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盤纏用盡 律師救災不回頭

$
0
0
「什麼是菩薩?」墨西哥本土志工阿薩,每有勘災空檔,她就捧著四國語言版本的《靜思語》讀著,讀到了不懂的地方,就直接問前去支援厄瓜多本土志工珍妮弗……

組起急難救助隊 災區睡地終不悔

2017年9月底,慈濟援助墨西哥地震的第一梯次勘災團前往災區荷胡特拉市,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認識了本土志願工作者律師阿薩,也邀約她一起參與慈濟的勘災行動。11月1日,阿薩應邀前來,與團隊一同前往霍奇米科市聖哥帝亞區做志工。

阿薩曾經是位刑事律師,也是政府認證的法醫。她在十年前因為胃穿孔,又遭到感染發炎,斷斷續續的昏迷了數月,由於她的血型是少見的B型陰性,輸血費用非常高昂,阿薩的爸爸到處借錢,總共輸了五十八袋血,花了三萬比索(折合新台幣四萬七千三百多元),卻讓阿薩康復後,花了三年才還清債務。

阿薩住院十個月以後,坐著輪椅出院,身上到處都是疤痕,花了一年的時間慢慢復健,才又重新能夠站立、走路。而在兩年前,先生又因工作車禍身亡,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自己一個人負擔起扶養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

儘管自己的生活並不寬裕,阿薩在地震後第二天就投入,看到重災區的災情,就從家鄉瓦哈卡州自行前往荷胡特拉市,然後與其他志願工作者組成「55急難救助隊」 (Brigada 55),她每天睡在地上,食物由他人提供,但阿薩還是發願盡己所能援助災民。

阿薩認為,雖然她的貢獻可能很小,但是能夠幫助他人,就覺得活得很有意義。

一念善心被啟發 立地付出成菩薩

在荷胡特拉市待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阿薩才剛回到家鄉瓦哈卡州,就接到黃思賢的邀約;她感受到這份真誠,於是又搭了十小時車前來墨西哥市與慈濟勘災團會合。她透露,身上只有兩千比索(折合新台幣三千兩百元),路上就把錢都花光了,連上洗手間需要的五比索都沒有。

阿薩花光身上所有的錢也要救災的心意,讓志工相當感動,致贈了一本四國語言《靜思語》,當中有墨西哥人也能看懂的西班牙語。而阿薩當場翻開,映入眼簾的話就是:「每個人都有一念善心,只要被啟發,愛心就能被點燃。」

黃思賢在霍奇米科市聖哥帝亞區的路途中,向阿薩說明慈濟的理念與做法,「慈濟以感恩、尊重、愛為中心,我們是自己慈悲心的主人,我們因悲心不忍前來災區,非任何人要我們來。做慈濟,就要有愛、有感恩,有尊重。我們雖然宗教不同,但是那份愛相同。」阿薩非常感動,也發願做證嚴上人的弟子。

在聖哥帝亞區,阿薩與本土志工崔妮一見如故,擁抱在一起,也很積極地跟人結緣慈濟文宣,與另一位志工阿度洛(Arturo)走訪大街小巷,使用大聲公宣傳及張貼海報。

在服務災民的空檔時,阿薩就一個人坐在教堂外面看《靜思語》。她問,什麼是「菩薩」?除了厄瓜多本土志工珍妮弗的解釋之外,也許她的行動,已經映證了菩薩道的真實義。

(整理自:墨西哥地震勘災團簡報 2017/11/01)

慈大二教師 獲績優教師獎

$
0
0
【花蓮慈濟大學新聞稿】慈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何縕琪老師及社會工作學系釋純寬老師參加今年(2017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獎勵計畫甄選,在全國一百多所參與評選的大專院校教師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屆服務學習績優教師獎的鼓勵,此獎全國大專校院僅有六名教師獲得。

關注偏鄉弱勢學生 招募學生組志願團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為鼓勵各級學校及民間團體推動服務學習,每年辦理服務學習獎勵計畫,慈濟大學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獎勵之殊榮。何縕琪老師帶領學生投入花蓮地區國中補救教學和輔導,並參與社區活動以及國際志工等;釋純寬老師帶領學生到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陪伴服務,同時也帶學生到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學習,兩位老師帶著學生從教室走到社區,實踐服務的精神。

得獎人之一何縕琪老師投入慈大服務學習教學及社會參與活動近十年時間,開設服務學習課程,諸如「教育關懷與實踐」、「教育服務理念與實踐」和「慈濟人文暨服務教育」等,另外何縕琪老師也指導師培中心新苗志工隊前往花蓮偏鄉學校進行中學生補教教學暨課業輔導服務,期間亦招募學生組成川愛志工隊前往中國四川、甘肅等地進行海外人文教育服務活動。

何縕琪老師自2000年到慈大任教,開始關注東部的弱勢學生,何縕琪老師表示,自己的家庭經濟不好,當時接受很多人幫助,父親常常告訴他們有能力時一定要幫助別人回饋社會。因此,何縕琪老師特別重視偏鄉和弱勢兒童的教育問題。何縕琪老師覺得服務學習的過程可以看到大學生的轉變,他們因為辦活動而不斷學習激發潛能,因為走出學校而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而被關懷的孩童,也因為有來自大哥哥大姊姊的關懷,找到一股向上的力量。

社會服務從做中學 修行即是在日常中

另外一位得獎人釋純寬老師自2008年在慈大開設服務學習課程,諸如「臨終社會工作」、「國際援助與社會工作」、「志願服務與慈善援助」和「悲傷輔導」等課程。釋純寬老師表示,服務學習的精神就是證嚴上人常說的「做中學」,同學從教室到社區了解如何將理論應用到生活中。

很多從事社工的同學都是想要幫助別人,但實際上在大學這樣的年紀,生命經驗中很少會遇到病老死,釋純寬老師帶領「臨終社會工作」修課學生到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關懷病友,當學生到醫院時會有很多衝擊,有些時候不只是要協助個案,還必須輔導同學的情緒,但同學透過這樣的接觸,面對自己,甚至發現自己所學的不足,有更多的成長。釋純寬老師的「國際援助與社會工作」課程也利用暑假帶領學生前往馬來西亞、泰國及日本等地深入在地增加服務學習的體驗。

慈大兩位教師積極用心投入服務學習教育多年,何縕琪老師笑說自己是雞婆的個性,釋純寬老師認為自己只是謹守上人說的「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兩位老師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績優教師獎之肯定,此殊榮實至名歸。

(文:李家萓 花蓮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7/11/01)

賭徒阿爸的啟示 行善致富

$
0
0

雖然賭徒阿爸長得像影帝柯俊雄,洗牌時散發一身帥氣,但陳珮瀅心中卻從來沒有過一絲絲驕傲。螢幕上出現一張像極影星柯俊雄的照片,在2017年全球靜思生活營中,大愛電視臺媒資中心陳珮瀅介紹自己的賭徒阿爸,對著花蓮靜思堂內的學員表示,「你們來自各界,有董事長、經理、醫師……」陳珮瀅的賭徒阿爸與這些頭銜相比,似乎更顯得微小,陳珮瀅娓娓道來自己進入大愛臺前的過往人生,


因緣際會 進入大愛臺

家住萬華,從小陳珮瀅最怕人家問起爸爸的職業,每回入學填表,媽媽都告訴她職業欄就填「自由業」。小小年紀,陳珮瀅其實不懂什麼是自由業,因為家裡開賭場,爸爸是賭徒,也是流氓,耍帥也耍狠。話一說完,在臺下一陣驚呼後,她繼續笑笑地說,自己的草根性和講話的口氣,有時都讓她驚覺到遺傳的可怕。

爸爸是賭徒,家裡每天過的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四處租房子搬家的窘境,讓陳珮瀅求學時很自卑。畢業之後,她待過廣告公司、新聞媒體,加上自己漂浪的個性,換工作是常有的事。直到某一天,在報紙徵人啟事中,她看到大愛臺徵求新聞編輯,那顆漂泊的心才找到了下錨的定點。

還沒進大愛臺前,陳珮瀅在三重地區跑社會新聞,每天和警察聊天套交情,和消防隊員吃滷味、喝啤酒,因為只有這樣搏感情,才會有新聞可寫。厭倦了與警消交際應酬,她暗自盤算著,如果能夠進入大愛臺工作,就可以每天在辦公室裡吹冷氣,不用在外面跑新聞,飽受風吹日曬雨淋。

1998年8月,陳珮瀅順利到大愛臺上班,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時間,單位主管請她做的新聞報導,竟然要跟著慈濟志工到巴布亞紐幾內亞賑災。這下陳珮瀅跑得不但更遠了,而且還是到了一個太陽非常大的地方。

聽都沒聽過的國家,連同陳珮瀅,五人小組出國賑災,從此她一直忙於賑災、寫稿。隨著慈濟志工的腳步踏上各國賑災,陳珮瀅常常走入受災鄉親的生命中,那一念悲心似乎隱隱躍動。

2010年新春團拜,單位主管發願招募四十個人參加志工培訓,一星期後,拿著報名表一一問同仁是否願意培訓。看到主管不斷被拒絕,陳珮瀅於心不忍,因此答應參加培訓,沒想到又打開了人生中的另一扇窗。

眾生平等 行善最大富

培訓期間,正巧遇到法音組缺人,陳珮瀅承擔製作《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的重任,一直到現在製作《證嚴上人說故事》,每天聆聽上人開示,得到許多人生啟示。做節目的過程中,陳珮瀅看到許多人、事、物,印證著上人的法,讓她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新人生,也有不同的體會和許多感動。

曾經有人傷心地向上人哭訴被倒了近三千萬,上人聽完之後笑笑地說:「若是你沒有被倒會,我還不知道你有這麼多錢。」陳珮瀅一說完,臺下又是一陣笑聲。陳珮瀅說,上人接著回答:「你要慶幸你沒有倒人家錢,是被人家倒,所以你能心安。」只要將上人短短的一段話用於日常生活中,遇到逆境時轉個念,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時時行善,也讓助人者或受助者遭遇逆境時的心情變得不同。參與國際賑災的北區慈濟志工羅美珠,沒有高學歷,會說的英語沒有幾句,但一樣在菲律賓獨魯萬賑災一、二個月,這其中其實沒有什麼訣竅,唯一的法寶就是「微笑」,誠心誠意地將溫暖和關懷送給受災鄉親,抹去了對方心裡的愁苦。

同樣不分貧富、學歷高低,助人就能產生智慧。八十歲的夫妻擺路邊攤做水煎包生意,省吃儉用圓滿了十六個榮譽董事。為什麼有那麼強的信念?老夫妻想法單純,「留財」給子女,不如「留德」給子女,每天心懷感恩,只要自己生活過得去,有能力就幫助需要的人。

從陳珮瀅口中,聽過一個又一個行善的故事,花蓮靜思堂的學員愈來愈感到心靈的富有。「今天是賭徒阿爸的忌日。」陳珮瀅語帶哽咽地說,雖然爸爸曾經讓她自卑,但在大愛臺工作多年,她已經懂得善用父母給的身體,宣揚上人的法及美善感人的故事。現在,陳珮瀅不再自卑,宛如毛毛蟲蛻變成蝴蝶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芬蘭 花蓮報導 2017/11/03)

服務中心到位 解災民的苦

$
0
0

「很多災民都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的三高病狀,但是在水高漲的時候急著疏散,都來不及把藥物帶出來。」慈濟人醫會陳吉民醫師擔心著災民病患。馬來西亞檳城大水來得快,逃命為先,很多災民無法把日常服用的藥物帶出來,慈濟人醫會成員為災民的健康把關,在收容中心設立醫療站,確定病情不會惡化。

設立服務中心 因應災民之所需

馬來西亞檳城從11月4日下午受到暴風雨快速襲擊,至今已時隔多日,很多災民在情急之下離開家門,使得平時有用藥的慢性病患,已經兩三天都沒有吃藥了;而有些災民匆忙逃走的時候割傷、有些剛動手術的需要換藥等等,陳吉民醫師看到災民的需要,即在重災區威省大山腳收容中心,設立慈濟醫療站。


一位災民拉薩的腳在大水中行走時,不小心受傷了,在收容中心受到陳吉民醫師的細心醫療,甚為感動。他說:「醫生幫我清洗和包紮傷口,我很感激。現在我又可以走路了;雖然是不同種族,可是我得到很好的服務。」

很多來自大山腳的災民被迫撤離家園,來到收容中心避難。因此因應災民之所需,慈濟基金會在收容中心掛起了布條,設立服務中心、成立醫療站,協助災民解決問題,也提供各方面的服務。

志工廖誠劼表示:「服務中心適災民的需要,會安排發放福慧床、提供醫療服務、諮詢中心,了解哪裡需要打掃也招募志工。」

挨家挨戶發放 體會都是一家人

此外,因為大山腳災情嚴重,志工總動員進行多方位的援助。在大水退後,大山腳志工來到災情嚴重的柔府村,進行物資發放。在友族災民阿班迪的帶領下,志工走在泥寧的路上,進入大山腳馬來村莊發放食物及飲水。受災村民看到志工來訪,深受感動也悲從中來,無不掩面哭泣。


志工膚慰著災民的心,彎腰雙手奉上物資,以關懷行動和受災鄉親站在同一陣線上。災民感受到志工溫情的愛,漸漸收拾起悲傷的心情,擦乾眼淚。阿班迪感覺到,慈濟不分宗教種族,都全力來幫助受災的鄉親。

人人發揮愛的能量,志工發放行動來到了雙溪賴。一群來自北海企業富達公司(Furutec)的十位員工來到北海會所,和慈濟志工一起參與發放行動,沿著災區挨家挨戶為受災鄉親發送熱食和飲水。

在將熱食送到災民的手中後,Furutec 一位職員莫哈末阿米爾表示:「這讓我體會到,大家都是同住在地球村,都是一家人。」

清掃洗腎中心 盡早地恢復運作

而在檳城大水患中,兩所洗腎中心也難逃一劫。檳島慈濟志工確知災情後,立刻動員前往,協助清掃堆滿泥漿的檳城佛義洗腎中心。另外,北海慈濟洗腎中心,也暫時提供其它受災洗腎中心的腎友前來洗腎。

佛義洗腎中心在大水退去後,滿地的汙泥,連血液透析器也無法倖免,因此腎友們不得不被迫遷至其他中心。志工李健鍾等人來到洗腎中心,看到一地的泥濘,甚表驚訝。他說:「滿地都是汙泥,連那個洗腎機全部都是汙泥,所以我們就開始著手把這個地方洗乾淨。」

佛義洗腎中心護理師長陳麗愛很感恩志工即時伸出援手,且在缺乾淨水的情況下,馬上想辦法拿來兩桶水進行清洗。她說:「志工很快叫人拿水來幫忙洗,他們拿那個噴水機來洗,謝謝慈濟幫忙我們。」志工以最快速度全力協助,就是希望洗腎中心,能盡早恢復正常運作,造福腎友。

另外位在北海的PRIMA洗腎中心仍依然浸泡在水中,無法運作。PRIMA洗腎中心負責人向北海慈濟洗腎中心申請支援,希望能夠把他們的腎友,暫時轉到北海慈濟洗腎中心來洗腎。

北海慈濟洗腎中心護士長諾愛妲很樂於接受,且陸續有一些病患轉過來,她說:「這是我們洗腎中心可以給予他們中心的幫助。」其中從PRIMA洗腎中心來的腎友穆海敏,很慶幸地表示:「我非常佩服,因為這裡非常乾淨和舒適。」PRIMA洗腎中心負責人顏建標也非常感謝慈濟的幫忙:「讓我們可以度過這次難關。」

哪裡有災難,慈濟人總是做到隨處見聞、隨處現,馬上進行安撫、幫助苦難人。馬來西亞檳城大水造成近八成的地區受災,志工為因應災民所需,為他們的健康著想,四處奔走,在所不惜。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馬來西亞檳城水災關懷簡報、大愛新聞 2017/11/08)

以愛伴情 唯善利眾

$
0
0
【證嚴上人11月9日志工早會開示】
「看到了天下災難偏多,實在是很無奈,也是無法去表達,就是表達也總是嘆無奈,總是無奈與無力感的感覺。」

第23號颱風丹瑞上週六(11/4)登陸越南中部,強風豪雨造成越南近二十年來最嚴重的水患,目前已知有一百零六人往生、一百九十七人受傷,另有二十五人失蹤,無家可歸者尚難計數。

全球災難訊息頻傳,近來更多災難是數十年罕見的災情。證嚴上人在今日(11/9)的志工早會中,語重心長地呼籲人人要從心覺醒,唯有人人的觀念改變,方能調和四大,減緩災難的發生。

「四大不調在這個地球上不斷地頻傳,每一次看到了這樣的訊息,總是很無力感,也是很無奈。期待的是人心能淨化,觀念要覺醒,一定要覺醒,人不覺醒,一直在沉迷著,隨心所欲,享受短暫的快樂、快感,卻是累積來很大的、像這樣的災情頻頻傳。」

顧及需求立援助 真情付出齊保安

馬來西亞近日同樣遭受水災無情侵襲,從11月4日下午開始連續十五個小時降下豪雨,造成檳城八個地區傳出淹水災情。隔日(11/5)清晨,雨勢漸歇,慈濟志工即時展開關懷行動,提供熱食、發放生活物資,同時協助學校清除汙泥。

「慈濟人無處不在,無處不現身,當這樣的災情過後,看到慈濟人的動員,而且送便當,不只是照顧地方的災情,還要投入去如何幫助快速恢復,不管是學校也好,或者是重要的公共場所,還有老人的機構,老人家水一淹的時候,也是很無助,慈濟人也要及時出現去救援。」

雖然雨勢漸歇,積水仍未退去,顧及受災鄉親的民生需求,志工們在大水中為鄉親送上熱食。志工們以真誠的愛心付出,點點滴滴都讓上人由衷感動,卻也擔心他們的安全。

「這種的真情付出,每一次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禁不住會跟他們說,你要救人也要顧自己的平安,這種不顧一切涉水而過,也不知道到底這個路是平或是不平,這個平地的道路有沒有被水沖陷,有沒有漩渦在那裡,水若沖過,也許路面坑坑洞洞,也許在裡面也有釘子、也有碎片。我們曾經臺南也有過,我們臺南的菩薩也是穿著雨鞋,踏著鐵釘深深地穿過去,這種的情景都有,每一次看到他們這樣冒險涉水在救援,或者是送餐,都會把那一幕幕曾經有過的,會想的很擔心。」

累生習氣無明業 斷惡修善利眾生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本具有善心與愛心,只是累世的無明業力造作,將習氣從過去生中帶到此世,遮蔽了清朗的心靈風光。

「人人本具有(善心與愛心),只是在累生世累積,變成了習氣。這樣的習氣,隨著業識不斷地去造作一切,變成這樣的習性,過去生的習氣帶來這一生的業力,這一生的業力無明懵懂又再去造作,由不得自己又再造作了一些業。」

循著佛陀的教法修行,就是要學會分辨是非、行善止惡,懂得選擇對的事情、利益眾生的事情,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依照著佛法道理,提醒我們是非清楚,非就是錯的,我們再也不要有非,錯誤的行為再也不要,應該就是要諸惡莫作,斷掉惡的習性。現在修行,了解佛說的話,了解是非清楚,非就是錯誤的要及時斷除,所以說斷一切惡。我們真正地要積極修一切善,對的事我們要把握時間,累積善的因緣。」

外在環境誘惑多,人人要能克制欲意、斷除惡念,不要受到業力的牽引而隨心所欲。上人期待人人把握時間,累積善因緣,身體力行佛陀教示,為利益天下眾生而努力。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多少苦難人需要我們去幫助,現在的世間需要去解除、去改變,我們不要輕視自己一點點的力量,人多集合起來就是一股清流,我們做我們該做的,依教奉行,這個道理是如何教導我們,我們按照這樣的道理去身體力行。」

國際會議談氣候 推動環保護大地

聯合國第23屆氣候變遷會議(COP 23)11月6日在德國波昂召開,近二百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希望在接下來兩週內敲定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的實行細則,慈濟也以觀察員的身分前去參與。

「去了解普天下的氣象極端,如何能來減碳,如何能讓地球平安、降溫,讓氣象能調順。這一次是在德國波昂(舉行),慈濟人已經從6日就已經一部分集合在會場裡,他們也提供一個場所給予慈濟去布置,就是要去展示出我們為地球盡怎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法,我們也在為地球盡一分的心力。」

志工們在會場擺設攤位,由來自臺灣、美國、德國、英國與馬來西亞的志工,向大家解說慈濟在環保與地球暖化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及貢獻。

「我們在會場也一直在推動『蔬醒日』,世界要覺醒,最好人人茹素,因為要減碳,非素不可。(地球)人口現在很密集,為了應人口的需求,動物也愈養愈多,而且這種養動物的方式,愈來愈極端的養法,用科學藥、用飼料等等,而且一批一批每天被殺的生命體,一天是一億多……其實動物也有精神的憂鬱症,也有精神的躁鬱症,也有他們的不開心,那一種的病毒也會有,尤其是被殺,每一天為了供應人口欲念所被殺的,那樣的含冤,那樣的瞋恨心很可怕。」

茹素不僅可以愛護大地、疼惜眾生,同時可以減少碳排放,緩和溫室效應,盼能降低天災發生的頻率。

「今年(氣候)真的是很異常,熱已經破紀錄,而且今年(2017年)的災情發生在地球上,已經是非常的嚴重,不管是水患、颶風,或是乾旱,或是林火等等都破紀錄。現在才11月,我們天天在看天下,天天報出了災情……不要以為我們平安,平安的我們要惜福,平安的更要造福,平安的更要提高警覺,更要提升虔誠的(心念祝福)。」

大愛共伴有情天 寸步鋪路護大地

上人期待人人發揮大愛的精神,邀集大家共同為天地人間而付出,盼能經由每一個人的愛心能量,起淨化人心之效,讓社會祥和、天地平安。

「大愛不是少數人,需要人人來共伴,『大愛共伴有情天』。我們的天地之大,現在人人都是在迷茫中,都在造業,不只是個人自己在造作,也會影響其他人,這樣的共造惡業,我們現在叫做共業的時代,在汙染著,讓大地在整個宇宙間、天地間,這麼多的災情發生。」

我們身處在五濁惡世的時代,需要提一分戒慎虔誠的心念,人人發揮愛的能量、尊重萬物生靈,用愛來化解人世間的種種不調和。

「期待我們大家人人轉念頭,只是一念簡單可以做得到,期待人人轉一個念,沒有做不到的事,好事人人做,要疼惜大地,愛就是要寸寸鋪,所以寸步可以用愛愛護大地,『寸步鋪路護大地』。這個大地要鋪,我們寸寸步步都可以做得到,心心念念匯聚起來,讓我們大地平安,人間就平安。」

慈大樂齡超搶手 做藥浴包

$
0
0

【教育志業新聞稿】第一次自己抓中藥、秤重、包裝,慈濟大學樂齡班的銀髮族長輩們忙得非常開心,11月8日由慈大學士後中醫學系賴尚志老師教大家做藥浴包,藥洗等,自己做藥浴包又能夠吸收知識,對這群退休的長輩來說是最高興的事了!

身心靈成長 結合醫學院專業師資


慈濟大學樂齡班招收五十五歲以上的長輩,讓大家在退休閒暇之餘也能獲得身心靈的成長。自2010年開班,廣受歡迎,每期招收名額很快就額滿,因此又增加了樂樂班,讓舊生可以繼續上課,目前舊生也有人已上了六年的課。因為慈大有花東唯一的醫學院,因此在課程設計上結合醫學院專業師資,在課程規劃上包括有長照健康、銀髮族體力操、健康講座、心靈成長及養生學等特色。

課程進行中,三十位樂齡班的同學有的人負責秤重,有的人負責抓藥、分藥,還有人負責包藥,大家分工合作。課程由賴尚志老師向大家講解中藥跌打損傷藥膏、藥洗,以及現在很流行的藥草浴的成分和個別藥性。

賴老師表示:「不論藥草浴還是跌打損傷藥膏,都離不開活血、化瘀功能,所以像是紅花、當歸、羌活等,幾乎是不可少的。」賴老師也提醒大家,雖然藥草浴很盛行,但要記得泡澡或泡腳時要記得補充水分,身體有傷口也不要泡,有高血壓或重症疾病的更要注意時間和溫度。

不斷地學習 讓退休生活不會白過

每一位同學都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解,除了作筆記外,也用手機拍下重點、舉手發問,上課氣氛熱絡。賴尚志老師表示,雖然大家的年紀比較大,但他們的學習熱忱不輸給年輕人。而賴老師也充分掌握與長輩上課的技巧,例如用「回憶和追憶」點燃大家的熱忱;像是詢問多少人曾經用柴火煮水洗澡?用過什麼樣的跌打藥膏?

臺灣人對中草藥都很熟悉,但要真正能夠聞到、碰到,甚至還可以自己包藥的人很少。在賴老師的指導下,大家很快上手,分工合作,課程結束後每個人都能帶一包藥草浴回家好好享受。

六十三歲的詹友厚表示,他覺得人生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來這裡可以學到很多醫學相關知識,也可以幫助家人和朋友。樂於學習的他,每次學完新的東西還會自己回家去上網找尋更多的資訊。詹友厚自勉:「不斷學習就是對自己的挑戰。」

專科畢業的吳秋霞,雖然已七十多歲,但她不讓自己的退休生活白過;她當了二十年的國小交通志工,還有社區巡守隊,現在更到慈大來精進學習。吳秋霞表示,每一堂課都很好玩,補足她年輕時忙著工作,沒有機會好好地充實。

慈濟大學樂齡班是銀髮族的快樂學堂,從中除了學得知識,還獲得很多的成就感,讓身心靈都快活。

(文:李家萓 花蓮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7/11/08)

菲比尋常 三輪的大白牛車

$
0
0
「只要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我的心靈就絕對不貧窮!」菲律賓萊特省獨魯萬市的本土志工薇麗雅即便家境困窘,仍然堅持單純的心念,持續為人付出。2013年海燕風災後,菲律賓分會慈濟志工在獨魯萬培訓第一批本土志工,自己的鄉親自己救!薇麗雅就是其中一位。

驚世災難警世覺悟 本土志工一生無量

2013年11月8日,海燕颱風重創獨魯萬,菲律賓慈濟志工立即投入賑災,展開中長期援助計畫,其中也包含培訓本土志工。四年過去了,曾經受創的土地上不斷湧出人間菩薩,薇麗雅也從災民變成志工,每個月穿過長街陋巷,持續為自己的鄉親付出。

四年後的今天,薇麗雅頹圮的家依舊無法重建完工,但這絲毫沒有阻礙她行善,反而還拉著反對的先生做環保,而她的付出腳步,從訪視關懷、募心募愛到做環保,都是齊頭並進。薇麗雅說,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窮!

儘管屋子沒有門、沒有窗,牆壁殘破不堪,從裡到外卻也是一個家。海燕颱風帶來的腐朽景象,薇麗雅至今記憶猶新,幾乎停留在四年前。屋子破敗依舊,但薇麗雅長期在社區推動慈善志業,越投入越覺得,人心早已跨過了那場災變。

「打從慈濟志工走入獨魯萬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接受證嚴上人的慈善理念。」一起和鄉親學著從災難中重新站起,薇麗雅體會到為人付出的喜悅:「以我的家人來說好了,他們都改變很多。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全心全意、無條件付出。」

身為獨魯萬的第一批本土志工,薇麗雅的心最早被菲律賓慈濟志工的善行感動,訪視的腳步也走得最勤。

收入微薄樂於布施 行善造福貧中之富

回想參加培訓到現在的點點滴滴,薇麗雅一秉初發心時的毅然決然:「當我聽到慈濟需要更多人投入,跟隨上人的腳步,二話不說,我就加入志工培訓了。我也鼓勵兒子跟我一起當志工。」

至今初心不變,但薇麗雅的這條行善之路,一開始卻走得不如想像中順利。除了旁人曾經懷疑她投入志工行列,可能意圖分一杯羹,還得忍受先生巴比亞諾的冷言冷語。

巴比亞諾是一位三輪車伕,單日收入僅僅三百菲幣,要養一家五口實在吃力。起初,薇麗雅得空就當志工,他冷嘲熱諷不打緊,還嚴格訂出門禁時間。當薇麗雅興高彩烈地分享當志工的快樂時,巴比亞諾總是說:「我只是一個三輪車伕,憑什麼要我去幫助別人?賺的錢我們家自己用都不夠了!」

聽到巴比亞諾這番話,薇麗雅說:「如果你一直想自己沒能力付出,那你一輩子都不可能給予,但如果你很正向,而且持續付出,反而不會覺得匱乏。」和巴比亞諾談過之後,薇麗雅出門做志工時左思右想,還是想為他做些什麼。「做環保。……」

後來只要有機會,薇麗雅就搭巴比亞諾的三輪車外出,藉機在途中撿拾回收物。或許是對太太的一分愛,巴比亞諾慢慢地不再對薇麗雅嗤之以鼻,甚至隨時隨地做環保。現在,巴比亞諾依然在街上踩著三輪車,唯一不同的是,只要看到被丟棄的寶特瓶或鋼條,他都會下車撿起來,帶回家回收。

一家人一起做環保,就連兒子也跟著薇麗雅整地,開闢獨魯萬環保站的基地。不因善小而不為,薇麗雅為別人做越多,越覺得自己擁有得更多。「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貧窮,因為,我有能力為別人做些什麼!」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羅登、李佳美 菲律賓報導 2017/10/17)

用餐遇氣爆 彰化慰問傷患

$
0
0
彰化溪湖一家知名火鍋店,11月9日晚間六點左右發生氣爆,造成七人受傷送醫,其中最接近氣爆點的火鍋店工作人員及客人,傷勢最為嚴重。彰化慈濟志工隨即動員,前往醫院慰問傷者,並安撫家屬情緒。

傷在兒身父母憂 志工即刻關懷

火鍋店氣爆意外發生之後,慈濟志工立即動員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溪湖道安醫院、及衛福部彰化醫院三所醫院進行關懷。其中,火鍋店工讀生楊同學才就讀高,為了幫助家計去打工卻發生意外,全身有24%灼傷,讓他的父母親相當難過。

慈濟人送上急難慰問金、膚慰家屬。慈濟志工林月梅轉述:「這個孩子他心裡很難過,說是因為他的疏忽才會發生這個事情。這個孩子很自責……」

隨著事故現場監視器畫面公開,看見工讀生楊同學蹲在地上,正在替客人換瓦斯;但看見客人紛紛走避,隨即就發生意外。目前氣爆現場一片狼藉,有待火調人員釐清、調查鑑定事故發生原因。

瓦斯氣爆意外中有七人送醫,年紀最小傷者僅三歲,正是距離氣爆最近的一家三口的客人,而爸爸為了保護女兒,全身有26%二度灼傷,情況最為嚴重,被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救治。

彰化慈濟志工聽聞訊息,隨即啟動社區關懷,除了探視傷者、慰問家屬,致贈慰問金之外,也將持續關懷。

(大愛新聞 張桂端、歐陽光輝 彰化報導)

清淨本性 信而轉厄

$
0
0
【證嚴上人11月10日志工早會開示】
「這兩天是菲律賓成立二十三周年的歡喜日,因為有它成立的那一天(1994年11月8日),才有二十多年來,慈濟人在菲律賓陸陸續續而付出,每一次都是很巨大的災難,在菲律賓的慈濟人真的都很承擔。」

1994年9月間,菲律賓慈濟志工林小正來到臺灣花蓮靜思精舍尋根時向證嚴上人發願,希望在菲律賓推展慈濟志業,於當年11月8日成立慈濟菲律賓聯絡處(後於1997年升格為慈濟菲律賓分會),並開設急難基金專戶,作為當地緊急救援之用。

菲國大愛傳廿年 共伴有情救風災

時空流轉至今年(2017年),菲律賓分會成立已屆二十三周年,上人在11月10日的志工早會中,感恩菲律賓慈濟人二十多年來的合和互協,勇於承擔推展當地慈濟志業,並在多次大型災難中負起救災之責,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

「那個時候(2013年)的海燕(風災),總是那一陣的棄城重生,那個時候(11月8日),颱風登陸,瞬間整個城市的破壞,滿目瘡痍,很明確地就是說要棄城。就是因為有愛,人人『大愛共伴有情天』。」

強烈颱風海燕侵襲菲律賓,重創中部沿海城市,尤其以萊特省獨魯萬市受災最為嚴重,市長甚至準備宣布棄城。慈濟志工緊急展開救援行動,除了菲律賓當地慈濟志工外,包含臺灣、美國、辛巴威、馬來西亞、印尼等十二個國家地區投入參與。

「尤其是臺灣,我們為菲律賓組合屋的工程,在臺灣展開了多少人的力量,在三峽(慈濟志業園區)一貫作業,也有人從臺南專程趕到三峽來投入,總是把組合屋,不管是鋼鐵、焊接等等的功夫,大家有專業的,大家儘量奉獻出他們的技術專業,全臺慈濟人都來支援,也有人一整個月都住在那裡,專心來支援。」

市長私地建簡屋 災民安居改惡習

全球慈濟人的愛心動員,感動了時任奧莫克市長的愛德華‧寇迪拉(Edward Codilla)與夫人優歐蕾塔‧寇迪拉(Violy Codilla),於2014年農曆年期間來臺拜會上人,並親自致贈感謝狀,同時表達協同慈濟一起行動的意願。

「他就是說,願意提供五十甲土地,五十甲土地很大,他願意無償提出,還跟慈濟簽下了七十年的無償使用,所以我們才能很安心在那裡成了一個大愛村在奧莫克,千多戶,在這千多戶好整齊在這一片大地上樹立起來。」

除了為受災鄉親建立大愛村,提供他們一個安穩的居住處所,同時帶動教育與職業訓練,讓他們能在大愛村裡落地生根,徹底改除舊有的不好習慣。菲律賓慈濟志工用愛心與耐心,引導奧莫克一群曾經吸毒、酗酒的青年們,回歸正確的軌道上。

「人人有智慧,這種合群起來互相的勉勵、互相的付出,成為這個地方一支很虔誠的愛的能量(本土志工隊伍),互動、互助,(關懷)當地的弱勢孤老。這是不可以輕視,也不可以放棄,總是我們有心有力,都是起自那一念心的開始。很感恩菲律賓初發心的第一梯次的慈濟人,有了他們二十多年前來發心、來立願,回去身體力行,克服重重的困難,現在才有這樣一粒粒的種子,長期以來延續下去。」

無常難料氣爆禍 有心聞法克難行

長期以來,全球慈濟人的愛心腳步不停歇,遇到急難事故,當地慈濟志工也能即時啟動關懷。臺灣彰化一間火鍋店昨天(11/9)晚間,疑似因為更換瓦斯不慎引發氣爆,一名火鍋店員工以及六名顧客受傷,分別送往三家醫院救治。

「要去享受一餐火鍋,但是換來了這一場的災情,人生真的是很無常,無常人生才真正地需要及時去把握,我們若懂得道理,懂得及時如何把握。」

把握時間,及時行善,上人援引南非本土志工為例,他們的生活雖然匱乏,卻是把握機會積極入法,法入心之餘,更是落實在生活中,用具體的行動來呈顯佛法深義。

「他們法有入心,用他們真誠的心,雖然聞法很辛苦,他們要聞法要去搭野雞車,他們的野雞車是九人座,裡面要擠二十幾個人,大家都很胖,胖到會把門擠出去,所以有一位就被擠出來的,他腳受傷了,骨頭破了,他還是很耐痛,他還是繼續要薰法。」

南非本土志工除了要克服時間與空間的困難,語言也是一大問題。他們透過平板電腦觀看上人開示,透過營幕上的英文字幕,翻譯成南非國家的語言,再翻譯成當地的族語,雖然聞法過程繁複,但他們仍然以真誠的心來接受佛法的薰陶。

「這樣的翻譯一直有加有減,總是翻譯到他們聽來,可能加加減減,對他們來說是真誠,真誠就是聽到最真實法,他們聽了,了解,跟他們說,趕快編成一首歌,他們的歌詞都馬上編出來,都很感人,他們總是會編出了他們心裡想要說的話,把好話變成了歌,隨地而唱,那就開始唱了『我們應該彼此互相關心照顧,要有助人的心,有飯吃的時候,吃八分飽就好,留下兩分助人好……』」

真實人生登演繹 宗教引導正方向

南非的本土志工信仰天主教,與慈濟志工的佛教信仰雖然不通,但是存好心、想好念、行好事的本質是融通的,沒有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就如莫三比克的本土志工,以當地一位少女的真實故事為本,編演出《父母恩重難報經》。

「他們的《父母恩重難報經》在莫三比克演,就地就可以演,演出了懷孕,有人跟她說不要生了,但是她說『我一定要生,好壞我就是要生。』但是生出來了,那一個孩子很叛逆,很快孩子長大了,長大開始不聽話、叛逆;坐牢,母親去探監,還會送食物給她,開始她還嫌不好吃……後來很快轉變,就開始懺悔等等。他們用他們的方式演,這個劇情不是杜撰的,是他們有一個少女就是這樣的過程,現在這位少女也是很真誠的慈濟人,付出也很大。」

因為「相信」,即使宗教不同、語言不同,心意也能互通有無。

「他們總是很真誠,雖然語言體系不一樣,但是他們就是相信。(莫三比克慈濟志工)蔡岱霖也問她說,『你們都聽不懂,怎麼那麼認真?』他們就說,『我們就是相信上人。』你們明明就聽不懂,要怎麼相信?『我就是相信,相信對我絕對有幫助。』就這樣一而再地問他,他沒有其他(的答案),就是相信,所以克服種種困難就是要來聽(法)。」

未來帥哥主廚 煮菜暖癌母

$
0
0
【基金會新聞稿】慈濟基金會2017年新芽獎學金屏東地區11月11日舉辦頒獎典禮,四百多位名獲奬學子中,國小組有十二名是富田國小棒球隊的小球員;高中職部分,就讀私立高職餐飲科的陳昱銓獲頒學習領域獎,是眾人眼中的明日帥哥主廚,因為早在三年前念國中時,他就立下健康養生料理主廚志願,推動他堅定朝目標前進的動力,是相依為命的母親罹患大腸癌,孝順貼心的陳育銓一肩擔起一家之主責任,下廚烹煮餐點讓媽媽吃,讓他明白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未來主廚 人帥心好

出身單親家庭的陳昱銓剛上小學時父母就離異,母親代父職拉拔他長大。2014農曆年前,母親被診斷罹患大腸癌,身體功能每況愈下,正值青春期的他獨力在醫院陪伴媽媽對抗病魔,更加深對媽媽的體貼與照顧,並開始研究飲食營養。為了減輕家中經濟負擔,陳昱銓國中畢業後自願選擇就讀餐飲建教班。

「小時候媽媽照顧我,長大換我照顧她。」陳昱銓就讀高職建教班後開始收入,母子感念慈濟志工適時走進他們生命,遂婉謝慈濟註冊費的補助,同時加入慈濟會員,每月定期捐款幫助更需要的家庭。立志要成為廚師的陳昱銓說,要用健康營養的料理溫暖人心,讓媽媽吃的健康,更要用料理帶領失親弱勢兒童重拾笑容。

小樹志工 提供溫暖

慈濟基金會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辦理「安心就學‧點燃希望」助學方案,每學期除提供助學金,協助弱勢家庭就學中的孩子繳交學雜費,讓學子能安心就學外,每年舉辦「新芽獎學金」頒獎活動,爾後擴及全國慈濟照顧家庭的孩子,讓他們在求學路無後顧之憂。

今年(2017年)屏東富田國小棒球隊有十二位少棒隊孩子獲新芽獎學金特殊表現獎肯定。慈濟基金會表示,富田棒球隊是縣運會棒球賽事傳統勁旅,也是國內著名的球員搖籃,但大部份加入少棒隊的孩童,小小年紀就離家住校,慈濟在屏東啟動的希望工程,讓小球員在艱辛訓練後吃得有營養才能打好球,輔以慈濟志工疼孫般的陪伴,給了孩子像家的溫暖。

11日上午在慈濟屏東分會舉行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近四十位歷屆新芽獎學金高中職以上得獎者飲水思源,組成「小樹志工團」,相約在典禮現場回饋付出,透過愛的付出與經驗分享,陪伴與鼓勵今年新芽獎學金得獎的學弟妹,讓新芽精神不間斷的傳遞下去。

新芽獎學金獎項根據全勤獎、學習領域、進步、孝悌、特殊表現等條件評選,屏東地區今年共有四百七十三名學子獲獎,獎學金金額為國小每名三千元、國中每名五千元、高中職每名八千元、大專暨研究所以上每名一萬二千元獎學金,全臺將舉辦二十九場頒獎典禮,估計九千三百三十四位學子獲獎。

(新聞稿:鍾易叡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1/08)

給阿奇爾的最佳生日禮物

$
0
0
「我有一隻小狗,取名為海利。它喜歡玩耍,到處奔跑,海利!汪!汪!汪!過來!汪!汪!汪!一起跑吧……」三十二歲的寶碧(Poppy Morina)在雅加達中央醫院(RS Cipto Mangunkusumo)恢復室哼著兒子阿奇爾(Aqil)經常唱的兒歌。

看大愛知慈濟 為孩子找機會

今年(2017年)六歲的阿奇爾是天生聽障,從一歲起,父母就帶他到各地求醫,從北干巴魯(Pekanbaru)、瑪琅(Malang)、泗水(Surabaya)而來到雅加達,讓阿奇爾就讀特殊學校。

在2016年,他們也是在雅加達看到了大愛電視臺認識了慈濟。寶碧描述說:「在雅加達租房子的時候,經常看大愛電視臺,因而知道他們是秉持大愛精神幫助苦難人的基金會。阿奇爾的同學也有的是慈濟的照顧戶,所以就更瞭解了。」

阿奇爾的狀況後來就漸漸好轉,甚至在學校活動中,還被選在學校活動中上臺唱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奇爾對聽覺需求變得更大了,所以醫師建議阿奇爾的右耳,最好能戴上更高科技的助聽器。

此時已經回到北干巴魯的寶碧,想起慈濟基金會不分你我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她並決定尋找慈濟在北干巴魯的聯絡處。她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說:「向慈濟申請援助時,我還有些猶豫,因為他們是佛教基金會,看到我戴著頭巾,不知道會不會被拒絕。」

不分種族宗教 最佳生日禮物

2017年8月,她和丈夫向慈濟北乾巴魯聯絡處申請後,志工就前往他們位於倫擺海岸區(Rumbai Pesisir)的家進行勘查。幾個星期後,阿奇爾與慈濟的良緣已成熟。

9月5日,北干巴魯慈善組志工黄錦祥與其他四名志工到阿奇爾的家訪視,並帶來慈濟願意援助他的好消息,這也成為阿奇爾最特別的生日禮物。志工黄錦祥表示,「剛好阿奇爾三天前過生日,所以慈濟援助他裝助聽器的好消息,就是最好的禮物。」

11月2日下午三點,阿奇爾完成手術,寶碧看著躺在床上的阿奇爾說:「感謝真主阿拉,兩個耳朵的手術終於順利完成了。」

有了兩個助聽器,期待阿奇爾日後可以聽到世上更多美好的聲音,並且可以再展現他唱歌的功力。其父親艾爾迪(Erdi Wijaya)不斷地向志工致謝。「很感恩慈濟的援助,他們願意幫助我們一家,啓發了我們一家也要以不分宗教、種族、膚色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Arimami Suryo A 印尼雅加達報導 2017/11/10)

一非獨善 一眾有情

$
0
0
【證嚴上人11月11日志工早會開示】
「人間真是很溫暖,不過溫暖的背後,看到那樣的災情重重,因為人間有苦難,所以菩薩所緣眾生,發揮了愛的能量。」

菲律賓從海燕風災中重生,至今年(2017年)已屆四年。證嚴上人在11月11日的志工早會中,引領大眾回顧四年前,菲律賓慈濟志工結合全球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投入救災,關懷至今未曾間斷,讓原本幾乎被宣布棄城的萊特省,重展亮麗新生。

清朗天空亮麗地 人在其間行正道

「四年前的菲律賓,一年間有幾次的大型災難,(先)有大地震在保和島,又有一個驚世紀錄的海燕大型颱風……一年之間,連串帶給菲律賓很大的災難。可是,從保和島的大地震開始,慈濟人的投入,一直、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停歇。」

2013年10月15日,位在菲律賓中維薩亞斯區的保和島(Bohol),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根據國家災害風險減少和管理委員會(NDRRMC)的官方報告,這起地震造成二百二十二人往生、八人失蹤、近千人受傷,是菲律賓近二十年來造成最多人往生的地震。

保和島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月,強烈颱風海燕(Haiyan)重創菲律賓中部沿海地區,造成萊特省嚴重的傷亡與災害,「好在,慈濟人總是趕快又把力量,從投入保和島(救援的人力),開始就又分了一批人投入了萊特省。當然,那個時候國際間十幾個國家慈濟人自動紛紛地投入,尤其是以工代賑,那一段時間不管是從空而降的菩薩,也有從水上而來的,不管是人力、物資,那個時候水、陸、空菩薩力量就是齊聚踴躍,就如從地湧出的菩薩一樣。」

從最初的急難援助,到中長期的援建規劃,四年來,志工們不離不棄地陪伴受災鄉親,走過地震災後的艱困生活,不僅撫慰他們的身心,也重建他們的家園,改變他們的生活型態,翻轉悲苦人生。

「看到了孩子那樣的快樂、那樣的天真,看到了當地窮困人的安定生活,看到了顛倒人生改變了他們的生態等等,這都是用耐心、時間,還有人的接力,慈濟人的確人人用心、用誠懇,人人的力量密密集集地匯聚,真是『大愛共伴有情天』。」

身無長物並非貧 富在心靈光明地

慈濟走過五十二年,用愛疼惜人間,寸寸鋪路護大地,讓人人都能成為心靈富有之人。在南非,一群當地本土志工,雖然物質生活貧乏,但愛心受到啟發,長年穿梭在偏遠鄉間,關懷膚慰弱勢者。

「我看了好感動,過去那樣窮的人生,現在看來都是亮麗的、整齊的富有人生。所謂的貧、富是不一樣的解說,我們一般世間所謂『貧』,就是缺乏物資,所謂『富』就是物資享受、財產名利很高,都是稱為富貴人。但是我常常說,『富中之貧』的人,他有形的財產很富有,但是他人生的真實生命是很貧乏。」

世俗的貧富標準往往建構在物質生活,然而上人卻更希望人人心靈富有。

「有一群人是『貧中之富』,雖然他是貧,缺乏了物資,可是人貧志不貧,他們啟發了這分愛心,還可以去幫助人,自己的糧食不多,很少,他寧可自己少吃一點,或者是餓一餐,他都願意去幫助別人,這種點滴匯聚的力量去幫人,這都是貧中之富的人生。」

這一群貧中之富的南非本土志工,勤奮地打理自己的身心靈,除了保持居家環境與個人儀態的整齊,也去除自我心靈的染汙,用自己的生命能量去照亮社區裡的暗角,為受苦難的貧病人帶來希望。

「其實,現在他的生活也不好過,可是,他們這樣的一把米匯聚起來,就可以有一大袋可以去幫助人。他們可以貧得乾乾淨淨,不一定說貧的人總是髒骯,或是囤積了垃圾,不是,他們真正地很勤奮,他們可以把自己的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很亮麗、很整齊,這種心靈的整潔,心靈的去除汙染,生命中的富有,實在是很令人很感動。」

層層通譯法不折 未度信堅循明師

遙遠的非洲國度,雖然時間作息與臺灣不一樣,但是本土志工求法若渴的心卻沒有差別;語言的不同,也沒有阻礙他們聽法的決心,即使要經過四種語言的翻譯──臺語翻譯成英文、英文翻譯當地國家語言、當地國家語言翻譯成族語,他們依然虔誠地學習佛法精神,並落實在生活中。

「雖然他們無法聽出我原來說的話,可是他們都很誠懇,很精進,數年如一日,都是經過輾轉翻譯,經過大愛臺英語晨語的翻譯,他們有的有受教育,會英文,除了可以這樣從英文的去接收(佛法),要不然裡面的涵義還要經過我們的臺商菩薩去跟他解說,就這樣的重重翻譯,可是他們吸收的倒是很精純,而且,他們很能接受,他聽了聞法,落實生活,真的很感人。」

非洲國家的本土志工,雖然生活條件不佳,總是克服種種困難,把握機會在克難的環境中聞法、行法。像是在莫三比克,一位臺商提供芒果樹下的一片土地,志工們就在黃土地上席地而坐,專注學習。

「他們真正的聽不懂臺語,但是讓我更感動的是守規矩,都是聽不懂,可以一坐就要好幾個鐘頭,他們只是要聽法。問他說,『你聽不懂師父說的話,你為什麼這麼認真用功?』他就會說,『我就是相信。』再跟他說,『你根本就不知道他說的裡面是什麼?』他說,『我就是相信。』一而再地問他,他都會回答『我就是相信,來聽了對我絕對有幫助。』而且經過翻譯,他們都可以接受,都可以很受用,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方向。」

演繹妙法重教化 堪忍貧乏道心堅

不只是聽法、聞法,莫三比克的本土志工還會將上人講述過的佛教經典,編成戲劇,以寓教娛樂的方式傳法,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經典中所要傳達的精神與理念。

「他們也會演(《法華經》)大白牛車,也可以演《父母思重難報經》,他們都會取當地的故事,這都是很了不起。他們真正的很可愛,每一次看到他們在娛樂中也是在說法,看看這不懂事的孩子,因為他的父親呼喚不出來,總是外面又用了三部車來誘惑他們,這些孩子終於跑出來了。總是用經典裡面的故事,他也可以讓大家很快樂地接受,把這樣的法很入心,這都是很感動的。」

莫三比克本土志工道心堅固,緣於一位慈濟志工蔡岱霖,從臺灣遠嫁到莫三比克,她想著應該要當地做些什麼作為回饋?於是跨國到約二千公里遠的南非取經,把慈濟精神帶回莫三比克來落實。

「所以南非的菩薩去,跟當地的(莫三比克)站在一起,你分不出這到底是在南非還是莫三比克,這都是相同的人種,但是語系方言不太一樣,不過有他們的現身說法,而且引導教化,就是容易多了。這一直帶著這麼多年,讓他們道心堅固,力行菩薩道,就這樣很感動。」

經過多年的帶動,非洲本土志工雖然物資生活窮困,卻是道心堅固地克服種種困難,成為心靈富有之人,就如《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所闡釋的要義,堪得忍耐。

「這樣的道心堅固,這就是真實的人間菩薩,雖然物資是很窮,可是心靈很富有,這種克服困難,他們還是在『安樂行』,在講經的時候,《法華經》裡面第十四品的〈安樂行品〉,無不都是在講這樣的堪得忍,而且行菩薩道會做得很開心,堪忍,他們還會種菜去國際救災等等,這都是非常的、很感人的事。」

重生 海燕四年回顧翻轉時

$
0
0
在慈濟近年來的大型災難援助中,菲律賓獨魯萬的援助是國際慈善援助案例中的一個傳奇;也因為當時緊急援助奏效,第一時間為受災的民眾心裡種下一顆堅韌的種子。

一個援助行動 翻轉危城命運

獨魯萬市靠海,是萊特省的首府,也是東米沙鄢群島中最大的城市,加上有港口與機場,經濟相當活絡。

2013年11月8日超級強烈颱風海燕襲擊重創後,獨魯萬幾乎面臨「毀滅」的苦境,商人紛紛逃離至馬尼拉避難。慈濟在獨魯萬連續十九天的「以工代賑」,結合救助金的發放,成功地帶動災民清理家園,恢復市容。

菲律賓扶輪社3860區社長薩爾凡朵用奇蹟來形容慈濟在當時對安定人心的巧妙安排:「在人們有壓力時,都會尋找解壓方式,還要設法生存,因為有了那筆錢,人們的心念都改變了,他們開始忙碌起來,把暴力轉為努力生存的動力。這真
的是奇蹟,很大的奇蹟!」

爾後交通恢復,各種物資商品開始流動,小額進貨、小額消費的經濟活絡起來,港口市場恢復了交易,整個城市像是被注入活血般有了氣色,生機運轉開來。

海燕風災過後第四年,獨魯萬市的發展比過去還繁榮,因為大破壞需要大建設,其中餐飲、旅館和營建業成長三倍,大部分的建築都是新的,而且比以前規模更大更堅固。

副市長傑瑞說:「我們的市民也知道感恩回饋,像是竹筒存錢筒,現在他們也很樂於付出,就連窮人也知道要付出給予,他們也可以很慷慨,不管再怎麼窮都會付出,這也是他們最大和最寶貴的學習。」

祝福金創生機 商店名謝慈濟

海燕風災過後,奎奴賓一家四口獲得慈濟發放一萬二千元的祝福金,原本為生計發愁的他,趕緊利用這筆錢購買了價值一萬元的各種商品,還買了木材,拼裝搭建了一個簡單的棚架,成為一個臨時的小小商店。但奎奴賓並不想固定在一個地方販售,於是他還以一天六十披索的代價,租了這輛三輪腳踏車四處兜售。

在開賣前,他找來一塊木板作畫,商店就以「慈濟」為名,右下角還寫上「Taiwan」的字樣。奎奴賓說:「因為我們要感謝他們,所以我把它命名為『慈濟行動商店』。因為我們所有的物品都被暴潮襲捲一空,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收到慈濟的援助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店名,如果沒有慈濟的幫助,我們災後的生活是一無所有。」對於生活的重建,四十一歲的奎奴賓不敢鬆懈,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勤勞地騎著「慈濟行動商店」,為美好的未來努力向前行。

(本文摘自:《重生》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專書)

重生 造鎮安居到心富樂業

$
0
0
對曾遭受海燕強颱侵襲而失去家園的鄉親來說,擁有一個心安的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身在其中踏實的幸福。

海燕風災援助中長期 萊特省建兩座大愛村

2013年11月8日海燕摧毀萊特島獨魯萬、帕洛與奧莫克九成的房舍,慈濟在2014年1月完成第一階段救災任務後,隨即展開中長期援助計畫:

1、持續推動以工代賑,提供鄉親就業機會;
2、為受創學校興建簡易教室,讓孩童可以繼續求學;
3、為無家可歸只能暫時住在帳篷裡的鄉親,找尋可以安身的土地興建大愛村。


經菲律賓慈濟人四處奔走與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帕洛鎮長瑞瑪蒂斯提供帕洛鎮聖荷西里三點三畝土地;當時的奧莫克市長愛德華‧寇迪拉偕同夫人優歐蕾塔提供自己私人的五十甲土地。

慈濟為海燕災民設計的簡易屋有六坪、八坪兩種格局,依入住家庭成員人數作分配;每間簡易屋都是獨棟,還有屋前一米半、屋後兩米、屋旁各一米的開闊空間。援建期間,證嚴上人親自參與每一次視訊會議,與志工團隊不斷地討論研發與改良簡易屋形式,希望達到易組裝、重量輕、結構強、不漏水等要求。

簡易屋趕工期間,每天大愛村工地有二十八個施工組別在運作。為了讓這一群鄉親改善生活,志工每天在上工前、下工後都舉辦愛灑活動,苦口婆心勸導鄉親存錢、戒菸、戒酒、戒賭,讓許多鄉親願意發願改變,扭轉人生。

慈濟志工先後趕在2014年耶誕節及2015年情人節完成簡易屋的組裝,分成兩批讓帕洛鎮兩百五十五戶鄉親入住。不管在帕洛還是奧莫克,慈濟志工都為鄉親隆重地舉行「慈濟大愛村」啟用移交儀式,更貼心地為每戶簡易屋準備了「入厝禮」,還邀請天主教萊特省主教,為眾人祈福,為新厝灑淨。

硬體建設搭職訓培育 不止安身更要安生活

慈濟在持續興建大愛村的同時,展開中長期援助計畫──技職訓練,讓入住的村民習得一技之長,靠自己的能力重新站起來。除了婦女的縫紉刺繡班,還有餐飲烘焙、園藝農業、汽機車機械維修,另與政府合作徵選村民到馬尼拉參加焊接工程集訓,協助他們取得專業證照。

慈濟為災民提供的不只是安身與安心計畫,透過技職訓練,更希望他們能在安頓身心後,都可以順利就業,靠專業技能翻轉自己的人生,改善家庭生活。慈濟提供受援助鄉親的身心安適感,讓社群永續發展,這也是慈善組織提供慈善援助的終極目標。

帕洛大愛村村民弗洛蘭特一家,妻子兩小孩一家四口,災後僅靠著他踩三輪車載客維生,腳踏車的收入依遠近距離不等,每人每次約五至二十披索,一天踩個十趟,也不足兩百元收入,有時一天下來疲憊不已,賺的錢也僅能勉強糊口,若是碰上雨季或家人生病,經濟更是捉襟見肘,得不時向鄰居借錢度日。

弗洛蘭特生活的苦,慈濟志工看見了,特別為村民採購幾部新的機車,以無息分期還款的優惠借貸給需要的村民使用。弗洛蘭特在當時立刻把握這個機會,因為擁有一部三輪機車是他的心願,如此一來,增加載客次數與載客量,便能增加收入。

弗洛蘭特在慈濟志工施菱菱的鼓勵下開始儲蓄與還款,勤奮向上的弗洛蘭特,在存款足夠後,又賣掉機車,換成可以載客更多的小巴士,現在的收入讓一家人擺脫過去貧苦的憂愁,也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佛洛蘭特開心地說:「每個星期我會固定存錢,我真的想幫助自己,不要靠別人來幫助我,我真的希望我的家人,有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安定的居住、無虞的經濟以及知足的心,現在弗洛蘭特夫妻,還會定期捐款助人,太太艾琳也在大愛村裡推動環保。在志工的陪伴與協助下,盎然的生機回到這塊土地,讓他們擁有更堅強的力量面對生活的挑戰,現在的弗洛蘭特一家已不再眉頭深鎖的憂愁,而是日日眉開眼笑的幸福。

(本文摘自:《重生》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專書)

重生 毀傷大地萌發善循環

$
0
0
「以前領大米很開心,但是,我現在更喜歡發大米。去幫助別人比被別人幫助還要歡喜。」在大太陽底下揮汗搬運大米的蘇寇眼神裡閃著燦爛的笑容。因為海燕颱風,他住進慈濟大愛村,在慈濟長期的關懷下,學會了感恩、尊重、愛,現在他既是慈濟環保站組長,也是在當地受災時第一時間和大愛村民一起去關懷幫助苦難的人。

翻轉的不只手心

愛的能量,在2013年11月慈濟進駐獨魯萬啟動以工代賑時即開始匯聚。在中長期計畫所援建的大愛村,慈濟志工帶動了入住的災民。

奧莫克大愛村簡易屋環保站總是熱鬧歡喜,鐵鋁罐、寶特瓶嘩啦啦倒出來後,村民一面閒話家常,一面熟練地快速回收分類;另一部份的男丁則是開著環保車前往村內各個街口定點資源回收。

鄉親對環保的認識,始自慈濟賑災發放,慈濟志工在發放的愛灑活動中,透過介紹由寶特瓶製作的環保毛毯,讓鄉親知道資源回收也能助人。

2017年3月20日,慈濟菲律賓分會與奧莫克市政府簽署了「環保同意書備忘錄」,奧莫克市政府同意慈濟志工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回收推廣和收集。市長理查•戈麥斯表示:「這個活動會給本市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有一百一十個里,要處理那麼多的塑膠垃圾,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們很高興慈濟要主導這個活動。」

曾經受災的土地上,開始有了善的循環,證嚴上人讚歎這就是愛的能量。「慈濟人的愛沒有間斷過,點點滴滴不斷滋潤著他,所以這一群人受到了點滴滋潤著,一直感恩圖報,這都是彼此之間,你付出、他的感受,正確的方向就這樣的會合起來。」

2017年7月6日菲律賓萊特省發生芮氏規模6.5的淺層地震,震央雖然在卡南加鎮,而鄰近的奧莫克市也感受到地震的威力。慈濟立即展開緊急動員,而第一時間,奧莫克的本土志工前往災區勘災後,即刻將訊息回報位於馬尼拉的分會,以迅速籌備物資。也因有充足的災區訊息,經過連夜的籌備後,地震的隔天,慈濟人即進行第一場發放。

以愛啟動愛,慈濟中長期慈善援助,對社區的影響,在大愛村民身上看見精神理念的認同,習性隨場域而改變,如大米發放、環保、訪貧賑災等良善行為模式的擴散,繼而組織志工夜間巡守隊,而這鄰幫鄰、親幫親,正是在地力量的發展出的永續動力。一粒種子在心地萌芽,茁壯起來就可以一生無量,持續影響、發揮助人的力量。

一塊錢的力量

葛拉蒂19歲,家中有十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媽媽蘿拉是家庭主婦,因為身體不好無法外出工作,一家生計全靠父親羅密歐騎三輪車載客維生。僅管家貧三餐不濟,但是父親羅密歐仍然堅持要讓十個小孩全都去學校上學,萬一父親生病無法外出載客,就得靠母親四處借貸度日。

在海燕風災後,葛拉蒂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繼續唸書,但學費還得靠父母四處借貸分期付款。最無助的時刻,慈濟志工來了,家訪後,志工承諾「我們會支持你到畢業!」,對她來說這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在一個沒有希望的環境,還有恐懼的境界,被慈濟人拉拔出來,他們給了我希望和信心,讓我去完成我的理想。」

在慈濟三年的協助下,葛拉蒂已經是奧莫克市聖嬰學院三年級的學生。雖然課業主修是犯罪與刑事學,但生活上卻是滿滿的善與愛的關懷。她們一家搬進大愛村後,父親又因病在家休養一個月,這個月完全沒有收入,除了靠慈濟發放的白米,還有鄰居們每日一塊錢一塊錢的捐贈,這些一塊錢的累積是葛拉蒂一輩子都無法忘懷的恩情。「對我來說,我感受到的一塊錢就是一世情。」

知足感恩的葛拉蒂,開始跟著慈濟志工加入青年志工的行列,在假日去為臥病的長者打掃清理房屋,協助大愛農場愛心義賣,有時也協助村裡綠美化環境的植栽工作。「愛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它是這個世上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本文摘自:《重生》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專書)

法化為髓 如松挺立

$
0
0
「進到慈濟大家庭,就是一家人,要共同承擔責任。天下事、家務事,是生而為人必須面對、承擔的。」上人與志業體主管談到,慈濟是佛教團體,也是入世的修行團體;經典法義及戒律不是制約人的規定,而是啟發人心、指引修行的指南。

日日普天三無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就是道,念經是要知道方向,不是被經文侷限。成佛要靠自己,道也要自己開、自己走。」上人表示,宗教為人指引方向,「道」需要由人開拓、由人去走。

「無論天下事或家庭事,總要專注當下、扎實去做,而且『前腳走、後腳放』;人我是非不要放在心裏,要用心於當下所做,把握方向,踏踏實實地向前走。」

「就像面對大型賑災,援引過去的經驗,把握當下的因緣用心去做,將來再追蹤、關心即可。『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的心境總是很清楚、很乾淨,不因任何境界而有所染著。」

上人表示「普天三無」是自己永遠的座右銘──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不信任、不原諒的人。「每天面對著這麼多人、事、物,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天天都抱持這樣的心態,心靈才會無罣礙。」

留下踏實印記

慈悅師姊等人報告策畫2018年「大愛二十周年系列活動」,以讀書會帶動目前一千五百位參與鐘鼓隊的年輕人,深入《父母恩重難報經》,並且在臺灣各地公演音樂手語劇。

上人肯定並鼓勵:「要做得『入髓』── 靜思法髓妙蓮華。不能只是讓人聽聽音樂、練練肢體動作、讀讀書而已,要植入法髓,才不枉費大家投入這麼多心血與人力。」

「慈濟五十多年來,開道者是腳踏實地、埋頭做事;年輕一輩要抬頭挺胸、宏觀世界,開拓出年輕人的世界。」上人說,要運用方法帶動年輕人,培植種子志工,讓他們融入慈濟大家庭,和慈濟人一起做事,並影響同儕投入;法要「真傳」,不只「聲傳」,讓大家透徹了解慈濟,法髓才能移植成功,讓慧命活躍起來。

「真正投入才能傳承法髓,既是聞法者、說法者也是行道者。」上人形容,就像骨髓移植成功,就能自行造血;如果只是參加活動,就如只有輸血、打營養針而已。

上人表示,無論海內外,用經藏演繹的方法接引人,都要移植法髓入心,才能在人間留下踏實的印記,「我們所要的不是鏡花水月,而是深深扎根、蔚然成蔭的千年黑松或菩提樹。引導人人深入體會佛法,『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才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進一步走入人群『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去除心田礫石

高雄岡山慈濟人耕耘園區,利用下班時間來整地,仔細撿起礫石,以免日後除草時造成危險;在夏季高溫中勞動,堪忍炎熱不適,一個多月來,園區已有模樣。

聽取志工分享,上人肯定大家會合愛心投入的成果;法親在此共聚,也體會耕耘土地與用佛法耕心地的相通之處,耐心下功夫,修除無明煩惱,堪忍眾生的剛強習氣,讓慧命、道業成長茁壯。

談及用回收寶特瓶製作環保紗的過程展示,上人叮嚀大家,除了展現製作流程,也要呈現幾支寶特瓶可以織出多少布料,用環保布料製作的袋子可以承載多重等明確數據,才能篤定地回答參訪者,讓人對回收再製品有信心。

若是設備裝置完成,人力也足夠,將來就可以在此製作環保毛毯,分攤內湖園區的重任;在國際慈善有需要時,裝箱上貨櫃,就近從高雄港用船運出口。

談及天下災難頻繁、災情愈趨嚴重,上人囑眾更普遍地呼籲齋戒茹素,以實際行動表達戒慎虔誠。要帶動他人,自己內心要有法,天天早起「薰法香」,把法運用在生活中、寫下心得,讓所吸收的「法」變成「髓」,成為慧命的泉源。

【靜思小語】佛法要「真傳」,不只「聲傳」;真正投入,才能化「法」為「髓」,成為慧命的泉源。

上人開示於9月3日《農七月‧十三》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12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海外志工回臺受證 首登場

$
0
0

【基金會新聞稿】「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於11月12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超過兩千名海外慈濟人經過培訓後,陸續返抵臺灣,接受證嚴上人的祝福,正式受證成為慈濟志工。

海外培訓研習會 首場正式展開

今年(2017年)三梯次培訓研習會共計四場次,分別在花蓮靜思堂、臺北板橋、三重及臺中靜思堂舉行,第一梯次首場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學員來自全球二十四個國家地區,人人身穿「藍天白雲」慈濟志工服,跨越宗教信仰與種族隔閡,經過「見習」及「培訓」課程,從認識志工的服務內容,實地參與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領域的志工服務,並親自投身訪視、發放等利益社會人群的工作。這每一段故事,都是慈濟全球志工投入國際服務的真實經歷。

研習會首日國際人道救援課程裡,記錄著各國慈濟志工深入颶風、強震、戰爭蹂躪後的地區,在克難的環境中幫他們義診,更與受災民眾一起動手重建家園,改善居民飲用水品質。

志工熊士民分享哈維颶風兩次登陸美國德州休士頓,在多處地區造成災情,超過三十二萬戶房屋毀損;九月中旬墨西哥發生規模7.1強震後,美洲地區慈濟志工大動員,以臺灣之名投入協助災民復原與物資發放行動,「聞聲救苦」的一念善心,正在美洲地區啟發善效應。

務實的國民外交 散播大愛精神

參與的學員充滿熱忱,投入志願服務,大家齊聚一堂,親自領受證嚴上人教法。研習會課程多元豐富,兼具慈濟人文精神與實地賑災故事分享。由精舍師父講述「靜思法脈‧慈濟宗門」、「靜思家風‧克己克勤克儉克難」、「慈濟家風─四威儀驗收」、「慈濟十戒」等,慈濟基金會各志業體分別針對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分享四大志業精神,並安排學員返回慈濟發祥地靜思精舍「尋根」。

海外志工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融入當地社會,為臺灣做了最好的國民外交。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立足臺灣、走向全球,至今已歷經近半世紀歲月,雖然時空環境有所更迭,慈濟人不變地仍是秉持慈悲喜捨精神,以感恩、尊重、愛的態度,在苦難的地方穩健踏下每一個慈善腳步,讓地球村變得更溫暖,與世界接軌也讓世界更認識臺灣。

自1990年開始,慈濟基金會定期舉辦「慈濟精神研討會」,1995年研討會課程擴及全球慈濟人,並首辦「全球慈濟精神研討會」,2005年起,幹部精神研習訂於年中舉辦,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則在年底舉辦,並由證嚴上人親自授證,走過二十七個年頭的「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至今辦理逾五十場,涵蓋五大洲、近六十個國家的國際志工人數超過一萬二千人。

慈濟基金會表示,每年舉辦的研習會,為臺灣做了最務實的國民外交,海外志工們研習會結訓後將重返各國,發願投身慈悲濟世的行列,散播人間大愛精神。

(新聞稿:張庭涵、鍾易叡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11/12)

院長當護法 職志投入發放

$
0
0
【基金會新聞稿】11月12日醫師節恰逢農曆二十四日,靜思精舍每月例行的發放日,由超過一百三十位慈濟志業同仁承擔照顧戶發放,其中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共約三十位同仁投入靜思精舍發放活動,包含義診、香積、護法等服務慈濟照顧戶的工作,在假日「修習」不休息。

醫師當護法 守門聆經文

靜思精舍例行藥師法會暨發放日今天(11/12)適逢周日,由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同仁承擔,超過一百三十位位同仁捨棄休息時間,報名參加靜思精舍的慈濟照顧戶發放工作,「職志」合一。

其中,約三十位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的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投入今天的精舍發放工作。其中有八位醫師,包含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王志鴻副院長、吳彬安副院長等,共擔任義診、護法、發放、香積等工作。

護法組中,幾位平時穿白袍、獲得醫學殊榮的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醫師也在其中,在《藥師經》法會前引導參加法會的民眾入班,法會開始,則挺直站立門口,以無聲說法維護佛堂道氣,跟著靜思精舍法師禮誦《藥師經》,迴向給所有受苦難的眾生。

同仁當大廚 服務所需眾

同一時間,香積組傳來撲鼻香氣,花蓮心臟內科張懷仁醫師手持鍋鏟、輕輕地將滋滋作響的豆腐翻面,耐心等候,把軟嫩的豆腐煎到外酥內軟、隆重上菜。

午餐後的發放活動,林欣榮院長致詞表示,他第一次在精舍發放當慈誠護法,感恩今天醫師節有機會跟慈濟四大志業約一百三十位同仁利用週休來付出,並叮囑所有民眾要記得吃飽、睡飽,身心都健康。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表示,上午禮誦《藥師經》,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第三願「無盡資生願」:「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令他最有感觸。因為慈濟從創立開始就秉持著施醫、施藥、施糧的理念,而花蓮慈院同仁也是懷著為社區民眾服務的心,投入任何活動。

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上人在早期投入訪貧工作,即發現「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循環,因此成立慈濟醫療志業。慈濟醫院同仁秉持視病猶親的理念,提供最完善的醫療服務,持續在各地「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1/13)

墨青兼愛 組55急難救助隊

$
0
0
墨西哥荷呼特拉市許多房屋在2017年9月間遭到強震震毀,當地年輕志願者組織的「55急難救助隊」(Brigada 55),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徒手挖開滿地破碎的土石,協助災民清除半毀或全毀的房屋。慈濟志工勘災團知道後,偕同墨西哥臺商贈予一批長柄榔頭及刀具等工具,讓這群年輕志願者親手為鄉親帶來重建的希望。

志願者賑災 以帳篷為家

荷呼特拉市「55急難救助隊」總部設於收容中心的帳篷內,由來自瓦哈卡州的律師阿薩號召當地年輕人組成,目前由志願者大衛帶領這支救助隊,收集全國各地送來的生活物資,定時提供受災鄉親領取。大衛已把營區當作自己的家,每天為災民服務。

墨西哥強震後,重災區荷呼特拉市到處是斷瓦殘垣,因為阿薩律師的關係,「55急難救助隊」的大衛、路易士與奧蘭多等多位年輕志願者結識了正在當地勘災的慈濟志工。討論賑災方式時,大衛向慈濟表示,「55急難救助隊」需要拆除房屋的工具,因此在11月2日,由參與賑災的臺商林裕期、方台生等人贈送長柄榔頭及大型螺栓刀具。

點收各式救災工具後,「55急難救助隊」分為兩組,帶著慈濟志工於荷呼特拉市勘災。投入國際賑災多年,慈濟志工黃思賢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鼓勵「55急難救助隊」的年輕志願者持續為受災鄉親付出心力。

互助弭災厄 盼生機復現

前往災區的路上,車子途經一大片受災區域,原來是一間學校,旁邊的四間房子全數震倒。看到這片廢墟,路易士提到,「這裡有許多房子需要被打掉,但政府機械極少,救災進度非常緩慢,所以55急難救助隊志願幫忙鄉親拆掉房子。」

工具不足時,「55急難救助隊」的志願者為災民清理,只能徒手搬碎石,做到手都長繭了。「因為只有拆掉房屋、清除土石,受災鄉親才能盡快思考如何原地重建,就算只是帳篷,也能先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定下來。」路易士說,慈濟志工捐贈大型榔頭與刀具,對受災鄉親重建家園幫助很大。

互動中,慈濟志工才知道,路易士、阿薩沒有工作,全心全力投入救災。奧蘭多原本工作穩定,在地震後也失業了。奧蘭多有一輛壞掉的車子,就算大家都很希望把車修好,也拿不出兩千比索的修理費,讓「55急難救助隊」徹底發揮良能。臺商林裕期了解後,立刻拿出兩千比索捐給慈濟,協助這群熱血青年修車,希望他們盡快取得災民名單,完成複查作業。

在慈濟勘災團的車上,路易士、奧蘭多與林裕期翻閱著西班牙語等四國語言版的《靜思語》,覺得受益良多。阿薩、大衛也把握時間,繼續與慈濟志工討論名單、預估受災戶數,規劃接下來的複查路線。

儘管目前政府救災資源不足,「55急難救助隊」還是凝聚了年輕志願者的力量,盡力協助慈濟志工取得賑災名單、實地複查,盡早為受災鄉親帶來安定的生活。

(整理自:墨西哥地震勘災團簡報 2017/11/04)

身份無差 付出無價

$
0
0
【證嚴上人11月13日志工早會開示】
「今天在(花蓮)靜思堂,菩薩們從各地歸來,已經展開歲末祝福,也是最重要的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慈誠)。氣候有一點冷,請大家注意健康,因為來自於海外國家,有的南半球,有的北半球,寒熱、冬春都不大一樣,請各位菩薩都要更特別注意氣候穿著。」

第一梯 「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10月12日在花蓮靜思堂展開,馬來西亞、印尼、南非等十個國家共八百多位慈濟志工齊聚共修。13日志工早會中,證嚴上人感恩海外家人不遠千里來臺精進,也提醒大家要注意臺灣氣候的變化,照顧好彼此的健康。

有形物質助有限 啟發願心力無窮

氣候變化難以捉摸,無常災禍更是瞬間發生難以預防。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訊息,今日清晨在伊朗與伊拉克邊界山區發生芮氏規模7.3的淺層地震,引發山崩,目前兩國官方統計傷亡人數已逾千人。

「伊朗這一回是7.3,2003年是6.6的強震,那一波他們的災情很大,尤其是巴姆城,大家不知還記得嗎?那一年我們慈濟也是大規模地投入,那個時候官方的數字提出兩萬六千多人的往生,看到了實在是非常悲戚。現在這一波是很令人很震撼,強度有7.3,也是很淺層。真實的(傷亡)數字還不清楚,這越淺搖晃得越厲害,實在是看到了世間上的苦難多,而且頻頻地傳出,各地不同的災情……」

而在9月19日,墨西哥中部也發生芮氏規模7.1強震,慈濟志工得知消息後,已分梯前往勘災,建立賑災管道,並多次透過網路視訊方式與靜思精舍商討後續援助方向。

「慈濟人在當地已經在安他們的心,還在一勘、再勘、三勘等等不斷地複勘。為什麼那麼仔細?因為受災人太多了,我們能幫助的有形物資總是有限,但是愛心、愛的能量,可以去安撫人心,讓人人能看得開、放得下。唯有人人生起愛的同理心,雖然物資損傷很嚴重,但讓他生起了心靈無形的財富,他可以再昇華,自己投入當志工,不只是不貪有形的東西,還可以付出無量的愛。」

慈濟志工雖然在當地人地生疏,又交通不便,但始終堅持直接、重點的原則,走入災區勘災。許多社區居民受到感動,紛紛主動加入志工行列,成為家訪造冊的一大助力,其中聖哥帝亞本土農夫志工農夫海梅的故事,更是令上人讚歎不已。

「(本土志工)有富有的,也有政府的主管,也有貧中又有病,(海梅)他也提起了精神,他堅持著,我們慈濟人不忍心,一直勸他說,你這一家人,你願意出來,我們給你以工代賑,他就是堅持不願意,他說:『你們那麼遙遠來關心我們,雖然我受災、我窮,雖然我的家庭很需要,但是不應該我的付出有這樣的代價……』但是慈濟人很了解、很了解,尤其是當地的人都共同地認為這個人是很不可思議,他是很拚命,他都投入了村莊裡,一些年輕人都會跟著他,願意這樣地付出,所以大家都是異口同聲說他是需要,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

不分彼此眾投入 休假正是修己日

中國大陸東北的吉林省,今年7月中旬,因為連日的豪雨,造成嚴重水患,慈濟志工在災後,前往當地協助鄉親打掃、發放緊急物資,這分溫情一直延續到了年底,這兩天志工們前往重災區永吉縣,進行冬令發放,為一千六百九十八戶鄉親送來過冬物資。

「這是延續七月間的大水災,慈濟人那一段時間也是投入去挨家挨戶地關懷、撫慰,然後先一波的發放,也在那裏做為學校等等,做打掃清理的工作。今年的冬令啊,就是提早,所以這兩三天都開始在做發放,有棉被、棉衣、米還有其他的食品等等,這都是連續的時間,做得非常地仔細。是零下四度在發放,這實在是很不簡單,很冷啊,有兩百多位的志工菩薩投入,實在感恩啊!」

在臺灣,昨日(11/12)是醫師節,花蓮慈院參與靜思精舍發放,臺北慈院前往新北市三芝鄉進行義診,臺中慈院進行慈善個案家訪往診……皆是由院長帶隊,以「修」代休,為需要的人奉獻良能。

「昨天是農曆的二十四,剛好是星期天,只要有假日,我們的志業體的醫王菩薩們都是投入在慈善,看到的林(欣榮)院長,王(志鴻)副院長,還有好幾科的主任,也有校長、學生都一起回來(靜思精舍),兩百多人,昨天的都是發放。人人都是可以去付出,包括發放,院長、副院長大家一起去發放,也都很親切。」

上人感恩慈濟醫護團隊平時用心在專業,即便休假也不空過,實在是人醫典範,「我們的大醫王平常都是利用假日,上山下鄉去做義診,何況這一天呢?他們走不出來,我們有愛就走進去。總而言之,大醫王們不惜辛勞而付出,這種仁醫仁術,真正是發揮了愛的能量,共同事很多很多說不盡。時間真的是沒辦法一一描述,所以請慈濟人,這是慈濟事,我們的家事,大家真正地要投入,從網路好好地去吸收,了解。」
Viewing all 105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