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藉著舉辦六月份慶生會的因緣,玉里慈濟醫院院長張玉麟特地將參與第四梯次尼泊爾地震賑災醫療團的心得製成簡報,與全院同仁分享賑災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悟。
感動同仁補位 力護院長賑災
每一次的義診和發放,都讓人對佛法能有更深的體悟,張玉麟院長特地將佛國義診的心得,以「心西遊記」為題,與玉里慈院的同仁們分享:「貪念起要用戒來對治,以定來克瞋,用慧來破癡。而以法入心,最終方能悟空、悟淨、戒八苦。我們何其有幸,上人就在我們身邊,天天為我們說法,也因為加入慈濟和諸多的善緣相助,才得以踏上佛陀故鄉見證佛法,圓滿此次『心靈的西遊記』。」
然而,牽一髮而動全身,全天候待命的院長要前往往尼泊爾參與賑災,院內的看診與值班工作,就需要其他的醫護同仁來補位護持,「當獲知可以參與尼泊爾賑災醫療團第四梯時,幾乎全院開始動起來,因為在出國的這段期間,我共有四天的急診需要值班,感恩我們的醫師很快就排除他們個人原先的計畫,共同分擔這四天的急診班,醫事股同仁則通知門診預先掛號的病人改掛其他診次。」

親赴佛陀故鄉 無奈中見證苦
「帶著大家的愛心踏上尼泊爾這片土地,雖然才經歷過震災,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片祥和,車子在路上行駛,牛則在路上漫步,牛累了就躺下來休息,但是沒有人按喇叭,駕駛遇到行人慢慢地過馬路,也不會脾氣暴躁。」踏上尼泊爾的第一印象,張玉麟院長說,沒有地震後的驚恐,卻多了一片認份與安定。
只是,真正走入災區,放眼望去斷垣殘壁的景象,則讓張玉麟院長心有不捨,「從時間、空間上來看真,這一切實在是苦不堪。如同我在一座坍塌的房子旁,所遇見的那兩位老婦人,從她們臉上的表情中,我看見了什麼叫做無奈,也親身見證了佛陀說的法--苦。」
在多場的義診和發放中,一棟殘破不堪的房子讓張玉麟院長印象深刻,「屋主告訴我們,地震前這棟房子裡一共住了十九個人,我接著問他家人是否平安?他回答:『平安。』聽到這我很訝異、也不解,他的房子壞成那個樣子,這麼多口人怎能平安?他回答說:『因為地震發生時,全家人都還在農田裡工作,所以才能逃過一劫。』」
屋主的回答讓張玉麟院長深有感觸,全家人得以避難的原因是「辛勤的工作」,「倘若有人貪睡偷懶而不去工作,那就難逃災難了。」接著,屋主帶著張玉麟院長等人去看地震後居住的房子,外觀看來雖然只有竹子做成的樑柱、麥梗編織成牆壁,以及鋅板覆蓋上頭的屋頂,雖簡陋卻能容納家人,另外還住了七頭牛。
體悟正報依報 珍惜當下所有

除了衛生、簡陋的生活不便等問題令人堪憂,天候問題也不斷地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帳棚區的環境也容易受到天候的影響,天氣好時風沙特別大,下雨過後則容易淹水。」
回到臺灣後,張玉麟回想起此行的一切:「看看發放時所拍攝的照片,看見了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依然認真地過著震災後的每一天,不禁讓我想到『正報、依報而生』。反觀現在的我們,生在臺灣這塊寶地實在幸福,不僅人身難得今已得,甚且明師難遇今已遇,佛法難聞今已聞,擁有這麼多,眾人實應珍惜擁有的一切,更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文:陳世淵 花蓮玉里報導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