破了,兒子不能出海捕魚。」Marlyn憂心忡忡。海水倒灌毁漁村 生計成問題
 
志工繼續走訪受災區,也是位於沿海的Nasuje 里有一段小橋被損毀,居民們用石頭鋪著,方便居民行走。村民Jesus Godilo的家被海水倒灌,當時海水淹至一個人高,水退後,屋子裡面都是沙子。
 
七十五歲的Jesus用鏟子把沙子鏟出屋外,他說:「我們六零年代就住這裡了,現在才發生海水湧進來的事,我跟我兒子因要守住家當,本來不想撤離,但是看見海水一直升高,我們不得不走。」還好父子最後一刻的決定挽救了他們的生命。
 
華商加入勘災 希望成為慈濟志工
 
邱于鵬 (Jimmy Yau )是索索貢省當地華商,雖然自己的家也有受颱風影響,但他仍然放下一切,從第一天的勘災行程,一直陪伴著慈濟志工,他說:「看見災民在受苦,心裡很難過,想要幫助他們,但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現在災民的家被毀,只用帆布遮蔽,有的在戶外睡覺。」邱于鵬認為,當災們看見志工來到他們的村莊,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欣慰了。
 
跟著慈濟志工拜會各省鎮的政府單位,走訪每一個受災村莊,邱于鵬表示這幾天都過的很踏實:「地方政府單位都很驚訝,因為慈濟是唯一親自走訪災區的慈善團體,志工不怕辛苦,越髒越泥濘的地方,越要走進去。」深受志工的感動,邱于鵬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慈濟志工。
 
「現在災民們不只是屋子被毀,他們的謀生能力也受影響。」慈濟志工蔡昇航說:「他們原本的生活已經很清苦了,加上這次的颱風肆虐,看了很不忍。」志工們希望趕緊完成勘災,才能評估如何真正的幫助他們,陪伴他們能度過難關。」【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懿擷 菲律賓報導 2019/12/13)
 

拿到油米嘿嘿嘿 辛巴威發放滿溢歡呼

$
0
0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倒油煮飯。」辛巴威馬斯溫戈的村民拿到一小瓶食用油,作勢倒了一下,滿意地笑著說:「看見用了之後還剩很多,心裡就開心。」

領到物資飛奔 滿場都是歡呼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二百九十二公里的馬斯溫戈地區,屬於長年乾旱地帶,平均年降雨只有六百毫米,不及臺灣的四分之一,居民普遍貧窮。

2019年12月,是辛巴威炎熱的夏季時分,慈濟志工前往久旱的馬斯溫戈進行發放,讓一千零五十七戶人家都領到十公斤大米和食用油,這些看似平常的物資,卻足以讓村民們歡天喜地。

九十度鞠躬之後,慈濟志工一一為村民奉上大米,會場響起嘎嘎啦啦的歡呼聲,村民一邊歡喜說著:「領到油和米 真是太好了。」「太棒了,真是太棒了啦!」一邊從震盪的唇齒之間,傳出一陣陣歡呼。

拿著油,一名婦人開心到繞著全場跑。正如慈濟志工朱金財先前拿著麥克風對村民們精神喊話:「生活再難熬,辛巴威人民也不會失去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村民幫忙搬米 婦女甘願等候

來到另一個村,太陽依舊高掛,發愁的村長盼到慈濟援助到來,喜不自勝,「很多村民生重病無法工作,孩子只能靠自己乞討過生活,很高興你們來發放大米,希望未來還能擴大到幫助孤兒。」

村裡的青壯男人排起長長一條人龍,幫忙從卡車上卸下大米,一包一包傳遞到安靜等待的村民眼前。

受助居民說:「以前我領到的食物都用桶子裝,還要再分給五戶家庭;慈濟的發放很不一樣,每戶都給足分量,所以我們甘願一整天,在太陽下等待。」

{rtmpmp4}20191219_4FBDC0CB-D436-EFA1-7DF0-1C311A350004{/rtmpmp4}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 真善美志工 辛巴威報導 2019/12/18)

撿石頭捐榮董 104歲陳才爺爺圓滿一生

$
0
0
花蓮新城鄉的海邊,老榮民陳才駝著背,吃力拖著一袋從海岸撿拾的黑白石頭,對前來海邊欣賞黃昏的遊客說:「這裏的黃昏只有灰濛濛的天空……」

棺材本拿來助人

大愛電視臺大愛劇場《橘色黃昏》於2001年8月播出,劇中真實人物陳才爺爺將他駝背彎腰撿了十三年的石頭,所換來的積蓄一百萬元全數捐給了慈濟基金會作為九二一地震救災、援建學校之用。
 
陳才本名陳耀良,幼年時父親往生,隨母親與妹妹從廣東老家到外地討生活,後來被大伯接回廣東,十二歲的他被帶入部隊,頂替一位逃兵陳才之缺,隨部隊來到臺灣定居。
 
一生漂泊不定的陳才,唯一希望是死後有個葬身之處。於是,他寫下遺囑,每天放在口袋裏,萬一那天遭遇不幸,有人能用他藏在家裏的一百萬元,買塊地讓他入土為安。
 
有一天,陳才因皮膚病到慈濟醫院看診,慈院志工了解陳才獨居,前往新城看望他,發現他住在兩坪大的鐵皮屋沒水沒電,生活仰賴政府每月補助,以及海邊撿拾石頭換錢維生。志工幫陳才打掃家裏、定時探望;慈濟人的關懷與陪伴,讓他安心——終於找到可託付後事的人了。
 
九二一地震,慈濟人投入災區賑災,高齡七十七歲的陳才也想盡一分心力,捐出棺材本一百萬元。慈濟志工擔心他生活陷入困境,希望他能保留積蓄,但陳才認為自己已經不需要那麼多錢,並且希望慈濟志工能像關懷他一樣,關懷更多需要關心的人。最終,陳才爺爺接受慈濟人的好意,搬遷到靜思精舍附近的康樂小築,安度晚年生活。


人生落幕成典範
 

2019年12月17日,陳才爺爺以一百零四歲高齡往生,靜思精舍師父與慈濟志工為其助念,感恩與祝福這一位心寬念純的長者。
 
先前隨師進行攝影與記錄的阮義忠、袁瑤瑤夫妻在《慈濟月刊》中提到對陳才爺爺的印象:
 
「大多數人挨近上人,總是巴不得在他身邊逗留久一點,而這位老榮民卻是和上人互給了一個紅包之後,轉身就走。雖然駝到腰都直不起來,他的動作卻異常敏捷……」
 
「在漫長的歲月中,他頂著烈日吹著海風,辛辛苦苦撿石頭所賣的錢,卻捐作善款圓了一席慈濟榮董。他此生有四次差一點死掉卻都僥倖逃過,所以認為上天有事要他做。」
 
「他就是大愛劇場《橘色黃昏》的主人翁,陳才。他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使之起而發願、無私付出。他平凡的一生,已成了慈濟歷史上非凡的一章。」


(整理自:慈濟月刊、大愛劇場介紹、大愛新聞  2019/12/19)
{rtmpmp4}20191219_9535E66C-9317-7D8F-DF52-1CA655C940AE{/rtmpmp4}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全球共善‧救拔苦難」2019年下半年專案收支報告

$
0
0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全球共善‧救拔苦難」
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半年報告)
 

一、目的:
因應氣候變遷,天災人禍頻傳,以及人口結構的改變、貧富差距等問題,救急、扶困等援助工作多元且急迫;預計募款三億元,持續於臺灣及海外進行重大天災人禍援助、長期全方位慈善援助、防災、備災、減災及永續發展與慈善創新服務,關懷海內外災民與急難者。
 
二、期間:
核准勸募活動期間:自108年5月16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
募款活動財物使用期間:自108年5月16日起至109年6月30日止。
 
三、許可文號:
衛部救字第1081367661號
 
四、收支報告:
108/5/16~108/10/31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如下:
 
項目 金額 說明
收入    
募款收入 54,847,708元  
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 265元 專案捐款收據列印費
淨收入 54,847,443元  
支出    
長期全方位慈善援助:台灣 6,491,701元 全臺弱勢家庭節慶關懷物資發放,使令感受社會關懷的溫暖,合計57,145人次受益。
長期全方位慈善援助:海外 6,778,333元 海外大米援助,發放國家包含:莫三比克、南非、菲律賓、宏都拉斯、獅子山、辛巴威、柬埔寨及賴索托等國家。
支出合計 13,270,034元  
結餘 41,577,409元  

返樸致和 明珠生光

$
0
0
【證嚴上人12月18日高雄靜思堂溫馨座談開示】
 「很感恩,你們出去也把師父帶出去,其實他們看到你們,就好像看到師父,他們歡喜。因為師父的法在心,你們走到哪裡,師父就是同行,心心念念說師父,這都是法親;他們也是一樣,他們在那麼遠,要看到師父很不簡單。所以說起來,都是有共同那念心。」
 
12月18日,證嚴上人展開第二梯次歲末行腳,下午抵達第一站高雄靜思堂,與當區慈濟人進行溫馨座談。上人對於高雄志工所分享,到美國交流的見聞,感到欣慰,因為兩地慈濟人雖相隔萬里,但心中的法皆是一脈相承,對外的行為都是為人間淨化而付出。
 
「這回你們去,人證、物證,用法證明,可以看到法脈傳承,宗門已開。慈善,你們是屬於慈善的宗門,大家在靜思堂共同一心為人間淨化付出,剛剛看到這些老菩薩,他們也心歸於法,師父這麼說,所以我們就這麼做,這就叫做『法』。 」
 
純樸民風古早情 造福增慧在人間
 
聽法入心、入行,又遠赴美國見證分享,上人贊歎這是法親會合。美國慈濟志工離鄉背井在異國打拚,民俗、風情各異,志業推展更需要法親情懷的支持。
 
「其實說起來,他們美國地大人稀,他們那裏的人口有幾千萬?兩億,但是土地是我們的多少倍大,所以說起來地大、人不多,分開來不是很多,要聽到慈濟的因緣就更少,因緣也不具足,因緣也不多,要見到人更加不簡單。所以慈濟人帶慈濟法出去,他們會感覺很親切感。」
 
上人說明,在美國因為人不多距離又遠,要聚在一起集會相對機會少很多,法親之間總是難以熱絡。反觀臺灣的地狹人稠顯得溫馨可愛,因為大家都能經常聚在一起,互相勉勵、學習,人氣很容易就熱絡起來,推行志業的腳步也更為有力、踏實。
 
「臺灣不大,早上從花蓮出來,早上不到中午,也是早上在南港稍微停歇一下,也感覺很溫馨啊!然後直接到了高雄,一到達真的是下車踏上土地總是人氣很旺。」
 
上人抵達高雄後,除了感受到沸騰的人氣,也深受廣場上復古的布置所吸引,彷彿時光倒轉,回到半世紀以前。
 
「看到那些柑仔店、雜貨店、大灶、蒸籠,這些東西真有親切感。看到他們在賣甚麼,反正很多,真的是忽然間覺得年輕起來了。這種時光回流,回到半世紀以上,好處在哪?單純!半世紀以前,我們的年輕時代,那個時候的社會很單純。」
 
傳承法脈淨人心 萬眾一志道氣生
 
臺灣社會民風純樸,即便物質不豐,但人與人之間卻樂於伸手相助,一家有事鄰居都來幫忙。上人期勉,社區組隊合和互協也應有一手動時千手動的精神。
 
「我這樣一路進來,對著萬佛,心裡感覺到說:『是啊,高雄不就是一手動時,千手動嗎?』多少萬人,多少萬手,那種愛的能量,不是用口說的,是伸手去做的,是雙腳,右腳踏出去是要造福,左腳踩出去是要增長慧。心心念念就是造福增慧在人間,這是你們在高雄慈濟人那種道氣,跟一般的就不一樣。」
 
一般人求神拜佛,祈求物質豐盛、身體健康、生活平安。然而人間菩薩心懷眾生,無不以上人年年所發之三願為方向,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慈濟人不這麼求,他只是(求)怎麼為社會造福、怎麼社教,社會教育,把過去純樸的社會回歸回來給年輕人看,『我們早期就是這樣這樣。』這就叫做文化。古代文化回流到現在來,在我們慈濟叫做人文,人文就是把文化永遠放在心裡,那種淨化。」
 
有愛有法似明珠 行入苦難照光明
 
秉持著為眾人付出的心念,就會超越物質生活的豐富或匱乏,達到心靈之富:有愛、有法。
 
「人人心中都有一道法,那就是富無窮,富無窮盡。如果說要比有錢,那都不稀奇,如果是要比法,人人都很珍惜。因為法可以公開、可以分享、可以被接受。你的法應用在他的生活,轉變他的觀念,這就是轉變人心,轉變人心靈的乾坤,把黑暗轉為光明。」
 
物質的富有,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上心靈的富有。心中富有法,則處處是接引人間菩薩的傳法道場。上人也期待,人人把古早社會的單純找回來,惜情、惜緣。
 
「如果不是慈濟,你永遠都不會轉變,有這樣的緣。慈濟是一顆真正的,發光亮的明珠,明珠拿在你手上,那裡都是光明,就如地藏菩薩手拿一支法杖,一震地獄門開,很自在地進去而且很法喜的出來,入苦難度眾生,道業成就了歡喜歸來,這就是菩薩。」
 

父子和解 監獄歲末祝福見最美的親情

$
0
0
「爸爸,我對不起您!」宜蘭監獄受刑人劉同學緊緊抱住父親,久久不願放手,在場貴賓、獄方工作人員、參與活動的同學無不紅了眼眶。
 
父子相擁 冰釋三年不諒解
 
歲末年終之際,大愛台前總監湯建明率領宜蘭慈濟志工與監獄關懷團隊,於12月18日進入宜蘭監獄舉辦歲未祝福,慈濟志工沈秀娟還特別排除萬難,邀請上臺演繹的三位同學的家人出席今天的活動。
 
其中一位劉同學入監後,父親因為他錯誤的行為傷透心,以致三年多來都不願來探視。沈秀娟在陪伴過程中得知劉同學對父親的掛念與愧疚,悄悄地安悄悄地安排了這場父子相見。
 
而且,還特地錄製一段劉爸爸對他鼓勵的話,影片播放時,劉同學看著螢幕上父親對他只有期待沒有指責,早已淚眼汪汪。
 
當劉爸爸出現在面前時,劉同學不敢相信老父親會願意來看他,一見面父子倆激動的不斷拭淚,劉同學對他的父親懺悔:「爸爸,我會好好孝順您、也會好好照顧孩子,不會再讓您傷心了。」
 
劉同學表示,他以前對兒女未盡父責,對父母未盡孝道,他也向父親保證,出獄後會重新生活。
 
八十多歲的父親對兒子也有很深期待:「我會等你回來,你在這裡要加油!」劉同學從見到至親之後,眼淚就沒有停止,生日才過不久,能夠見到日夜想念的親人,是他一生以來最好的禮物了。

 

以愛啟善 典獄長看見希望
 
這一幕感動的畫面,最安慰的不過是沈秀娟了。為了完成任務,沈秀娟長時間與家屬連繫,一直到前一晚上還無法確定,家屬是否如時出現。但他沒有放棄邀請劉爸爸到監獄的信心,終於排除萬難讓劉同學的一雙兒女陪著爺爺從三重來到宜蘭監獄。
 
不過,另外這一位廖姓同學,就沒能如願了。幸好,沈秀娟也錄製一段媽媽的,表達對他的期望,「你要聽慈濟師兄、師姊的話,我希望你以後可以跟著他們去做好事。」沉溺毒海十餘年,這一次入監有幸參加經藏演繹,廖姓同學的體悟很深,告訴自己,不要再讓媽媽傷心了。
 
「我們做不到的,有心、用心的慈濟志工都幫我們做了。」宜蘭監獄黃建裕典獄長也深受感動:「同學對我說的是保護他們自己的話,對慈濟的師姊說的是才是真心話,他們有話不敢對我說的,只會跟師姊說。」
 
典獄長表示,有志工進來關懷,受刑同學每天都會向上提升,而不會再向下沈淪,「一點一點,相信對於他們的行為會有很大的改變,不斷的調整自己,將來就能夠有嶄新的人生。」

 

福慧紅包 許自己三個希望
 
志工也將福慧紅包一一送到受刑的同學及獄方的行政工作人員手中。福慧紅包代表著一份祝福、一份關懷。志工期待身在囹圄中的同學們,手握紅包能了解到眾人對他們的希望,「只要不放棄自己,家人就不會放棄,慈濟人更不會放棄。」
 
周同學拿到福慧紅包,小心翼翼的打開,發現裡面有三粒稻子,他說:「三顆種子表示三個希望,對我是一個鼓勵。」
 
「什麼希望呢?」志工問。周同學說:「都是善的希望。」神情一如暈黃的福慧燈映在臉上,柔和卻堅定。【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廖月鳳 宜蘭報導 2019/12/18)

承佛之道 挑擔合和

$
0
0

【證嚴上人12月19日高雄行腳合和互協組隊長座談開示】
證嚴上人本次歲末祝福行腳第二天(12/19),在高雄靜思堂慈濟志工依功能分場次進行座談。與高雄社區慈濟志工組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承擔幹部們談話後,上人開示摘要內容,整理如下。
 
證嚴上人對慈濟志工幹部開示摘要
 
「合和互協」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力,合一念心,同一分志,我們的心志要堅定,因為我們所選擇的方向是沒有偏差。
 
我們大家「學佛」、「佛學」,到底兩項我們要選哪一項?是的,學佛。
 
我們《法華經》完全是佛所說法,也是佛陀在四十二年後所說的法。佛,總共四十九年說法,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法華經》,七年的法華談,就是佛陀從他覺悟,對大家要來引導,那要如何引導?引導(從理解)最苦、苦、苦、苦。
 
從昨天下午我到達(高雄靜思堂),坐下來聽到的每一位菩薩,站起來都說「師父,我很苦呢!」其實,這叫做人生,人生。早上,我聽到的一直到現在,都是說:「我輕安、我自在。」那就是因為菩薩,菩薩因為聞法而得開解通達。

因為苦,是不知為何來,不知為何修,所以佛陀說人生就是苦,苦在受,這個感受苦,不知如何來、所(歷經的)過程,就是感覺過了之後才知道苦,在苦的時候還不知道苦。這些老菩薩都是過了之後才來說苦,這就是表示,人生不知何來,去從何處,這生生世世不斷這樣在牽,不斷這樣在纏,那這就真的苦不完、苦不盡。
 
一旦我們知道苦,那就佛陀開示:「這是苦,汝應知;這是集,汝應曉。」要知道,那這是苦,我們應該修;這是道,我們應該集。所以「苦集滅道」,我們總是要知道,有苦悟,我們才知道是為何集來這些苦,有聽法才會知道,所以叫做「甘願做,歡喜受。」
 

 
我們不是「歡喜做,甘願受」;現在是「甘願做,歡喜受」。因為我們認識道理,我們清清楚楚,我很甘願來承擔,我們現在在座菩薩,不就是很甘願來承擔呢?所以叫作「甘願做」。
 
敢承擔的人就是不怕苦,因為有一群人困擾的事情很多;我若能夠做一個快樂的志工,我就加減做,愛就做,不要就放下,這就是叫做「快樂的志工」,等我歡喜再來做——但是,這邊(慈濟事)誰要承擔?
 
我們若是甘願擔起這個責任,慈濟就有希望,不然,只有師父在說慈濟——這只是一個名詞,沒實力,師父說的是名詞。你們甘願承擔起來,做出來,這樣才能落實在人間,對人間才有幫助,大家不甘願做,沒落實人間,「慈濟」只是空空的一個名詞。
 
所以說感恩,是應該你們感恩我,還是我感恩你們?應該是我要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真正的甘願做,怎麼會有慈濟這個力量在人間,所以是師父要感恩大家。
 

 
如果再回來講,佛陀就說了,我們要回歸源頭。源頭,我們個人的源頭就是自性,自性佛,這個自性的善良,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就是跟著這種無明,這樣纏繞呀纏繞,剛才師父說纏著,很多無明把我們纏住。
 
真的要感恩師父。師父發現佛法,在教佛法的好,但是師父不是來聽經、拆字數,只是說這個經文是什麼,不是這樣。我是讓大家知道,這個世間是什麼,我們的人生價值來是什麼?我們對這個社會有用嗎?這個應用的,要用什麼方法,這是師父感覺到佛法要運用在人間,人間要實力去落實。
 
所以我要說《法華經》,我有先跟大家做一個敘說,說師父不是照經文、拆字數。
 
我們現在看(大愛電視臺《靜思妙蓮華》節目)〈序品〉重複,我自己回向再聽,師父說〈序品〉,到現在剛好是十年,十年前的〈序品〉;原來十年前,社會有這樣的事情。
 
那《法華經》就是對治人間,有這種的心理,要怎麼樣去應對人間。這麼多的那個「時」,和未來還很長久的「時」,這種發願,回過頭來,現在再回過去聽,我自己感覺說「自我回向」。
 

 
師父要出門前跟大家說,我說我該說的話差不多了,因為把二十品說完,〈常不輕菩薩(品)〉,這是整個《法華經》的綱要,最重要來到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要很發心力願,過去已經無量數劫,不斷行菩薩道,生生世世不斷入人群。
 
(經文)來到常不輕菩薩這一段,還是總結過去,生生世世。這一生是常不輕菩薩,就是你排斥我、毀謗、怎麼給我評語,我就是如如不動,方向對了,我就是往前走,走到最終點時,有古佛來給他做證;回過頭來,他一轉講《法華經》,證實這一條走過來就是菩薩道。
 
這就是常不輕菩薩入人群,就是大家都排斥,他心不動搖,還是人家要追、要打他,他還是離開避免傷害,不過他還是在那裡跟大家說:「雖然你們大家辱罵我,我還是不會輕視你們,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因為你們人人本具佛性。」這就是常不輕菩薩。
 
所以師父也很相信,常不輕菩薩他所說的,「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成佛。」


 
看到各位,你們已經菩薩道在實行了,而且人人精進,有進沒退,這樣合和互協,我真的是很讚歎、很感動。我很期待像這樣的分享,全省的慈濟人都能在這裡聽到,甚至全球的慈濟人都能看到,看到高雄真實行。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個時間,我們在承擔都是很辛苦,我們培養人,讓大家還有機會來歷練——沒有歷練、沒有承擔過,我們不知道他的力量多大。
 
我們就讓他試看看,大概是八十斤,「來,這個八十斤的擔子你來擔看看。」他擔起來了,輕鬆,我們可以再加兩斤、加四斤、再加六斤、再加十二斤……總而言之,一直給他的添加;太重了,他就會說:「我這個擔這麼重,這個擔要再分配給別人擔。」再分配給別人幫忙,這樣一擔一擔,一直下去。
 
不是我這個擔推給你了,我是空米籮,空米籮擔起來沒意思,它擔起來兩邊搖晃,晃來晃去——其實擔空米籮是沒有用。你們還是一樣,那個米籮還有份量,還有重量。
 
我們是:(工作)再來,你過來幫忙擔一點;過頭的(負荷),你分一擔去,給你做擔母,你這個擔母,就是說種子,你還要再發展。這樣的擔頭一直分擔下去,我們善種子遍布福田,布善福田,就是這樣布下去,一生一世布不完;要再發願,我的福田開到來生來世,我來生來世的福田會更大,會(得到)更良、更好的田;越好的田我布越多,我誠意越大,我生生世世就是在菩薩道上,等到你菩薩的緣都結好了,自然成佛在近,寶城在近——我們現在都在化城。
 
是啊!佛法就是這樣在修,這哪怕明知是化城,我現在在聽法,是真是假,我做了就知道了,做了之後有利益人嗎?我有利益人,他得救了,我法喜了,這就是自我感受,這樣就叫做「有得」。不然你們會說,師父我是得到什麼?我還沒來生來世,來生來世你也不會記得今生此世。
 
所以,道理是讓你們知道說,現在你們聽法,在付出,有沒有感覺有價值感,有或沒有?如果有,就有得。沒做生命空過,有做,我們就有把我們的生命添加歷史下去,而且添下去的歷史就是有價值。
 

 
這種(生命有價值)的菩薩,菩薩的戶籍我們建立起來,我們佛法有一個菩薩的戶籍,不是跟你們說假的,有啊!菩薩戶籍,有戶口,你們要真實入戶口。
 
這戶口裡面,你是要孤單一個戶口,還是一個家庭、一個很旺盛的戶口?這個很旺盛的戶口,還有代代的子孫一直接下去大家庭的戶口。就像今天早上,我從早上聽下來,你們的戶口不斷地增長,你們的家不斷不斷在添丁,這是你們高雄的旺,很旺氣。
 
所以對的路,我們繼續鋪,我們繼續放大,就沒有錯,這叫作「為人間造福田,為菩薩開大道」。這樣了解嗎?
 
 
 

承佛之道 挑擔合和

$
0
0

【證嚴上人12月19日高雄行腳合和互協組隊長座談開示】
證嚴上人本次歲末祝福行腳第二天(12/19),在高雄靜思堂慈濟志工依功能分場次進行座談。與高雄社區慈濟志工組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承擔幹部們談話後,上人開示摘要內容,整理如下。
 
證嚴上人對慈濟志工幹部開示摘要
 
「合和互協」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力,合一念心,同一分志,我們的心志要堅定,因為我們所選擇的方向是沒有偏差。
 
我們大家「學佛」、「佛學」,到底兩項我們要選哪一項?是的,學佛。
 
我們《法華經》完全是佛所說法,也是佛陀在四十二年後所說的法。佛,總共四十九年說法,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法華經》,七年的法華談,就是佛陀從他覺悟,對大家要來引導,那要如何引導?引導(從理解)最苦、苦、苦、苦。
 
從昨天下午我到達(高雄靜思堂),坐下來聽到的每一位菩薩,站起來都說「師父,我很苦呢!」其實,這叫做人生,人生。早上,我聽到的一直到現在,都是說:「我輕安、我自在。」那就是因為菩薩,菩薩因為聞法而得開解通達。

因為苦,是不知為何來,不知為何修,所以佛陀說人生就是苦,苦在受,這個感受苦,不知如何來、所(歷經的)過程,就是感覺過了之後才知道苦,在苦的時候還不知道苦。這些老菩薩都是過了之後才來說苦,這就是表示,人生不知何來,去從何處,這生生世世不斷這樣在牽,不斷這樣在纏,那這就真的苦不完、苦不盡。
 
一旦我們知道苦,那就佛陀開示:「這是苦,汝應知;這是集,汝應曉。」要知道,那這是苦,我們應該修;這是道,我們應該集。所以「苦集滅道」,我們總是要知道,有苦悟,我們才知道是為何集來這些苦,有聽法才會知道,所以叫做「甘願做,歡喜受。」
 

 
我們不是「歡喜做,甘願受」;現在是「甘願做,歡喜受」。因為我們認識道理,我們清清楚楚,我很甘願來承擔,我們現在在座菩薩,不就是很甘願來承擔呢?所以叫作「甘願做」。
 
敢承擔的人就是不怕苦,因為有一群人困擾的事情很多;我若能夠做一個快樂的志工,我就加減做,愛就做,不要就放下,這就是叫做「快樂的志工」,等我歡喜再來做——但是,這邊(慈濟事)誰要承擔?
 
我們若是甘願擔起這個責任,慈濟就有希望,不然,只有師父在說慈濟——這只是一個名詞,沒實力,師父說的是名詞。你們甘願承擔起來,做出來,這樣才能落實在人間,對人間才有幫助,大家不甘願做,沒落實人間,「慈濟」只是空空的一個名詞。
 
所以說感恩,是應該你們感恩我,還是我感恩你們?應該是我要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真正的甘願做,怎麼會有慈濟這個力量在人間,所以是師父要感恩大家。
 

 
如果再回來講,佛陀就說了,我們要回歸源頭。源頭,我們個人的源頭就是自性,自性佛,這個自性的善良,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就是跟著這種無明,這樣纏繞呀纏繞,剛才師父說纏著,很多無明把我們纏住。
 
真的要感恩師父。師父發現佛法,在教佛法的好,但是師父不是來聽經、拆字數,只是說這個經文是什麼,不是這樣。我是讓大家知道,這個世間是什麼,我們的人生價值來是什麼?我們對這個社會有用嗎?這個應用的,要用什麼方法,這是師父感覺到佛法要運用在人間,人間要實力去落實。
 
所以我要說《法華經》,我有先跟大家做一個敘說,說師父不是照經文、拆字數。
 
我們現在看(大愛電視臺《靜思妙蓮華》節目)〈序品〉重複,我自己回向再聽,師父說〈序品〉,到現在剛好是十年,十年前的〈序品〉;原來十年前,社會有這樣的事情。
 
那《法華經》就是對治人間,有這種的心理,要怎麼樣去應對人間。這麼多的那個「時」,和未來還很長久的「時」,這種發願,回過頭來,現在再回過去聽,我自己感覺說「自我回向」。
 

 
師父要出門前跟大家說,我說我該說的話差不多了,因為把二十品說完,〈常不輕菩薩(品)〉,這是整個《法華經》的綱要,最重要來到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要很發心力願,過去已經無量數劫,不斷行菩薩道,生生世世不斷入人群。
 
(經文)來到常不輕菩薩這一段,還是總結過去,生生世世。這一生是常不輕菩薩,就是你排斥我、毀謗、怎麼給我評語,我就是如如不動,方向對了,我就是往前走,走到最終點時,有古佛來給他做證;回過頭來,他一轉講《法華經》,證實這一條走過來就是菩薩道。
 
這就是常不輕菩薩入人群,就是大家都排斥,他心不動搖,還是人家要追、要打他,他還是離開避免傷害,不過他還是在那裡跟大家說:「雖然你們大家辱罵我,我還是不會輕視你們,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因為你們人人本具佛性。」這就是常不輕菩薩。
 
所以師父也很相信,常不輕菩薩他所說的,「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成佛。」


 
看到各位,你們已經菩薩道在實行了,而且人人精進,有進沒退,這樣合和互協,我真的是很讚歎、很感動。我很期待像這樣的分享,全省的慈濟人都能在這裡聽到,甚至全球的慈濟人都能看到,看到高雄真實行。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個時間,我們在承擔都是很辛苦,我們培養人,讓大家還有機會來歷練——沒有歷練、沒有承擔過,我們不知道他的力量多大。
 
我們就讓他試看看,大概是八十斤,「來,這個八十斤的擔子你來擔看看。」他擔起來了,輕鬆,我們可以再加兩斤、加四斤、再加六斤、再加十二斤……總而言之,一直給他的添加;太重了,他就會說:「我這個擔這麼重,這個擔要再分配給別人擔。」再分配給別人幫忙,這樣一擔一擔,一直下去。
 
不是我這個擔推給你了,我是空米籮,空米籮擔起來沒意思,它擔起來兩邊搖晃,晃來晃去——其實擔空米籮是沒有用。你們還是一樣,那個米籮還有份量,還有重量。
 
我們是:(工作)再來,你過來幫忙擔一點;過頭的(負荷),你分一擔去,給你做擔母,你這個擔母,就是說種子,你還要再發展。這樣的擔頭一直分擔下去,我們善種子遍布福田,布善福田,就是這樣布下去,一生一世布不完;要再發願,我的福田開到來生來世,我來生來世的福田會更大,會(得到)更良、更好的田;越好的田我布越多,我誠意越大,我生生世世就是在菩薩道上,等到你菩薩的緣都結好了,自然成佛在近,寶城在近——我們現在都在化城。
 
是啊!佛法就是這樣在修,這哪怕明知是化城,我現在在聽法,是真是假,我做了就知道了,做了之後有利益人嗎?我有利益人,他得救了,我法喜了,這就是自我感受,這樣就叫做「有得」。不然你們會說,師父我是得到什麼?我還沒來生來世,來生來世你也不會記得今生此世。
 
所以,道理是讓你們知道說,現在你們聽法,在付出,有沒有感覺有價值感,有或沒有?如果有,就有得。沒做生命空過,有做,我們就有把我們的生命添加歷史下去,而且添下去的歷史就是有價值。
 

 
這種(生命有價值)的菩薩,菩薩的戶籍我們建立起來,我們佛法有一個菩薩的戶籍,不是跟你們說假的,有啊!菩薩戶籍,有戶口,你們要真實入戶口。
 
這戶口裡面,你是要孤單一個戶口,還是一個家庭、一個很旺盛的戶口?這個很旺盛的戶口,還有代代的子孫一直接下去大家庭的戶口。就像今天早上,我從早上聽下來,你們的戶口不斷地增長,你們的家不斷不斷在添丁,這是你們高雄的旺,很旺氣。
 
所以對的路,我們繼續鋪,我們繼續放大,就沒有錯,這叫作「為人間造福田,為菩薩開大道」。這樣了解嗎?
 
 
 

返樸致和 明珠生光

$
0
0
【證嚴上人12月18日高雄靜思堂溫馨座談開示】
 「很感恩,你們出去也把師父帶出去,其實他們看到你們,就好像看到師父,他們歡喜。因為師父的法在心,你們走到哪裡,師父就是同行,心心念念說師父,這都是法親;他們也是一樣,他們在那麼遠,要看到師父很不簡單。所以說起來,都是有共同那念心。」
 
12月18日,證嚴上人展開第二梯次歲末行腳,下午抵達第一站高雄靜思堂,與當區慈濟人進行溫馨座談。上人對於高雄志工所分享,到美國交流的見聞,感到欣慰,因為兩地慈濟人雖相隔萬里,但心中的法皆是一脈相承,對外的行為都是為人間淨化而付出。
 
「這回你們去,人證、物證,用法證明,可以看到法脈傳承,宗門已開。慈善,你們是屬於慈善的宗門,大家在靜思堂共同一心為人間淨化付出,剛剛看到這些老菩薩,他們也心歸於法,師父這麼說,所以我們就這麼做,這就叫做『法』。 」
 
純樸民風古早情 造福增慧在人間
 
聽法入心、入行,又遠赴美國見證分享,上人贊歎這是法親會合。美國慈濟志工離鄉背井在異國打拚,民俗、風情各異,志業推展更需要法親情懷的支持。
 
「其實說起來,他們美國地大人稀,他們那裏的人口有幾千萬?兩億,但是土地是我們的多少倍大,所以說起來地大、人不多,分開來不是很多,要聽到慈濟的因緣就更少,因緣也不具足,因緣也不多,要見到人更加不簡單。所以慈濟人帶慈濟法出去,他們會感覺很親切感。」
 
上人說明,在美國因為人不多距離又遠,要聚在一起集會相對機會少很多,法親之間總是難以熱絡。反觀臺灣的地狹人稠顯得溫馨可愛,因為大家都能經常聚在一起,互相勉勵、學習,人氣很容易就熱絡起來,推行志業的腳步也更為有力、踏實。
 
「臺灣不大,早上從花蓮出來,早上不到中午,也是早上在南港稍微停歇一下,也感覺很溫馨啊!然後直接到了高雄,一到達真的是下車踏上土地總是人氣很旺。」
 
上人抵達高雄後,除了感受到沸騰的人氣,也深受廣場上復古的布置所吸引,彷彿時光倒轉,回到半世紀以前。
 
「看到那些柑仔店、雜貨店、大灶、蒸籠,這些東西真有親切感。看到他們在賣甚麼,反正很多,真的是忽然間覺得年輕起來了。這種時光回流,回到半世紀以上,好處在哪?單純!半世紀以前,我們的年輕時代,那個時候的社會很單純。」
 
傳承法脈淨人心 萬眾一志道氣生
 
臺灣社會民風純樸,即便物質不豐,但人與人之間卻樂於伸手相助,一家有事鄰居都來幫忙。上人期勉,社區組隊合和互協也應有一手動時千手動的精神。
 
「我這樣一路進來,對著萬佛,心裡感覺到說:『是啊,高雄不就是一手動時,千手動嗎?』多少萬人,多少萬手,那種愛的能量,不是用口說的,是伸手去做的,是雙腳,右腳踏出去是要造福,左腳踩出去是要增長慧。心心念念就是造福增慧在人間,這是你們在高雄慈濟人那種道氣,跟一般的就不一樣。」
 
一般人求神拜佛,祈求物質豐盛、身體健康、生活平安。然而人間菩薩心懷眾生,無不以上人年年所發之三願為方向,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慈濟人不這麼求,他只是(求)怎麼為社會造福、怎麼社教,社會教育,把過去純樸的社會回歸回來給年輕人看,『我們早期就是這樣這樣。』這就叫做文化。古代文化回流到現在來,在我們慈濟叫做人文,人文就是把文化永遠放在心裡,那種淨化。」
 
有愛有法似明珠 行入苦難照光明
 
秉持著為眾人付出的心念,就會超越物質生活的豐富或匱乏,達到心靈之富:有愛、有法。
 
「人人心中都有一道法,那就是富無窮,富無窮盡。如果說要比有錢,那都不稀奇,如果是要比法,人人都很珍惜。因為法可以公開、可以分享、可以被接受。你的法應用在他的生活,轉變他的觀念,這就是轉變人心,轉變人心靈的乾坤,把黑暗轉為光明。」
 
物質的富有,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上心靈的富有。心中富有法,則處處是接引人間菩薩的傳法道場。上人也期待,人人把古早社會的單純找回來,惜情、惜緣。
 
「如果不是慈濟,你永遠都不會轉變,有這樣的緣。慈濟是一顆真正的,發光亮的明珠,明珠拿在你手上,那裡都是光明,就如地藏菩薩手拿一支法杖,一震地獄門開,很自在地進去而且很法喜的出來,入苦難度眾生,道業成就了歡喜歸來,這就是菩薩。」
 

赤腳阿嬤接地氣 做環保為自己活

$
0
0
清晨五點,天仍是一片昏暗,迎面而來的冷風直逼刺骨。12月3日是今年(2019年)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來襲,全臺氣溫驟降,環保志工謝珍英一如往昔,打著赤腳,騎著三輪腳踏車,開始沿街收取資源回收物。
 
寒流來襲 不減道心
 
「阿嬤早!今天(12/3)天氣比較冷,你有多穿一些衣服嗎?」志工問候著,說話的隱約間可見從口中吐出的微微白煙。
 
「早!有!有!有!我穿了兩件,這間外套很保暖!」正在家門口路燈下整理回收的謝珍英,放下了手邊的工作,一邊說著,一邊翻起身上的衣物給志工看。
 
「阿嬤,你今天不穿鞋嗎?天氣很冷耶!」志工關心的問著。「不用,我習慣了,這樣比較輕鬆自在。」十三年來,志工總是見謝珍英打著赤腳,騎著她的三輪腳踏車,走著她熟悉的路線,沿路收環保回收物。
 
大半生為家打拚 餘生為自己活
 
「一雙木屐五元,壞了還要花錢買,所以能夠脫鞋就盡量脫。」謝珍英覺得老天賦予我們每個人的一雙腳,是永遠也穿不壞的鞋。
 
連五塊也要省?家住彰化縣大村鄉,現年七十歲的謝珍英,1977年結婚後,育有二女一子,過著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沒想到先生在1983年不幸發生車禍,從此家裡的經濟重擔就落在她的肩上。
 
「沒有錢的時候家裡就吵架,先生也開始有暴力傾向。」夫妻倆常因為金錢爭吵,也漸漸開始有了肢體上的衝突。謝珍英受不了先生的暴力,1994年便毅然離家,獨自一人北上做看護。而即使離了家,家裡的開銷及三個孩子的學費依然由她一肩扛起。
 
一路苦過來,也練就了謝珍英耐苦耐勞的毅力,卸下一身責任後,她卻不貪圖享受,反而投入做環保,「我的人生已經走到最終,我想用餘生多做公益,多做環保,為自己而活,一直到最後一口氣。」

 

簡單生活 堅持做好事
 
她身高才一百四十公分,身形瘦小,做環保時,卻有無比的毅力。「我每星期一、二、四、五都會去收回收,其餘的時間就會在附近的公園撿,其他的人看見了就會叫我去他家載,所以就會一傳十,十傳百越收越多,目前大約有三十個定點站。」
 
從家裡出發,走產業道路,經過城隍街、田洋巷、貢旗二巷……老人家一騎一停,挨家挨戶的收,一下子就把滿滿的回收物疊的比她的人還高……
 
收回來之後,謝珍英赤腳跪在地上,把資源回收物一一分類,整理好的鐵罐、鋁罐、紙類馬上拿去賣,而寶特瓶則留著,「寶特瓶待會要載到大村環保站,這個是要給慈濟做毛毯用的,可以國際賑災!」
 
一回到家,謝珍英馬上把剛剛賣回收的所得及單據,放進塑膠袋內,她說要等到大回收日,再把塑膠袋內裝的回收所得全部拿到大村環保站交給慈濟志工。
 
其實謝珍英經濟並不充裕,即使一個月只有三千元的家庭開銷,卻從不會想把做環保回收的錢留起來做為家用。「我的山珍海味就是自己種的菜,我吃的、穿的都是人家給我的,不用花錢買,所以我開銷很省,做環保的錢我要全部捐出去。」

 
 
「她都是自己一個人,每個月大回收日都拿大約二、三千元來環保站,有時候在路上也都看她載著一大包的回收物。」在大村環保站志工張千豐說:「阿英師姊真的是我們大家的人品典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卜堉慈 彰化報導 2019/12/13)
 

法脈心傳 愛為和風

$
0
0
【證嚴上人12月20日高雄靜思堂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開示】
「菩薩們,大家好,先向大家道個『早年好』。歲月匆匆,分秒不斷不斷地消逝,這叫作『世間』。『世』就是時間,我們人與人之間有悲歡離合,都是在時間的大空間中。剛剛看到了小木屋,走出小木屋,在長街陋巷的破爛茅草屋進進出出……這都是半世紀以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再經過了好幾年,才有現在一個個組隊凝聚起來。人多了,人人合心、和氣,很互愛,而且協力,這都是慈濟人把愛的能量一傳一,這都是今天的慈濟。」
 
12月20日,證嚴上人在高雄靜思堂主持第一場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為了容納三千七百多人,主堂之外,另設三處會場,透過視訊共饗法宴。對比於慈濟草創時的人單力薄,上人感恩資深志工一路走路來始終如一,還有不斷地提攜後進,傳承陪伴,也勉勵眾人珍惜彼此的法緣,相互關懷,才能生生不息。
 
前路藍縷精進行 代代相傳護道心
 
「期待著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早上聽到岡山一位菩薩(吳慈同),她落實社區,現在三百多位是她的種子……這二天我都一直在聽著聽著,聽著心很歡喜,不斷不斷地,從五十多年前,艱鉅坎坷的路都走過來了,經過了時代的波濤,不管大浪小波來,總是去面對,入世引導人人慈悲利他,這是方向。」
 
坎坷的道路,在資深志工一步一腳印,前仆後繼下,成就了今日的菩提大直道。上人欣喜,也與眾分享早年自己與志工一起訪貧的趣事,當時一位委員騎機車要載上人去訪視個案,上人手才搭上,人還未坐上車,她就開始往前騎……亦藉此勉眾,行於菩薩道,精進向前也要互護道心。
 
「我們現在(行腳車隊)在高速公路上面,我還要看著駕駛臺後面的一片鏡子,看看還有幾臺車在後面,還離多遠?有沒有跟上來?這個都是叫作『牽掛』。人少時,他把我丟著就逕自離開了,現在我搭上車了,在車上是我牽掛著後面的浩蕩長隊伍。這都是在人生道上,方向一致,浩蕩長隊伍連結起來,合和互協,一個帶著一個,一個照顧一個。我還要叮嚀一下,你們資深,師父感恩,要記得法親要互相關懷!」
 
靜思法脈代代相傳,上人叮嚀,中生代當初因為有資深菩薩的接引陪伴而成長,不但要再來栽培新生代,而且對資深要感恩。
 
「資深的年紀大了,動作會比較慢,就要走在前面的人把路開平、開闊,換資深的要跟著中生代的做,到底是你們陪我,還是我還要再陪你們,或者是你我還要陪再下一代,總是環環相扣。」
 
慈悲喜捨似和風 誠正信實成道業
 
法親之間關懷互勉,攜手廣布善法在人間,再透過大愛臺來傳播,真實見證。
 
「我一直要大家看我們的大愛(臺),它充分的教育,在教育中在傳法,讓我們可以一眼觀十,觀天下一切眾生事。尤其是《大藏經》,《大藏經》就是無假,不是假的,是時間的延續,時間來成就慈濟,從簡陋的道場,一直到現在莊嚴的好道場,從沒幾個,到現在隊伍浩蕩長,這都是時間累積。」
 
時間能成就道業,所累積的「誠正信實」,為慈濟世界鋪成一片平穩的大地,如果沒有誠正信實,在分寸的土地就無法站穩。
 
「那我們是用什麼來鋪平?『慈悲喜捨』,因為慈悲喜捨形成了一個風氣,這和風徐徐,大家那樣和和氣氣。你做得真好,我也願意來響應,如果有機會你帶我去,我也很願意投入,投入了很感動,法喜充滿,我也要做;他又多了一個組,多了一個隊;這種大中小隊、大中小組,就一直一直綿延不息,這樣一直下來。」
 
眾愛和合無量數 始於那年初發心
 
上人稱這樣的延續傳承為「愛的聯繫」,並且期待人人要悲智雙運,慈悲走前面,智慧陪伴在後面,呵護照看,也就是「慈悲喜捨為和風」,還要「智慧妙法為淨水」,用愛維繫法親情,也用愛開展菩薩道,而這分長情也在受助者的心中滋長萌芽。
 
「剛剛看到的二十三年前,大陸的青海玉樹裡,二十多年前給的五百元,救災的時候,他一直留著留著(部份),再怎麼樣需要,他都不會花用到它。他把那一封信供在佛桌裡,不管搬了多少處的家,都是供奉在最尊敬的地方,那就是佛龕。留下來的就是要再傳於下一代,跟他的下一代說:『莫忘那一年,不要忘記慈濟的恩情。』」
 
在《2019慈濟大藏經》影片中,3月的青海發放中,有鄉親帶來了保留二十三年前的青稞發放通知單,告知志工這是他的「傳家寶」,也有鄉親對著上人法相訴說心中的感恩。
 
「所以情,是綿延不斷的。我們不要感覺說,一點點錢要做什麼?我一個人有什麼力量?合起來就有力量。合起來,那一個人當然力量單薄,我們有我、有你,還有他,你我他合起來這叫做三,三就是眾,我們中國字造字很好,三個人這個字是眾,這個字簡寫是三個人,三個人合起來就是無數量的眾人,沒有辦法去算。」
 
有形的物資、人力,可以用數字呈現,但在背後推動的愛的力量,是無可計量。「假如一個人一天四小時工資算四百塊,我們慈濟人,每個人如果動員起來,一天光工資就算百億以上。你們投入慈濟也不是四個小時,是沒日沒夜,沒算鐘點叫作『無量數』。」
 
付出無求復感恩 分分己穫積福緣
 
愛無量無求,付出還要說感恩。「所以豈止一百多億,哪有辦法計呢!所以還是回歸佛陀所說:『無量無數,不可思,不可議。』到底我們要如何去計算,沒有辦法去想。就是這麼簡單,付出無所求,就是會合回來,不用說什麼,說『感恩』。因為我要修行菩薩道,因為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去投入、讓我去造福,我可以結福緣,集福緣。」
 
自耕福田,自得福緣。上人表示,感恩每一位弟子都把師父的話聽入心,總是能聽到志工說:「師父說的喔!我們就是要這樣做。」
 
「只是聽到這句,師父就心滿意足,很感恩!但是真的是讓師父得到什麼?只是得到歡喜,那個福在那裡?在自己分分己穫,你們造的好因,你們得的福果,師父只是在中間幫你們牽引一個緣,只是一個緣,這個緣,這個緣讓它會合起來。」
 
法入心付諸行動,人人往心中布下福種,勤耕福田,收穫了再布種不斷循環,而且一傳十,十傳百,合和互協再會合回來,就有數不清的愛的力量匯集,成就道業。
 
「所以慈濟世界,就像是佛燈,佛陀是覺悟者,覺悟者來點燈照路,讓我們知道方向可走,讓我們心地光明不會迷失去,這就是道理。所以佛所說法,我們就是如是法、如是行,當然如是得,得你所要到的目標,那就是佛的境界,是菩薩的盡頭,是佛的境界。」
 
上人感恩眾人用心、用愛經營,期待福田越耕越廣,緣越結越多,「前腳跨出,是造福利他;後腳再跨出去,那就是看見世界增長智慧。生生世世是為眾生,心心念念都為佛教,為佛教為眾生,為眾生為佛教,這都是一個循環不息的在人間。各位菩薩要時時如此,分分秒秒也不離此,跟師父結一個永永遠遠、生生世世的好緣。」
 
 
 

正道篤行 人生輕安

$
0
0
【證嚴上人12月21日屏東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開示】
「我常常說,到底我們的生命多寬多廣,自己不知,但是深度我們能知,我們的生命來到人間有沒有達到生命的意義,我們的深度有沒有做到?」
 
證嚴上人12月21日歲末祝福來到臺灣最南端的屏東,一開始就對現場與會大眾提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佛陀對眾生說法,無常、苦空、無我,生命的無常和痛苦,上人提示,離不開生老病死。
 
「 生,大家看到手抱孫,很歡喜恭喜喔!每一回我來了,昨天也是今天也是,早上、中午總是看到小小孩,阿公、阿嬤就趕快推出來前面,就說給師太摸摸頭,師太祝福你!所以,大家這種的期望下一代,充滿了很真誠的愛,這叫做人間。手摸著孩子的頭,心裡就想,是啊,不只是阿公、阿嬤的期望,也是社會的期望。」
 
然而真實的世界果真如長輩所期待的,這孩子能乖乖巧巧、平平安安地長大,但一個人是否能對人間社會能奉獻。卻是無法預知的。

細說因緣不思議 苦難現前悲心起
 
慈濟救濟的工作從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到如今已經五十四年的時間了,救人、救心的工作仍持續不斷。上人細說從頭,慈濟並不是自身有餘才來幫助別人,而是從克難生活時,就點滴救濟他人累積至今。
 
「(1966年)二月開始,因為師公(印順導師)當時在嘉義妙雲蘭若,他要去臺北(文化大學教書),要離開妙雲蘭若,所以就一封信來跟我說:『(我)準備去臺北外雙溪報恩小築,你過來嘉義的妙雲。』所以,那時侯他要去報恩小築,要我去接嘉義妙雲蘭若,我看到那封信,師命不可違,所以我開始就向花蓮的菩薩說:『我準備要離開花蓮。』所以,花蓮一群菩薩說:『不行喔!』我說:『我的師父這樣說,我一定要跟師父說的話去身體力行,師命難違。』他們就趕快去請代書寫一張陳情書,去向師公陳情,就說:『我們現在很需要師父在花蓮,不然能不能晚調三年嗎?』」
 
花蓮地方人士的挽留,讓上人心中十分猶豫,是否要聽師父的話西行,還是要留在東部的花蓮?後來目睹原住民婦女因貧困而小產所留下的一灘血跡,上人覺得花蓮這裡貧苦的人真的需要幫助,因此決定留下來,帶動弟子自力更生,救濟貧苦人家。
 
「所以,一邊要菩薩招生,一邊要負責自己的生活,甚麼工作都做過了,我聽常住(師父)算一算,他說我們換了二十多種的工作,所以也感覺到底是我們沒耐心,還是工作維持不下去,什麼都做。總歸一句,為了什麼『因緣』--就是跟花蓮有緣。」
 
竹筒歲月日積善 克難生活為濟貧
 
 創辦慈濟之後,為了鼓勵大家的善念,上人請弟子們每天節省菜錢,累積起來就能救人。

「一個月十五元,你發的善心一個月一次而已,我要你每天、每天提醒自己,就是為善之家有餘慶,今天這個家庭要買菜,菜籃拿起來就想到我要做慈善,我今天在這個菜籃裡面,我就是要省五毛錢,不影響家庭生活,只是菜,一樣菜減幾枝,這樣你就有五毛錢不影響家庭生活。」
 
這樣的精神慢慢拓展出去,擴及全臺,各地發生重大事故時,當地的弟子也會來問上人,可以如何救助。而慈濟和屏東分會的因緣,則來自於1977年8月的賽洛瑪颱風過後,在高屏地區造成重大的災情,上人親赴高屏帶動賑災,三個月後遂在番仔寮圓通寺成立慈濟屏東分會,至今仍相當感念圓通寺的見慧法師等人的協助。
 
「那時的番仔寮,你們記得嗎?那時,很親,就像我們第二個精舍,每一回我到,我很自在,一早出門帶便當,晚上回來在這裡住,一群,靜美啦……反正很多位跟著師父進進出出。現在靜字輩的,還有十多位,但是沒辦法大家都出來。我就跟他們說:『這回我來沒看到他們,你要記得說,師父請委員慈誠菩薩要記得替師父法親關懷這些老菩薩,要替師父去看他們一下,照顧他們,他們不能來,師父也無法去,但這師徒之緣很深。」
 
早年資深的委員,也一樣都避免不了歲月的法則,已經有了年紀,許多行動不方便,連一年一度的慈濟歲末祝福也無法出門來參與,上人感慨,「大家都『大限』啦!各人都有生命的限量,師父也一樣,所以現在出來也是一直跟大家說,要把握生命,來人間一趟,有走過就有我們生命的歷史存在,慈濟歷史也是走過就有。」
 
歲月風霜改面容 昔日善跡永留史

屏東這場歲末祝福場次,住定法師特別趕來參與,讓上人十分歡喜,但也感慨歲月催人老。住定法師的因緣比圓通寺的屏東分會更早,在1976年二月(賽洛瑪颱風前一年),上人就在恆春的龍泉巖(龍泉禪寺)成立慈濟恆春分會,住定法師將原有恆春菩提救濟會的捐款和名單提供給慈濟功德會,共有五十一個長期照顧戶,農曆每月初一由住定法師主持發放。
 
「看到住定法師他來了,好親喔!感覺說幾十年沒看見了,他跟我說:『有啊!我有去精舍。』我現在眼睛看人很不能認人,不過,他說:『我的心有去,有看到,你還記得我,我就歡喜了!』是啊,是會記得;但是說真的,這幾年來,這一、二年來,所看的人忽然間好像這個也比較老了、那一個也比較老了,好像師父忽然間不認得人。幸好大家都還認得師父,不是師父還年輕,因為你們的師父就只有這一個而已,所以我怎麼變你們都會認得師父,這就是自然法則。」
 
回顧走過的足跡,上人欣慰自己這一生了無遺憾,「想到我這一生,從最年輕的時代來想,我也沒有虧欠,沒有虧欠我的父母,因為人人稱為孝女,也是盡孝的一個人,家庭我從年輕就顧家,整個家庭、事業都是我在顧。出家了,師父給我『為佛教,為眾生』,我沒有違背,還是為佛教、為眾生,一直到現在,所以此生無憾!再無遺憾的是──慈濟。菩薩!你們每一位做到讓師父很感動!」
 
慈濟志工都是自掏腰包,付出無所求身體力行,奉獻一己所有。上人感恩大眾,也肯定師徒之間都沒有自私的心。
 
「你們相信師父,那師父所做的,你們點滴累積來給師父,做慈善建醫院之後還要做教育,還要有人文。是啊!我們四大志業都完成,這都對社會很重要,社會不能沒慈善,慈善人人都要做,慈善才能淨化人間,帶動人人做好事,人人積善之家有餘慶,這就是要造福人群的方法之一。」
 
莫忘那年大事記 點滴歷史是教育
 
踏實付出,在生命法則之下,人面臨大限之期也必輕安自在。
 
「時日這樣過,總是最後那一天,那就是最輕飄、最自在,晚上最怕是睡不著,如果能夠這樣就睡了,那就是像在睡一樣,就是這樣睡,輕飄自在啊!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只是我們現在,要記得現在做什麼?帶著我們一個記憶八識,師父常常在說八識,我們要經過思考,平常的思考是七識,那這個思考過後,我們的六識啟動,今天我的心想要去做什麼,方向要正確,所以我們的手腳就開始,六根、六塵就這樣去接觸,我們做的事情就不會有偏差。所以思想若正確,那我們的意識沒有偏差,那就是佛識,就是回歸與佛同等那個清淨的本性,那是第九識。」
 
上人勉勵在場會眾,第七識的思想要努力淨化,回歸到清淨無染的第八識,就是進入我們的第九識,到達我們人人與佛平等的清淨本性。
 
「感恩菩薩們,愛的能量付出,人生的前後實在是要好好把握。總而言之,時間也是過去,現在師父來屏東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大家要互相珍惜,時日這樣在過,我們要把握生命的價值,請大家時時用心。」
 
最後,上人祝福大家愛的力量不斷凝聚,人間菩薩不斷招生,也特別感恩琉球會眾渡海前來參加,恆春會眾也從很遠的地方前來,「師父不能過去,你們就過來看師父,祝福大家、菩薩,愛的力量凝聚,福慧雙修,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大志無爭 串愛拉贏

$
0
0
【證嚴上人12月22日高雄歲末祝福開示】
「每次若出來,空間不一樣,時間不一樣,但是人間都是一樣。看到了資深菩薩,他們來回憶過去,莫忘那一年的那一群人、那一人的分享,那個人的分享跟我這個人的分享,人與人之間彼此接觸到的,我們彼此感動,互相分享互相勉勵,數十年如一日,我非常的感動。」

12月22日,證嚴上人行腳第四天駐留在高雄靜思堂,於歲末祝福開示中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經的自然法則下的生命之苦;然而志為幫助別人的慈濟志工,則是學習佛陀所教之菩薩法,積極為他人苦難克服困難,也坦然面對自己的老化而心繫世世代代的法傳承。

專心精進覺有情 坦然接受生命法

行腳在外,面對川流如織的訪客與弟子們,上人總是細細聆聽每一位的分享,從中看見美麗的心地風光。

「慈濟道場很扎實、很專心。剛剛在樓上也有一位(志工)菩薩說:『師父,我是很專心的。從進來慈濟,一直踏在慈濟這一片世界裡。』師父說:『感恩啦!』這種有情人的世界,我們總是叫做『覺有情』,我們大家共同認知,是佛所教法,是菩薩法。」

志工們所帶來的現身說法,有的是自己的經歷,有些是付出的過程,但離不開的是生命被時光催化所帶來的種種變異——生、老、病、死。

「苦,多種多種的苦,最明顯的經濟不足叫做貧苦;或者是無常現前,那就是急難之苦;或者是人人都很根本基礎的苦,那就是生(苦);生不覺得苦,有的生下來是富有人家,生活無缺、感情無缺,一個大家庭的和睦,愛的環境,讓他很幸福成長,一切如意,屬於這樣一生都無缺,但是還是逃離不了『老』;就是他一生無病,但是最後的那一個字(死),人人都擔心懼怕著,這都是人生。」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縱然人有順遂的出生,仍也逃不離的老、病、死,所有的變異難以精準預測,就是生命的無常。

「世間疾苦,苦在一生來人間,過程離不開生、老、病、死的苦;還有在生、老、病、死這中間,無常,什麼時候發生?是大自然的無常。」

柔和忍辱對惡言 一心一志合誓願

天災無常,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之後,全臺灣均感受到嚴重搖晃,也造成共五萬多棟房屋全倒或毀損,兩千四百一十五人死亡的慘重災情;而慈濟基金會歷時三年多的救災、援建臨時住屋及希望工程五十一所學校,共投入了二十三萬人次。於此之前,慈濟志工以不分國家種族的人道精神走上街頭,為同樣在當年8月發生土耳其大地震募款,卻是屢遭橫逆。

「我們捧著箱子,勸募在街頭,有很多人對慈濟的誤解,而且無中生有的就是毀謗;甚至有慈誠拿著那支勸募(看板)號召,我們的委員菩薩捧著愛心箱,也有人出手要捶那一張牌;也有人說:『臺灣不救要救國外!你來救濟我啦!』手就要伸下去(勸募箱),我們的委員練就了一身的好功夫,他手要探下去,我們的委員馬上柔軟地放下,稍微蹲一下……那個真的是畫面是很漂亮,人是很火爆,可是慈濟人很柔和。剛剛聽到了,柔和忍辱衣,就是在那個時候就穿著起來了。」

慈濟委員所穿的旗袍,必須歷經一年見習,清楚認識慈濟;再經過一年培訓,確認慈濟就是自己願意承擔的志業,才能穿上上人名之為「柔和忍辱衣」的委員旗袍。

「這麼多人在那個地方起無明風,我們還是要堪忍、要堪忍,我們要時時的忍辱衣如戰甲,這一身的刀槍不入,那樣堅強、那樣堪忍。菩薩總是要有六度萬行,我們要行六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面對種種處境而心不動搖,在慈濟中又該如何「修行」,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禪定談何容易,但是心不定,要增長智慧更不簡單。我們要如何來定心?讓他一心一志,那就是合入誓願。佛教,其實我們沒有排斥宗教,但是佛陀的教育是永恆的,因為佛就是宇宙大覺者,涵蓋在宇宙間,宇宙之間無理不通,無處不達,所以通達道理;佛陀覺悟(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們的心和佛的心是無差別,所以我們佛心己心。」

心地風光遍寰宇 拉回迷誤不虛擲

慈濟委員與慈誠隊在圓滿培訓,由上人親自授證之際,胸前也會懸掛一個「佛心師志」的字牌。上人殷殷叮囑,希望人人把握難得因緣,接受佛法、莫忘師志,充實自我的人生價值。

「各位菩薩,你們到處走不是去觀光,是欣賞自己心地風光——我們每天回憶過來,我昨天去哪裡?昨天的過去,我還有跟我們一起做的人,我們已經做幾年了,我們已經有多少事情,這個都值得我們去回顧、去回憶,這個都是好事,越回憶我們的生命越價值。那個價值的生命,我們如果可以文字寫下來,現在師父一直一個期望,光慈濟這種時代的歷史,這叫做近代史。」

佛法在人間流布兩千五百餘年,然世間的煩惱並未滅除,佛法也持續適應當代,甚至超越時空而能呼應人心。

「我們在人間,老實說,佛陀說很多的法都是超越人間,開智慧的法,但是光說,光一直說,自己沒有體會到。就像是我們在說風景漂亮,漂亮在哪裡?我沒有去過,不過我是聽人家說的,師父已經遊世界了,哪一個地方我都不曾去過?」

上人說到先前美國拉斯維加斯當地志工來分享,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來自賭城,以當地著名的賭博機「吃角子老虎」,也稱「拉霸」,賭客投注後拉下桿子,機器以一定機率來吐出巨額獎金,否則沒收賭資。

「過去有一回,(志工)說『拉斯維加斯』,我說:『啥!怎麼有那種拉輸就回家,那是什麼?』他說:『對對對,就是師父您在說的,拉輸了就回家了。』原來它叫做賭城,大家去那一個地方不是看風景,是去賭博——帶很多的錢去,想要拉很多回來,但是怎麼樣拉都拉輸,拉輸怎麼辦?就回去了,所以叫做拉輸回家,這也是風景之一。菩薩,好在,大家出力在拉,都沒有拉輸,我們都拉贏的。」

救苦大願需集眾 串粽疏導不糾結

今年(2019年)以來,上人常以粽串比喻慈濟人的角色,社會大德的愛心資源,如同粽子內餡,需要志工們去關懷、覆蓋,包起來成串。

「那個粽串是一條一條繩子,我們如果沒有把它編起來,一條一條的繩子它會(糾)結整團,我們如果這樣把它(繩子)編起來,有什麼作用?綁粽子;綁粽子要用粽葉,那個竹(葉)片,我們就還要很多的米、很多的餡,用粽葉把它包起來,用繩子把它綁起來,這樣編出成一串,這叫做粽串。」

一個一個粽子,如同人間菩薩招生,讓人人發揮愛心,而慈濟志工點滴匯聚,用以救助貧苦。如果天災事變如九二一之大,需要更多愛心能量呢?

「九二一,我們一下子認養五十間的學校(援建),一直到臺北再多一間,總共五十一間,錢要從哪裡來?我不知道,在人家的口袋裡。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這是我所相信,只要你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這個絕對有力量。秉持著那個時候那念間,一直到現在,也是一樣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

上人提醒,慈濟人無所求付出,儘管面對紛雜的各種聲音,仍是秉持救苦初衷。

「師父這輩子三不爭,與事無爭、與人無爭、與世無爭,但是我們要做盡天下事、世間事,我們需要天下人,人人來投入,所以大志,我們不用跟人家爭,認真做,做就對了。」
 

大志無爭 串愛拉贏

$
0
0
【證嚴上人12月22日高雄歲末祝福開示】
「每次若出來,空間不一樣,時間不一樣,但是人間都是一樣。看到了資深菩薩,他們來回憶過去,莫忘那一年的那一群人、那一人的分享,那個人的分享跟我這個人的分享,人與人之間彼此接觸到的,我們彼此感動,互相分享互相勉勵,數十年如一日,我非常的感動。」

12月22日,證嚴上人行腳第四天駐留在高雄靜思堂,於歲末祝福開示中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經的自然法則下的生命之苦;然而志為幫助別人的慈濟志工,則是學習佛陀所教之菩薩法,積極為他人苦難克服困難,也坦然面對自己的老化而心繫世世代代的法傳承。

專心精進覺有情 坦然接受生命法

行腳在外,面對川流如織的訪客與弟子們,上人總是細細聆聽每一位的分享,從中看見美麗的心地風光。

「慈濟道場很扎實、很專心。剛剛在樓上也有一位(志工)菩薩說:『師父,我是很專心的。從進來慈濟,一直踏在慈濟這一片世界裡。』師父說:『感恩啦!』這種有情人的世界,我們總是叫做『覺有情』,我們大家共同認知,是佛所教法,是菩薩法。」

志工們所帶來的現身說法,有的是自己的經歷,有些是付出的過程,但離不開的是生命被時光催化所帶來的種種變異——生、老、病、死。

「苦,多種多種的苦,最明顯的經濟不足叫做貧苦;或者是無常現前,那就是急難之苦;或者是人人都很根本基礎的苦,那就是生(苦);生不覺得苦,有的生下來是富有人家,生活無缺、感情無缺,一個大家庭的和睦,愛的環境,讓他很幸福成長,一切如意,屬於這樣一生都無缺,但是還是逃離不了『老』;就是他一生無病,但是最後的那一個字(死),人人都擔心懼怕著,這都是人生。」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縱然人有順遂的出生,仍也逃不離的老、病、死,所有的變異難以精準預測,就是生命的無常。

「世間疾苦,苦在一生來人間,過程離不開生、老、病、死的苦;還有在生、老、病、死這中間,無常,什麼時候發生?是大自然的無常。」

柔和忍辱對惡言 一心一志合誓願

天災無常,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之後,全臺灣均感受到嚴重搖晃,也造成共五萬多棟房屋全倒或毀損,兩千四百一十五人死亡的慘重災情;而慈濟基金會歷時三年多的救災、援建臨時住屋及希望工程五十一所學校,共投入了二十三萬人次。於此之前,慈濟志工以不分國家種族的人道精神走上街頭,為同樣在當年8月發生土耳其大地震募款,卻是屢遭橫逆。

「我們捧著箱子,勸募在街頭,有很多人對慈濟的誤解,而且無中生有的就是毀謗;甚至有慈誠拿著那支勸募(看板)號召,我們的委員菩薩捧著愛心箱,也有人出手要捶那一張牌;也有人說:『臺灣不救要救國外!你來救濟我啦!』手就要伸下去(勸募箱),我們的委員練就了一身的好功夫,他手要探下去,我們的委員馬上柔軟地放下,稍微蹲一下……那個真的是畫面是很漂亮,人是很火爆,可是慈濟人很柔和。剛剛聽到了,柔和忍辱衣,就是在那個時候就穿著起來了。」

慈濟委員所穿的旗袍,必須歷經一年見習,清楚認識慈濟;再經過一年培訓,確認慈濟就是自己願意承擔的志業,才能穿上上人名之為「柔和忍辱衣」的委員旗袍。

「這麼多人在那個地方起無明風,我們還是要堪忍、要堪忍,我們要時時的忍辱衣如戰甲,這一身的刀槍不入,那樣堅強、那樣堪忍。菩薩總是要有六度萬行,我們要行六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面對種種處境而心不動搖,在慈濟中又該如何「修行」,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禪定談何容易,但是心不定,要增長智慧更不簡單。我們要如何來定心?讓他一心一志,那就是合入誓願。佛教,其實我們沒有排斥宗教,但是佛陀的教育是永恆的,因為佛就是宇宙大覺者,涵蓋在宇宙間,宇宙之間無理不通,無處不達,所以通達道理;佛陀覺悟(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們的心和佛的心是無差別,所以我們佛心己心。」

心地風光遍寰宇 拉回迷誤不虛擲

慈濟委員與慈誠隊在圓滿培訓,由上人親自授證之際,胸前也會懸掛一個「佛心師志」的字牌。上人殷殷叮囑,希望人人把握難得因緣,接受佛法、莫忘師志,充實自我的人生價值。

「各位菩薩,你們到處走不是去觀光,是欣賞自己心地風光——我們每天回憶過來,我昨天去哪裡?昨天的過去,我還有跟我們一起做的人,我們已經做幾年了,我們已經有多少事情,這個都值得我們去回顧、去回憶,這個都是好事,越回憶我們的生命越價值。那個價值的生命,我們如果可以文字寫下來,現在師父一直一個期望,光慈濟這種時代的歷史,這叫做近代史。」

佛法在人間流布兩千五百餘年,然世間的煩惱並未滅除,佛法也持續適應當代,甚至超越時空而能呼應人心。

「我們在人間,老實說,佛陀說很多的法都是超越人間,開智慧的法,但是光說,光一直說,自己沒有體會到。就像是我們在說風景漂亮,漂亮在哪裡?我沒有去過,不過我是聽人家說的,師父已經遊世界了,哪一個地方我都不曾去過?」

上人說到先前美國拉斯維加斯當地志工來分享,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來自賭城,以當地著名的賭博機「吃角子老虎」,也稱「拉霸」,賭客投注後拉下桿子,機器以一定機率來吐出巨額獎金,否則沒收賭資。

「過去有一回,(志工)說『拉斯維加斯』,我說:『啥!怎麼有那種拉輸就回家,那是什麼?』他說:『對對對,就是師父您在說的,拉輸了就回家了。』原來它叫做賭城,大家去那一個地方不是看風景,是去賭博——帶很多的錢去,想要拉很多回來,但是怎麼樣拉都拉輸,拉輸怎麼辦?就回去了,所以叫做拉輸回家,這也是風景之一。菩薩,好在,大家出力在拉,都沒有拉輸,我們都拉贏的。」

救苦大願需集眾 串粽疏導不糾結

今年(2019年)以來,上人常以粽串比喻慈濟人的角色,社會大德的愛心資源,如同粽子內餡,需要志工們去關懷、覆蓋,包起來成串。

「那個粽串是一條一條繩子,我們如果沒有把它編起來,一條一條的繩子它會(糾)結整團,我們如果這樣把它(繩子)編起來,有什麼作用?綁粽子;綁粽子要用粽葉,那個竹(葉)片,我們就還要很多的米、很多的餡,用粽葉把它包起來,用繩子把它綁起來,這樣編出成一串,這叫做粽串。」

一個一個粽子,如同人間菩薩招生,讓人人發揮愛心,而慈濟志工點滴匯聚,用以救助貧苦。如果天災事變如九二一之大,需要更多愛心能量呢?

「九二一,我們一下子認養五十間的學校(援建),一直到臺北再多一間,總共五十一間,錢要從哪裡來?我不知道,在人家的口袋裡。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這是我所相信,只要你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這個絕對有力量。秉持著那個時候那念間,一直到現在,也是一樣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

上人提醒,慈濟人無所求付出,儘管面對紛雜的各種聲音,仍是秉持救苦初衷。

「師父這輩子三不爭,與事無爭、與人無爭、與世無爭,但是我們要做盡天下事、世間事,我們需要天下人,人人來投入,所以大志,我們不用跟人家爭,認真做,做就對了。」
 

正道篤行 人生輕安

$
0
0
【證嚴上人12月21日屏東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開示】
「我常常說,到底我們的生命多寬多廣,自己不知,但是深度我們能知,我們的生命來到人間有沒有達到生命的意義,我們的深度有沒有做到?」
 
證嚴上人12月21日歲末祝福來到臺灣最南端的屏東,一開始就對現場與會大眾提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佛陀對眾生說法,無常、苦空、無我,生命的無常和痛苦,上人提示,離不開生老病死。
 
「 生,大家看到手抱孫,很歡喜恭喜喔!每一回我來了,昨天也是今天也是,早上、中午總是看到小小孩,阿公、阿嬤就趕快推出來前面,就說給師太摸摸頭,師太祝福你!所以,大家這種的期望下一代,充滿了很真誠的愛,這叫做人間。手摸著孩子的頭,心裡就想,是啊,不只是阿公、阿嬤的期望,也是社會的期望。」
 
然而真實的世界果真如長輩所期待的,這孩子能乖乖巧巧、平平安安地長大,但一個人是否能對人間社會能奉獻。卻是無法預知的。

細說因緣不思議 苦難現前悲心起
 
慈濟救濟的工作從1966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到如今已經五十四年的時間了,救人、救心的工作仍持續不斷。上人細說從頭,慈濟並不是自身有餘才來幫助別人,而是從克難生活時,就點滴救濟他人累積至今。
 
「(1966年)二月開始,因為師公(印順導師)當時在嘉義妙雲蘭若,他要去臺北(文化大學教書),要離開妙雲蘭若,所以就一封信來跟我說:『(我)準備去臺北外雙溪報恩小築,你過來嘉義的妙雲。』所以,那時侯他要去報恩小築,要我去接嘉義妙雲蘭若,我看到那封信,師命不可違,所以我開始就向花蓮的菩薩說:『我準備要離開花蓮。』所以,花蓮一群菩薩說:『不行喔!』我說:『我的師父這樣說,我一定要跟師父說的話去身體力行,師命難違。』他們就趕快去請代書寫一張陳情書,去向師公陳情,就說:『我們現在很需要師父在花蓮,不然能不能晚調三年嗎?』」
 
花蓮地方人士的挽留,讓上人心中十分猶豫,是否要聽師父的話西行,還是要留在東部的花蓮?後來目睹原住民婦女因貧困而小產所留下的一灘血跡,上人覺得花蓮這裡貧苦的人真的需要幫助,因此決定留下來,帶動弟子自力更生,救濟貧苦人家。
 
「所以,一邊要菩薩招生,一邊要負責自己的生活,甚麼工作都做過了,我聽常住(師父)算一算,他說我們換了二十多種的工作,所以也感覺到底是我們沒耐心,還是工作維持不下去,什麼都做。總歸一句,為了什麼『因緣』--就是跟花蓮有緣。」
 
竹筒歲月日積善 克難生活為濟貧
 
 創辦慈濟之後,為了鼓勵大家的善念,上人請弟子們每天節省菜錢,累積起來就能救人。

「一個月十五元,你發的善心一個月一次而已,我要你每天、每天提醒自己,就是為善之家有餘慶,今天這個家庭要買菜,菜籃拿起來就想到我要做慈善,我今天在這個菜籃裡面,我就是要省五毛錢,不影響家庭生活,只是菜,一樣菜減幾枝,這樣你就有五毛錢不影響家庭生活。」
 
這樣的精神慢慢拓展出去,擴及全臺,各地發生重大事故時,當地的弟子也會來問上人,可以如何救助。而慈濟和屏東分會的因緣,則來自於1977年8月的賽洛瑪颱風過後,在高屏地區造成重大的災情,上人親赴高屏帶動賑災,三個月後遂在番仔寮圓通寺成立慈濟屏東分會,至今仍相當感念圓通寺的見慧法師等人的協助。
 
「那時的番仔寮,你們記得嗎?那時,很親,就像我們第二個精舍,每一回我到,我很自在,一早出門帶便當,晚上回來在這裡住,一群,靜美啦……反正很多位跟著師父進進出出。現在靜字輩的,還有十多位,但是沒辦法大家都出來。我就跟他們說:『這回我來沒看到他們,你要記得說,師父請委員慈誠菩薩要記得替師父法親關懷這些老菩薩,要替師父去看他們一下,照顧他們,他們不能來,師父也無法去,但這師徒之緣很深。」
 
早年資深的委員,也一樣都避免不了歲月的法則,已經有了年紀,許多行動不方便,連一年一度的慈濟歲末祝福也無法出門來參與,上人感慨,「大家都『大限』啦!各人都有生命的限量,師父也一樣,所以現在出來也是一直跟大家說,要把握生命,來人間一趟,有走過就有我們生命的歷史存在,慈濟歷史也是走過就有。」
 
歲月風霜改面容 昔日善跡永留史

屏東這場歲末祝福場次,住定法師特別趕來參與,讓上人十分歡喜,但也感慨歲月催人老。住定法師的因緣比圓通寺的屏東分會更早,在1976年二月(賽洛瑪颱風前一年),上人就在恆春的龍泉巖(龍泉禪寺)成立慈濟恆春分會,住定法師將原有恆春菩提救濟會的捐款和名單提供給慈濟功德會,共有五十一個長期照顧戶,農曆每月初一由住定法師主持發放。
 
「看到住定法師他來了,好親喔!感覺說幾十年沒看見了,他跟我說:『有啊!我有去精舍。』我現在眼睛看人很不能認人,不過,他說:『我的心有去,有看到,你還記得我,我就歡喜了!』是啊,是會記得;但是說真的,這幾年來,這一、二年來,所看的人忽然間好像這個也比較老了、那一個也比較老了,好像師父忽然間不認得人。幸好大家都還認得師父,不是師父還年輕,因為你們的師父就只有這一個而已,所以我怎麼變你們都會認得師父,這就是自然法則。」
 
回顧走過的足跡,上人欣慰自己這一生了無遺憾,「想到我這一生,從最年輕的時代來想,我也沒有虧欠,沒有虧欠我的父母,因為人人稱為孝女,也是盡孝的一個人,家庭我從年輕就顧家,整個家庭、事業都是我在顧。出家了,師父給我『為佛教,為眾生』,我沒有違背,還是為佛教、為眾生,一直到現在,所以此生無憾!再無遺憾的是──慈濟。菩薩!你們每一位做到讓師父很感動!」
 
慈濟志工都是自掏腰包,付出無所求身體力行,奉獻一己所有。上人感恩大眾,也肯定師徒之間都沒有自私的心。
 
「你們相信師父,那師父所做的,你們點滴累積來給師父,做慈善建醫院之後還要做教育,還要有人文。是啊!我們四大志業都完成,這都對社會很重要,社會不能沒慈善,慈善人人都要做,慈善才能淨化人間,帶動人人做好事,人人積善之家有餘慶,這就是要造福人群的方法之一。」
 
莫忘那年大事記 點滴歷史是教育
 
踏實付出,在生命法則之下,人面臨大限之期也必輕安自在。
 
「時日這樣過,總是最後那一天,那就是最輕飄、最自在,晚上最怕是睡不著,如果能夠這樣就睡了,那就是像在睡一樣,就是這樣睡,輕飄自在啊!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只是我們現在,要記得現在做什麼?帶著我們一個記憶八識,師父常常在說八識,我們要經過思考,平常的思考是七識,那這個思考過後,我們的六識啟動,今天我的心想要去做什麼,方向要正確,所以我們的手腳就開始,六根、六塵就這樣去接觸,我們做的事情就不會有偏差。所以思想若正確,那我們的意識沒有偏差,那就是佛識,就是回歸與佛同等那個清淨的本性,那是第九識。」
 
上人勉勵在場會眾,第七識的思想要努力淨化,回歸到清淨無染的第八識,就是進入我們的第九識,到達我們人人與佛平等的清淨本性。
 
「感恩菩薩們,愛的能量付出,人生的前後實在是要好好把握。總而言之,時間也是過去,現在師父來屏東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大家要互相珍惜,時日這樣在過,我們要把握生命的價值,請大家時時用心。」
 
最後,上人祝福大家愛的力量不斷凝聚,人間菩薩不斷招生,也特別感恩琉球會眾渡海前來參加,恆春會眾也從很遠的地方前來,「師父不能過去,你們就過來看師父,祝福大家、菩薩,愛的力量凝聚,福慧雙修,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法脈心傳 愛為和風

$
0
0
【證嚴上人12月20日高雄靜思堂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開示】
「菩薩們,大家好,先向大家道個『早年好』。歲月匆匆,分秒不斷不斷地消逝,這叫作『世間』。『世』就是時間,我們人與人之間有悲歡離合,都是在時間的大空間中。剛剛看到了小木屋,走出小木屋,在長街陋巷的破爛茅草屋進進出出……這都是半世紀以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再經過了好幾年,才有現在一個個組隊凝聚起來。人多了,人人合心、和氣,很互愛,而且協力,這都是慈濟人把愛的能量一傳一,這都是今天的慈濟。」
 
12月20日,證嚴上人在高雄靜思堂主持第一場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為了容納三千七百多人,主堂之外,另設三處會場,透過視訊共饗法宴。對比於慈濟草創時的人單力薄,上人感恩資深志工一路走路來始終如一,還有不斷地提攜後進,傳承陪伴,也勉勵眾人珍惜彼此的法緣,相互關懷,才能生生不息。
 
「期待著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早上聽到岡山一位菩薩(吳慈同),她落實社區,現在三百多位是她的種子……這二天我都一直在聽著聽著,聽著心很歡喜,不斷不斷地,從五十多年前,艱鉅坎坷的路都走過來了,經過了時代的波濤,不管大浪小波來,總是去面對,入世引導人人慈悲利他,這是方向。」

前路藍縷精進行 代代相傳護道心
 
坎坷的道路,在資深志工一步一腳印,前仆後繼下,成就了今日的菩提大直道。上人欣喜,也與眾分享早年自己與志工一起訪貧的趣事,當時一位委員騎機車要載上人去訪視個案,上人手才搭上,人還未坐上車,她就開始往前騎……亦藉此勉眾,行於菩薩道,精進向前也要互護道心。
 
「我們現在(行腳車隊)在高速公路上面,我還要看著駕駛臺後面的一片鏡子,看看還有幾臺車在後面,還離多遠?有沒有跟上來?這個都是叫作『牽掛』。人少時,他把我丟著就逕自離開了,現在我搭上車了,在車上是我牽掛著後面的浩蕩長隊伍。這都是在人生道上,方向一致,浩蕩長隊伍連結起來,合和互協,一個帶著一個,一個照顧一個。我還要叮嚀一下,你們資深,師父感恩,要記得法親要互相關懷!」
 
靜思法脈代代相傳,上人叮嚀,中生代當初因為有資深菩薩的接引陪伴而成長,不但要再來栽培新生代,而且對資深要感恩。
 
「資深的年紀大了,動作會比較慢,就要走在前面的人把路開平、開闊,換資深的要跟著中生代的做,到底是你們陪我,還是我還要再陪你們,或者是你我還要陪再下一代,總是環環相扣。」
 
慈悲喜捨似和風 誠正信實成道業
 
法親之間關懷互勉,攜手廣布善法在人間,再透過大愛臺來傳播,真實見證。
 
「我一直要大家看我們的大愛(臺),它充分的教育,在教育中在傳法,讓我們可以一眼觀十,觀天下一切眾生事。尤其是《大藏經》,《大藏經》就是無假,不是假的,是時間的延續,時間來成就慈濟,從簡陋的道場,一直到現在莊嚴的好道場,從沒幾個,到現在隊伍浩蕩長,這都是時間累積。」
 
時間能成就道業,所累積的「誠正信實」,為慈濟世界鋪成一片平穩的大地,如果沒有誠正信實,在分寸的土地就無法站穩。
 
「那我們是用什麼來鋪平?『慈悲喜捨』,因為慈悲喜捨形成了一個風氣,這和風徐徐,大家那樣和和氣氣。你做得真好,我也願意來響應,如果有機會你帶我去,我也很願意投入,投入了很感動,法喜充滿,我也要做;他又多了一個組,多了一個隊;這種大中小隊、大中小組,就一直一直綿延不息,這樣一直下來。」
 
眾愛和合無量數 始於那年初發心
 
上人稱這樣的延續傳承為「愛的聯繫」,並且期待人人要悲智雙運,慈悲走前面,智慧陪伴在後面,呵護照看,也就是「慈悲喜捨為和風」,還要「智慧妙法為淨水」,用愛維繫法親情,也用愛開展菩薩道,而這分長情也在受助者的心中滋長萌芽。
 
「剛剛看到的二十三年前,大陸的青海玉樹裡,二十多年前給的五百元,救災的時候,他一直留著留著(部份),再怎麼樣需要,他都不會花用到它。他把那一封信供在佛桌裡,不管搬了多少處的家,都是供奉在最尊敬的地方,那就是佛龕。留下來的就是要再傳於下一代,跟他的下一代說:『莫忘那一年,不要忘記慈濟的恩情。』」
 
在《2019慈濟大藏經》影片中,3月的青海發放中,有鄉親帶來了保留二十三年前的青稞發放通知單,告知志工這是他的「傳家寶」,也有鄉親對著上人法相訴說心中的感恩。
 
「所以情,是綿延不斷的。我們不要感覺說,一點點錢要做什麼?我一個人有什麼力量?合起來就有力量。合起來,那一個人當然力量單薄,我們有我、有你,還有他,你我他合起來這叫做三,三就是眾,我們中國字造字很好,三個人這個字是眾,這個字簡寫是三個人,三個人合起來就是無數量的眾人,沒有辦法去算。」
 
有形的物資、人力,可以用數字呈現,但在背後推動的愛的力量,是無可計量。「假如一個人一天四小時工資算四百塊,我們慈濟人,每個人如果動員起來,一天光工資就算百億以上。你們投入慈濟也不是四個小時,是沒日沒夜,沒算鐘點叫作『無量數』。」
 
付出無求復感恩 分分己穫積福緣
 
愛無量無求,付出還要說感恩。「所以豈止一百多億,哪有辦法計呢!所以還是回歸佛陀所說:『無量無數,不可思,不可議。』到底我們要如何去計算,沒有辦法去想。就是這麼簡單,付出無所求,就是會合回來,不用說什麼,說『感恩』。因為我要修行菩薩道,因為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去投入、讓我去造福,我可以結福緣,集福緣。」
 
自耕福田,自得福緣。上人表示,感恩每一位弟子都把師父的話聽入心,總是能聽到志工說:「師父說的喔!我們就是要這樣做。」
 
「只是聽到這句,師父就心滿意足,很感恩!但是真的是讓師父得到什麼?只是得到歡喜,那個福在那裡?在自己分分己穫,你們造的好因,你們得的福果,師父只是在中間幫你們牽引一個緣,只是一個緣,這個緣,這個緣讓它會合起來。」
 
法入心付諸行動,人人往心中布下福種,勤耕福田,收穫了再布種不斷循環,而且一傳十,十傳百,合和互協再會合回來,就有數不清的愛的力量匯集,成就道業。
 
「所以慈濟世界,就像是佛燈,佛陀是覺悟者,覺悟者來點燈照路,讓我們知道方向可走,讓我們心地光明不會迷失去,這就是道理。所以佛所說法,我們就是如是法、如是行,當然如是得,得你所要到的目標,那就是佛的境界,是菩薩的盡頭,是佛的境界。」
 
上人感恩眾人用心、用愛經營,期待福田越耕越廣,緣越結越多,「前腳跨出,是造福利他;後腳再跨出去,那就是看見世界增長智慧。生生世世是為眾生,心心念念都為佛教,為佛教為眾生,為眾生為佛教,這都是一個循環不息的在人間。各位菩薩要時時如此,分分秒秒也不離此,跟師父結一個永永遠遠、生生世世的好緣。」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