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小攤到店面 輕安是做來的

$
0
0
趁著好天氣,黃靜妹頭戴斗笠頂著烈日忙著將回收來的塑膠袋清洗後,拿到炙熱的陽光下去曝曬,這時和平環保站裡的志工心疼地呼喊著:「師姊,太陽這麼大晚一點再曬啦!」黃靜妹和環保志工間綿密的情感,就像家人般地相互疼惜。

從沿街廣播做回收 帶動社區環保


黃靜妹可說是推動「和平環保站」搖籃的大手,她的鄰居陳素美猶然記得在1992年代的八德市東勇街的國產社區,黃靜妹就開始推動環保做資源回收。當時,每當回收日前,黃靜妹總是拿著擴音器,穿梭在社區大街小巷,呼籲著:「各位大德大家好,我是慈濟環保志工,明天要回收了,請您將報紙、寶特瓶、鐵罐、鋁罐分類拿出來。」即使風雨再大也不間歇,甚至還穿著雨衣,揹著孫子一樣沿街廣播收回收物。

看到黃靜妹認真執著的精神,陳素美和她的先生也受到感動,開始跟著一起做環保,並協助開車載回收物,隨著回收量越來越大,夫妻倆從每個月幫忙載一次、二次、三次……到後來乾脆將家裡的貨車捐出來,讓環保站可以隨時出車。

雖然黃靜妹在環保站的全力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回到家中,黃靜妹的先生謝獻祥有時卻不諒解,覺得黃靜妹如果用做環保的時間,應該可以去賺更多錢來讓生活過得更好!有時情緒控制不住,便會與黃靜妹有強烈的衝突。

但是黃靜妹總以包容的心來面對,隔天出門前收攝起苦悶的心情,依然面帶笑容繼續到環保站裡做回收。因為黃靜妹是個非常有包容心的人,她總覺得這些不好的消息、擾亂人心的事情,只要傳到她的身上止住,並且不要再擴大那就好了。

堅定信心得大助緣 路邊攤有店面

於是黃靜妹在1996年受證慈濟委員後,更是以「信已無私 信人有愛」的腳步,持續向前行,面對外境的紛擾、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依舊相信「包容」是對峙的良方,秉持著包容心面對人生的歷練。

就如她在社區裡推動環保也曾遭受到反對的挫折,原來有些社區住戶們擔心這些資源回收會造成惡臭,孳生蟑螂、老鼠、蚊蟲等等……所幸黃靜妹守護環境的精神感動了當時大強里里長蔡政雄,蔡政雄里長總會一起幫忙在社區裡推廣環保的好處,里長太太游碧霞也隨會在婦女會、家政班做宣導,有了里長夫妻的幫忙宣導,意外地讓黃靜妹得到許多貴人相助。

原來面對日益增加的回收量,原本黃靜妹放置回收物的路邊攤已經不敷使用,因此社區裡有鄉親向黃靜妹表示願意提供土地給大家做環保站。於是黃靜妹開始尋找資源,請大卡車到大園運回九二一地震後拆除下來的鐵皮鐵架,然後又到慈濟三峽及中壢園區尋找可用建材,一天動用十幾位慈濟志工一起來建蓋,終於在2006年12月3日讓和平環保站歡喜入厝,大家都笑稱:「路邊攤終於變成店面了。」

而慈濟志工鄭德忠是出借土地的地主之一,他常跟黃靜妹說:「妳不要把這間店做到倒喔!」因為鄭德忠與家人都是非常認同慈濟推動環保,鄭德忠也允諾將來自己往生後,如果這塊地沒有被政府徵收,那麼就繼續留給慈濟做環保!

溫馨之情廣邀大眾 做環保得清安

從此和平環保站每天會總有一、二十位志工到環保站做環保,遇到周末也會有四、五十人。而和平環保站就像黃靜妹第二個家,她以克勤、克儉、克難的持家精神來維護環保站,視志工如至親,讓每位志工都能在環保站中無憂無慮地歡喜付出。

就像環保站裡高齡九十一歲的志工莊萬等,最近因跌倒受傷在家休養,黃靜妹便利用中午時間,帶著午餐去探望莊阿公,受傷靜養的阿公心中仍惦念著環保站的家人,莊阿公說:「做環保身體會越來越勇,沒做會煩惱。」他覺得溫馨滿溢的環保站是大家的輕安居。

和平環保站的溫馨不只溫暖著莊阿公,跟著黃靜妹做環保二十多年的志工何秋蘭,多年前兒子驟逝,去年她的先生也往生,讓她一度很傷心難過,但是環保站裡的溫馨,陪伴著她走出失去至親的傷痛和遠離憂鬱。

即使黃靜妹每天累得臂膀痠痛舉不起來,但是看到志工們致力於環保,努力不懈的精神,也成為支持她向前走的動力。而黃靜妹長久以來的堅持,也她的先生謝獻祥從職場退休後,開始悄悄跟在黃靜妹的背後出現在環保站,從過往的反對,如今謝獻祥也開始幫忙開車載回收,謝獻祥感恩證嚴上人給的環保福田,讓夫妻倆因為環保有了「心」的交集。

對於黃靜妹而言,「做對的事,不怕別人的檢視。」面對去年(2015年)慈濟風暴期間外界的質疑,她依然帶領著環保志工,秉持著如常的腳步繼續做回收,因為黃靜妹相信只要在善的環境中,以善的力量來牽引,讓志工們在環保站找到依靠,便能解開心的憂苦,人人發揮良能,就能輕安自在過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簡玉珊、呂孟玲 桃園報導2016/12/08)

醫起救小王子 不裝聾作啞

$
0
0
不堪戰火、疾病煎熬,敘利亞難民不斷湧入約旦,當地慈濟志工陳秋華持續關懷,卻也發現困難重重,連睡覺也夢到證嚴上人來開示,即使用血供養都不能停下來。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發起祈福會,12月7日午間聚集上百名同仁,回診病人與包商也紛紛加入募心募愛的行列,希望將臺灣的祝福與愛心送到遙遠的國度。

不捨遠方救援難 募愛馳援同一念

敘利亞連年內戰,難民紛紛逃往鄰國約旦尋求庇護,約旦政府在邊境成立八個難民收容站;而定居約旦長達四十二年的陳秋華師兄,參與多次國際賑災,克服萬難進入難民營進行發放。然而持續關懷多年,愈發覺得困難重重。

簡院長7日一早,決定於午間祈禱時加辦祈福會,各單位馬上緊急動員,短短幾個小時,人力、海報、影像、場地佈置,下午一點前全都各自就位。社會服務室林怡嘉主任擔任引言,簡院長接著說明。

簡院長表示,上人瞭解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有醫療需求,希望能在地給予醫療幫忙,如開刀等等,但整體經費實在有困難,讓陳秋華師兄傷透腦筋,甚至帶進夢裡。「在夢中,陳秋華師兄問『是不是要把這個救助停下來?』上人開示,『即使要用我的血來供養這些難民,也要持續做。』大家聽了十分不捨。」

認養彼邦小王子 成就地球下一代

關懷難民募心募愛,連慈大附中的小學部兒童都響應「小王子、小公主認養活動」,簡院長說:「同齡孩子,生活在地球兩端,卻有著天壤之別的遭遇,不能因為距離遙遠而讓關懷的心變淡,小孩都那麼有心,大人更要凝聚這份心把愛送過去。」

12月底,簡院長預定將前往約旦,希望帶去臺灣的關懷,把實際看到的情形帶回來,提醒更多人不能淡忘,持續挹注更多愛心,不斷產生愛的效應,讓難民不會永遠孤單。

他語重心長的說,這個社會只要人人一點愛心,改變就大,如果每個人都裝聾作啞,要改變這個社會就很難,慈濟不只不會裝聾作啞,更像是千里眼、順風耳一樣,看到人世的苦難,這也是醫療中最重要的關懷。加上志工的響應,希望有更多慈濟團體響應,不要讓上人的擔子那麼重,大家共聚關懷送到遙遠的國度。

懇切呼籲後,眾人合十唱出心中「祈禱」,共同祈求天下無災歲歲年年。總務室同仁方盈玫正懷著第二胎寶寶,看著新聞畫面的孩子找不到叔叔,馬上就紅了眼眶,對小小難民的心疼油然而生。

回診的鄭先生主動拿兩個竹筒,要帶回苗栗店裡,藉著「大家出錢出力,幫助敘利亞的難民」。保全公司駐地主管朱先生、人資室饒慧萍組長分別代表公司與家人捐款,希望能表達心意。社服室將妥善處理大家的愛心,匯入國際賑災款項來幫助敘利亞的兒童醫療。

(文:曾秀英 報導:臺中慈濟醫院公傳室 2016/12/07)

印尼亞齊強震 慈濟即勘災

$
0
0
【新聞稿】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Aceh)外海,7日發生規模6.5強震。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印尼亞齊慈濟志工在地震發生後,立即由亞齊當地志工及棉蘭志工前往災區協助災民安置與勘災。

在臺灣花蓮的慈濟證嚴上人也對於災情表達關切,慈濟印尼亞齊志工也在第一時間回報當地災情,並結合棉蘭趕往亞齊的志工,評估賑災狀況及災民安置問題。

志工抵達地震災區現場,發現道路多次受損、房屋倒塌、電力中斷,許多災民急需立即安置與救助,慈濟印尼志工將配合政府與災民的需要,進行必要的協助與關懷!後續將視災情狀況,進行賑災的發放與災民協助安置事宜。

(報導: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難民未來? 飯與衣的溫飽

$
0
0
對於身處塞爾維亞難民營的難民,他們的明天在哪裡?明年要去哪?完全沒有答案。難民營委員跟慈濟志工提到,每個月有一千多位難民進入塞爾維亞,放行出關四百多人,進入的多出去的少,日積月累使得難民人數不斷地攀升,已負荷不了。

在日日寒冷的低溫中,三十八位來自九國的慈濟志工心心念念無以溫飽的難民。志工與難民委員了解互動後,11月29日抵達塞爾維亞難民中繼站,計畫自12月2日至7日,連續六天進行難民營發放,地點包括希德火車站、普林斯博瓦其(前兒童醫院)、普雷舍沃、蘇博蒂察、松博爾、貝爾格勒及巴尼亞科維利亞查。

跋涉七小時 送衣怯寒

歷經兩天的冬衣發放後,第三天12月4日慈濟志工預計抵達馬其頓邊界的普雷舍沃難民營發放冬衣,期待讓一無所有的難民得以保暖禦寒。

清晨四點多天還未亮,志工在四度的低溫中從希德出發,搭著大巴士前往距離五百公里遠的普雷舍沃難民營,長達七個小時的車程,一路巔波,從黑夜到白天,終於抵達了發放現場。

一到現場,志工馬不停蹄地開始布置現場,為了讓冬衣發放更有效率,志工先將冬衣依不同尺寸做好分類,準備就緒。難民朋友們充滿期待、歡喜志工的到來,他們大排長龍,很有秩序地等待領取物資。

發放過程中,志工將禦寒保暖的冬衣親自傳到難民的手上,並真誠地賦予關心,希望被迫逃離家園的他們,能感受到濃厚的愛與尊重。荷蘭慈濟志工鄭慈璐在付出的同時,感受到更多的不捨,她說:「不管是哪一國人,我們都能一起來幫助他們,這是最好的。」

領取到愛心衣物的難民們,紛紛展露了笑容,他們豎起大拇指地說:「謝謝!」「在這樣寒冷的天氣,沒有足夠衣服,沒有任何東西可禦寒,我們很感謝親切的慈濟提供外套。」阿富汗難民蘇萊曼穿起厚厚的夾克,滿心的感恩。

品嚐香積飯 讚不絕口

除了發放冬衣,慈濟志工亦計劃對難民進行熱食發放。日前香積飯已透過空運送至維也納機場,再透過陸運交通運輸,預計9日將抵達塞爾維亞。

12月5日志工在希德貝爾格勒,和難民委員及幾位難民朋友相聚一起,示範如何泡香積飯,並現場解說香積飯運送到塞爾維亞的艱辛過程,令現場的難民都很感動。

同時,志工亦向大家介紹慈濟,分享《人間菩提》證嚴上人的開示及透過影片播放志工關懷難民的身影,彼此間愛的能量正逐漸擴大。活動中,波士尼亞志工很用心地用手語帶動大家合唱(一家人),在充滿愛的氛圍中,祈願難民朋友們能擁有更多的勇氣與力量。

志工並帶來歲末祝福的福慧紅包及平安吊飾,祝福難民朋友日日平安。來自阿富汗二十一歲的Krishn Aahmadi看到難民影片的播放,很受感動。她說:「從影片中我看到了很多和善的人,感覺很好,很愛大家!」Krishn Aahmadi並主動協助志工翻譯福慧紅包的由來及平安吊飾的意義。

接著,志工請難民朋友們品嚐熱騰騰的香積飯,大家吃得很滿足地,紛紛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志工的愛就像寒天裡的太陽,讓難民的心感到溫暖。大家相聚一起,志工邀請大家虔誠唱誦(祈禱)。雖然信仰不同,但祈禱世界和平的心是一樣的,祝福難民朋友們早日到達他們想去的國家,過著安身安心的生活。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塞爾維亞發放團日誌 / 大愛新聞:黃鉅程 何永康 塞爾維亞報導2016/12/06)

慈悲入魂 聞苦應援

$
0
0
【證嚴上人12月8日志工早會開示】
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Aceh)外海,當地時間昨日(12/7)早晨五點零三分(臺灣時間六點零三分)發生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發布資料為芮氏規模6.4、深度十七公里的淺層地震,數百棟建築因而倒塌,道路出現裂縫,近百人因此而往生,逾六百人受傷,仍有不少民眾被壓在瓦礫堆下,警消仍持續搶救中……

聽聞印尼震災訊息,證嚴上人於12月8日的志工早會中表達不捨,也感恩當地志工及時動員,前往勘災。

「看著實在是很心不忍,才6.5(新聞報導多為芮氏規模6.5)的規模,可是淺層的,有十七點二公里深,算是淺層的,就讓建築物(倒塌受損),我們看到的也有鋼筋,都是裸露出來,乾乾淨淨地只看到鋼筋,房屋完全破碎掉,可見那樣的震度是多麼的威力強!」

印尼強震即救援 回傳災情慎評估

地震發生後,印尼亞齊當地慈濟志工立即結合棉蘭志工,前往災區協助災民安置與勘災,配合政府與災民的需要,提供適切地協助與關懷。

「很快速的!亞齊地震,很快,棉蘭慈濟人即時開會,馬上就有志工菩薩帶隊前往勘災,這都是很快速。比較就近的,開車也要兩個多小時,從雅加達可能還要搭飛機,所以就近的,他們就快速到了。」

地震至今已經過了二十四小時,災區現場仍在持續進行搶救工作,由於此起地震造成六百多人受傷,印尼慈濟志工正在籌畫醫療援助行動,深入災區提供醫療協助。

「現在的科技很發達,那裡所發生的災難,很快訊息傳出來,志工菩薩的動員,消息昨天就傳回來了。盡心力,就近地快速發揮救人的工作。」

贈衣逢冬倍感暖 難民援助擬加飯

寒冷的冬季,全球各地紛有災難傳出,雪上加霜之餘,也有溫馨動人的故事不斷上演。歐洲九個國家、三十八位慈濟志工,自12月2日開始,展開為期六日的冬衣與物資發放,讓一群遠離家鄉尋求庇護的難民,得以在冷冽的天候中,身心都能感受溫暖。

「三十八個菩薩到當地去,就如一家親一樣地疼惜愛護,看到孩子們有的還穿著短袖,現在是很冷耶!看到孩子實在都是很可愛,那樣可愛的孩子,很想抱抱他,可是距離還是很遙遠,這種愛的能量,真是看了很溫馨。也有頭戴的帽子,也有身上穿的衣服,還有一看就知道慈濟的毛毯等等,都在難民營裡面出現。」

人間需要菩薩濟群度眾,而菩薩也正如眾生所應,出現在人間,透過匯聚點滴愛的力量,走入貧病,救拔苦難。

「當地難民委員會委員長,他向著慈濟要求,他說,冬天食物很重要,他們的難民營還要再設立,增加收容,因為冬天的確太冷,期待慈濟能在元月再供應給他們糧食,就如米糧等等,他們說很需要。因為塞爾維亞要承擔這麼多的難民,很吃力,要不然難民吃的都是冷冰的麵包跟礦泉水,有了慈濟的香積飯,看來是很好吃,他們很開心,我們也要好好的來想一想,如何繼續來幫助。」

為期六日的難民發放與關懷活動,已於12月7日暫告一個段落,歐洲慈濟志工須返回各自所居住的國度。慈濟志工的身影雖然不在,但塞爾維亞難民營的負責人長期與慈濟互動,感動之餘,承諾要代表慈濟繼續送愛問暖。

家人互協勤募愛 無私無我緣不捨


全球各地慈濟志工援助難民的行動不斷,日前,慈濟四大志業聯合發起「認養小王子與小公主」活動,募集大家的愛心與善力,援助約旦難民孩童。臺中慈院在院長簡守信的號召下,醫護同仁與志工也齊力響應。

「臺中(慈院)簡院長在醫院裡,也是動員起來,也是在呼籲,他也是很期待著,他自己拿出來的不是銅板,是紙鈔,有好幾張。這種以身作則,將心比心,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他(簡院長)的帶動。」

除了募心募愛,簡守信院長也立志要投入義診活動,遠赴座落在約旦沙漠區的難民營、難民學校,以及貝都因人聚集的區域,以實際行動施醫、醫藥,踐履藥師佛大願,解除病苦。

「這都是好事,不過,我是很擔心現在的約旦狀況,只要能平安,只要我們能投入在這樣的難民營去義診,或者去幫助……不過,一切都要看因緣,是不是有這樣的好因緣,還可以到那麼遙遠的,幾百公里遠的沙漠地帶難民營去,這就是看因緣。」

王子受苦眾來援 出離苦難培希望

社會的祥和,需要大家發揮一念愛心與善心。上人呼籲人人要把善心與愛心的魂招喚回來,散播愛與善的能量,讓人世間能更平安。上人再次提起一位在逃難中幸運存活下來的「小王子」,當媽媽懷孕即將臨盆時,全家一起從敘利亞逃往約旦過程中,全數罹難,媽媽雖然勉力衝過安全線,卻因為中彈而無法保命……

「醫師幫她及時剖腹生產,讓這個孩子救活命,父母都已經往生在槍口之下,這個孩子就變孤兒,那要怎麼辦?那一位搶救他的醫師的朋友,是我們(約旦慈濟志工)慈力的女婿,這位醫師問他的朋友,就是慈力的女婿,『你還沒有孩子,這個孩子你要不要收養?』他的媽媽是慈濟人,尊重生命,贊成了,就把這個孩子取名叫作『小王子』。」

小王子已經三歲多了,不僅可愛,也很有愛心,雖然他有很多玩具,看到其他的孩子,小王子會把自己的玩具送給他們;相較小王子的際遇,約旦還有很多孩子受困於貧與病,每一個孩子的背後都有著一段辛酸的故事……「認養小王子與小公主」活動,就是希望能幫助這群難民孩童,讓他們的生活能更有餘裕。

「是啊!愛,總是要有這麼一個團隊的精神,任何一個地方都要有人願意發心,願意立願付出。看來,花蓮也是,花蓮慈院也在『竹筒回娘家』,這都是為苦難孩子,啟發我們有福的孩子的信心、愛心、善良的心,真的很重要。病人的心也需要讓他們造福消業,孩子啟發愛心是我們未來社會的棟樑,這都是很重要,非常的感恩!」

印尼亞齊強震 慈濟即勘災
救援小王子 簡院長:慈濟絕不裝聾作啞

站在灰燼裡 沒有時間喪氣

$
0
0
「還好有你們,我們一生心血都毀了……」江太太再也壓抑不住地哭倒在慈濟志工陳月美懷裡。無情的一場大火,使得受災鄉親一生經營的工廠毀於一旦,生計面臨困境。蘆洲區慈濟志工隨即展開現場勘災、探訪造冊及關懷的行動。

12月3日新北市蘆洲區民族路近二千坪鐵皮連棟廠房,因為惡火來襲,許多居住於廠區內的民眾倉皇逃出,幸有蘆洲區公所緊急安置四戶於馨記旅店。4日慈濟志工帶著祝福禮前往關懷。江先生心有餘悸地說:「全身上下只剩下這一身衣物,還好有逃出來!」

即時現場勘災 探訪造冊

祝融過後,蘆洲區慈濟志工隨即展開關懷行動。志工陳金海轉述靜思精舍師父的叮嚀,急難救助金發放前,務必確實探訪、記錄與造冊,不宜倉皇行事,讓受災戶得以安住身心。

志工前往拜會蘆洲消防分隊長林晏成與水河里李文發里長,感恩公務單位戮力救災,並討論聯繫受災戶的關懷方式。李里長不捨地表示:「許多民眾都長年居住於廠區,雖然環境不好還有一片瓦房安居;現在大火燒掉了,幸有安置,這些民眾很需要關懷。」

志工們隨即趕赴受災現場,先行勘災。大家彎進巷內,眼前呈現一大片的廢墟。一位陳先生在已毀損的工廠前來來回回地走動,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他是家電公司的員工,搖搖頭說著:「整個廠房已全毀,公司損失慘重;很擔心自己的工作,目前只能先協助公司處理善後。」志工忙著安慰他。

大愛一直都在 備感溫暖

志工走過遍體麟傷的災後現場,心有餘悸,擔心著受災民眾受驚的心是否安定了。晚間時分,志工一行人準備著祝福禮,親訪暫時安置於旅店的受災民眾,想為他們壓壓驚。

驚惶未定的受災民眾齊聚一起,相互為伴。志工傾聽受災民眾的心聲,給予他們有一個心靈的依靠。一位邱先生已六十二歲了,在蘆洲經營汽車五金沖床製造業有十多年了,火災後,自覺自己年紀已高,工廠若要再復原實屬不易,對於未來的生活,他有著一股隱憂與不安。

「一身的心血都在工廠內!」一位江先生無奈地長嘆一聲,因為他經營的電子五金沖床已二十三年了,一生努力的事業就這樣全部都付之一炬。一個無常來襲,在倉皇逃出時,全身家當只剩身上的一襲衣物,心中仍有一絲的怨氣難平。在志工的撫慰下,他稍微平息一些,並說:「發生火災當晚,有看見慈濟人在現場幫忙,提供飲用水與熱食,很感謝慈濟人。」

一旁的張先生帶著太太與五歲的兒子一同安置於旅店裡。張先生經營模具製造,他跟志工傾訴,11月30日才剛購進一部價值一百多萬的CNC機器,並也租下第二間廠房,一切都還未開始營運,卻碰上此無常的災難。張先生在傷心之餘表示:「沒有時間可以喪氣,只能盡力去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很感恩慈濟人的幫忙,讓人感覺溫暖。」

志工陳月美、史憶嫺及宋素竹不捨受災鄉親的遭遇,帶著全球慈濟人的祝福,紛紛給予安慰並獻上祝福禮,期望一切平安。志工團隊心中雖有不捨,更要以慈悲智慧陪伴,持續關懷受災鄉親,愛的腳步不停歇。【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婉貞 新北市蘆洲報導 2016/12/03)

謝16年甘甜 重整關渡的家

$
0
0
「謝謝您!十六年了,帶給我們滿滿的愛,無限的感動!」有鑑於臺北慈濟關渡志業園區老舊建物使用已十六年,即將拆除整建為新會所,來自北投、淡水、士林區三百五十位慈濟志工,12月4日上午齊聚於關渡園區互道感恩。

在聆聽慈濟志工陸光朝自彈自唱〈感恩〉歌聲中,揭開「愛在關渡」回眸感恩會的序幕,未來在關渡平原上,一座菩薩培育道場即將湧現,慈濟志工全力動員邀約會眾共同參與,凝聚共識,展開人間菩薩大招生。

接引會眾大道場

資深慈濟志工李慈秋、楊金倫分別代表香積組與生活組,分享當時在克難環境中,大家在樹底下用餐的溫馨、融洽。李素蘭分享「與書分享,天長地久」,在園區帶動讀書會,深入佛法,走入生命的苦難,展現生命的光明,她引以為榮的是,每年的歲末祝福感恩會時,能在此以好書接引會眾,以法結緣。

志工邱麗珍憶起來自南部的志工來到關渡園區參訪安單,以塑膠墊當床,一包衛生紙當枕頭的克難時刻;簡報上「關懷有情,渡化眾生」海報看板,志工陳麗華憶起舉辦國中、小學營隊的艱難點滴在心;成立文宣組,接引許多愛心媽媽當筆耕志工,為園區留下一篇篇紀錄,也以手工卡片、海報布置園區……志工們由衷感恩大家共同學習、相互成就。

「紀媽咪(紀陳月雲)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她的身教言行很令人敬佩。」志工陳麗珠說,早期在慈濟臺北分會舉辦義賣時,她曾去排椅子當福田志工,往事歷歷在前,感受到時光不再,更應把握當下去做。

志工一一上前分享,在關渡園區曾經歷象神颱風考驗,工地文化帶動了很多在地會眾……而今轉而為敍利亞難民募朵朵心蓮,啓發人人的愛心。

淨化人心為使命

人文志業是搶救全球宇宙慧命的中心,也是創造慧命的地方。」慈濟志工高明善說,搶救慧命比搶救生命重要,因為現今五濁惡世,急需清淨的心靈,整建後的新會所將會富含人文的深度,發揮對人類世界的影響力,用精進清淨心開啟智慧開啓。

率領副總監等十五位同仁與會的大愛臺總監葉樹姍說:「慈濟現有四大志業,有人問上人,如果有第五大志業是什麼?上人回答:『淨化人心』。」葉樹姍分享,人文志業中心同仁將淨化人心的使命謹記在心,不忘志業的使命是為淨化人心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顛狂荒亂作正念。

「有沒有做到?」葉樹姍問,「有!」但活水的力道夠不夠?「我們還要努力!大愛臺何其有幸能在關渡,與大家一起菩薩大招生,落實在行動中,期能一棒接一棒,做愛的接力、愛的付出。」副總監何建明表示,園區拆建期間,大家可到大愛臺繼續「晨鐘起、薰法香」,歡迎一起精進,完成證嚴上人弘揚佛法的心願。

大愛臺同仁張美娟聽完早期耕福田的志工分享後,表示:「不是你搬的石頭、擋大水,不知辛苦,他們視此為家,是對它有情!」,她羨慕早期志工在初建置園區時,大家同心協力守護家的一分心,她希望把家的感覺帶回自己部門,「別忘了把我們納入你的家人!」她同時希望園區志工也將同仁視為一家人,同仁視此為自己的家。

學佛基礎《三十七道品》

對志工有期許、叮嚀注意身心健康的靜思精舍德宣師父說:「每回到園區都有著回家的感覺!」他以簡報重新闡釋《三十七道品》,這是貫穿三藏十二部經論,是學佛的基礎,也是菩提心法,是幫助初認識佛法三十七種通往真理的道路,引導學佛者深刻體會佛法,求真求實,以佛心為己心,了解「自性三寶」──自性佛(慈悲)、自性法(智慧)、自性僧(清淨)。

佛法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個單元合起來就是《三十七道品》,德宣師父期許大家身心寂靜,學得心立,不可起疑心。德宣師父表示,印順導師說《三十七道品》是學佛者的畢竟智樂,上人說它是靜思弟子菩薩道上的畢竟智樂。

德宣師父呼籲大家要有精進勇猛心,接引人間菩薩,上人期許大家與他「如同處一室,身形離千里,說我所說法,行我所行道。」不僅為生命共同體,也是慧命共同體。

上人說慈悲是佛教最根本要義,德宣師父強調,上人曾自我期許:「我每一世都在想,如何培養我的愛心,希望每一世都不斷超越過去世的自己,每一世的自己都比過去世更有愛心。」愛心寬廣透徹,如同慈濟人文志業執行長王端正說:「懂得付出是慈悲,懂得放下是智慧,執著是非是累贅,放開分別得和諧。」

「志要堅、信要定、心要寬、愛要大。」上人一再勉勵大家要有大慈悲心,藉著募心募愛的因緣,引導人人付出愛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潘瑜華 臺北關渡報導2016/12/04)

首登臺灣燈會 亮眼慈濟光

$
0
0
「2017臺灣燈會在雲林」,隨著年終即將結束,來年的新年活動也正在籌備著,尤其農曆年間最熱鬧的燈會展即將在雲林舉辦。而這也是雲林慈濟志工第一次參加展燈行列,志工們總動員,一方面開始組織展燈團隊,另一方面也積極配合雲林縣政府的規劃進度。

參展燈會 組團規劃


這場燈會不只是2017年雲林人的一大盛事,同時也是雲林慈濟志工第一參加燈展,志工余天助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召集人的工作,根據縣政府的安排,2017年的雲林燈會總共有兩個場地,「主場」在虎尾鎮,而「副場」則在北港鎮,由於慈濟的展燈區屬於「宗教祈福燈區」,因此被安排在主場。

同時隨著縣政府會議表定,各參展燈區的單位,都必須在現場做落樁和配管的工作。幸好慈濟志工人才濟濟,從志工們決定參展之後,召集人余天助便開始招攬各項專業志工,從土木、水電、木工、景觀,還有鋼構師,全都領有營業執照,大家發揮所長,從設計、製圖到實體的呈現,都由志工們共同策劃與親手製做的。

但是如該何充分運用展燈區的空間,同時還要兼顧觀燈大眾的接受度,讓大眾感受慈濟展燈的意義,面對種種的考量,在志工用心思惟後,終於決定以六個主題燈來做呈現。

專家指導 互相助力

由於距離燈會的展期約剩一個月的時間,雲林志工選在12月6日(2016年)正式開工。開工前,余天助邀請參與過「雲林農博展」經驗的陳昭榮先生與會指導,陳昭榮對余天助說:「如果慈濟要做展燈區,第一要有佛教的主題、第二要環保、第三要科技。」余天助聽了覺得陳昭榮建議的三個方向正好與原先構思的方向一樣,六個主題燈的方向也都很契合。

於是透過更深入的討論,慈濟的六個展燈首先第一座入口的主題燈,是以小靜思精舍的外觀當成展燈區的門面,做一座入口意象,接著以現今環境議題,運用兩座「水立方」及「地球在發燒」的主題做呈現,最後因應慈濟五十周年,特地製作「慈濟50」LOGO的主燈,以及「淨斯菩提鐘、鼓」,再結合慈濟初創時期的「竹筒歲月」,期盼人人傳承竹筒精神,愛灑人間。

同時在討論會中,陳昭榮更以專業的角度提出考量,表示到了明年初由於展場將會受到東北季風的風向影響,特別在寬廣的燈區,展燈容易被風吹落,因此他也針對「水立方」的主燈作品提出「受風力」原理,更表示他非常樂意來幫忙製作,協助這部分的展燈支柱,讓作品能更加穩固。

然而「燈會」顧名思義,觀燈集會,「燈」也需要配電,討論會中負責配電、管線設計的電力小組志工劉世文、陳清榮也向大家表示,這次將採用省電的LED燈,同時也將發揮電力小組的專業來顧及慈濟展燈區的安全、實用性、環保及美觀,請大家放心。

啟動開挖 從無到有

經過討論決定製作方向,在12月6日早上配合縣政府的表定,志工們在余天助的帶領下,二十四位志工一起來到展燈區準備協助挖土、下樁、埋配電管。為了能讓挖土機順利作業,志工劉世文、陳清榮還比大家提早二個小時到展場,兩人先到現場量出埋管的距離、做標記、裁切長短尺寸的塑管,好讓大家到場之後即可上工。

同時六個展燈也由專業志工分工進行,具有鋼構專業的志工周世文,由從事鋼架搭建的事業多年,這次他負責入口意象的小靜思精舍外觀,雖是意象卻是立體、穩固的門面,他說:「先把靜思精舍的尺寸規劃,參考鋼構依照比例製圖,再做設計。」不一樣的嘗試,也是一大考驗。

從事裝潢工作,有十足木工經驗的蔡清森,他是環保志工,因此負責關於環境、資源受汙染、人類用水的「水立方」與「地球在發燒」的展燈,透過投入環保的經驗,希望在展燈的設計上能引發大眾注意,進一步透過觀燈的興趣,進而做到環保宣導。而他的兩位兒子看到父親一個人克服製作展燈的困難,兩人也利用下班之餘,從旁協助展燈的繪圖與製做。

在團隊中,具有景觀維護專業的總務張儲志,觀前顧後隨時補位幫忙,而從事景觀工程業的志工李炎宗更是大展身手,開來挖土機進場挖掘管溝。靜思小精舍意象的模型有兩根柱子,需要挖出柱子的地基,以求穩固及安全,總務張儲志專業的表示:「溝深約九十公分是一項安全係數的規定,挖土、埋管後,還要回土。」

余天助很感恩大家暫放下手邊事業,共同來為燈會歡喜付出,讓慈濟展燈區開始從無到有,更感恩六大展燈的負責規劃團隊,期待志工之間彼此邀約,共同來成就慈濟燈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如容 雲林報導2016/12/06)

印尼震災 急運物資抵災區

$
0
0
【基金會新聞稿】印尼蘇門答臘北部亞齊特區的班達亞齊市(Banda Aceh),7日發生6.4級強震後,目前搜救人員正在搜尋仍被壓在瓦礫中的倖存者。

印尼慈濟賑災 物資運抵災區

據印尼災害管理和災減署報告,由於震災造成超過百人死亡,及包含一百三十六個幼童在內等六百多人受傷,有超過二百四十五棟建築物毀損,目前亞齊當地人急需食物、醫療搶救和飲用水。

慈濟印尼分會在得知整個災區狀況後,立即動員包括麻醉科、骨科、護理等十五位醫護人員,結合亞齊與棉蘭地區各二十位慈濟志工,共計五十五位醫療與志工組成的慈濟賑災團,深入災區進行災民安置與救助。

同時,慈濟印尼分會也立即調集包括:七噸白米、三千套救災生活組包括棉被、沙籠(衣服)、十五箱包裝牛奶、三千六百盒餅乾、三百一十箱礦泉水、一千箱泡麵及醫療搶救用品等緊急生活物資,在賑災團志工急運下,運抵災區進行賑災行動。

慈濟救助亞齊地震災害的緊急生活物資已於9日下午運抵災區,9日下午於災區六個政府收容所(清真寺、學校等)進行三千多份生活物資發放。

(報導: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2016/12/09)

一心向道 勞寋無憂

$
0
0
【證嚴上人12月9日志工早會開示】
「天天跟大家分享天下事,每一次所看到的天下事,心裡都是惶惶不安啊!」證嚴上人在12月9日的志工早會上,首先關注的是全球各地一連串的災難訊息,話語中透著慈愍天下的憂思之情。

一周數起震頻傳 憂心不調籲施愛

環太平洋的火山帶這一星期來,已好幾個國家接連發生地震。「就如前天(12/7)在印尼亞齊芮式規模6.5的強震,人的傷亡不少,房屋倒塌也多。昨天慈濟人已經啟程去勘災,今天又有一批人連物資還有醫師,一共三十多位,已經從棉蘭啟程,物資也都到達了,今天可以發放,有毛毯、食物……」

慈濟在2004年12月的南亞海嘯發生後,連續數年投入印尼災區的重建工作,在亞齊建蓋三所大愛村,現在又發生地震,所幸大愛村都安然無恙,令上人稍感欣慰。

無獨有偶,美國時間8日清晨六點五十分,加州北部沿海發生芮式規模6.5、深度十二點一公里的強震,導致北加州、俄勒岡州南部震感強烈,氣象局未發布海嘯警告,暫時無傷亡報告。同樣在8日,中國大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發生芮式規模6.2、深度六公里的強震;由於當地多為土磚房,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或龜裂情況嚴重,已無法再住人。此外,今日(12/9)凌晨一點三十八分,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外海,也發生芮式規模7.8、深度48.7公里的強震。

得知接連而來的震災新聞,令上人憂心。「目前來報出災情,這都是讓人看著很擔心;不過,需要的就是愛的能量。」

療飢送暖顧身心 不忘失鄉流離民


面對這樣的災難發生,需要愛的能量投入災區。上人言及慈濟志工前往塞爾維亞賑災,帶給當地居民生活的希望,「穩定他們的心,溫暖了他們的身,所以身心都穩定下來,大家都很開心啊!這樣過年快到了,耶誕節也快到了,在年關將近時,給予他們平安祝福的(吊飾)。」

慈濟志工在塞爾維亞除了發放冬衣,也提供香積飯給予「難民委員會」,從生理的溫飽到心靈的飽滿,都一應兼顧。

「(慈濟志工)也集合大家(難民),在早會的時候,把這裡(花蓮靜思精舍)的畫面拉到那裡去,讓他們共同坐在那裡看到臺灣的畫面,而且慈濟人在關心他們的環境,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都很感動……瞭解普天之下,還是有這麼多人在關心著他們,這都是給他們心靈的一大安慰。」

慈濟志工在塞爾維亞的付出,安定當地居民的心。上人給予肯定,並藉此勉勵,「人人假如有心做事,沒有困難的事情,所以志工菩薩的發心,只要有心,心念一轉,沒有事情是做不到的。」

有心轉業非不能 減欲知足是心富

臺南慈濟志工黃美雲的故事為例,過去十幾年來都與先生在黃昏市場賣祖傳的灌大腸和蝦捲,當兩年前營生機器故障,夫妻倆就順此因緣,從大愛臺的《現代心素派》節目中學做素食後,改賣素食,生意雖然沒有以前好,親友也勸她回本行,但她堅持做下去。

「要轉行,談何容易啊?不過,心念一轉,不以利益為目標,只要生活平衡就好……就這樣轉業過來,過程中有一點辛苦,過去灌大腸在賣,現在轉變了,這生意可能會差很多,可是還是堅持下去。總而言之,這種做得安心,生活得自在,這收入的數字就不看重它,只要平安生活、心安理得,那就好了。這都是一念心,愛的能量啊!真的都很令人感動的!」

上人以佛陀未成佛前的累生累世,常有求法忘軀的事例勉勵大家。「不管是善的知識,或是逆、惡的知識,修行的人只要一心一意要求善法、妙法等,一旦求法心切,可以放下一切的名利等,身外物都可以放棄,為了法可以不顧一切而付出。」

被尊為人天導師的佛陀尚且如此,仍未脫生死煩惱的凡夫更需精進。

「釋迦牟尼佛顯出了這樣的示相讓我們知道,那我們慈濟人呢?這樣的事相在做,人生離不開人與事,就如我們慈濟,還不都是在人世間的事相而為;為天下人的苦難,所以我們要付出,缺乏什麼我們要補充。」

三十三天善女人 利益眾生忘勞軀


早年臺灣東部缺乏醫療,上人悲憫貧苦常因此循環不已,是以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後,又萌生推動建立醫院的念頭,儘管過程艱辛,也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鼎力相助。

「要蓋醫院,談何容易?好辛苦啊!但是真正的辛苦,願意去付出的,是把他自己的身體去向著善心的人說,你給我三十萬,我為你當長工三年,三年三十萬。」上人回想當年為蓋花蓮慈濟醫院籌募建院基金,其中有好幾位志工以「賣身」的方式捐款蓋醫院,他們與雇主約定先預付薪資,然後在期限內為雇主幫傭,以勞動力籌募建院所需的磚塊、水泥、鋼筋,讓上人讚歎不已。

「看來佛陀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啊!只是佛陀說千年的時間,無尤無悔地付出,那我們是以三年時間,可以得到三十萬,而且先拿到才付出;而釋迦牟尼佛是付出千年的時間,還聽不到妙法,還是要繼續地付出,無尤無悔地一直在付出,要等到真正的妙法什麼時候會出現,真的是無尤無悔。」

除了慈濟志工鄭明紋替人幫傭籌募建院基金,另有三十三位會員想出方法,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圓滿榮董。

「他們想出『三十三天』的方法,三十三個人每一個月一萬元的收入,一年之間就可以有多少個榮董,就這樣他們輪流當榮董,用他們的智慧,想盡辦法如何儲蓄一筆有數目的錢,給師父來蓋醫院。」

上人感念這幾位早期眾人克難興愛的戮力付出,「假如沒有他們這樣,我們哪有辦法四大志業完成呢?真的好貼心啊!總是愛的能量,都是人人的一念心付出,我們才有今天的愛的能量在現前,來為天下人付出,感恩的事真多!」

【周末食堂】 鹹年糕

$
0
0
雖然離年節還有一段時間,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到熱呼呼的年糕就不自禁地流口水呢?馬上來一份。

【材料】:甜年糕、香菇、素火腿、蘿蔔乾、紅椒、香菜、胡椒粉

【作法】:
1.素火腿切丁;香菇切絲。

2.起油鍋,爆香香菇,再放入素火腿、蘿蔔乾、胡椒粉拌炒後起鍋備用。

3.年糕切片後,入鍋煎至微酥,接著放入炒好的餡料並捲起來。

4.起鍋之後切塊,再用紅椒、香菜裝飾即可。

(食譜提供:黃楊月美 摘自:大愛電視《現代心素派》)

一部經抄三本 方知箇中禪

$
0
0
「藉由抄經禪定自己,由靜生定,心靈平靜到可以聽到自己内在的感受,寧靜的力量即是一股祥和的力量。」11月26日抄經班指導老師黃逸樵老師與陳美君師姊由臺中前來臺南,特地過來安平聯絡處關懷勉勵《無量義經》抄經班二十七位學員。

抄經 除習氣開智慧

抄經班指導老師黃逸樵與太太陳美君,看到抄經班成員各個專注地書寫經文,一行人於門口佇立片刻才走進教室。

黃逸樵老師從六歲開始寫書法,十歲就到故宮觀賞歷代文物墨寶。前陣子到廈門參加活動,他在上人的《靜思語》書本內頁題字作畫,現場與民眾結好緣,一天書寫一千本,四天共寫了四千本。

黃逸樵提起先前去馬來西亞時,有位志工向他請益「毛筆字寫得醜該怎辦?」他說,其實美醜只是自己的想法念頭,抄經是在除習氣;抄經、禮經可開智慧,唐代有抄經街,日本東大寺的東大博物館也有抄經班,觀摩歷代古人的字跡,多臨摹學習就會進步,當初證嚴上人也用手刻鋼板抄寫《妙法蓮法經》。

靜心 修身養性良方

學員黃富美加入抄經班時,適逢侄兒生病開刀,掛念病情的她,心情五味雜陳,加上第一次用毛筆抄經,而且眼鏡度數不足,抄寫第一本《無量義經》時,運筆粗、字體濃重、連連寫錯字,被老師畫了不少圈圈。

抄寫第二本前,她先去配一副眼鏡,看字便清晰了,但是抄完第二本才發現,竟然跳行漏寫了,頁數整整少了兩頁,懺悔自己不夠專心。

再抄第三本時,黃富美心想,若在紙上劃格子可能會書寫得更整齊,她邊照顧小孫子,邊在紙上畫線條,覺得這方法很不錯!但指導老師陳美君適時提醒她,「畫格子會過度依賴,我們依循上人抄經的精神,要訓練自己不畫格子也可以靜心提筆,這就是修行。」

透過抄經,黃富美體會到,靜下心來專心做一件事,也是修身養性的方式,就像黃逸樵老師說的,寧靜的力量即是一股祥和的力量。

「大家以上人的精神為依歸,書畫紙上不畫格子,我們就會控制字體大小,書寫過程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黃逸樵老師、陳美君師姊傳承分享抄經意涵,並以上人晨語開示,「佛期待圓妙法華,必由讀誦書寫如法受持。」期勉抄經班的家人們再接再勵、勇往直前,持續抄經常樂我淨。

「抄經抄的是經文,練字是一種過程,透過用心抄寫靜心淨心,最重要是信受奉行。」黃逸樵老師的分享,讓抄經班學員上了一堂法喜攝受的課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富美 臺南市報導 2016/12/01)

賑災團進重災區 已行發放

$
0
0
印尼亞齊7日發生芮氏規模6.5震災後,印尼慈濟分會隨即展開救助行動,除了印尼大愛台即時報導地震訊息之外,各地志工也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募款海報。而災區附近的司馬威慈濟人與棉蘭慈濟人更馬上前往災區與籌備賑災物資,展開救助工作。

準備物資發放 長途跋涉援助災區

印尼蘇門答臘北部亞齊特區的班達亞齊市(Banda Aceh),於印尼時間12月7日清晨五點三分(臺灣時間六點三分)發生芮氏規模6.5強震,房屋、清真寺倒塌受損,人員傷亡慘重;居民倉惶失措,急需心靈安撫及物資的發放;受傷嚴重的民眾亦亟需緊急的醫療救治。

地震發生當天,距離亞齊重災區畢迪雅縣(Pidie Jaya)最近的司馬威慈濟人率先進入災區勘災;鄰近的棉蘭慈濟志工也啟動救助,於當天下午兩點召開賑災會議,並備妥生活物資及動員人醫會醫療團隊,在地震後第三天(12/9)展開物資發放和義診。

9日清晨五點,由印尼人醫醫療團隊與來自棉蘭、司馬威及班達亞齊的志工組合的賑災團隊集結於比魯恩 (Bireun),共五十七人分成兩組,同時進行物資發放及前往醫院提供醫療救助。

發放組志工一行人及載滿物資的大貨車從比魯恩出發,前往首站物資發放地點--梅魯度鎮(Meureudu),一路上路邊房子倒塌,傾頹不堪;道路裂縫處處可見,路況甚為不佳。大型貨車因無法通過有裂縫的橋,志工設法將物資搬到小貨車,方才安全抵達發放地點。

第一個發放地點是位在利恩清真寺 (Mesjid Jami Al Istiqamah Rhieng)所設立的收容所。志工與當地居民合作將物資卸下,包括棉被、餅乾、礦泉水……等物資,給予災民生活上的需求。接著再繼續前往下一個位於阿大瓜清真寺(Mesjid Attaqwa)收容所,志工雙手恭敬地將物資送到災民手上,讓災民暫時得以溫飽。

人醫組團義診 志工膚慰災民安心

另一條路線是由人醫會十五位志工所組成,計畫前往災區義診,也協助手術的進行。棉蘭慈濟志工林文昌表示:「除了食品之外,我們也有醫療援助,骨科醫師和護理師也一起出發,協助災區醫院手術的進行。」

志工首先抵達重災區的達畢迪賈雅醫院,因病患人數眾多,在醫院走廊隨處可看見受傷的災民,躺在病床上。

經由麻南醫師(Dr Manam)代表人醫會與畢迪賈雅醫院人員進行溝通後,了解到蘇北大學(Uuiversitas Sumatera Utara) 的醫師們已經在此提供協助,受傷的災民大都已受到妥善的治療。人醫會及志工乃決定前往更偏遠的西吉里鎮(Sigli) 的西吉里醫院(RS Tgk. Chik Ditiro Sigli)進行關懷。

經過長途的車程,路面坍塌、許多建築物傾頹,處處可見,造成行程的耽擱,一個小時後終於抵達西吉里鎮西吉里醫院(RS Tgk. Chik Ditiro Sigli),看見一位六十歲的災民魯基雅(Rukiah),因牆壁倒塌導致腳骨折,顯得痛苦難耐。志工一直膚慰著魯基雅,希望能讓她安心地接受手術。

一方有難,十方馳援,慈濟志工緊急提供災民生活必需品及醫療的救助;透過志工的安撫及救援,災民能早日恢復家園及平靜的生活。

(整理自印尼亞齊發放團日誌 印尼報導2016/12/09)

尊重普世 慈悲相融

$
0
0
【證嚴上人12月10日志工早會開示】
近日來,地震頻頻傳出,所羅門群島、秘魯、中國大陸新疆、美國北加州等地,都傳出規模六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以7日發生規模6.5地震的印尼亞齊災情較為嚴重,逾百人往生,超過二百四十五棟建築物毀損,當地人急需食物、醫療搶救和飲用水。

天災過後信仰堅 尊重風俗行善舉

證嚴上人在今日(12/10)志工早會中,感恩印尼棉蘭等地的慈濟人當天即時投入勘災,第二天就開始聚集物資投入發放。

「我們也去瞭解當地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穆斯林的信仰,一天有幾次的祈禱,在這樣的災情下,他們都是同樣宗教情操信仰,按時在祈禱,一天有多次的祈禱。比如說中午的時候,他們在祈禱,我們就要等待;準備好等待祈禱完了,我們就開始第一批的發放。」

9日開始,印尼慈濟人不僅一一恭敬地為受災鄉親送上棉被、食物等民生用品,以及禦寒衣物,並且也為受傷的鄉親安排義診活動,更配合當地宗教信仰及生活習慣安排發放時間及準備賑災物品。

「很感恩慈濟人能尊重宗教,都是配合他們祈禱時間,不打擾他們的祈禱,而且用恭敬心去付出,也要知道他們吃的習慣,吃米或是吃麵等等,都有尊重——先瞭解以後,然後去付出他們所需要的物資,我都很讚歎也很感恩他們的用心。」

陌生國度遇嚴冬 如親關懷倍感暖

除了印尼慈濟人忙於亞齊地震賑災之外,歐洲慈濟人日前也從12月2日至7日間,前往南歐的塞爾維亞七處難民營,在零度以下的氣溫中,為滯留當地的難民發放冬衣及提供熱食。

「他們六天難民營的發放都是很辛苦,有的路是很遙遠,最遠的還到塞爾維亞和馬其頓的邊界去,這都是有難民營的地方,有的難民已經是逃難幾年,衣物等等,經過許許多多的地方,逃難的生活,有的已經物資的慢慢地消耗掉,或者是無法帶得動的,到這裡來已經被凍結在這地方,所以冬天寒冷,他們的衣物沒有太充足,很寒凍,慈濟人到來,人給予他們冬衣禦寒,給予營養的食物。」

然而,就連要送過去的香積飯,慈濟人也是一樣先詢問瞭解當地的口味,希望提供的熱食就是他們最喜歡的食物。

「難民署的領導人期待慈濟能給予他們溫熱的飯,他們也在學習,因為慈濟在今年三月和他們互動後,他們認為這樣才是人性的溫馨,對待難民要發揮這一分的愛,所以難民署他們也期待慈濟能這樣飯食給予他們,他們會負責,如法泡製這樣的香積飯。」

短短六天中,歐洲慈濟人四處奔走於塞爾維亞境內的難民營發放,即使有些難民營位於山上,又剛降過大雪,慈濟人也是一樣踏著鋪滿雪的地面前往關懷。

「這些難民看到慈濟人總是展開笑容,而且拿到那樣溫暖的棉衣可以禦寒過冬,他們很開心,展開笑容。這是苦難眾生所需要的就是愛的能量,這都是人間的溫暖。真的很感恩,九個國家、三十八位的慈濟人,這樣會合起來在那裡也已經將近十天了,在那樣寒凍、陌生的地方,穿梭在難民營裡,也是很感恩、也是很感動。」

信仰雖異皆有愛 悲心相契相交流

歐洲慈濟人為了苦難眾生馬不停蹄,從塞爾維亞返家後不久,他們又即將前往義大利,為今年(2016年)8月至10月底之間,義大利中部多次強震受災的災民進行發放。同時,在前往塞爾維亞之前,他們亦曾代表慈濟前往梵蒂岡與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會面,談論慈悲的話題。

「11月初梵蒂岡,教宗也邀慈濟人到梵蒂岡去,期待慈濟人也能傳達『慈悲』、『愛』的精神,傳回來給我,我就說我們本來慈濟總是秉承著佛法,也都是以慈悲。今年(2016年)是天主教的『慈悲聖年』,期待因為現在天下災難偏多,希望天下人,人人提起愛心,都來關懷天下事,為天下苦難人付出;我們的回答是說,我們已經五十一年了,我們所做的是佛教所說的慈悲喜捨,而且是大愛的,跟教宗分享。」

那次會面之後不久,天主教教廷又再度邀請慈濟,參與11月28日起到12月1日,由梵蒂岡「宗座移民暨觀光理事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the Pastoral Care of Migrants and Itinerant People)邀請四十個國家、一百二十位以天主教年輕學生為主,及包括一位伊斯蘭教、一位印度教徒和四位佛教徒的國際留學生宗教交流會。

「這次是從宗教邀請慈濟人,期待是青年人,他們要舉辦國際間有信仰的年輕人到梵蒂岡去,希望大家來表達對宗教的信仰,因為臨時提出,所以我們(請)就近的年輕人去。」

時代青年良風範 入法能應世間相

慈濟推薦梵蒂岡附近國家留學的四位慈青與會,包括馬來西亞籍留學德國的留學生胡家健、留學英國的葉貽証,以及臺灣籍留學南非的吳文琦與黃柏榕。慈濟青年學生代表在十五分鐘的簡報中,分別就慈濟的歷史、慈青的活動、靜思語的由來、「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竹筒歲月、佛法「苦、集、滅、道」的意思,向與會各國學生代表進行說明。

「他們介紹慈濟,很幽默,我們的慈青介紹竹筒歲月,也介紹慈濟在國際間怎樣救濟,也介紹全球人對慈濟的稱呼,『慈濟』這兩個字,好像對外國人很難發音,發音很難準,他就放了這樣的影片,讓當場的人看到了,當場年輕人也好、神父也好,大家看了很歡喜,大家發音各不相同,感覺到這些年輕人很幽默;還介紹了如何做環保,也放了手語歌來代表慈濟人在國際間如何付出等等。」

上人讚歎年輕人的確是未來的棟樑,而且感受到不同宗教的年輕人都很善良、很有創意,也能將愛的能量傳承下去,未來的人間讓人很放心。

「他們也提出個案,年輕人如何接觸苦難人,他們也有發一些照片,同時年輕人也在關懷氣候變遷,環保如何推動?要推動環保,改善氣候變遷,也在推素食,一切都在梵蒂岡表達出來。這麼多的年輕人,這種對人類的愛、對生命的尊重,不只是尊重人類的生命,其他有生命的動物也要愛,他們(慈青)就送給大會一本四種語言,有德、法、英、義四種翻譯,還有送一個字就是『愛』,有英文的愛還有中文的愛,把它合起來表達慈濟精神理念就是『慈悲』、『愛』,這教宗在推的天主教的聖年跟慈濟向來很合的『慈悲』、『愛』。」

關懷生命長慧命 實踐理想非空言

除了宗教精神的傳達之外,馬來西亞的慈青也將慈濟的慈善關懷的具體精神和行動,透過對全身長滿肉瘤的葡萄阿嬤黃佛嬌母女二代的關懷紀錄影片,傳達給在梵蒂岡留學生交流會的聽眾。

「慈濟人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發現她,陪伴她,總是讓這一對母女不孤單,也把慈青帶引到這個家庭,慈青就這樣一路陪伴過來,一直到葡萄阿嬤往生,葡萄阿嬤往生的時候很熱鬧,慈濟人的陪伴、慈青都到,好像一個大人物一樣,為她助念等等,人很多,這都是愛不分階級,現在剩下她的女兒,慈青還有慈濟人都沒有放棄,還是一直陪伴著她,讓她身體健康地跟慈濟人走在一起去做志工,發揮她生命的價值,讓她很樂觀。這都是愛的能量讓他心理很陽光。」

上人欣喜慈青的表現,也不忘再次殷切叮嚀:「慈善的照顧生命,(醫療)研發守護健康,我們還要不斷增長智慧,把智慧和愛的慈悲一併再傳下去,這都是宗教的目標,任何一個宗教都是對人群有益的,我們要天天祝福,也期待天天平安,任何一個宗教都需要戒慎虔誠。」

【周末食堂】 雪菜珍寶

$
0
0
帶有辣味口感的雪菜拌炒大小適中的綠竹筍,加上玫瑰鹽與冰糖調味,簡單的食材也能迸發新風味。

【材料】:綠竹筍、雪菜、嫩薑、辣椒、松子

【調味料】:玫瑰鹽、原色冰糖、胡椒粉、香菇精

【作法】:
1.煮熟的綠竹筍切塊、雪菜切細備用。

2.起油鍋,爆香薑絲與辣椒丁,放入雪菜略炒,再將綠竹筍放入鍋內一起拌炒,放入適量鹽、冰糖、胡椒、香菇精調味後起鍋置盤,最後再撒上松子即可。

(食譜提供:林素珍 摘自:大愛電視《現代心素派》)

敬愛湯爸 人文真善美典範

$
0
0
「看到他年紀那麼大,就不想跟他走在一起,這樣走路會不好意思。」湯少藩的太太陳光蓮談起剛結婚時,幾乎每天都要坐四十分鐘公車回娘家,下車就用跑的,一路跑回家。

少小離家老大回


日軍侵華,1941年打到江西家鄉,湯少藩那時才十四歲,與同學三人滿腔熱血想要保家衛國,便離家投身軍旅。1949年,大陸撤守,隨軍來臺,從此與大陸親人一別四十六年,直到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湯少藩帶著陳光蓮回到江西老家祭拜父母靈墓,列祖列宗堂前跪拜感恩。

1969年,湯少藩經友人介紹與小他二十一歲的屏東佳人陳光蓮結婚,「這個好,這個好,這個忠厚。」陳父相中湯少藩在臺沒有父母與兄弟姊妹與個性敦厚,成就這樁「老少配」的婚姻,還是外省、臺灣,芋頭蕃薯的組合,一剛始的陌生與隔閡,讓陳光蓮體會不到先生的好,始終想要逃避這段婚姻。

不習慣面對陌生的丈夫,陳光蓮有時跑到鄰居家躱起來,湯少藩找半天沒找著也不會生氣,找不到還會先回家煮飯,煮好了再騎腳踏車到處去找太太。湯少藩用善解和包容,體諒另一半不安的情緒,總算打開了陳光蓮緊閉的心房,婚姻生活才漸入佳境,讓湯少藩膝下有一對子女孝順。

從「一指神功」到振筆輸入


「還沒學電腦之前,我看到電腦,就好像看到一座神聖不可侵犯的殿堂,總是敬而遠之,連摸都不敢去摸一下,恐怕摸一下,就會把人家的電腦給摸壞了。」空軍中校退役的湯少藩,剛毅中帶著溫文儒雅,面容不怒而威,說起話來卻相當和藹可親。

年輕時就喜愛讀書寫作的他,五十二歲退役後,即發揮這項專長,義務為退伍軍人協會、老人會做文宣,幫忙屏東國際聯青社編輯刊物、建立資料檔案,在舞蹈工會負責發行《舞之美》雜誌。

2001年,屏東縣政府在老人文康活動中心舉辦電腦初級課程入門,提供銀髮族免費學習電腦的機會。湯少藩原本提不起勇氣去報名,但想想自己有兩個非常有利的條件:第一,老人有的是時間;第二,課程免費,即使學不會或學不好也不浪費錢呀!本著「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的觀念,決定報名參加電腦課程。

從最基礎的開機、關機到軟體運用,湯少藩因為不懂注音,在需要鍵入自己姓名時,還得請小老師協助寫出注音符號,然後尋找鍵盤位置,再利用「一指神功」慢慢敲打。

學習過程中,湯少藩發現用數位筆在數位板上書寫文字,一樣可以輸入電腦,解決了他用鍵盤輸入的困擾。「數位書寫板,就如平常用原子筆寫字一樣,而且出現在螢幕上的字,非常漂亮,大小也自由選擇,字體色彩還可以任意變化,真是樂趣橫生,妙不可言。」

有了合宜的工具後,湯少藩的電腦技術不斷提升,從文字處理到購置掃描器作影像處理,編製畫刊、海報,進而裝置電影錄製、編輯的專業軟體,進行錄影帶的非線性剪輯,製作光碟影片。短短一年的電腦學習,讓湯少藩不僅進入電腦科技領域,更遨遊於資訊廣闊的網路世界。

2002年,湯少藩當選第六屆「資訊爺爺」,蒙總統親臨頒獎。他表示,融入e化的社會,也進入了不同以往的生活領域;像是電子信箱的運用,不受時間、空間的拘束,加強了和居住外地的兒女、親友聯繫;有時則轉寄好文章、好圖畫、好音樂,充實彼此的文化生活。

翌年七月,湯少藩加入慈濟的文字、影像和映像「三合一」志工培訓。成為人文志工後,湯少藩無時無刻都是裝備齊全地待命著。像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南部地區災情慘重,當上班族志工還無法請假出任務時,湯少藩已隨賑災人員登上救生艇,用心紀錄載送物資挺進災區、裝甲車協助災民脫困、眾多志工湧進災區協助清掃……每一刻感人的畫面。

在屏東縣政府「愛,一直都在」莫拉克風災紀錄頒獎典禮上,曹啟鴻縣長特別介紹湯少藩說:「我和他碰到最多次,每一次在慈濟的場合,都看到他雖然年紀很大,揹著一臺攝影機全程紀錄,令人感動。」

被慈濟人悲心感動 化為行動

十年人文志工路,湯少藩永遠記得他第一次跟慈濟志工去照顧戶家「浴佛」,案主阿弘罹患腦性麻痺導致雙腳伸向頭頂彎曲像拱門般,每當大小便時,排泄物灑得滿臉、滿身,墊著身子的枕頭、被單都溼答答的,見到這有如人間地獄的景像,湯少藩內心受到強烈衝擊。

志工們熟門熟路為阿弘洗澡和理髮,清潔阿弘的身體時,也安撫媽媽的心,這是志工每週的例行訪視關懷。湯少藩拿起相機,緊閉一隻眼睛專注地拍下阿弘沐浴後高興的笑容。

「阿弘整個身體都彎曲,媽媽一個人照顧他很累,幸好有慈濟人來幫忙。」淚腺特別發達的湯少藩,說起阿弘就會流下不捨的淚水,親眼見證這樣的感動,讓原本就喜歡拍照的湯少藩,決定正式投入人文真善美行列。

「人文真善美的使命就是把我們慈濟人的善心善事記錄下來,把握剎那,留存永恆。」湯少藩對此奉行不渝,他在車庫牆面安裝液晶電視作為志工共修場地,備有無線網路、筆電、桌椅等,邀請夥伴們到他家共修或討論任務分配事宜。

活在當下 最少做到九十五

未能早日正式參與慈濟志業,盡一分棉薄的力量,湯少藩至今猶感憾事。他表示,記得有一次在志工早會時,跟證嚴上人懺悔,說自己七十五歲才來培訓太遲了,上人回應他說:「沒關係,你也可以做到九十五歲。」

湯少藩將感恩化為行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飲食習慣,吃素也要吃出健康來,健康的為慈濟志業多做幾年志工。湯少藩說:「能夠做多久就做多久,有上人的祝福,最少要做到九十五歲才好。」

湯少藩全心學習慈濟志業的內涵,修學佛法,參與慈濟志工活動法喜充滿,身心健康,確有放開一切,輕安自在的感覺。修養品德方面,他希望自己可以修到一念真心,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不生氣發怒,不計名算利。

人文真善美的團隊裏有很多年輕師兄,湯少藩把他們都當成老師,「因為他們也很尊敬我,都喊我『湯爸』。」湯少藩說:「大家都相處得很好,所以他們要我做什麼,我能做的我儘量做,只要我有時間。」找事做的精神,讓他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建立了數量龐大的文字稿與活動檔案。

常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如何在退休之後,讓生命不空白又活得有意義?上人開示:「高壽而健康,還能付出良能,這樣的人生,很有價值!」高齡八十五歲的湯少藩正是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的最佳典範。

(文:陳美蓮、陳潁茂 屏東報導2013/03/15)

感恩癌細胞 讓她離苦得樂

$
0
0
「怎麼妳招到一個慈濟會員,比招到一個學生還高興?」彰化慈濟志工周春雪的先生一度相當不解,希望太太多花點心思在家裡的補教事業上。當時,先生並不能全然理解,慈濟對周春雪的意義……

親姊遭遇無常 見證慈濟救助

「啊!怎麼會這樣!」接到姊夫意外身故惡耗,當下讓周春雲嚇了一跳,心想,姊姊和四個孩子怎麼辦?

二十六年前,周春雲的姊夫在一場車禍意外往生,留下姊姊和四個年幼的孩子,當時周春雲已經成為慈濟會員,每月繳交功德款也有一段時間了;為了幫助姊姊度過難關,她就打算停繳功德款,把錢用來幫助姊姊。

當負責收善款的慈濟委員許琇慧聽到了這個想法,就向周春雲說:「妳要繼續繳,善根因緣不要斷。妳放心,我會提報功德會,由慈濟來幫助妳的姊姊扶養那些孩子,當區的志工也會定期去關懷。」

果然下個月的《慈濟月刊》上就有姊姊的名字,每個月有一筆濟助金,還有米和油,讓周春雲好感動,也才更了解慈濟的慈善真的在社區做得很落實,更加強她護持慈濟的信心。

聞法入心增慧 留產不如留德


由於這一個親身體驗,周春雲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後,特別用心於參與個案訪視,「把每個案家當成自己的親人,年長的視為父母,年紀差不多的當成兄弟姊妹,年幼就當成子女,用真心陪伴他們。」

她也會把從上人那邊聽來的法,利用訪視機會與個案分享,她說:「只要案家對上人的法有入心,就一定會打開心門;因為心開、運通、福就來;只要有福,就能造福;有造福,這個家庭就會越來越好。這是我們訪視關懷個案,最期待看到的結果。」

然而周春雲在這條慈濟的菩薩道上,來自家庭的考驗和挫折也不少。剛開始,她先生很反對她做慈濟,因為她家裡經營補習班很忙,先生怕她做志業,會忽略自己的事業,常唸她說:「妳招到一個慈濟會員比招到一個學生還高興?」還說:「家裡還有長輩需要陪伴和照顧。」

那時周春雲的公公、婆婆還很年輕,身體很健康,周春雲就跟先生說:「我們要祝福父母手腳勇健,會跑會跳會做,難道你希望父母,要我們扶扶插插來照顧嗎?
錢夠用就好,人家說『祖德流芳』,哪有人說『祖產流芳』,我們留德給子孫比留產業給子孫更重要。」

罹癌身苦無礙 轉念感恩得樂

人生禍福相依,無常隨至,周春雲在快六十歲的時候受證為慈濟委員,但做慈濟還不到兩年,醫院檢查出她身上有癌細胞,讓她感到很鬱悶,她心想:「我的菩薩道才剛要起步,怎麼馬上就要『唰鼓』(閩南語,結束的意思)?」

未幾,周春雲轉一個念頭,危機就是轉機,她說:「因為有癌症,所以可以放下苦惱的事業,轉換跑道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快樂的志業。又因為有癌症,可以讓家人知道,我該休息了,讓我做喜歡的事。」周春雲轉念感恩身上的癌細胞,因為有了它們,自己才能離苦得樂。

經過開刀、化療、電療,雖然身體不舒服,但她的心無比輕安自在,她會在醫院當志工時,或案家訪視時,現身說法鼓勵癌症病患,希望他們跟她一樣樂觀面對,與癌細胞和平共存,做個快樂的志工。

2016年12月3日,在國立北斗家商禮堂舉辦的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上,周春雲帶著她關懷的個案,抱著滿懷感恩的心情上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也引用證嚴上人常慈示弟子們的一句好話說:「我們在人群中行善,就是為自己的家庭積福,厝內就會平安吉祥,吉祥就會有好子孫。祝福各位菩薩都能人人平安,家家吉祥,代代有好子孫。」

臺下滿場會眾,以熱烈掌聲給予最大的鼓勵。【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夢希 彰化報導 2016/12/13)

人醫走透透 十餘年遍金門

$
0
0
從人口集中的定點義診,到走入社區的往診服務,十幾年來慈濟人醫會義診方式,隨著民眾之需求而改變,更貼近金門偏遠地區鄉親的心,也為特殊弱勢團體,解決難度相當高的牙醫診治。11月26到27日,慈濟人醫會再度到達金門,為偏遠地區的鄉親實施義診,也帶來慈濟人的愛與關懷。

帶動義診 紛紛響應

慈濟人醫會林俊傑隊長表示,早期義診以人口集中之大定點為主,但離社區較遠,對偏僻社區鄉親,幫助不是那麼大。近來則以深入社區方式,來為鄉親服務,因此成效變得比較好,長者比較方便而且意願也高,走出門來接受醫師之診治。

金門長者常見高壽,甚至一百歲以上都有,早期定點義診,很多長者因行動不便,無法出來就診。許雪華護理師表示近幾年來,因慈濟人醫會有往診服務,與鄉親就建立起很深厚的情誼。而早期的金門義診,只有慈濟人醫會,十幾年後卻也帶動金門當地及臺灣其他醫院的醫生,紛紛在各社區也從事義診工作,這是一種善的帶動。

長年隨團來金門義診的張治球醫師認為,慈濟人醫會到金門義診已經有十多年之久,鄉親難免會有逐漸老化與凋零之情形,早期的定點義診,已不符鄉親所需。上人有開示,當病人走不出來,醫師就走進病人家裡,直接以行動醫療之方式,來嘉惠金門鄉親。

牙醫保健 造福弱勢


福田家園余國康主任指出:「這裡是身心障礙機構,收容人六至六十五歲都有,近來人數日漸增加,已達八十六位,而牙醫看診難度相當高,因外出不方便,上診療台會抗拒,配合度也不好,我們希望慈濟人醫會時常到來為園生義診,除了內科,胃腸科,牙科尤為重要,為園生解決很大的口腔問題。」

「自從慈濟人醫會到此義診,我們這些園生就不再到其他醫院治療,他們已習慣人醫會醫師的誘導治療方式。」晨光教養家園的督導陳長源表示,有一位黃姓園生從不刷牙,後面的牙齒都爛掉,也無法到外面就醫。直到慈濟人醫會到來,牙醫師初期為她治療時,都要四、五個人幫忙壓住手腳,才能實施治療;最近幾年來,這位園生漸漸習慣醫療方式,並對醫生產生信任感,治療牙齒時不再抗拒。

福田家園社工陳麗汶表示,目前二十四位園生,也是如此,抗拒力降低,配合度大大提升,享受著慈濟人醫會帶來的牙醫保健。【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宥霖 金門報導 2016/11/27)

感苦應難 菩薩心境

$
0
0
與大陸北京、東莞等近九十位志工溫馨座談,上人談到九月強颱莫蘭蒂、中颱馬勒卡、梅姬接連威脅臺灣,慈濟人即時動員救災;許多志工即使住家或工廠也受災,仍以志業、救災為優先,抱持「天下事大,自家事小」的大我之心付出,是令人敬佩的人間菩薩。

小我與大我

「在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很微小;但當天下眾生有難,就需要這每一個人提起『大我』的心胸,凝聚愛心力量救助苦難。」

《法華經‧見寶塔品》中,描述佛陀開啟多寶佛塔,見多寶佛全身。上人表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只是凡夫煩惱多、無明重,常受外境影響而起心動念,總是隨著習氣造作惡業,做了再後悔。

「聽聞佛法、了解道理,就要將無明、煩惱、疑惑層層去除,回歸真如本性。與其對著塑像求保佑,其實人人心中就有靈驗的活佛菩薩,不只能保佑自己,還可以感應眾生苦難,應眾生所求而現身幫助。」

上人表示,許多人過去迷茫,接觸慈濟、聽聞佛法而覺悟,為眾生苦難而奔走忙碌,且感恩有付出的機會,付出之後得到滿心法喜,這是真正的菩薩心境。

「要緩和極端氣候、減少自然災難,就要努力淨化人心,促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上人教眾「向內要和諧,向外多接引」,帶動出更多人間菩薩;人人聞法而落實,降低欲念、生活簡約,就能減輕環境破壞,讓氣候漸漸調和。

「人人都是苦難人生命中的貴人。要在人群隨處撒播愛的種子,也將佛法廣傳於人間,讓人間平安祥和。」

【靜思小語】一念惡,障礙人我;一念善,造福人間。。

上人開示於10月5日《農九月‧初五》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00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等21年 委屈跟師父講

$
0
0
「我每年都來,來將師父的祝福帶回去給躺在床上的女兒。」黃太太每年都虔誠地來參加臺中的歲末祝福。但她一想到女兒臥病至今二十一年,不禁又紅了眼眶,心中默默對著臺上師父說出委屈。

故事要從1996年說起,打工的黃小姐下班途中發生車禍,對方駕駛的撞擊力超強,導致她頭部以下全身癱瘓;黃太太眼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女兒要這樣度過她的人生,禁不住淚流滿面。

癱瘓長久臥床 父母不離不棄

復健過程漫長,黃小姐長久住在各大醫院達九年,醫師說:「再等,就有希望。」這一等,至今已二十一年,仍然沒有改善。黃小姐的四肢無知覺又氣切,平常只能以微弱的音量,一字一字慢慢表達出想法;情緒起伏不定,只有父母親不離不棄、極致地呵護。

黃小姐於2004年出院回到家,隔壁鄰居皆避而遠之,視她為不祥之人。「自從她受傷後,心痛,目屎就流!」黃媽媽每天以淚洗面,與先生倆人相互安慰,不眠不休。

2007年慈濟人在黃太太最急需的時候給予助力,讓全家心靈有依歸。2009年6月14日,訪視志工為了讓黃媽媽在照顧女兒上多一些經驗和常識,特別邀請慈濟中區人醫會紀邦杰醫師前往關懷。紀醫師看到黃小姐床前擺有電視機,便鼓勵她多看大愛臺節目,及聽證嚴上人開示,很多生活中的不如意可因此轉念。

紀醫師診察後,發現黃小姐眼珠本身沒有異樣;但是,頭部受傷導致視覺神經受損而視力模糊。雖然眼睛無法很清楚看到上人的臉孔,但是黃小姐很用心聽。

「今天師父說了什麼?」紀邦杰醫師問。

「誠、正、信、實。」黃小姐慢慢地回答。

「原本要救濟貧困的米,就是掉了幾顆也不能撿起來,放入自己米缸佔為己有。」一旁的志工幫忙解釋上人對誠正信實的開示。志工的親和力,不只讓黃媽媽欣慰,黃小姐也很喜歡房間裡有慈濟人在的氛圍。

「你們的鼓勵和關懷讓我很安慰,也更有信心,以前的心態是想放棄,總覺得過一天算一天。」黃媽媽的無奈,聽在紀醫師的內心實感不捨,卻也為黃小姐慶幸:「臥床這麼久,能得到細心的照顧,實在是個案中的幸運兒。」

醫護緊急救命 平安度過一劫

一次,黃小姐因為呼吸不順幾乎休克,她用緩慢的語氣呼叫:「媽媽我呼吸不上來,恐怕不行了,我要走了,感謝照顧過我的人……」睡在隔壁的黃太太聽到女兒有氣無力的聲音即時驚醒。她看到女兒神色不對,情況危急,不知該怎麼辦?天又還沒亮!

夫妻倆人使盡全力減輕女兒的不舒服,好不容易天色漸亮,黃太太等不及…… 接到電話的慈濟志工李秀止,便開始邀約其他志工前往關懷,幫忙後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還好只是循環功能障礙,平安度過一劫。

又有一次,頭的後部長一顆粉瘤,黃太太誤聽蛇藥可以除百病,就用它來擦拭患部;不只不見成效,反而變本加厲,粉瘤大到幾乎要裂開。黃太太趕緊送慈濟醫院急診,才化解緊張情勢。「好在慈濟師兄師姊很有慈悲心,上人有博愛精神,還有慈濟醫院醫護人員,幾次把我女兒的命救回來!」黃太太感動地說。

「人生無常,生老病死以病苦為最苦。」長年陪伴個案的李秀止感受病苦為最;她在2010年發現罹患乳癌,若不是親身體悟,不知病苦的苦。李秀止可以同理黃媽媽與黃爸爸的辛苦,更讚歎夫妻倆除了二十四小時守護女兒外,還撥空將後院種植的青草,專程帶到家裡給她。

李秀止將它熬煮成青草茶給環保志工享用。有一天運載資源的志工張榮裕牙齒痛,原本想忍著等做完環保才去看醫生,結果喝了青草茶後就不痛了。李秀止很感恩黃媽媽隨手助人,功德無量。

慈濟人走入黃媽媽家裡,用心投入關懷,雖然不是就此能離苦得樂,卻是讓他們有堅強的肩膀可依靠。黃媽媽感到很安慰,志工帶給他們家愛和溫暖,一起祝福女兒平安度過未來的日子。【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淑懷 臺中報導 2016/12/10)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